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寄主桃蛀果蛾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寄主桃蛀果蛾的研究现状花蕾(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桃蛀果蛾(CarposinasasakiiMatsumura)也叫桃小食心虫,是我国果树上重要的蛀果害虫。它危害的寄主很多,且在主要寄主如苹果、梨、枣、酸枣、石榴、杏上发生规律各不相...  相似文献   

2.
桃小食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桃小食心虫又名桃小食蛾、桃食卷叶蛾、桃蛀果蛾等,简称"桃小",以幼虫蛀果为害。主要为害苹果、梨、枣、山楂、桃、李、杏等。在果树产区普遍发生,尤其大枣产区为害严重,一般虫果率在50%~70%,严重影响枣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是我区重要的果树害虫,主要危害桃、梨、枣等。一般都是以幼虫蛀果,蛀孔很小,汁液从蛀孔流出。桃子果实被害后,有的形成畸形果,有的果内虫道纵横腐烂。桃小食心虫成虫体长约7毫米,前翅前缘靠中央处有一蓝色三角形大斑纹。雌虫下唇须长,雄虫较短,卵为椭圆形,桃红至深红色,卵顶有“丫”形刺2~3圈。幼虫体长15毫米,桃红色、纺锤形。茧有扁圆形的冬茧和纺锤形的夏革两种。桃小食心虫每年发生1~2代,以成熟幼虫入土做冬茧越冬。5月中旬至8月上旬越冬幼虫出土,6月为出上盛期。8月为第一…  相似文献   

4.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别名:桃蛀果蛾,是重要的经济林蛀果害虫。性诱剂是防治桃小食心虫的重要手段。通过2年应用防治试验,总结出桃小食心虫成虫羽化初期、高峰期、末期,为科学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 Wa(?)singham)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俗名枣蛆。幼虫为害枣果,是枣实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该虫在我区为害日趋严重,虫果率常达80%以上,造成红枣减产和影响果实的经济价值,使枣产区人民在经济上遭受很大损失。所以,对桃小的防治是枣区人民急待解决的问题。作者于1983—85年,在桃小发生严重的行唐县,应用性诱剂适时指导,开展了综合防治试验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又叫桃蛀果蛾。是我国北方果区常见的果实害虫,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桃、李、杏、枣、梨、海棠、沙果、山楂等多种果树。 为害特征: 该虫卵初孵化为幼虫始期,陕西关中在5月底——6月初;渭北和延安地区在6月上旬末——中旬初。初孵化幼虫为桃红色,幼虫在果面上爬  相似文献   

7.
桃小食心虫是黑龙江省果树生产中主要的蛀果害虫。2009~2010年在黑龙江省东部果区设4个田间观测点,对桃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论:桃小食心虫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二代,发生期在7月上旬和8月中旬,所以防治住这两个时期是关键。根据桃小在树上蛀果危害和在土壤中过冬的特点,防治桃小要抓好树下与树上防治相结合,化学与人工防治相结合等多方面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以下简称桃小)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是乐陵枣区历年危害枣果的一大害虫,蛀果率一般年份为15—20%,严重时达50%以上。由于越冬幼虫出土期长,且受降雨情况的影响很大,在生产中如何确定经济有效的防治适期,是防治上必须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在1982—1987年利用性诱剂诱蛾,观察蛾量消长规律,以期达到预剂防适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从1998年2月以来,我们通过对云南干热区域(蒙自、宜良、建水、元谋、开远等县市)的枣树自然资源的调查、引种和丰产栽培研究发现,几乎90%的枣园虫害猖獗。其中尤以“桃小食心虫”危害最重,其危害程度远远高于枣尺蠖、枣粘虫。“桃小食心虫”主要危害采收前的枣果,枣果受害后失去商品价值,造成丰产不丰收。据1998年8月对元谋县新华乡近120 hm2糠皮小枣田抽样调查:虫果率达到42%,最高单株虫果率达到76%,严重者甚至绝收。为此,我们从1998年8月以来,利用2年时间在元谋县新华乡开展了枣树“桃小食心…  相似文献   

