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检验3ZSP-2型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机机架设计的合理性,采用UG NX虚拟仿真软件建立了机架的三维模型,应用NX Nastran解算器对机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静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机架的应力和应变位移分布规律,振动模态特性分析得到了机架前10阶的固有频率、振型特征、极值节点位置、节点位移最大幅值等振动特性参数,并将分析结果与实际工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示:3ZSP-2型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机机架设计的强度和刚度都满足要求,机架的固有频率与外部激励频率不重叠,不会产生共振现象,机架设计合理。本研究对3ZSP-2型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机使用寿命的延长和作业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研发的新型甘蔗剥叶机机架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实验验证。按照总体设计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结构分析,表明新型甘蔗剥叶机机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为了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进行了动态应变应力测试,将测试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新型甘蔗剥叶机结构分析的正确性,为该新型甘蔗剥叶机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联合收获机底盘机架是整机的主体支撑结构,其质量直接影响收获机的作业性能。为此,以某履带式联合收获机底盘机架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其刚度、强度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轻量化研究。通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建立底盘机架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4种不同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然后,以底盘机架梁的厚度为设计变量,结合空间填充设计(Optimal Space-filling Design)设计方法以及Kriging近似模型模拟计得出设计变量之间的响应关系;最后,综合考虑机架质量、最大应力、最大位移等性能指标,利用遗传算法对底盘机架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联合收获机底盘机架质量减少24.98kg,且机架的强度、最大应力、最大形变均满足设计要求,获得较好的优化效果,为联合收获机底盘机架的结构优化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2CZD-1型段茎式甘蔗种植机,可一次性完成甘蔗种植的开沟、施肥、自动取种、自动排种、覆土和覆膜等工序,适用于宽窄行甘蔗种植。设计了机架、取送种机构、转盘施肥机构、旋耕覆土机构、覆膜机构和液压传动系统等结构,其中取送种机构采用排冗结构实现均匀排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甘蔗种植机的机架进行模态分析,并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甘蔗种植机的覆土厚度合格率、种植密度、伤芽率、漏植率及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等性能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当激励频率为8~80 Hz时,机架容易发生共振,且最大位移可达28.12 mm。田间试验表明,该种植机的种植密度为142325芽/hm^2,覆土厚度合格率为93.6%,伤芽率为2.8%,漏植率为4.7%,种植深度合格率为89.3%,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5.8%,工作生产率为0.32 hm2/h,符合甘蔗种植机的设计要求,能够显著提高甘蔗种植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地轮驱动式甘蔗种植机关键部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蔗种植的农艺要求,结合农业机械上拖拉机与旋耕机用可伸缩万向联轴器连接的方式,以及车辆减震装置,对现有的地轮驱动式甘蔗种植机的行走主轴机构、机架及切种装置进行部件设计,并对机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制的新型地轮驱动甘蔗种植机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切种、施肥、覆膜及培土等作业,解决了地轮驱动式甘蔗种植机在山地、斜坡地工作时会出现地轮悬空或打滑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地轮驱动式甘蔗种植机工作性能稳定,切出的甘蔗种符合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甘蔗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机架的静态特性,验证机架设计是否合理,以自主研发的1SG-230型甘蔗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机架为研究对象,进行静力学分析。采用UG三维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利用NX Nastran求解器进行机架弯曲工况和扭转工况的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得到机架应力集中位置和最大值以及应变发生最大位移,并在强度允许的范围内,轻量优化设计铲柄保险安装座板的厚度。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机架的设计满足强度要求,铲柄保险安装座板厚度优化为10 mm,机架整体质量减小6.8%。该研究为甘蔗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理论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典型的农业污水脱离机——带式压滤机的机架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olidWorks软件对机架进行三维建模,并通过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机架进行结构力学分析。通过对比2种工况下(空载和负载)机架结构强度,对机架进行轻量化设计。优化后在负载工况下机架最大形变量由1.29 mm变为1.96 mm,最大应力由118.89 MPa提高到184.67 MPa,小于材料屈服极限,满足安全要求。更重要的是,机架的质量减低了13.05%,节约了制造成本,降低了动力输出,更好地满足节能、低碳、环保要求。通过模态分析法分析了轻量化机架在外部激励源电机作用下不会产生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研制的移栽机并不适用于蔗苗移栽,因此,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蔗苗移栽的移栽机械.