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立木生物量(W)与树木胸径(D),树高(H)和材积(V)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建立最优经验方程,可编制天然林一元和二元立木重量表。在大比例尺的航片上,可判读量测出胸径,树高,冠幅和株数,根据这些判读因子查立木重量表,再利用测定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方法之一的略算法,即可实现估算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航空象片是地面的真实反映,从航空象片上可以获得很多定性到定量的因子。如在航空象片上判读测定林分的树高、冠幅、坡度、株数、郁闭度等来对林分材积进行估计。现今较普遍推广的根据数量化理论编制的各种航空象片数量化表,但这需要从航空象片上取得很多的定性因子,且受很多条件的影响。从而航空象片上获得的各项因子中,以郁闭度的判读较易掌握,同时郁闭度判读的准确性较其它因子高。为了迅速准确地从航空象片上获得所需的林分材积,本文拟就利用航空象片判读郁闭度估计林分材积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发挥航空象片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航片判读常用于林木勘测,林分蓄积或林分密度的测定。美国曾结合林分平均高、平均冠径及林冠郁闭度,编制了西黄松(Pinus Ponderosa)林分蓄积表(美国农业部林务局,1958)。尽管林分特性往往更引人注目,但单株林木也可在航片上进行测量。Hitchcock(1974)仅依据冠径编  相似文献   

4.
利用48块标准地不同森林类型的优势木树高与林分平均直径材料,建立了平均直径与优势木树高的回归模型,从而探讨了直接在航空象片上判读优势木树高估计林分直径的试验,经19个小班的试验表明:利用航片判读优势木高估计林分直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48块标准地不同森林类型的优势木高与林分平均直径材料,建立了平均直径与优势木树高的回归模型,从而探讨了直接在航空象片上判优势木高估计林分直径的经验,经19个小班的试验表明:利用航片判读优势木高估计林分直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利用航片可准确的测定林分平均高,但在航片上测定林分年龄较困难,可利用在航片上测定的林分平均高与实地调查的林分年龄的回归关系来求得林分年龄。从而达到利用航片确定地位级的目的。经和实地调查比较表明,利用航片确定地位级是可行的,且定量准确、省工、方便。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落叶松人工林及天然林地面调查标准地及优势木测树因子为材料,选择航片上易于判读因子以及不同因子组合,研究这些因子与林分蓄积的相关性及变化规律,为估计林分蓄积提供理论依据及一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在象片上可以判读和测定的林木因子有树种、树高、树冠郁闭度、树冠直径、立木株数和色调。而实际工作中用肉眼比较容易判读的因子有树种、树高和树冠郁闭度,用此三因子区划林相能够满足区划小班的要求,且树高和郁阴度与林分蓄积相关紧密。为此,这次试验调查采用这三因子进行林相区划。  相似文献   

9.
正交试验设计法目前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已有应用。笔者对正交试验设计与航片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此法最大优点可以大量减少外业工作量,节省财物力和人力,且有一定的精度保证,潜力很大。 目前,在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中常用的航空照片比例尺大都在五万分之一到三万分之一。此规格航片对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龄组,郁闭度,坡度级,坡向,坡位比较容易判读,但对树高、胸径很难判读准确。我们把易判读因子安排在正交设计表上,从而来推算各种不同类型林分的平均蓄积量。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林分过往的状况及其变化时,固然可以根据有关调查报告和资料进行。然而能以提供客观情报的仍属航空象片。通过判读解析不同年份的象片,可望园满地掌握地物的变化。因此,现以发现明显衰退迹象的富士山麓山中地区的针枞(Picea Polita Carr)纯林株数变化调查为例,介绍航空象片调查林分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57块落叶松纯林林分标准地中的57株最粗直径与冠幅材料,建立了最粗胸径与最大冠幅的落叶松林回归模型,即:D 最大=a+bG_k 最大;在同龄纯林林分中,最粗胸径约为平均胸径的17—18倍,依据这一林学界公认的原理,通过在航片上判读量测最粗胸径的树木冠幅,即可对平均胸径进行估测。31个小班的试验表明:效果较好,为简便快速地从航片上获取平均胸径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林业上,利用航片判读和数量化理论编制林分蓄积量数量化表已作尝试,并达到较高的精度。因为,在二类小班调查中,除小班蓄积调查(按小班提供蓄积量)外,还包括其他测树因子的调查,如小班的平均年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清航片影像特征与小班测树因子的相关关系,通过判读优势树种(组)、冠幅、郁闭度、株数,结合3S和回归模型等技术方法,估测小班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郁闭度、株数和蓄积量。重点介绍林分优势树种(组)、树种组成、平均胸径、郁闭度的估测方法。利用基于高清航片的小班测树因子估测技术与传统调查方法相比,可以减轻调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调查成本。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监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基于高分辨率航空、多光谱遥感数据和数字地表模型(DSM)等数据,利用计算机深度学习方法,研究乔木林小班的郁闭度、平均树高、总株数3项主要林分调查因子的数字化智能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郁闭度判读的平均准确率可达到98.6%;平均树高判读的平均准确率可达到90%;株数判读的平均准确率可达到82.36%。  相似文献   

