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选用1 00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40只,公母各半,试验期为21 d。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饲粮;Ⅱ组为恩拉霉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恩拉霉素5 mg/kg;Ⅲ、Ⅳ和Ⅴ组为复方中草药组,复方中草药组方分别对应为A、B和C,在基础饲粮中复方中草药添加量均为0.5%。结果表明:Ⅱ、Ⅲ和Ⅳ组平均体质量和平均日增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组平均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Ⅲ和Ⅴ组的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Ⅲ和Ⅳ组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Ⅲ和Ⅳ组血清中的CD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组血清中的CD8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Ⅲ和Ⅳ组血清中的新城疫抗体效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来看,复方中草药组方A在提高黄羽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选择150只1日龄广西金陵麻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抗生素、中药、益生素和酸化剂。进行为期50 d饲养试验,观测试鸡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代谢率。结果表明:试验组料重比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益生素组最低;益生素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益生素组粗蛋白、粗脂肪和能量表观消化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抗生素组磷、粗脂肪、粗纤维、钙和粗蛋白表观消化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粗蛋白、粗纤维和磷表观消化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酸化剂组所测养分表观消化代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因此,益生素对试鸡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代谢率影响效果均较抗生素组理想,而中药组和酸化剂组效果不及抗生素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由黄芪、枸杞、金银花等药材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日龄健康AA肉鸡1 000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1.5%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试验期42d。结果显示,在21日龄时,试验Ⅱ组肉鸡法氏囊指数、血清IgG和IgM含量以及NDV抗体和IL-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脾质量和器官指数以及血清IL-2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肉鸡血清IgG含量和NDV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42日龄时,试验Ⅱ组肉鸡胸腺和法氏囊质量与器官指数、血清IgG和IgM含量以及NDV抗体和IL-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肉鸡脾质量与器官指数、血清IgG和IgM含量以及IL-2、IL-4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肉鸡血清IgG和IgM含量以及NDV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显微观察可见,在21日龄时,试验Ⅱ组肉鸡法氏囊组织结构清晰,法氏囊小结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小结内淋巴细胞数量较多,排列紧密。在42日龄时,试验Ⅱ组肉鸡胸腺皮质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法氏囊小结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肉鸡胸腺皮质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脾小结和脾动脉周围淋巴鞘小结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脾小结数量也明显较多;试验Ⅰ组肉鸡脾小结面积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黄芪、枸杞、金银花等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和免疫功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添加1.0%复方中草药制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旨在研究低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黄麻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三组,每组四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Ⅰ组为正常日粮,Ⅱ组为低能日粮(在Ⅰ组基础上能量降低209k J/kg),Ⅲ组为低能日粮+复合酶制剂(200g/t)。试验结果为:1-21日龄,各组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22-42日龄,Ⅰ组、Ⅲ组肉鸡日均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肉鸡日均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肉鸡料重比显著高于Ⅰ组、Ⅲ组(P0.05)。42-65日龄,Ⅰ组、Ⅲ组肉鸡日均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肉鸡日均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Ⅲ组肉鸡料重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全期(1-65天龄),Ⅰ组、Ⅲ组肉鸡日均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日均采食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Ⅲ组肉鸡料重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能量对黄麻鸡生长周期增重及料比具有显著影响,在黄麻鸡料中加入复合酶制剂可以适当降低饲料能量浓度,而又不影响肉鸡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果寡糖(FO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和非淀粉多糖(NSP)酶及其组合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饲粮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选择1日龄雌性黄羽肉鸡1 