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一种新的根据活体外人工瘤胃产气量与游离 NH_3-N 量估测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瘤胃降解率的方法。饲料样本与瘤胃液在活体外培养6 h,其产气量与组入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中的NH_3-N 量呈高度正相关(r>0.99),故产气量可用于准确度量组入微生物蛋白质中的 NH_3-N量。以饲料样本的游离 NH_3-N 量与根据产气量估测的组入 NH_3-N 量之和占其总 N 量的比例,作为其瘤胃蛋白质降解率的度量。本研究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所测结果与体内法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0.97)。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人工瘤胃法研究黄芪茎叶粉对肉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产气量及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以期为黄芪茎叶粉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分为玉米秸秆对照组(CON组)和黄芪组(AM组)两个处理,每组3个重复,分别于发酵的不同时间点(0、1、2、3、4、5、6、7、8、10、12、14、16、20、24、28、32、36、40、44、48、56、64、72 h)记录两组的产气量,并在发酵72 h后终止发酵,测定发酵液的pH、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变化。【结果】1)黄芪茎叶粉极显著降低了瘤胃发酵各时间点的产气量和理论最大产气量,但提高了发酵的产气速率(P<0.01);2)黄芪茎叶粉显著提高了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中乙酸的含量和乙酸/丙酸比值(P<0.01),降低了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和丁酸含量(P<0.05);3)黄芪茎叶粉对瘤胃p H和干物质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黄芪茎叶粉降低了瘤胃总产气量,对于促进瘤胃乙酸型发酵具有一定调控作用,具有作为反刍动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徐新柏 《新农村》2014,(6):24-24
山羊急性瘤胃臌气俗称肚胀或气臌胀,主要因采食过量容易发酵的饲料、饲草,引起瘤胃内迅速发酵产气,致使瘤胃高度扩张。  相似文献   

4.
瘤胃臌胀也叫瘤胃臌气,是家畜采食了大量易发酵产气的饲料,使瘤胃急剧膨胀的疾病.其特征是瘤胃过度臌胀,嗳气受阻,呼吸困难,瘤胃部叩诊呈鼓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磁化水和磁化缓冲液对体外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活性以及人工瘤胃产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化水可提高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酶促反应速度10%~20%,提高人工瘤胃的产气速度,使产气高峰提前.将水配制成缓冲液后再进行磁化,除提高酶促反应速度外,还可使两种酶有效降解底物的时间从20 min延长到了30 min.本研究表明磁化水和磁化缓冲液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磁化水和磁化缓冲液对体外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活性以及人工瘤胃产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化水可提高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酶促反应速度10%~20%,提高人工瘤胃的产气速度,使产气高峰提前。将水配制成缓冲液后再进行磁化,除提高酶促反应速度外,还可使两种酶有效降解底物的时间从20min延长到了30min。本研究表明磁化水和磁化缓冲液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反刍动物独特消化特点,饲料选择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尤为重要。当前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主要有体外产气法、瘤胃尼龙袋法、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法(CNCPS)、范氏纤维分析法、酶解法、体外连续培养系统,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重点分析论述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的应用要点,以期为行业技术人员在选择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瘤胃臌气中兽医称为气胀、肚胀,是饲料停滞瘤胃,异常发酵产气,超过瘤胃的正常容积,而引起患畜暖气受阻,腹胀作痛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初春和夏季。  相似文献   

9.
牛瘤胃臌气是农村中牛的常见病,本病系由管理不当,采食过量易发酵产气的多汁饲料或嫩绿幼苗、青草,在胃内产气而引起的瘤胃急剧胀满.采用青木香40g、鲜魔芋80g、清油250ml中药制剂,对69头黄牛、16头水牛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药治疗牛瘤胃臌气疗效确实,药源广,配制方便,排气迅速.  相似文献   

10.
瘤胃臌胀也叫瘤胃臌气。是采食了大量易发酵产气的饲料,使瘤胃急剧膨胀的疾病。其特征是瘤胃过度臌胀,嗳气受阻,呼吸困难,瘤胃部叩诊呈鼓音。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瘤胃臌;胀和继发性瘤胃臌胀,根据臌胀的性质可分为泡沫性瘤胃臌胀和非泡沫性瘤胃臌胀;按其经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相似文献   

