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北沿海棉区抗虫棉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江苏沿海棉区相关市(县)进行了抗虫棉中29抗虫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抗虫棉田间各代次棉铃虫落卵量与常规棉无差异;(2)抗虫棉对2代棉铃虫幼虫的抗性明显,但其对3、4代棉铃虫的控制作用显著下降;(3)抗虫棉除对棉铃虫有抗性以外,还对玉米螟、造桥虫等鳞翅目幼虫有一定的兼抗作用;(4)抗虫棉对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等刺及口器害虫没有抗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现有的转 Bt基因抗虫棉种质材料 ,它们对棉铃虫初孵幼虫都表现出显著的抗虫性。抗虫棉在不同生育期抗虫性表现程度不同。苗期 (10片主茎叶以下 )叶片饲喂初孵幼虫的死亡率一般达 10 0 % ,生育后期抗虫性则有所下降。Bt基因转入棉花后能稳定遗传给后代。通过室内汰选 ,烟芽夜蛾等害虫很容易对 Bt杀虫晶体蛋白产生抗性 ,但在目前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栽培制度下以及抗虫棉的多方面表现 ,转 Bt基因抗虫棉推广利用后棉铃虫不会很快产生抗性。还讨论了延缓棉铃虫产生抗性的一些抗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转Bt及(Bt+CpTI)基因抗虫棉抗性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介绍转 Bt及 ( Bt+ Cp TI)基因抗虫棉的培育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 ,综述了其对鳞翅目害虫的抗性和对非鳞翅目害虫与天敌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害虫对转基因抗虫棉抗性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转Bt基因抗虫棹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的现状,综述了其对棉田主要害虫与天敌的影响,提出了对转基因抗虫棉目标害虫产生抗性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1害虫发生特点转基因抗虫棉,主要抗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玉米螟、造桥虫等,对非鳞翅目害虫不产生任何抗性,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非鳞翅目害虫,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增加的趋势;抗虫棉对1、2代棉铃虫表现出良好的抗性,3代及其以后抗性明显下降。所以抗虫棉害虫的防治也要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2防治技术2.1生态防治。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可于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适当的玉米,诱集第3、4代棉铃虫,能够有效减少棉田棉铃…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稳定发展,农业部要求明确原则和目标,继续深化基础研究,因地制宜发展转基因抗虫棉,同时要求各地加强转基因棉田的害虫抗性治理,推进产业化进程并加强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转基因抗虫棉抗性的强度、持久性、时空性等问题,提出了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采用特异启动子调控外源抗虫基因在棉株体内的高效表达、培育多种类型的单抗品种轮换种植或混系种植、加强抗性预防与治理等措施以提高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和持久性的建议,从而为转基因抗虫棉在新疆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32(R-68)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所17为母本,转Bt抗虫棉种质系为父本进行杂交转育,经连续多代抗性鉴定和选择育成的中熟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1996~1997年参加山西省抗虫棉生产试验;1998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  相似文献   

9.
王合松  张四  高峰 《中国棉花》2005,32(3):33-34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抗虫棉都是转基因抗虫棉 ,主要抗鳞翅目害虫 ,如棉铃虫等 ,对非鳞翅目害虫无抗性 ,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 ,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对鳞翅目害虫 (棉铃虫 )的抗性 ,也只在苗期 ( 1、 2代棉铃虫 )抗性良好 ,3代及 3代以后抗性明显下降。对抗虫棉主要害虫的防治要遵守“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尽量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 ,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1生态防治1 .1种植玉米诱集成虫。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 ,可于 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  相似文献   

10.
抗虫棉示范试种基本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虫棉示范试种基本技术探讨郭香墨,丰嵘,刘海涛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455112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策略,经过几年努力,率先培育出对棉铃虫有高度抗性的中熟、中早熟和短季抗虫棉,在小面积试验示范的基础上,1994年在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