800羽,随机分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 (Ⅰ组,对照组)、0.4%FOS (Ⅱ组)、0.5 g/kg BS (Ⅲ组)、0.05%NSP酶(Ⅳ组)、0.4%FOS+0.05%BS(Ⅴ组)、0.4%FOS+0.05%NSP酶(Ⅵ组),进行56 d的饲养试验以及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均能一定程度提高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其中Ⅱ、Ⅳ、Ⅴ、Ⅵ组ADG分别显著提高9.4%、9.9%、10.8%、9.1%(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试验各组均可以提高饲粮粗蛋白质的代谢率,其中Ⅲ、Ⅳ、Ⅴ、Ⅵ组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9.0%、13.6%、13.1%、12.2%(P0.05);Ⅴ、Ⅵ组饲粮粗脂肪代谢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Ⅲ、Ⅳ组粗纤维代谢率比对照组提高3.2%、5.5%(P0.05);除Ⅴ组外,其他试验各组均显著可提高Ca和P的代谢率(P0.05)。综上所述,在黄羽肉鸡饲粮中添加FOS、BS和NSP酶,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生产性能和饲粮养分代谢率。FOS与BS具有协同作用,两者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8~30日龄AA~+肉鸡生长性能及回肠CAT1 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用1 350只同批孵化及健康的1日龄快大型白羽AA~+肉鸡,随机分成3组(Ⅰ、Ⅱ和Ⅲ组),分别饲喂蛋白水平高、中和低3种水平日粮。试验共30 d(前7 d为预试期,后23 d为试验期)。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Ⅲ组AA~+肉鸡8~15 d时平均日增质量极显著上升(P0.01),16~30 d时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降低(P0.05);Ⅱ组16~30 d时料重比最低;CAT1 mRNA表达水平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下降呈上升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添加剂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组方的中草药添加剂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无显著差异、配种日期和繁殖性能相近的经产母猪12头,随机分成中草药Ⅰ组、中草药Ⅱ组、抗生素组、对照组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中草药Ⅰ组饲喂基础饲粮+0.5%中草药组方Ⅰ;中草药Ⅱ组饲喂基础饲粮+0.5%中草药组方Ⅱ;抗生素组在每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g金霉素。试验期160 d。测定哺乳仔猪窝重、母猪发情间隔以及仔猪腹泻率等。结果表明,中草药Ⅱ组20日龄窝重比对照组提高19.80%,差异显著(P0.05);中草药Ⅰ组、抗生素组20日龄窝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3.61%、6.51%,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草药Ⅱ组发情间隔比对照组缩短18.18%,差异显著(P0.05);中草药Ⅰ组、抗生素组发情间隔比对照组分别缩短11.69%、6.49%,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草药Ⅱ组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14.86个百分点;中草药Ⅰ组、抗生素组腹泻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2.12、4.89个百分点。综合结果表明,中草药组方Ⅱ对母猪生产性能的提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嗜酸乳杆菌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选择30羽7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6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和15 g/kg的嗜酸乳杆菌制剂(活菌数不小于108cfu/g);试验Ⅳ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 mg/kg的金霉素制剂,试验期为30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Ⅳ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32.41%、38.65%、45.61%和26.61%,差异均极显著(P<0.01),且试验Ⅲ组的饲料报酬极显著提高(P<0.01);各试验组粗脂肪及磷的代谢率均极显著提高(P<0.01),粗蛋白、钙的代谢率均有提高,且试验Ⅲ组粗蛋白质和钙的代谢率最高。因此,在7周龄黄羽肉鸡日粮中嗜酸乳杆菌制剂适宜的添加量为15 g/kg。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120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正对照组采用鸡场正在使用的饲料配方,负对照组的代谢能和粗蛋白分别比正对照组低125 kJ/kg和0.3个百分点.试验Ⅰ组和Ⅱ组分别在正负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复合酶200 g/t,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在1~42日龄,试验Ⅰ组的体增重显著高于正对照组,料重比显著低于正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的增重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增重、料重比和正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复合酶在肉鸡日粮中降低125 kJ/kg代谢能、粗蛋白下调0.3个百分点的条件下,能达到和正常饲料相同的生产性能,经济效益良好.添加复合酶可显著提高肉鸡饲料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12月龄左右健康晋南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9头牛。对照组、处理Ⅰ组、处理Ⅱ组和处理Ⅲ组分别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10∶90、30∶70、50∶50和70∶30),饲养试验70 d。结果表明,处理Ⅲ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处理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Ⅲ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处理Ⅰ组(P0.05);处理组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处理Ⅱ组和处理Ⅲ组显著优于处理Ⅰ组(P0.05);总蛋白和尿素氮含量以处理Ⅲ组最高,依次为处理Ⅱ组、处理Ⅰ组和对照组(P0.05),处理Ⅲ组和处理Ⅱ组血糖、白蛋白和谷草转氨酶显著高于处理Ⅰ组和对照组(P0.05);经济效益以处理Ⅰ组最大,其次为处理Ⅱ组和处理Ⅲ组,最差为对照组(P0.05)。综合肉牛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收益,确定精粗比为30∶70的日粮最适宜晋南牛的饲喂。  相似文献   

11.
