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基于完善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的要求,现行工程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南水北调山东境内工程管理的要求。构建与山东境内工程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满足新形势新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这是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管理体制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配置,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是国家重大战略性工程,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中线工程在江汉流域荆门段过境河长188km。涉及灌区总耕地面积200.06万亩,占荆门市有效灌溉面积的52%。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河流域段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一项重大调水工程,其中,水环境质量问题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最大隐患.农业面源污染作为南水北调沿线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对其进行综合防治,是沿线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南水北调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采用污染负荷估算法,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河流域段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内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的入河农业面源污染年负荷分别为:BOD5约3.6万t·a-1,COD约9.0万t·a-1.TN约1.4万t·a-1,NH 4-N约0.14万t·a-1.其中汛期负荷量占年总量的70%左右;湖东区单位面积面源负荷量比湖西区的相对较大,主要与地形地势等因素有关.研究结果可为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河流域段的水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的准市场机制与战略演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理顺南水北调东线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顺利实现跨流域调水的运营管理,达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对南水北调东线的准市场进行了数学描述,对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战略演进进行了分析。引入新的水测度概念,指出了水测度曲线与行政干预程度负相关,揭示了准市场管理模式的4象限演化过程,提出了水权交易在准市场环境下有行政模式、市场模式和混合模式3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水作为种植制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区域种植结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分析了不同水资源条件下的种植结构调整研究现状,并通过对江苏省现有水资源和种植制度状况的分析,提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期江苏省的种植制度结构需要进行调整,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东平湖水生物现状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东平湖水体质量的要求,利用实地调查和监测的水生生物数据资料,对东平湖水体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可为东平湖水体质量的有效地控制治理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运行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卫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46-11050
为了使南水北调工程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河北省严重缺水状况,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以南水北调河北段为研究对象,研究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在系统分析水资源系统特点基础上,建立一个考虑当地水、南水北调水、中水及地下水等多水源的水资源合理调配模型,采用大系统理论中的聚合分解协调思想进行求解,得到优化调置方案,合理解决了多水源、多用户、多保证率的水资源配置问题,模型计算结果可为受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作为国家大型的调水工程,可有效解决黄淮海平原和山东半岛的缺水问题,还可以有效地利用淮河水资源.东线一期工程拟将洪泽湖蓄水位由现在的12.81 m抬高至13.31 m,增加洪泽湖的蓄水量,减少抽江水量,但抬高蓄水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面影响.分析了洪泽湖蓄水位抬高对泗县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为安徽省、江苏省其他影响范围内城市提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工程沿线现场勘察、社会调查、访谈以及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问题及原因,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13项指标体系,科学确立了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进行了量化评价,并作了生态安全风险因子分析,进而提出了生态安全预警控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临泽县水资源现状、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临泽县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为从根本上解决临泽县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李红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78-11580
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合理调度水资源,从网络规划角度结合水系特点、湖库闸站配置及水流的方向,将湖泊作为连接省级调度中心和管理处的桥梁,设计了一般情况下东线水资源网络系统结构,指出了东线工程在不同水源情况下存在不同的网络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工程的运行将引起受水区河流水生维管束植物的数量减少、东线洪泽湖的水质复杂化、受水区降水增多和温度降低以及受水区植被面积增加,从而改变流域的生态结构.因此,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同时,应保持河流形态的异质性和生境的多样性,充分认识生态系统过程的非线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并实施相应的环境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受水区生态在自主性基础上进行恢复,努力使南水北调工程对受水区的生态起最大积极作用,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南水北调工程.  相似文献   

13.
济宁市水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微山湖北端京杭运河两侧范围内,属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中继水源地,推广水稻种植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对生产无公害绿色水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南水北调水质及农业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多目标规划和动态规划的基本理论,以济平干渠供水区为例,建立了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实时调度数学模型,用遗传算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供水区水资源优化分配方案、东平湖及济平干渠按年、月、旬等不同时段的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遗传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较为有效,研究成果对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水资源的实时调度及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东平县地处鲁西南,是淡水渔业大县和重要的淡水鱼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后一级蓄水水库所在地,长期以来水产业以传统模式为主,但是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试水通水,东平湖内网箱网围全部拆除,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的现代渔业迫在眉睫,因此东平县引进了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它主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思想,在现有池塘中建设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利用气提式推水机产生循环水流,模拟流水生态环境,实现养殖  相似文献   

16.
韩加坤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10):143-144
济宁市水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微山湖北端京杭运河两侧范围内,属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中继水源地,推广水稻种植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对生产无公害绿色水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南水北调水质及农业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特别要深刻把握党对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新要求,坚持从山东水利实际出发,树立新理念,谋划新思路,制订新举措,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大而强、富而美”新山东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要围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保障的总目标,按照构筑工程水网和信息水网“两大网络”的水利发展总体格局,突出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胶东供水和东调南下“三大工程”,切实抓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防洪体系建设、水生态环境建设、水利信息…  相似文献   

18.
张中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73-9374,9385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提出在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同时应树立节水观念,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型产业,加大治理污染力度,解决好水库移民安置问题,进行受水区域的生态修复规划,建立新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以及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十堰市水资源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评价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十堰市水资源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十堰市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规模宏伟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研究其对工程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水盐动态的影响,对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选择了江苏境内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之一的徐洪河进行典型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以综合考察和典型地段土壤详测相结合,以水盐平衡分析为理论基础,在综合分析影响水盐动态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对南水北调后本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的发生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