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新型乳头药浴消毒剂,主要用于挤奶后的奶牛乳房药浴。为评价其预防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本试验以泌乳期奶牛为研究对象,进行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预防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结果显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乳汁中的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 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而且能很好地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药浴夜。  相似文献   

2.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多发的常见病。据调查,我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58.55%,给奶牛生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据周孟斌报道,3%次氯酸钠溶液药浴乳头能使奶牛隐性乳房炎明显减少。为进一步探讨药浴乳头在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奶牛选择公养牛场的192头奶牛738个乳头(另30个乳头为瞎乳头)。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青海省海北州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对2016年采自青海省海北州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合作社、散养户的2 029份奶牛样品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结果显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4.29%,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3.41%,临床型乳房炎乳头发病率为1.88%,隐性乳房炎乳头发病率为4.84%;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以奶牛合作社(机器挤奶)最高,散养户(手工挤奶)次之,规模化奶牛场(机器挤奶)最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均以奶牛合作社(机器挤奶)最高,规模化奶牛场(机器挤奶)次之,散养户(手工挤奶)最低;1胎、2胎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较低,5胎、6胎及以上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明显偏高;2岁、3岁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较低,6岁、7岁及以上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明显偏高。结果表明,青海省海北州奶牛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且发病率与挤奶操作技术水平、奶牛胎次和奶牛年龄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挤奶操作越严格发病率越低,胎次越高发病率越高,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此结果可为青海省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奶牛乳头评分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改善乳头评分来降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试验随机抽取泌乳奶牛100头,采用电导率法测定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奶牛隐性乳房炎总阳性率为19.0%,奶牛各乳区(左前、右前、左后、右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分别为20%、26%、19%、11%,前乳区的发病率高于后乳区,但差异不显著(P0.05);隐性乳房炎发生率与乳头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91,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与乳头评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性疾病,一般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类型。隐性乳房炎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觉察,可在牛群中普遍流行,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隐性乳房炎致病菌的分析是防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关键环节。1材料与方法1.1隐性乳房炎的检测从奶牛场选取无乳房炎临床症状的奶牛采集奶样,用SMT法(上海乳房炎检测法)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1.2样品收集对检测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常规挤奶消毒后,再用70%酒精棉球消毒乳头和挤奶人员手指。每乳头废弃头三把奶后,收集5ml奶于经…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只要采用有效的乳头药浴剂,按照相关挤奶规程及奶牛饲养管理规范进行操作,就能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本文在阐明乳房炎发病机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奶牛乳头专用消毒剂的研发思路,为此类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临床常用抗生素来治疗乳房炎,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引起相关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利用乳头消毒剂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奶牛乳房炎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主要综述了国内外预防奶牛乳房炎常用的单方乳头消毒剂和复方乳头消毒剂的研究情况,其中单方乳头消毒剂着重介绍了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碘类消毒剂和绿色环保、低成本的二氧化氯消毒剂;复方消毒剂是奶牛乳头消毒剂的发展方向,重点介绍了氯己定等复合消毒剂与传统乳头消毒剂的应用效果的对比。此外,文章也从乳头消毒剂的工艺方面对其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和评估,包括成膜性、皮肤喷雾型和发泡型乳头消毒剂等。最后对奶牛乳头消毒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微生物及其防治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一直是困扰奶牛业发展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不仅影响产奶量,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且影响牛奶质量,危害人类健康。奶牛乳房炎是饲养过程中因牛舍、挤奶不卫生,乳房、乳头受物理、化学刺激引起乳房或乳头损伤,使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及乳头发生炎性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乳房炎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发生乳房炎的奶牛,首先表现为产奶量下降,严重的乳腺变性失去泌乳功能而遭淘汰,其经济损失严重。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复杂,治愈较难,它主要由外源性病原微生物通过乳头管口感染引起的乳腺炎症,因此,通过杀灭乳头上的病原微生物,切断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途径,即可有效地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目前,预防奶牛乳腺炎的方法很多,乳头药浴是重要的一种方法,用于乳头药浴的消毒剂有很多种,为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成膜性中药乳头药浴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头药浴是预防隐性乳房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成膜性中药乳头药浴液主要成分为抗茵中药和成膜材料,用于奶牛挤奶后乳头药浴,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类真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时兼有薄膜的屏障作用,可阻止病原微生物从乳头侵入乳腺组织。分别采用LMT检测和乳汁体细胞数作为隐性乳房炎诊断指标,探讨成膜性中药乳头药浴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膜性中乳头药浴液可减少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和阳性强度,降低乳汁体细胞数,提高产奶量.、试验组比对照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降低32.4%(P〈0.001),产奶量提高6.72kg/(d·头)(35.1%,P〈0.05)。  相似文献   

11.