选用4头平均体重350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黄牛(4岁)作为试验动物,对瘤胃发酵特性及降解率进行了研究。试验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延胡索酸80 g/d),试验Ⅱ组(基础日粮+延胡索酸160 g/d)和试验Ⅲ组(基础日粮+延胡索酸240 g/d)结果表明:试验Ⅲ组瘤胃液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和Ⅱ组(P0.05);瘤胃氨态氮浓度(NH_3-N)试验Ⅱ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饲喂1 h至9 h时,试验Ⅲ组瘤胃纤毛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和Ⅱ组(P0.05);干物质(DM)在24 h和48 h时,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和Ⅲ组(P0.05);有机物质(OM)在48 h时,试验Ⅱ组与对照组、试验Ⅰ组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提示:延胡索酸在延边黄牛日粮中的最佳添加水平为160g/d。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仔猪生产性能与抗病力的影响及在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用180头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5头小猪。各组日粮如下:Ⅰ组为基础日粮;Ⅱ组为基础日粮+1.5 g/kg菌;Ⅲ组为基础日粮+2.0 g/kg菌;Ⅳ组为基础日粮+2.5 g/kg菌。结果表明:在日增质量方面,Ⅱ与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显著高于Ⅳ组(P0.05);料重比方面,Ⅱ与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显著高于Ⅳ组(P0.05);腹泻率方面,Ⅲ组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5)。因此,饲粮添加2.0 g/kg枯草芽孢杆菌可明显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与抗病力。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分别添加山楂叶总黄酮、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及二者同时添加对肉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二者在肉鸡体内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1日龄AA肉鸡128只(公),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mg/kg山楂叶总黄酮)、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 mg/kg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和试验Ⅲ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mg/kg山楂叶总黄酮和150 mg/kg何首乌二苯乙烯苷),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结果表明:①在整个试验期,试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Ⅲ组的粗蛋白质、钙、总磷的消化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P<0.05),粗脂肪的消化利用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P<0.01);③试验Ⅲ组的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1),脂肪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1);④试验Ⅲ组的回肠和盲肠大肠杆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P<0.05);回肠乳酸杆菌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盲肠乳酸杆菌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P<0.05)。因此,日粮中单独或同时添加山楂叶总黄酮和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具有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增强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活性,降低脂肪酶活性,刺激肠道有益菌生长,降低有害菌增殖等作用,但以二者同时添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螺旋藻粉的营养价值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表观代谢率、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1日龄AA肉鸡960羽(初始体重40 g左右),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公母各半)。4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5、10、15 kg/t螺旋藻粉,各处理组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相同。试验期42 d,其中预试期为1~14 d,正试期为15~42 d。试验结果表明:15~42日龄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蛋白质表观代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粗脂肪表观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钙表观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方面有所改善。饲粮中添加螺旋藻粉可显著增加肉鸡生长性能、提高屠宰性能,其中最适添加水平为15 kg/t。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草药复合枯草芽孢杆菌对白羽肉鸡生长后期免疫性能及大肠杆菌感染的影响。选取体重相似、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36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试验Ⅰ组为阳性对照组,试验Ⅱ组为阴性对照组,均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Ⅲ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发酵中草药制剂,且试验Ⅱ、Ⅲ组在肉鸡35日龄时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悬液1 mL,连续攻毒2 d,测定肉鸡死亡率、免疫器官指数、盲肠菌群含量、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白介素含量。