11.
瘤胃臌气,又称气胀、肚胀,是因饲料停滞于瘤胃,异常发酵产气,超过胃的正常容积,引起患畜嗳气受阻、腹胀作痛的一种疾病.本病主要发生于初春及夏季放牧的牛.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奶牛瘤胃发酵的重要性和人工进行瘤胃调控的各种措施,对发挥瘤胃的正常功能、提高奶牛对饲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模拟羊瘤胃内环境条件,采用瘤胃液体外发酵技术,在发酵底物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尿素,测定发酵过程pH、甲烷(CH4)、挥发性脂肪酸(VFA)体积分数和产气量。结果表明:瘤胃发酵液pH随饲料添加尿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甲烷体积分数随尿素质量分数增加呈降低趋势;尿素质量分数可明显影响瘤胃发酵液的产气量和VFA体积分数;20和30g/kg的尿素添加水平可提高发酵液的产气量和VFA产量,40和50g/kg的尿素添加水平抑制产气量和VFA的产量。可见,适宜的尿素添加量可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14.
瘤胃臌气中兽医称为气胀、肚胀,是因饲料停滞瘤胃,异常发酵产气,超过胃的正常容积而引起患畜嗳气受阻,腹胀疼痛的一种疾病。本文探讨了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与病因,通过有效的诊断治疗以期对牛瘤胃臌气病的救治预防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南方农区小麦秸秆(WS)与非常规饲料喷浆玉米皮(SCB)、大豆皮(SH)、橘子皮(OP)、苹果渣(AP)分别按0∶100、25∶75、50∶50、75∶25、100∶0比例两两组合后的体外产气特性。将采集的山羊瘤胃液与人工唾液混合并加入饲料样品,在产气瓶中恒温厌氧发酵以模拟瘤胃发酵过程。结果表明,小麦秸秆与4种非常规饲料组合后,理论最大产气量(HM)显著增加,产气速率(B)加快,产气延滞时间(Lag)缩短。WS与SCB组合的乙酸丙酸摩尔比显著低于WS的(P0.05)。小麦秸秆与4种非常规饲料组合后,实现了饲料间营养素的互补,可有效改善小麦秸秆的发酵能力,WS∶SCB为75∶25、WS∶OP为50∶50、WS∶AP为75∶25、WS∶SH为75∶25时正组合效应最佳。小麦秸秆与喷浆玉米皮组合中随着SCB所占比例的增加丙酸摩尔浓度增加,由于丙酸转化为能量的效率高于乙酸,因此丙酸摩尔浓度增加更有利于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更适合家畜育肥。  相似文献   

16.
姚素云 《农家参谋》2008,(10):25-25
瘤胃臌胀也叫瘤胃臌气,是家畜采食了大量易发酵产气的饲料,使瘤胃急剧膨胀的疾病。其特征是瘤胃过度臌胀,嗳气受阻,呼吸困难,瘤胃部叩诊呈鼓音。一、病因原发性病例是由于吃了过多的青草在瘤胃里不断地产生气体而导致腹围增大。另外,平时喂给干草的牛,如果在短时间内采食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17.
羊瘤胃积食为临床常见病,多为一次饲喂过多粗纤维类饲料或瘤胃消化机能障碍,多是由于饲料无法充分消化导致;本病可通过局部按摩,投喂促消化中药、人工盐、润滑油等方法进行治疗,早期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在置备永久性瘤胃瘘管动物(4头成年乳用山羊和3头成年母水牛)上进行。应用尼龙绢袋法、溶解度法和人工瘤胃法综合研究了六种精饲料粗蛋白在瘤胃中的降解性。发现麸皮粗蛋白的溶解度和降解率都较大,而氨的释放率低于大豆粉和鱼粉;三种饼类饲料(大豆饼、棉仁饼、菜籽饼)的粗蛋白溶解度、消失率和氨释放率均较低。蛋白质溶解度是决定早期(2.5小时)消失率的主要因素。 甲醛浓度、作用时间及密闭程度均影响甲醛处理的大豆粉的蛋白质保护效果。应用尼龙绢袋技术测定饲料蛋白在瘤胃内的降解率时,应考虑到氮的物理流失量。  相似文献   

19.
<正>牛的瘤胃鼓胀也称胀肚病,胀气病。该病因前胃神经反应性降低,收缩力减弱,一次性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如三叶草、新鲜苜蓿、豆科植物,块根植物等,在瘤胃内微生物的作用下,异常发酵,大量产气,从而引起瘤胃、网胃急剧膨胀,导致呼吸与血液循环障碍,甚至窒息的一种疾病。此病多为原发,也可继发于某些前胃疾病。笔者就多年来治疗牛瘤胃臌胀的经验对该病作一简介。一、病因原发性瘤胃臌胀多发生于过量采食容易发酵的青绿饲料,如  相似文献   

20.
秸秆仿生饲料或称人工瘤胃发酵饲料,是根据牛、羊瘤胃转化功能的生物学特点,采用人工仿生制作,通过有益微生物发酵降解纤维素,增加秸秆粗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一种方法.该技术使用方便,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