10.
梨小食心虫是园林绿化植物及果树的主要叶部害虫之一。一、分布及危害(一)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别名为梨小蛀果蛾、梨姬食心虫、桃折梢虫、蛆眼、吊死鬼、东方蛀果蛾等,分布很广,遍及全国各地,但以辽宁,内蒙古,陕西,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江苏为多,吉林省各地果园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梨树,有时也危害沙果、苹果、桃、杏等树。  相似文献   

11.
桃小食心虫性诱剂测报和防治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niponensisWals(以下简称桃小 )主要危害苹果、枣、山楂、桃等 ,在巨野枣区历年成为危害枣果的一大害虫。蛀果率一般年份在 40 %左右 ,严重年份达 80 %以上。由于越冬幼虫出土受降雨影响较大且出土期长 ,成虫羽化极不整齐 ,产卵和危害部位隐蔽 ,不易掌握防治适期 ,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既杀伤天敌 ,又污染环境。因此 ,确定防治适期 ,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办法 ,是生产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组于 1 993~ 1 998年在葛店、薛扶集、吕官屯等乡镇进行了桃小性诱剂测报和防治应用研究。1 材料和…  相似文献   

12.
桃小食心虫又名桃蛀果蛾,果树害虫。为害桃、梨、苹果、山楂和酸枣等。成虫体灰白或灰褐色,雌虫体长5~8mm,翅展16~18mm,雄虫略小。  相似文献   

13.
梨小食心虫对木瓜危害的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别名桃折心虫,东方蛀果蛾,简称"梨小".属于鳞翅目卷叶蛾科小卷叶蛾亚科.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危害梨、桃、苹果、枇杷、木瓜等多种果树.  相似文献   

14.
枣桃小食心虫简称枣桃小,是危害枣、苹果、梨、桃、山楂等果实的重要害虫.近几年,随着平山县枣树面积的迅速扩大,枣桃小食心虫的危害十分严重,造成大范围大面积的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5.
桃小食心虫是枣树的主要蛀果害虫。根据其生活习性,发展规律,提出了不同时期树下、树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房春果 《防护林科技》2016,(10):109-110
桃小食心虫是新宾山区危害梨果的重要害虫,在防治不当情况下桃小蛀果率可达60%~90%,给梨果生产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桃小食心虫出土期盛期在6月中、下旬,成虫产卵及卵孵化盛期在7月上、中旬;在出土初期和树上卵果率达到1%时应及时进行地面用药和树上防治,防治时应尽可能选用无虫害农药。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桃小食心虫成虫的季节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小食心虫(Caypaosina niponensis Wals)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方果区。寄主植物有苹果、梨、海棠、山楂、桃、李、杏、枣等,对苹果、梨、山楂危害严重,以幼虫蛀害果实。在黑龙江省桃小食心虫是果树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各果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果园虫果率15.0%~27.5%,使果园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积极性。对于桃小食心虫的研究,有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多方面报导(1、2、3),在生产中主要采取地面和树上的药剂防治方法。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桃小食心虫的发生时期各异,为了掌握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桃小食心虫的最佳防治时期,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两种回归方法和4种聚集度指标对枣桃小食心虫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枣桃小食心虫幼虫在枣树林内呈聚集分布并遵从负二项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一、分布及危害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是黄河沿岸枣产区的一种重要害虫,据2003年至2004年普查,我们对马镇镇、贺川镇等四个乡镇9个村1240公顷枣园,596个点24800株枣树进行调查,蛀果率达57%,最高达91-100%,全县受害面积13460公顷,占枣树总面积的81%。幼虫蛀果时,先是咬破果皮直趋枣核,果面上留有大如针头的入孔。幼虫在果内一边串食,一边将粪便排于虫道内,使果实无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1主要症状 桃小食心虫又叫苹果食心虫 ,桃蛀虫、桃小食蛾,主要危害桃、苹果、梨、枣等落叶果树,其幼虫在果实膨大期危害,易形成“猴头果”;在果实近成熟时危害,可直达果心,早粪不外排,果内满是虫道易形成“豆沙馅”,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