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自水稻茎和根内分离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J215和G87菌株培养菌液和滤液对稻瘟病菌和稻恶苗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培养菌液(109cfu/ml)稀释2~100倍时,对稻瘟病菌和稻恶苗病菌菌丝生长抑制分别为83.6%~91.0%和60%左右;培养滤液稀释2倍时抑制率达52.4%~75.4%.细菌培养滤液处理能破坏病菌菌丝形态,使稻瘟病菌菌丝细胞膨大、细胞壁破损、原生质外渗、菌体崩溃;但对稻恶苗病菌菌丝损坏较轻,主要使菌丝细胞膨大、生长缓慢.另外,细菌培养滤液稀释10倍时对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的抑制分别达85%和95%以上;对稻恶苗病菌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0%和60%以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孢子萌发检测、平板生长抑制法和果实病害防治试验,测定了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s PL36-1防治储藏期番茄果实灰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菌株PL36-1发酵滤液不仅能够抑制灰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而且可以抑制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对峙培养的菌株PL36-1显著抑制灰葡萄孢的菌丝生长,菌丝生长抑制率可达到74.45%,菌株PL36-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也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菌株PL36-1发酵液处理樱桃番茄果实后,能有效控制番茄果实灰霉病的发生,含有2×10~8孢子/m L的发酵液10 d的防治效果达70.64%。  相似文献   

3.
侧孢短芽孢杆菌B8对两种植物病原菌抗菌机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侧孢短芽孢杆菌B8胞外抗菌蛋白对立枯丝核菌和辣椒疫霉菌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B8胞外抗菌蛋白可有效抑制立枯丝核菌和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3.51%和47.26%。经其处理的立枯丝核菌菌丝膨大、断裂,细胞质外渗,细胞壁消解,菌丝解体;处理的辣椒疫霉菌菌丝分支增多,顶端产生球状结构,原生质体囊泡化,菌丝断裂。B8胞外抗菌蛋白对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囊产生和游动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0%和100%。B8胞外抗菌蛋白对立枯丝核菌菌核产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到100%;对菌核萌发速度也具有抑制作用,其处理过的菌核萌发速度缓慢,且萌发产生的菌丝生长量明显减少,菌丝畸形。  相似文献   

4.
一株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秦岭山区土样中筛选得到一株放线菌,编号为NO.24,对其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生测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发酵液浓度2 000 mg/L时对烟草赤星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晚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根腐病菌菌丝生长或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玉米大斑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中浓度为240.1 mg/L和350.5 nag/L;对玉米大斑病菌和马铃薯干腐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55.0 mg/L和124.1 mg/L。盆栽试验在浓度为6 000 mg/L时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为76.13%和70.78%,对黄瓜霜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为63.93%和59.66%。对NO.24菌株代谢产物进行了粗分离,其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水溶性物质。  相似文献   

5.
紫草色素对番茄叶霉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内研究了新疆紫草色素对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 (Cooke) Cifferri的生物活性。新疆紫草色素用石油醚提取,分别用平板表面萌发法和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孢子芽管长度及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其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新疆紫草色素对番茄叶霉病菌抑制作用明显,其中抑制孢子萌发EC50为17.4 μg/mL,抑制孢子萌发芽管长度的EC50为1.0 μg/mL,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为200.4 μg/mL;浓度为800 μg/mL时对番茄叶霉病的离体防治效果达到90.5%。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致病杆菌CB43菌株代谢物对灰葡萄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CB43代谢物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00、250、125ml/L代谢物能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并具有杀死作用。62.5ml/L的发酵液处理灰葡萄病菌菌丝72h的抑制率仍达83.35%。20ml/L的发酵液处理灰葡萄孢菌丝能引起菌丝畸形,异常分支、粗短。CB43代谢物能杀死灰葡萄孢分生孢子或抑制其萌发,500~62.5ml/L的发酵液处理16h后,孢子萌发抑制率达88.1%~97.91%。温室试验表明,CB43代谢物对黄瓜灰霉病的控制效果达84.09%,化学农药40%施佳乐的效果为72.94%。  相似文献   

7.
四霉素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毒力效应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评价四霉素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四霉素对9株不同地区来源的叶霉病菌(Passalora fulva)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以及芽管伸长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四霉素对番茄叶霉病菌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其中抑制孢子萌发、芽管伸长的活性较高,其EC50值分别为0.002 30~0.012 7 μg/mL、0.000 50~0.013 μg/mL;对菌丝生长抑制活性略低,其EC50值为0.601 6~1.394 μg/mL。显微观察发现:经四霉素处理后,番茄叶霉病菌新生菌丝生长受阻、部分菌丝末端分支增多、变粗;分生孢子萌发受抑制,芽管膨大变粗、生长受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经四霉素有效成分6.75和20.25 g/hm2处理后,对番茄叶霉病的保护防效分别为74.40%和83.09%,治疗防效分别为67.92%和76.68%,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有效成分540 g/hm2)的处理防效。  相似文献   

