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方差分析(ANOVA)模型、线性回归(LR)模型和加性主效应乘积交互作用(AMMI)模型对1991年和1992年江苏省中粳稻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LR模型在评价参试品种(系)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AMMI模型和ANOVA模型对参试品种(系)稳定性分析结果虽互有差异,但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08年甘肃省马铃薯区域试验的9个品种在7个试点的块茎产量为材料,利用基于Genstat的GGE双标图分析评价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陇薯9号’‘L0227-18’‘天薯10号’‘陇薯8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7个试点被划分为2个类型区域,在2个类型区域中表现最好的品种分别为‘陇薯9号’和‘陇薯6号’,安定、会川和临夏是比较理想的试点,具有较强的区分力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在位于临洮县东北部半高寒阴湿山区的上营乡进行5个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陇薯5号’‘陇薯6号’‘庄薯3号’‘陇薯7号’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抗病,对照品种‘上梁红花’表现感病;‘陇薯5号’‘陇薯6号’‘庄薯3号’‘陇薯7号’‘上梁红花’的平均产量分别为37 200、33 352、32 550、24 052、23 090kg/hm2,‘陇薯5号’‘陇薯6号’‘庄薯3号’的产量比‘上梁红花’的产量分别高出40.97%、44.44%、61.11%;出苗率、株高、产量、大薯率、大薯质量百分数、畸形薯率、经济系数、根冠比等指示在各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中薯、中薯质量百分数、小薯、小薯质量百分数、绿薯率、烂薯率、块茎干物质含量等指标在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临洮县东北部高寒阴湿山区进行高产、高淀粉、大薯形马铃薯栽培以选取‘陇薯5号’‘陇薯6号’‘庄薯3号’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研究用以评价甘蔗品种稳定性的三种模型。[方法]以广东省2009年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数据为例,对线性回归模型、AMMI模型和LR PCA模型在评价甘蔗品种稳定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结果]回归法计算简便、直观,AMMI模型和LR PCA模型的分析结果则更全面、深入,而这两种模型之间仍存在着一定差异。[结论]实际操作中,在根据不同的数据资料选择相适宜的分析方法的同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比较选择较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AMMI模型在饲草高粱区域试验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AMMI模型分析了2006年全国高粱品种饲草组区域试验数据,分别对饲草高粱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及试验地点的鉴别力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AMMI模型对饲草高粱品种稳定性、适应性的分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应用AMMI模型对饲草高粱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明确甘肃定西马铃薯腐烂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的发生情况并筛选出高抗品种.【方法】对马铃薯腐烂线虫(D.destructor)为害马铃薯的症状进行观察和描述,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病在甘肃省定西地区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室内人工接种法对14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抗性评价.【结果】甘肃定西地区马铃薯腐烂线虫病的发病率为2%~11%,病情指数为0.72~5.33;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青薯9号’和‘荷兰15号’的发病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克星1号’和‘陇薯6号’表现为抗病,‘青薯9号’、‘大西洋’、‘新大坪’、‘夏波蒂’和‘荷兰15号’均表现为感病.【结论】明确了甘肃定西马铃薯腐烂线虫的发生情况,筛选出了‘克星1号’和‘陇薯6号’2个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7.
优良的马铃薯品种是取得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础,西藏马铃薯存在主栽品种少,退化严重的问题,阻碍着西藏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了推进西藏马铃薯育种工作,筛选出适合西藏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国内引进9个马铃薯品种,以‘鄂薯10号’和‘艾玛土豆’为双对照,在拉萨市进行了一点两年品种比较试验,对9个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植株性状、块茎外观性状、产量表现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青薯9号’和‘冀张薯12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且稳定性好,‘青薯9号’产量最高,达3713 kg/667m~2,商品薯率47%,‘冀张薯12号’产量达3411 kg/667m~2排3位,商品薯率最高为56. 0%。因此,2个品种适宜在拉萨地区种植,可进一步试验有望成为西藏马铃薯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品种区域比较试验是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的重要环节,为准确评价各参试品种的表现,筛选理想试点,利用一年多点(LSD法)模型、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模型评价了6个试点的区分性、代表性和生态区域分类,比较了10个品种产量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产性,并比较3种模型在区域试验应用中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产量在不同品种间、试点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品种和试点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品系G8(华薯6号)、G6(08HB18-4)、G2(鄂马铃薯17)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表现好,可推广种植;XS(兴山)试点鉴别力和生态代表性均表现较好,是相对比较理想的试点;在模型方面,针对丰产性的评价一年多点模型更加有优势,品种稳定性、适应性以及试点评价方面,GGE双标图更有指导意义,但要综合多年数据才更加具有说服力。另外,AMMI和GGE的有重复模型并没有从原理和算法上区别于无重复模型,需要进一步开发完善,以用来指导育种试验及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9.
油菜区域试验产量性状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8与2009年两年的浙江省油菜区域试验资料,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方差分量,同时对参试品种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037-77’品种产量较高,但与对照品种‘浙双72’没有显著差异;试点和年份×试点的互作效应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较大;除‘浙杂0603’和‘黔杂2630’对环境指数反应较敏感及‘J6’和‘ZY-10’一致性较差外,其余品种均表现出相似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70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稳定性及适应性。[方法]利用AMMI模型对2011~2013年度云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产量资料分析,以期评价云麦70的稳定性及适应性。[结果]云麦70属高产稳产型品种,适应地区广。结果还表明,利用AMMI模型分析小麦区试资料可以较好地评价单个品种的表现。[结论]云麦70在嵩明、楚雄、文山、临翔等地具有较高的产量,适宜作为这些地方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