结果表明,腹腔注射大肠杆菌造成鸡大量死亡,试验Ⅱ组高达75.00%,显著高于试验Ⅰ、Ⅲ组(P < 0.05),使用发酵中草药微生态制剂后鸡死亡率显著下降(P < 0.05),仅有23.33%;注射大肠杆菌后试验Ⅲ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P < 0.05),但使用发酵中草药微生态制剂后脾脏指数接近于试验Ⅰ组,而法氏囊指数稍高于试验Ⅰ组,说明发酵中草药微生态制剂可以抵抗大肠杆菌感染,脾脏和法氏囊发育不受影响;注射大肠杆菌后试验Ⅲ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 < 0.05),但试验Ⅲ组由于饲喂发酵中草药复合芽孢杆菌制剂,肠道乳杆菌数量显著增加,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从而大肠杆菌数量与正常饲喂状态下的试验Ⅰ组趋于一致;42日龄时,盲肠内容物sIgA含量试验Ⅲ组分别高出试验Ⅰ、Ⅱ组11.99%和36.56%(P < 0.05),血清IgG含量试验Ⅲ组分别高出试验Ⅰ、Ⅱ组14.68%和28.15%(P < 0.05);42日龄时,试验Ⅱ组IL-2含量最低,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 < 0.05),试验Ⅲ组IL-6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Ⅱ组(P < 0.05)。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探讨在科宝500肉鸡日粮中添加α-多肽菌素对其生产性能、免疫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1 800只1日龄健康科宝500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组;Ⅲ组为基础日粮中添加α-多肽菌素组。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α-多肽菌素对科宝500肉鸡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Ⅲ组与Ⅰ组和Ⅱ组相比免疫器官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Ⅲ组血清Ig G和SIg 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组(P0.05),血清Ig M含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血清生化指标中,Ⅲ组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腿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由此可知:在日粮中添加α-多肽菌素能提高科宝500肉鸡血清Ig G、Ig M、SIg A和球蛋白含量,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机体脂质过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当代畜牧》2007,(11):29-31
试验选用90只1日龄(平均体重42克)的健康白羽肉仔鸡,完全随机分为4组(Ⅰ、Ⅱ、Ⅲ、Ⅳ),每个组设3个重复,试验组每个重复7只鸡(公母混群)。Ⅰ为对照组(每个重复9只鸡),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甘草药渣,甘草药渣的添加量分别为3%、4%、5%,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量为3%的甘草药渣组能显著提高肉鸡的日增重,降低料肉比(P<0.05);能显著提高饲粮中粗蛋白质的表观代谢率(P<0.05),而添加不同水平的甘草渣各组都降低了饲粮中粗脂肪的表观代谢率(P<0.05)。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为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在黄羽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择60羽7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重复3羽,设一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15、0.2 g/kg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活菌数为108 CFU/g)。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Ⅳ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49.03%(P<0.05)、46.39%(P<0.05)和37.04%(P<0.05),各试验组饲料报酬均有所提高但无显著差异;各试验组可极显著提高粗蛋白质的代谢率(P<0.01),粗脂肪、钙、磷及表观代谢能的代谢率均有提高,试验Ⅲ组极显著提高黄羽肉鸡对钙、磷的吸收利用率(P<0.01),并且,试验Ⅲ组粗蛋白质、粗脂肪的代谢率最高。因此,在黄羽肉鸡日粮中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适宜的添加量为0.15 g/kg。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深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15.33±1.95)kg的健康深县猪64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日粮蛋白质水平为16.88%,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日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5.00%、16.00%、17.00%。结果表明: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粗蛋白与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总能表观消化率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血液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生长期深县猪日粮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16.00%。  相似文献   

20.
选用30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基础日粮+抗生素(对照组)、基础日粮+益生素Ⅰ、基础日粮+益生素Ⅱ、基础日粮+合生素Ⅰ和基础日粮+合生素Ⅱ,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研究合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1d,合生素Ⅰ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合生素Ⅰ、合生素Ⅱ组和益生素Ⅰ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在22~49d和1~49d,添加合生素和益生素不影响肉鸡的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P0.05)。合生素与益生素均降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活力和总胆固醇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但不影响谷草转氨酶活力(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