药物浸泡奶牛乳头是一种防治乳房炎完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措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的奶牛隐性乳房炎有时可转化为临床型乳房炎。在大多数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I组为对照组;II组为4%次氯酸钠组;III组为0.5%洗必泰组;IV组为1%碘伏组;V组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浸组。在0、30、60、90 d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III、V的效果高于试验II、IV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V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88.89%,远远高于其他各组。说明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引发的经济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对奶牛生产的危害性很大。乳房炎的感染途径通常是经由乳头口侵入或通过血液、淋巴感染,常由挤奶技术不熟练、奶挤不净、乳房不洁以及乳房、乳头外伤受到细菌感染而引起。另外,结核病、口蹄疫、子宫炎等也可继发。乳房炎会影响牛只的健康,并降低经济收入。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刊的乳房炎,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高达30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4.
<正>引起奶牛乳头感染或损伤,除了病原体因素之外,还有创伤性因素、化学试剂损伤和昆虫叮咬等。1乳头炎乳头炎是一种与创伤性损伤或乳头和乳房感染相关的乳头内壁的非特异性病变。乳头炎可导致乳池壁增厚和硬化,严重时使乳头部分或完全闭锁。通常认为乳房炎是造成乳房功能不全或瞎乳头的原因。美国学者曾对1127头初产牛的瞎乳头进行了实验研究。该实验牛群包含5种主要的奶牛品种,即荷斯坦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在干奶期使用乳头保护膜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试验选择248头奶牛的992个乳区,将每头奶牛4个乳区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使用奶牛乳头保护膜(试验组),右侧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以奶牛离开产房第1次回奶厅挤奶为期限,用LMT法检测隐性乳房炎,在奶牛产后2个月内对乳房的外观症状、触诊情况、乳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乳区阳性率为1.01%,对照组乳区阳性率为17.94%(P0.01);试验组乳区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为10.48%,对照组乳区阳性率为46.77%(P0.01)。说明在干奶期使用奶牛乳头保护膜对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对奶牛业的危害极大,不仅使奶牛产奶量大大下降,同时患有乳房炎的奶牛所产的牛奶,营养成分较差,有些乳房炎病原菌还可能感染人;另外,在治疗乳房炎的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残留在牛奶中,因此,奶牛乳房炎不仅造成奶牛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人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发生非常重要。1奶牛乳房炎的诊断及健康监测1.1临床性乳房炎的诊断根据乳房炎的临床表现,可把乳房炎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性乳房炎的诊断比较容易,如果乳房的大小、对称性及乳头的大小、形状或者颜色异常,触摸时奶牛疼痛、敏感或…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是导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种复杂疾病。据统计,呼图壁种牛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率的21%~23%,隐性乳房炎乳头阳性率更是高达50%左右。奶牛乳房炎不仅造成产奶量下降,使液体奶品质降低,延长奶牛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造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乳房炎的感染过程 乳腺发炎称为乳房炎。它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病原细菌通过奶牛乳头管侵入乳房造成的。乳腺由四个独立腺体组成,彼此之间仅通过血管相连。细菌通过奶牛的乳头管进入乳房,乳头管由角蛋白所保护着。不幸的是,原奶为大量细菌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环境。细菌一进入奶牛乳房就会大量繁殖,生成毒素与酶,刺激脆弱的乳房组织,使奶牛的乳腺发炎。为了抵抗入侵的病菌,奶牛免疫系统产生的体细胞(白细胞)向乳腺聚集。乳房炎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造成感染的病菌类型.以及奶牛本曙对病菌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也被称为奶牛乳腺炎,主要是因为奶牛感染病原微生物而引起的,其主要症状就是奶牛的乳房组织和乳头出现炎症.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危害最严重且防止最困难的一种疾病.经常会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对奶牛乳房炎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乳房炎是在奶牛饲养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和乳头的一种炎症。实际是乳腺炎,但习惯上称为乳房炎。1奶牛乳房炎的分类一般分为临床型乳房炎、亚临床型乳房炎,或急性临床型乳房炎和慢性乳房炎等。2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乳房炎通常是由病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致病菌包括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乳房炎的致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