8.
爵床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苗期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爵床(J usticia procumbens L.)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为探明爵床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爵床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苗期盆栽试验观察爵床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爵床甲醇提取物可抑制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和孢子萌发,其活性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强,抑制中浓度分别为4.23、2.16和2.98 mg/mL.通过对爵床提取物处理后病菌孢子萌发形态显微观察,发现病菌孢子芽管长度受到明显抑制甚至不能萌发.当提取物浓度为16mg/mL时对苗期辣椒炭疽病的防效达73.08%.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的合欢叶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抑制试验表明,该提取物具有抑制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作用,且随着浓度的提高活性增强,当浓度为20 mg/m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3.1%,对菌核形成的抑制率为100%。通过对提取物处理后菌丝形态显微观察,发现病菌菌丝出现形态异常甚至断裂现象,且培养液电导率增加,推测为提取物处理后菌丝细胞壁破裂、细胞质外渗造成。苗期盆栽试验发现,该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当浓度为20 mg/mL时,防治效果达72.1%。  相似文献   

10.
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解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对芒果炭疽菌的抑菌机制及其分类学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菌株抗菌活性对芒果炭疽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有效中浓度(EC50)。结果表明:经形态与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AmS2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抗菌活性物质分析发现,菌株可分泌产生易溶于水和甲醇等强极性溶剂、对热稳定、pH4~7条件下较稳定的非蛋白类抗菌活性物质。毒力测定表明,菌株抗菌物质粗提物对芒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9772 mg/mL和1.9027mg/mL,当提取物浓度3.0mg/mL时,可致使病菌分生孢子壁消解。  相似文献   

11.
在对从除虫菊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系统筛选的基础上,对其中活性较高的Y2菌株进行了初步的鉴定和活性物质的分离。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镰孢属真菌Fusarium sp.,其发酵液粗提物高抑菌活性馏分集中在丙酮、乙酸乙酯等中等极性馏分段。Y2菌株发酵液10倍稀释液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等6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80.41% ~93.26%之间,其5倍稀释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大于80%。活体生测结果表明,该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效果大于50%,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前期研究发现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M29对黄瓜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其抑菌物质组成和抑菌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首先确定了菌株M29产抑菌物质的抑菌效果最强时的培养条件,进一步结合热处理、酶处理、基因检测和质谱检测初步分析此抑菌物质的组成。结果表明,以Landy培养基为基础、初始pH为7、培养温度在30℃、培养36~48 h时,菌株M29产生的抑菌物质的抑菌效果最好。菌株M29抑菌物质粗提液的抑菌活性具有热稳定性和酶稳定性。此外,在菌株M29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合成fengycin的调控基因fenB,结合质谱检测到Fengycin B的分子量,推测菌株M29分泌物中可能存在脂肽抗生素Fengycin B。因此,枯草芽胞杆菌M29可能通过分泌脂肽抗生素来抑制病原菌生长,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可以显著提高该菌的抑菌能力,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菌株M29的抑菌机制,同时也将为该菌在未来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平板对峙法测定桑氏链霉菌突变株MV-2和MV-4拮抗活性的基础上,用不同有机溶剂对其发酵液和菌丝体进行萃取,采用孔洞法测定发酵液萃取物和菌丝体浸出物的抑菌活性,并分析活性物质的热、酸碱、光稳定性,耐储藏性和对福美双的耐受性;通过盆栽试验,探索突变株抑菌物质和福美双对杨树紫纹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株突变株和原始菌株KJ40对除终极腐霉外的7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拮抗作用,对紫纹羽丝核菌作用最强。乙酸乙酯的发酵液萃取物和菌丝体浸出物的抑菌效果最明显;突变株MV-2的抑菌效果略好于MV-4和KJ40。在稳定性检测中,突变株比原始菌株具有更好的热、酸碱、光、储藏稳定性,对福美双耐受性更强。说明突变株更适宜于生产,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在盆栽防效试验中,抑菌物质和福美双混合施用比单独施用效果更好,其中MV-2和福美双混合施用预防杨树紫纹羽病的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超过80%;原始菌株的抑菌物质无论和福美双混合还是单独施用,效果都不如突变株。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提取物对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对瑞香狼毒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柱层析法对其甲醇萃取物高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经LC-MS和核磁共振仪对最终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最高活性流份3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为伞形花内酯,并且随着浓度的提高,该活性成分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也增强,其抑菌中浓度为1.52 mg·mL-1。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流份3对草莓灰霉病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伞形花内酯严重破坏了草莓灰霉病菌孢子和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W10是1株生防细菌,其能产生抗菌蛋白,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本试验研究了菌株W10产生抗菌蛋白的发酵条件,为工厂化生产工艺提供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菌龄12h,2%接种量,发酵液pH7.0,发酵培养60h是菌株W10产生抗菌蛋白的适宜发酵条件。控制发酵温度有利于抗菌蛋白积累,第一段温度为30℃培养20h,第二段温度为28℃至发酵结束。最佳溶氧量为20%。2次补料发酵效果要高于分批发酵,补料为500mL含10g.L-1葡萄糖和5g·L-1蛋白胨的培养基;选用200mg·L-1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GPE消泡剂,泡敌)为消泡剂。利用优化的控制条件发酵培养菌株W10,与优化前相比,对目标病菌的抑菌率增加了34.6%。  相似文献   