通过有限元软件对蔗苗移栽机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蔗苗移栽机机架工作负载下的最大综合位移为1.873 mm,最大应力为65.386 MPa,最大应力小于移栽机机架材料的屈服强度235 MPa,符合强度和刚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对新型筑埂机机架进行研究分析,在CATIA软件建立该筑埂机机架的三维模型,在建模过程中,根据机架各细节部位对骨架应力影响程度的大小,在既能保证分析的精确性又能减少计算量的前提下对模型进行了相应简化,将模型导入到CAE分析软件Hyper Works中,对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与模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架最大应力存在于吊耳的焊接处,分析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最大变形在机架的后端,最大变形处于安全范围内,所以机架设计符合强度刚度设计要求,机具正常工作时不会发生共振现象,筑埂机的机架设计动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CAD/CAM软件Pro/E对立式径向挤压水泥制管机机架进行几何实体建模.基于ANSYS Workbench仿真平台对制管机机架进行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以及瞬态动力分析.制管机机架采用热轧H 型钢作为机架的立柱和横梁,材料为Q235B.通过静力分析可知,下侧移动平台负载变化较大时,如更换大口径模具,其支撑气缸和牵引气缸结构强度不足.通过模态分析可知,制管机机架侧向支撑刚度不足,应根据低阶振型对其加强以提高机架整体的低阶振动的稳定性.通过瞬态分析可知,制管机机架瞬态应力集中区域主要在立柱和侧向支撑上,和预期比较一致,该区域的机械强度需要进一步增强.通过上述静态、模态以及瞬态分析验证了机架设计的合理性,优化了机架设计方案,研究了冲击载荷随着时间的变化对机架结构的影响,为大口径立式径向挤压制管机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拖拉机安全驾驶室的强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长春-40及迪尔安全驾驶室框架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了不同载荷作用下框架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分析了驾驶室的强度和刚度,并对框架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本田竞技型节能赛车车架作示范,对其进行设计分析。主要方法为有限元方法,通用三维建模软件UG来建立车架模型,将模型导入ANSYS中。通过在ANSYS划分的网格模型在匀速、加速和转弯3种工况下进行分析,施加相应载荷和约束,并对其进行应力分析和形变分析,得到3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云图和位移分布云图。将得到的图形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车架设计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符合轻量化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某LNG牵引车车架为研究对象,对气瓶组后背布置形式的车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比计算了无气瓶组总成和有气瓶组总成车架的强度。通过对车架常用工况中弯曲工况、2-3轴扭转工况和侧向载荷工况的计算,探讨了气瓶组总成布置对于车架强度和刚度的影响。同时参照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对天然气气瓶支架进行了强度计算分析,使其满足安全要求。通过对比分析,最终为天然气汽车车架和气瓶支架的设计及布置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用运输车车架强度及货厢对其贡献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农用运输车车架强度计算和试验,就货厢对车架强度贡献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车架的节材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电动汽车底盘后副车架结构设计做了有限元分析和优化.经对后副车架结构设计的参数化,利用NX10.0软件高级仿真模块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使用模型选择、材质指派、网格单元建立、约束施加和载荷添加等一系列操作,使所设计的后副车架在强度足够的情况下把轻量化作为优化目标,获取优化结果.结果表明,此后副车架的设计结构以及后期优化均达...  相似文献   

16.
农用运输车车架有限元强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介绍了基于 3D板壳元和约束方程的农用运输车车架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 ,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农用运输车车架在弯曲工况和弯扭组合工况下的应力水平和应力分布 ,讨论了车架在车辆正常使用和严重超载时的强度问题 ,并提出了车架的改进设计意见。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新款车型机舱散热器框架所存在的刚度不足问题,进行其相应的前期借用车型的实车刚度测试,将结果对比新车型机舱散热器框架通过CAE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态分析。根据新车型机舱散热器框架模态分析刚度结果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再进行新结构的CAE模态分析,测试机舱散热器框架刚度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根据CAE模态分析结果进行相应原因的机舱散热器框架的结构设计,可以适当地提高机舱散热器框架的刚度。这说明借用老车型实车分析,结合设计阶段零件的CAE分析,进而优化设计各零件的结构是一种有效的、重要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客车的车身骨架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某客车车身骨架的有限元模型,对该客车实际运行中的4种典型工况(水平弯曲工况、极限扭转工况、紧急制动工况、急转弯工况)下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分析,发现车身骨架强度有所富余。并在此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对该车身骨架进行了轻量化设计,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车身骨架结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设计一款运动型三轮汽车车架为空间管阵式车架,通过建立汽车车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车架结构进行数学离散化,进行边界条件和载荷条件的模拟,并建立车架弯曲、扭转工况的分析模型,对车架进行强度和刚度的分析,保证了车架结构、性能、安全等要求,对提高整车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某大吨位商用车驾驶室的详细有限元模型,对驾驶室的静态弯曲强度和刚度以及扭转刚度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了动态基本特性。根据频率和振型的结果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驾驶室车身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