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过渡性和结构、功能独特性等特点,容易受到破坏而导致退化.目前有关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研究虽多,但没有统一衡量湿地恢复与重建的标准.文章着重对受损湿地恢复的目的和途径,恢复与重建的步骤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常华  乔建哲  冯海云 《绿色大世界》2012,(6):146-148,150
指出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前湿地领域研究的重点。总结了国内外湿地恢复的工程实践中使用的技术方法,以天津市北大港湿地为实证,应用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程序对北大港湿地减少的原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依据湿地恢复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技术,为湿地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结合朝阳老虎山河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现状,分析老虎山河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依照河流近自然生态修复理念,进行人工促进湿地植物群落修复,通过结构重建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通过功能的完善带动湿地生境恢复,结合湿地公园建设,重建和恢复老虎山河湿地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和良好的功能,维护老虎山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相似文献   

4.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恢复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本文在介绍湿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湿地退化原因及恢复理论的前提下,提出湿地恢复与保护相应对策,对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湿地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湿地退化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退化湿地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湿地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投入巨大, 只有在对湿地退化进行评价, 确定湿地的退化程度, 充分认识其价值和潜力及对人类发展的支持作用的基础上, 恢复与重建工作才有意义。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湿地退化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内容, 提出湿地退化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未来湿地退化评价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山西岚河源湿地公园具有河流湿地的一般特征,体现了黄土高原河流、河源湿地与森林生态系统共生的生态特征.介绍了山西岚河源省级湿地公园恢复重建区建设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当前沙河湿地存在的系列生态问题,提出保护、恢复、重建沙河湿地生境的措施。对沙河主河道采取植被修复、湿地维护、恢复河流自然状态的方法,对导流渠采取水系整理、湿地重建、雨水收集、湿地净化、生物群落构建等生态工程技术,形成沙河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设计的方案,最终实现规划区内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湿地功能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工程是为恢复一个持续稳定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按照科学设计进行的人工建设(Mitsch&Jorgensen,2004)。湿地的建造和恢复就是生态工程的应用。重点介绍了俄伦坦基河流湿地的功能与重建。  相似文献   

9.
湿地恢复监测与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湿地恢复过程的跟踪监测与管理是保证恢复项目全面正确实施的有效手段。文中阐述了湿地恢复监测的方法和指标, 主要集中于对湿地水文、水环境、湿地土壤、气象及湿地生物的监测, 介绍了常用的湿地恢复效果评价方法, 包括能值分析法、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法以及景观格局分析法, 并从湿地水体、湿地植物及有害生物控制等方面介绍了常用的湿地恢复管理方法, 以期为更好地完成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湿地研究概况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1994~2004年发表的1334篇文献,对湿地研究的概况、湿地分类、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湿地功能与价值、湿地恢复与重建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提出了当前湿地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的重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我国湿地概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是内部过程长期为水所控制的水-陆过渡的复合生态系统。综述我国湿地资源的概况,指出我国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但存在较为严重的湿地退化现象。从湿地功能和效益开发、湿地保护区建设、湿地恢复与重建三方面总结了国内湿地研究的重点,并对未来湿地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江西药湖湿地水禽栖息地保护与恢复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禽栖息地的保护、恢复和重建是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也是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建设重点.作者在分析江西药湖水禽栖息地退化过程及其驱动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药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与恢复的技术思路和建设目标,并具体规划了以下项目进行江西药湖水禽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一定规模的退耕还湿;水文联系与恢复重建;外源污染的控制和水质保育;水禽栖息地的严格保护与保育;水禽栖息地恢复与重建工程;水禽避难所和野外投食点建设;湿地植被群落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科研、监测工程.  相似文献   

13.
针对惠安县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揭示了湿地保护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展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依法管理湿地资源能力、加强研究湿地重建技术、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点等对策,以进一步保护和维护湿地的生态平衡,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芦仙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芦仙湖实施的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工程为例,探究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措施。通过补种护坡植物减少农田土壤流失,保护水岸生物多样性的多种生态功能;以打捞清理和污染治理实现改善水质;以局部塑造微地形的手段实现公园内水系连通,水系修复;以鱼塘生态改造与鸟类栖息地营造实现生境保护与恢复,逐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汤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水生植物配置现状,按照湿地公园"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方针和水生植物应用原则,依照湿地公园不同的区划功能和水生植物生态功能,对湿地公园的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的水生植物配置提出了建议,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完善及湿地公园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和宣教保障等综合性应用基础研究,获得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详尽可靠的资源环境本底值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构建了生态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科普教育及保障体系,提出了生态保护与恢复、鸟类栖息地恢复与重建技术,以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湿地基质恢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质是湿地生态系统发育和存在的载体, 稳定的基质是保证湿地生态系统正常演替与发展的基础, 湿地基质恢复研究是当今世界湿地科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基质恢复理论较为复杂, 仍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从基质的类型和作用出发, 阐述了湿地基质的退化表征, 提出了湿地基质恢复技术, 包括湿地基质改良、湿地基质清除、湿地基质再造等方法, 其中基质改良又有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3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鸟类栖息地的保护、恢复和重建已成为全球湿地保护中广泛关注的问题。文中从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出发,以赤山湖白水荡区为例,在介绍场地中鸟类资源及栖息地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鸟类栖息地营建的方式,以期对湿地公园建设中的鸟类保护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9.
嫩江中下游平原典型湿地植被类型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力,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尤其珍稀濒危物种,以及生物进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通过调查与观测,确定了嫩江中下游平原典型湿地植被的几种类型,对各植被类型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湿地植被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实施嫩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植被的保护、恢复和重建,促进该区域湿地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原生湿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以来,保护区加大科研力度,实行依法治区,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使这片新生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保护了这片新生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但由于多年来油田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及毗邻区的开发,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面临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不采取措施,长此下去,将会产生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使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为了保护好这块国际重要湿地,多年来,我们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演化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