16.
特基拉芽胞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 JN-369是1株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有较好拮抗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其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后得到抗菌粗蛋白。为明确菌株JN-369抗菌粗蛋白的抑菌机理,首先确定了该抗菌粗蛋白抑菌谱、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紫外稳定性以及酶稳定性,并观察研究了抗菌粗蛋白对稻瘟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并采用针刺离体接种法测定了40%稻瘟灵EC、25%三环唑WP及不同浓度JN-369抗菌粗蛋白对水稻稻瘟病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菌株JN-369抗菌粗蛋白抑菌谱广,对葡萄灰霉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等13种植物病原真菌及卵菌表现出抑制作用,而对油菜菌核病菌没有抑制作用;该粗蛋白理化性质相对稳定,具有应用于粮食作物生物防治的潜力;对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有双重抑制作用,能使病原菌菌丝细胞膨大,并可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离体防效试验显示,供试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均有显著的拮抗效果,菌株JN-369抗菌粗蛋白在浓度为50~100 μg/mL时对稻瘟病的拮抗效果最好,该菌株有望开发为防治稻瘟病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7.
通过超声波提取法和液液分配萃取法制备连钱草萃取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连钱草萃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连钱草的石油醚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棉花立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氯仿萃取物对棉花立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619 3mg/mL。石油醚萃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分别为:0.837 3、3.517 8、1.496 0、2.3517mg/mL,氯仿萃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分别为:0.619 3、4.458 6、1.689 8、1.556 3mg/mL。  相似文献   

18.
枯草芽孢杆菌CAB-1抑菌蛋白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子叶喷雾法分别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AB-1所产抑菌蛋白粗提物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该抑菌蛋白粗提物能显著降低黄瓜白粉病的病情指数,其保护和治疗作用的效果分别为73.33%和76.85%;EC50分别为175μg.mL-1和125μg.mL-1。利用曲利苯兰染色法检测抑菌蛋白粗提物对黄瓜白粉菌Sphacrotheca fuligine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抑菌蛋白粗提物能有效降低白粉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及萌发的芽管个数,造成菌丝顶端畸形膨大呈球状并减少新生分生孢子的个数。接菌3 d后,对照的孢子萌发率为36.98%,而经抑菌蛋白粗提物处理后的孢子萌发率仅为4.8%;接菌7 d后对照每个分生孢子梗上串生孢子个数最多为7个,多数5~6个;而抑菌蛋白粗提物处理后每个分生孢子梗上串生孢子个数最多为2个,大部分为1个。  相似文献   

19.
采用对峙生长法测定了24株红树内生细菌对芒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不同菌株的拮抗作用,其中来自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叶片的菌株AiL3拮抗效果较好,对芒果炭疽菌3个菌株的抑菌带均大于10mm。该菌株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等8种植物病原菌亦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菌株培养滤液经有机溶剂萃取和硫酸铵沉淀分析发现,硫酸铵沉淀物具有抑菌活性;沉淀物经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作用后,拮抗作用消失,说明菌株AiL3产生的抗菌物质是蛋白类物质。该蛋白对热和酸碱稳定、对紫外线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对烟草黑胫病有较强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从健康烟草根际采集30份土壤样品,分离纯化得到347株细菌,经病原真菌定向筛选后得到1株对烟草黑胫病菌等病原真菌拮抗活性较好的细菌FB-16,其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菌带宽为23mm。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作用机制试验、温室防病试验测定FB-16的抑菌作用,并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FB-16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95.96%;其代谢产物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有致畸作用;菌株FB-16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auefaciens(Gen-Bank登录号为JN245982);饱和度25%硫酸铵获得的抑菌物质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圈直径达42.00 mm;FB-16活性产物处理的烟草植株在接种烟草黑胫病菌7天后的防治效果为69.96%。表明菌株FB-16在烟草黑胫病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