15.
在森林判读和大比例尺航摄象片样地测树中,对那些难以直接判读的调查因子,可通过便于判读和量测的调查因子间接导算求出.现将用林分平均树高和林型推算林龄和平均直径的方法阐述如下: (一)林龄林龄是森林资源清查中的一个重要调查因子,森林采伐和营林措施都是根据它来确定的. 林龄是森林判读和大比例尺象片样地测树中难度最大的一个调查因子.那么,森林判读中怎样确定林龄呢?树冠的大小、形状、树冠投影、树冠间隙、林分垂直能见度、平均高等是判读林龄的依据.从直观来看,一般树冠的大小和形状特征较易掌握.例如,落叶松幼龄时呈锥形,成熟龄时则形成椭园形边缘并有撕裂状特征;白桦幼龄时  相似文献   

16.
利用落叶松林分和白桦林分连年生长量(Z)与林龄(t)的数学模型;以及落叶松林分和白样林分的蓄积生长率估测模型,模型分别为:Z_落=3.8795t~(-0.3775)、Z_白=4.2252t~(-0.3587);P_(M落%)=0.6225/t、P_(M白%)=0.6413/t。只要在航片上能准确的判读小班林龄,就能估测出小班林分蓄积生长量(Z)及生长率(P%)。而林龄(t)与优势木冠幅(G_k)相关极为紧密,有如下关系:t落=9.2692G_k~(1.4039)(R=0.9927)、t白=16.1089G_k~(1.1964)(R=0.9509)。在航片上可量测优势木冠幅(G_k)得林龄(t),再将林龄(t)代入上式各式,即可得林分蓄积生长量(Z)及生长率(P%)。  相似文献   

17.
<正> 过去的方法过去,一般先是通过航空象片判读和现地踏查,将调查林分按林相和密度级进行分层,并分别设置0.1公顷左右的标准地,调查每公顷株数、平均直径和平均树高。然后根据平均树高和林龄确定地位级,以收获预测表相应地  相似文献   

18.
叙述航摄象片在形状、大小、色调、阴影、相互关系等5个方面的判读特征,并介绍一种用辐射交会把航片上的任意点精确地转绘到地形图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调查区域范围内小班调查因子通过建立判读解译标志、目视判读、判读复核、实地验证等环节,完成小班调查。参照航片及地形图等相关资料在室内预区划小班界线,小班测树因子调查采取测树因子航片估测法。利用航片判读技术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较传统方法,可以提高地类面积精度,减少调查工作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调查费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江苏连云港后云台山为实验区,在航片上判读勾绘类型小班;采用数量化理论Ⅲ和排序法确定立地类型;并用航片数量化立地指数表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定立地质量;判读勾绘、转绘编制立地类型图。经实况资料验证,分类结果及编绘的立地图可靠,且精度能满足生产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