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长期存放的脱粒机,在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和修理,恢复良好的技术状态,以保证作业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输送、喂入装置的检修 1.检查输送槽各焊接处,如果有开裂,应焊牢。检查和矫正输送槽底板,使其平整,不平度不应超过3mm,以免影响输送链的运动。 2.检查输送链的每个链节,如果有变形,开口过大、断裂,应立即更换。输送链安装后,应运转灵活、无阻滞现象和异常响声。横杆与链条应相互垂直不偏斜,两端与输送槽侧壁的间隙相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做好脱粒机年度检审工作,使脱粒机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作业,从而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更好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下面对脱粒机检修的主要内容做一简介。一、整机外部的检修彻底清理脱粒机外部,除锈防腐,检查是否有缺件、开焊、变形等现象。如果有上述现象应进行必要的更换或修整。二、输送喂人装置的检修检查输送槽有无裂纹;校正输送低槽板,使其平整,其不平整度不得超过3毫米;逐节检查输送链,如果有磨损严重,开口过大、变形、裂纹等现象时应予更换;横杆应平直,横杆在链条上的铆合必须牢固,输送链安装好后,应运转灵活,无阻滞和异常响声。输送链的松紧度应适宜。  相似文献   

3.
经过长期存放的脱粒机,在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和修理,恢复良好的技术状态,以保证作业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减少事故,确保安全生产。一、输送、喂入装置的检修1.检查输送槽各焊接处,如果有开裂,应焊牢。检查和  相似文献   

4.
一、整机外部检查 1.彻底清理脱粒机外部。 2.检查是否有缺件、开焊和变形等现象。 二、输送、喂入装置的检查与调整 1.输送链的主、被动轴应平行,如倾斜,应找出原因予以排除。 2.输送链必须逐节检查,如发现磨损严重、变形、裂纹等现象,应予更换。喂入链的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国农村脱粒机的保有量相当大。脱粒机作业中最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因此 ,在检修脱粒机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以确保机械和操作人员的安全。(1)由于脱粒滚筒的直径较大 ,转速较高 ,转动惯性力矩大 ,对修理质量要求高 ,因此 ,除机架、机壳和喂入台等非关键部件的损坏可采用焊接修复外 ,其余的均采用换件修复。(2)更换纹杆时应成套全部更换 ,不可只换少数几根或将新旧纹杆混装 ;新旧钉齿、杆齿也不得混装混用 ,以免造成滚筒严重不平衡、振动加剧和因进出口间隙不一致造成的脱粒不净、破碎大等故障。(3)当纹杆螺栓的六角端头磨损量…  相似文献   

6.
脱粒机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农用机械,也是最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农用机械。因此,在检修中应注意以下若干问题,以确保检修质量,确保机械和人身安全。由于脱粒滚筒的直径较大,转速较高,转动惯性力矩大,修理质量要求高,因此,除机架、机壳、喂入台等非关建部位的损坏采用焊接修复外,其余均采用换件修复。在每季脱粒结束后应立即进行检修,因为脱粒期间发生过哪些故障,心中有数,有利于修复;各零部件尚未锈蚀,拆检方便;能改善保管件,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发现纹杆、钉齿、杆齿磨损过甚或损坏应及时更换。更换纹杆时…  相似文献   

7.
1 输送、喂入装置的检修1.1 检查输送槽各焊接处。如果有开裂,应焊牢。检查和矫正输送槽底板,使其平整,不平度不应超过3 mm,以免影响输送链的运动。  相似文献   

8.
1输送、喂入装置的检修 1.1检查输送槽各焊接处.如果有开裂,应焊牢.检查和矫正输送槽底板,使其平整,不平度不应超过3 mm,以免影响输送链的运动.  相似文献   

9.
1.脱不净 (1)脱粒机的脱粒滚筒转速过低。解决的方法是提高脱粒滚筒的转速,减少三角皮带的打滑率和动力机的转速,更换皮带轮。 (2)脱粒滚筒与凹板间隙过大。排除的方法是调小脱粒间隙,校直或更换弯曲变形的纹杆和凹板,使滚筒与凹板间的间隙变小。 (3)滚筒和凹板齿条严重磨损,弓齿磨损或损坏造成脱粒能力下降。排除的方法是更换新件。 (4)喂入量过大,负荷过重,致使转速下降,脱粒能力不足而脱粒不净。解决的方法是要保持喂入  相似文献   

10.
兰天 《湖南农机》2003,(2):23-23
(1)脱粒不干净。主要原因:谷物太潮湿,喂入量过大或喂入不匀,滚筒转速过低,纹杆和凹板之间的间隙过大。排除的方法:等谷物晒干再脱粒,减少喂入量或均匀喂入,适当提高滚筒转速。如果胶带在带轮上打滑,应调整动力机带轮与脱粒机带轮的配合,将胶带张紧,调整纹杆与凹板之间的间隙,对磨损严重的零件进行更换。(2)籽粒破碎过多。主要原因:谷物过干或过湿,喂入不均匀,滚筒转速过高;纹杆和凹板之间间隙过小。排除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