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南京农业气候资源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很大,就其光,热,水资源而言在南部可以大力发展迟熟中粳,还可发展少量早熟晚粳,北部可以推行双膜植棉;在种植制度上,宜发展间作套种多熟制,在品种搭配上,如1年两熟,从北到南宜行选用中,晚熟品种为主;关于发展亚热带果树问题,柑在树体耐冻力差,大冻年会全株死亡,在南京不宜发展,仅在高淳县个别小气候较暖之外,可以少量种植。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用水稻广亲和性测验品种的亲和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我国现用水稻广亲和性测验品种间杂种F#-1以及测验品种与其它籼、粳稻品种间杂种F#-1的育性测验,分析了水稻各个亲和性测验品种的亲和性。初步确定,粳型测验品种与一般籼稻品种的亲和性以巴利拉为最低,其次为秋光和有芒早沙粳;籼型测验品种与一般粳稻品种的亲和性以南特号为最低,其次为南京11号和IR36。籼、粳测验品种亲和性的高低可作为该品种对粳、籼品种鉴别力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南粳 4 1(原名 :南京 12 72 )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一个优质、高产的中粳稻品种 ,适宜于江苏省沿江以北、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和山东南部作一季稻种植。 2 0 0 3年 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选育经过1993年正季以籼粳交中间品系 4 5 115 - 2 (R4 0 5NJ30 15 2 )作母本、引进的日本品种静千子千米为父本配组杂交 ,前者丰产性较好 ,植株较高 ,茎秆粗壮 ,生育期偏长 ,后者稻米品质优 ,生育期较短 ,茎秆较软。杂交后代经南京、海南多代选择后 ,1998年在南京种植F8。一个稳定株系于 1999年参加品…  相似文献   

4.
针对极端天气频发的问题,通过试验确定品种合适的播期,筛选较早熟的品种,可以避开自然灾害,保障水稻的产量,并为下茬作物栽种提供弹性时间。本研究设置5个播种期处理,研究各品种水稻生育期、经济性状、理论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不同品种的全生育期均缩短;在不同播种期处理下,浙粳优6153的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最早,其次为浙粳优17113、浙粳优1758,甬优1540最迟,说明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在水稻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播种期推迟,供试品种的穗长、有效粒数均下降,其穗形变小;不同的播期处理对千粒重影响不明显;随着播期的推迟各供试品种的理论产量呈下降的趋势。浙粳优6153即使在最迟的播种期下,也具备一定的产量,并且可以通过增加基本苗数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说明浙粳优6153具备作为救灾储备品种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发展单季早熟晚粳的再探讨,中心内容强调三个坚持:1.坚持优化品种结构,适当发展早熟晚粳;2.坚持引种试验推广,深入挖掘优良种性;3.坚持栽培调控熟期,兼顾全年晚中求早。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用8个粳稻品种进行安全性种植试验,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水平、生育特性及在江苏省亭湖地区的适应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水稻新品种,充实主推品种目录库。试验结果表明:淮稻5号后期灌浆快,稳产性好,可继续推广;南粳9108产量潜力大,综合性状好,米质优,深受加工企业青睐,可作为主导品种推广;武运粳27号可作搭配品种迟播种植。扬育粳3号、盐粳15号两个品种可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生产 促进邳州稻米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全市优质无公害稻米产业化开发情况 1.1水稻品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近几年来,围绕调高产量、调优品质、调活效益的原则,粳稻上在着力推广早丰9号的基础上,又大量引进、示范推广了连嘉粳1号、华粳2号、连粳971等米质达国标三级以上的品种;籼稻上着力推广丰优香占、Ⅱ优084、汕优559等品种。今年由于实行水稻良种补贴,  相似文献   

8.
“宁粳1号”(原名WOOI)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被列为国家超级水稻品种、国家跨越计划推荐品种和农业部重大新品种推荐品种。我市2004~2006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耐病性好等特点,适宜江苏沿江及里下河南部稻区种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发展单季早熟晚粳的再探讨,中心内容强调三个坚持:1.坚持优化品种结构,适当发展早熟晚粳;2.坚持引种试验推广,深入挖掘优良特性;3.坚持栽培调控熟期,养顾全年晚中求早。  相似文献   

