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耕作与栽培》2010,(4):F0004-F0004
贵州省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是农业部发展脱毒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共计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并于2007年9月通过验收。中心拥有12480m^2温室大棚,其中智能温室960m^2。连栋大棚11520m^2,500m^2常温库和377.3m^3冷库,2000m^2试验大楼,500m^2组培室,以及完备的组培设备。此外中心还拥有酶联及PCR检测的病毒检测分子实验室。中心具有年产马铃薯试管苗350万株,马铃薯原原种1000万粒的能力。至2008年,中心已经试生产马铃薯原原种1000余万粒。产品符合达到国家GB18133—2000标准。  相似文献   

2.
《耕作与栽培》2007,(5):F0004-F0004
贵州省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是农业部发展脱毒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共计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并于2007年9月通过验收。中心拥有12480m^2温室大棚,其中智能温室960m^2,连栋大棚11520m^2,500m^2常温库和377.3m^3冷库,2000m^2试验大楼,500m^2组培室,以及完备的组培设备。此外中心还拥有酶联及PCR检测的病毒检测分子实验室。中心具有年产马铃薯试管苗350万株,马铃薯原原种1000万粒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耕作与栽培》2009,(6):F0004-F0004
贵州省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是农业部发展脱毒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共计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并于2007年9月通过验收。中心拥有12480m^2温室大棚,其中智能温室960m^2,连栋大棚11520m^2,500m^2常温库和377.3m^3冷库,2000m^2试验大楼,500m^2组培室,以及完备的组培设备。  相似文献   

4.
《耕作与栽培》2009,(5):F0004-F0004
贵州省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是农业部发展脱毒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共计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并于2007年9月通过验收。中心拥有12480m^2温室大棚,其中智能温室960m^2,连栋大棚11520m2,500m^2常温库和377.3m^3冷库,2000m^2试验大楼,500m^2组培室,以及完备的组培设备。  相似文献   

5.
《耕作与栽培》2009,(3):F0004-F0004
贵州省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是农业部发展脱毒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共计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并于2007年9月通过验收。中心拥有12480m^2温室大棚,其中智能温室960m^2。连栋大棚11520m^2,500m^2常温库和377.3m^3冷库,2000m^2试验大楼,500m^2组培室,  相似文献   

6.
《耕作与栽培》2009,(4):F0004-F0004
贵州省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是农业部发展脱毒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共计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并于2007年9月通过验收。中心拥有12480m^2温室大棚,其中智能温室960m^2,连栋大棚11520m^2,  相似文献   

7.
甘肃河西冷凉灌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立了加工型马铃薯基地100万亩,需要脱毒马铃薯原原种5000万粒。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用蛭石做栽培基质,用营养液提供营养。由于蛭石价格昂贵,成本高,制约了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大面积繁殖。因此,研制和开发廉价型栽培基质成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栽培基质推广应用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用作物营养与施肥原理和消毒杀菌理论,用沙子、牛粪代替成本高的蛭石,用多功能专用肥替代传统的营养液,用消毒杀菌剂替代锅炉高温消毒,进行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现将栽培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贵州毕节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以来,贵州省毕节市农科所在马铃薯茎尖剥离培养、脱毒苗快繁、原原种生产及马铃薯良繁体系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累计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8400多万粒。2009年以来在贵州省马铃薯专项项目的推动下,建成我国南方最大的原原种生产基地,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0-2012年间,生产原原种5000多万粒,在毕节市累计推广应用脱毒种薯27.7万hm2,新增纯收益91200万元,总经济效益达55218万元;带动百万农户增产增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汽雾法生产马铃薯核心小薯技术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根际黑暗条件下,采用汽雾法,每隔一定时间喷雾供给养分,对所有供试品种,在日光温室内均可生产马铃薯核心小薯(原原种),每株平均可产50粒左右,平均重量达9g,最多一株达76粒,最重达46g。每m^2达1025粒。供试品种中大西洋最适宜采用汽雾法生产核心小薯。  相似文献   

