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川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200万公顷,约占粮食种植面积的40%;稻谷总产1500万吨左右,占全省粮食总产的60%左右;稻谷平均单产7.5吨/公顷,是全省粮食作物中单产最高的作物,接近其他粮食作物的2倍。水稻在四川粮食生产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对全省粮食生产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是辽宁省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65万亩,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在逐年提高,单产和总产水平持续提升。虽然全省水稻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但目前水稻育苗农艺标准化程度较低,全程机械化综合水平不高,特别是水稻工厂化育苗比重偏小、技术标准化和育苗机械化还很薄弱,还满足不了机插秧的快速发展。农机和农艺在一些方面融合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1引言水稻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与其他旱粮作物相比,水稻生长发育环境和技术措施复杂,耕作栽培制度最细,生产环节最多,种植季节性最强,劳动强度最大,生产用工最多。改变水稻生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区种植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抓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对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发展水稻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效益,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项战略措施.目前,我省水稻生产中耕整地和收获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水稻机械化种植程度发展还较慢,主要原因是水稻育插秧农机和农艺融合的还不够好,育出的秧苗还满足不了机械化插秧的要求,还需要解决育秧中存在的农机农艺不相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概况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2001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2881.2万hm~2,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27%;总产17758万t,占粮食总产的39%。水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水稻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3000万公顷左右,占粮食种植面积的30%。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水稻机械化生产才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2005年水稻机械收获面积966.3万公顷,机械插秧面积135.3万公顷;机收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安徽省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目前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季节性用工量最多、劳动强度最大、劳动环境最差、生产成本最高、机械化程度又最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浙江省诸暨市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占全年粮食生产面积的90%以上。机械插秧技术作为一项先进农业技术,符合诸暨市水稻生产特点,有利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为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实现水稻机插,诸暨市从2005年开始做了大量工作。一、抓规划制订,促目标到位  相似文献   

10.
正一、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约为4.5亿亩,种植区域广泛,主要分布在湖南、黑龙江、江西等约30个省区。水稻种植机械化是水稻生产机械化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依然是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也是影响水稻生产综  相似文献   

11.
稻田的水分调节对水稻需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水分的不同调节方式对水稻的需水量和产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试验表明,“浅、湿、干”灵活调节的优化灌溉模式与合理施肥的“促、控、养”结合可以减少腾发量而不降低产量,使灌溉水的生产率显著提高。优化灌溉模式能省水增产的原因是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根系活力,提高水稻的分蘖力和有效分蘖率,改善植株形态和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机插与其生育期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机插具有省工节本增效等优点,但同时延长了其生育期,这对秋季降温早的山区及年份的机插连作晚稻安全齐穗、产量均带来不利影响。笔者通过大量试验及调查,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植物学和栽培学原理对水稻机插与其生育期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水稻机插会延长其生育期"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应用时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雾化着水技术应用于大米加工进行论述,认为该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调质技术。  相似文献   

14.
2ZB-8型水稻移栽机摆秧机构及钵苗参数化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2ZB-8型水稻移栽机核心工作部件一摆秧机构的参数化虚拟模型和水稻钵苗的虚拟模型;通过仿真与物理试验的比较,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虚拟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动力学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5.
胚芽米是指稻谷在加工过程中能保留其胚芽部分的一种精制米,胚芽位于胚轴的顶端,能发育成胚叶并生长,故胚芽米被称为具有生命力的“活米“.胚芽在一粒大米中按重量只占3%,但其营养却占一粒米的50%,被誉为“天赐营养源“.胚芽蕴含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及生物活性物质,且含微量元素钙、铁、锌、硒等.经化验分析,大米胚芽中植物蛋白含量20.8%,脂肪含量20.7%,每公斤胚芽中含维生素B14.5 g,维生素B23.6g,维生素E3.7g,为此,胚芽是大米中的营养“黄金“.……  相似文献   

16.
碎米率是检测大米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碎米率的检测中,大米籽粒连接是不可避免的.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腐蚀、膨胀算法的碎米检测方法,可在籽粒连接的情况下,准确判断出样本中存在的碎米,得出碎米率.试验结果表明,在碎米含量不同和籽粒间连接程度不同的情况下,此检测算法均可达到较高的检测精度,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
稻谷按厚度分级加工后的特性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谷在成熟过程中,籽粒内部进行着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的同时,籽粒的干物质逐渐积累和含水率逐渐减小。不同厚度籽粒之间的物理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和加工特性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收获后按照籽粒厚度分级改善了原稻谷籽粒间的不均匀特性,并且改善了其加工适性。改善后的相关特性将在稻谷籽粒的后续加工过程中,如干燥、储藏和深加工等方面,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水稻插秧机应运而生并且应用的十分普及;但是秧苗的补给主要靠人工来完成,影响了插秧机作业效率。为此,设计了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车,采用乘坐式独轮驱动,以小马力柴油机为动力,一次完成水稻秧苗从田埂到运秧车的输送、田间的运输以及运秧车与插秧机秧苗的对接输送,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阐述了该设计的关键技术、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关键工作机构与部件设计。  相似文献   

19.
免耕水稻插秧机的开发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免耕栽培的前提是机械移栽。在特定的免耕作业环境下,漏插率是衡量插秧精度的关键。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以确定不漏插为目标了免耕水稻插秧机,其基本原理是齿盘开沟。这不但解决了漏插的问题,且弥补了机器驱动力不足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大米生产线上细菌和霉菌的分布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桃花香米和金健香米为对象,研究夏季和秋季大米生产线上细菌和霉菌的分布特性,以确定稻米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关键点.结果表明,从原料稻谷到成品米的加工过程中,细菌和霉菌的数量逐渐减少,各采样点细菌总数高于霉菌总数.微生物种类和采样点对微生物数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α<0.000 1).大米品种对微生物数目达到显著影响,加工季节对微生物数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