10.
全粉加工及炸条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7号是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以庄薯3号为母本、以引进油炸加工型品种资源菲多利为父本组配杂交.经系统定向选择,历时8年培育而成.2007年通过技术鉴定,2008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陇薯7号脱毒种薯繁育,主要包括脱毒苗组培快繁、微型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本文结合陇薯7号种植特点,只就脱毒原种生产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陇薯7号的产业化种植过程中脱毒原种的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无土栽培模式,研究了几种组合基质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沙子、牛粪、蛭石容积比按0.40:0.40:0.20配制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栽培基质与CK(蛭石)比较,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株高、茎粗、叶片数、根系长分别增加了0.17 cm、0.04 cm、0.18片、0.05 cm;存活率、单株粒重、单粒重、单株粒数、繁殖效率分别增加了2.21%、0.52 g、0.15 g、0.08粒、26.75粒/m2;利润、投资效率分别增加34.42元/m2、753个百分点。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经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脱毒苗不同茎段扦插苗生产原原种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试管苗移栽母苗剪茎扦插,是扩大脱毒原原种生产的有效措施,但从茎尖开始往下剪取不同茎段作扦插材料生产原原种效果有明显差异。本研究以3个不同茎段(每个茎段带2个腋芽)作试验材料,设地、盘栽两组试验,研究不同茎段扦插生产原原种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苗不同茎段扦插生产原原种以第一茎段效果最好,第二茎段次之,第三茎段较差。  相似文献   

13.
水稻育秧大棚繁育马铃薯原原种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庆芬  徐宁  张荣华 《种子》2012,31(8):129-130
介绍了在黑龙江省利用水稻育秧大棚闲置期进行马铃薯原原种薯繁育的新技术,可增收2 500~5 000元/667 m2。  相似文献   

14.
以大西洋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影响.采用13种不同配比的基质进行原原种繁育对比试验,收获后测定成活率、结薯数、结薯质量、合格率.结果表明,椰糠:蛭石:河沙体积比为2:1:1配制的基质最适合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扦插苗成活率高、长势好,单株结薯数量多,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毕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转化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毕节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毕薯2号、毕薯3号、毕薯4号新品种为核心进行转化与应用。通过2011-2013年实施,生产脱毒苗1540.5万株、原原种2114.57万粒、建良种基地3510.32hm2、共示范应用毕薯系列马铃薯80742.59hm2,带动农民增加收入80342.11万元。  相似文献   

16.
我国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己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但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速度,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是当前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关键所在。利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试管苗,脱毒试管苗的正常生长和快速繁殖,成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17.
高平霞  张国林 《种子科技》2011,29(10):31-32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是目前国内外解决马铃薯因病毒侵染导致的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最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原原种生产成本高且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大田用种的需求。脱毒马铃薯网棚原种扩繁就是以微型脱毒薯(原原种)为种源,在人工隔离防蚜的条件下繁育种薯,是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的重要环节,只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技术规程操作,就能生产出质量优、成本低、产量高的原种。  相似文献   

18.
正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又称试管薯或微型薯,是由脱毒核心种苗经组培快繁后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个是将试管苗在试管中诱导为黄豆大小的小型薯;另一个是将试管苗移栽至大田或扦插苗(剪取移裁苗生长的带叶茎段扦插在塑料大棚)在大棚中培育而成的较大型薯。本文具体介绍如何将这两个途径获得的原原种在塑料大棚内经过扩繁收获原种。一、原原种种薯的播前处理脱毒原原种种薯一年内在塑料大棚里扩繁栽培可收获多茬原种。若采用不同收获期的原原种种薯同时播种,  相似文献   

19.
药剂浸种对脱毒马铃薯产量和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3年在锦屏县三江镇银洞村进行了脱毒马铃薯浸种试验,结果表明,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脱毒种薯30min的产量为2494.6kg/667m^2,比脱毒种拌草木灰和本地种拌草木灰增产10.3%和21%,增产显著,且各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日前从甘肃省农牧厅获悉,今年全省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项目获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投入6230万元,生产原原种8亿粒,带动全省1000万亩马铃薯生产应用脱毒种薯,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马铃薯是该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为了促进马铃薯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