10.
云南光壳稻亲和性品种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Oka分类法对12份云南光壳稻亲和性品种、2份亲和性对照品种02428、Dular以及19份籼粳测验种进行籼粳分类。分类结果表明,籼、粳测验种分别为典型的籼、粳稻品种,02428为粳稻品种,Dular为中间型品种;12份云南光壳稻品种中有1份属于籼型品种,4份属于中间型品种,另外7份属于粳稻品种。籼粳分类结果与它们的亲和性符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种植效益,2021年选取淮稻26、武粳38、徐稻12、丰粳908、武育粳377、金香玉1号、扬农香28、宁香粳9号、南粳9036、泰香粳1402这10个表现较好的常规稻品种在泰州市海陵区农业开发区试验地开展了综合性状比较试验,试验期间记录10个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特点、田间病害发生情况、抗逆性表现以及产量,以综合判断各水稻品种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泰香粳1402和徐稻12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海陵区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明确机插和机直播下优质双季晚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差异,以及两种方式下适宜品种类型的选择标准。【方法】 本试验以早熟晚籼、中熟晚籼、偏迟熟晚籼、迟熟晚籼和过迟熟晚籼5种不同类型优质晚籼稻品种为材料,采用机插和机直播两种种植方式,对各类型优质晚籼稻产量和品质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1)与机直播相比,优质晚籼稻在机插条件下结实率和群体颖花数显著提高,千粒重也有所提高,最终产量显著提高。机插条件下中熟晚籼产量最高,偏迟熟晚籼其次,而机直播条件下早熟晚籼产量最高,中熟晚籼其次。(2)对于稻米品质,与机直播相比,机插条件下各类型优质晚籼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与整精米率均显著提高,加工品质改善,但垩白粒率、垩白度增加,外观有所变劣。机插优质晚籼稻胶稠度、崩解值与食味值显著提高,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蒸煮食味品质提高。两种方式下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均以中熟晚籼最高,其加工品质最优;垩白粒率、垩白度在品种类型间表现为过迟熟晚籼<迟熟晚籼<偏迟熟晚籼<中熟晚籼<早熟晚籼;对于机插优质晚籼稻,偏迟熟晚籼的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最优,其次是中熟晚籼。对于机直播晚籼稻,中熟晚籼的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最优,早熟晚籼也有较高的食味值。(3)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与齐穗后20 d的日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垩白粒率、垩白度与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均值显著正相关,食味值与齐穗后20 d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均值显著正相关。【结论】 对于双季稻区优质晚稻品种的选择,综合稻米产量和品质来看,机插宜选择中熟晚籼和偏迟熟晚籼,从注重食味角度,重点考虑偏迟熟晚籼品种;机直播宜选择早熟晚籼,也可适当考虑中熟晚籼获得最佳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适合苏南地区的种植的优质食味稻米新品种(系),开展了3年品种(系)小区、展示和示范品比试验,通过产量、生育期、抗逆性、稻米外观品质和米饭食味品鉴等方面综合考察,认为南粳46产量较高、生育期略偏晚、抗逆性较好且米饭食味品质最优,可作为轮作休耕前提下优质食味品种主推品种推广种植;南粳3908熟相好、产量较高、生育期较早、抗逆性好、米粒大且米饭食味品质较好,可作为优质食味品种辅助品种推广种植;早香粳1号成熟期最早、且品质较优,可作为“国庆稻”主打品种搭配种植,提高种粮收益。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全球及黑龙江省气候趋势的分析,说明黑龙江省气候至少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仍处于持续增温的时期。气温升高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是有利的,使水稻的北界继续向北扩展,水稻适宜区扩大,同时,原水稻种植区积温增加,可以种植更晚熟品种,单产提高。积温增加、CO2浓度提高和育苗条件的改善,实际生产可用品种熟期可比原积温划分区的可用品种晚1~2个熟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12个优质水稻品种(系)在兰西县的试种试验,结果表明龙优107、龙优222、龙稻7号、普优17、东农99—21和沙沙尼等多数品种(系)可以在兰西县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少数几个品种(系)还应通过更多的小面积试验探讨其是否可以在栽培管理技术良好的农户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杂交早稻“金优458”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金优458"是用优质不育系"金23A"与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早稻强恢复系"R458"配组而成的高产早籼迟熟组合。该组合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结实率高,千粒重大,制种产量高,适宜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作迟熟早稻种植。介绍了"金优458"的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播期、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下,播期与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播期及品种类型的科学选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熟晚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个品种类型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播期,研究各品种类型水稻产量、生育表现及温光资源利用特点。【结果】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表现为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籼>中熟晚粳。随着播期推迟,5个品种类型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程度不等。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减产幅度表现为中熟晚粳>迟熟中籼>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同一播期各品种类型水稻之间产量差异有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大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类型水稻的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极显著减少。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温光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按生育期长短分为两类,对生育期较短的中熟中粳及迟熟中籼影响较小,对生育期较长的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及中熟晚粳影响较大。对不同播期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进行初步分类为:5月中旬应选用早熟晚粳,搭配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月下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早熟晚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6月上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6月中旬应选用中熟中粳。【结论】随播期的推迟,5个水稻品种类型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稻麦两熟制与热量条件因素,初步明确了不同播期应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苏中沿海地区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选取了3个南粳系列优质食味粳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9108和南粳2728产量较高、生育期较长,且综合抗性好,可在苏中沿海地区推广种植;南粳505产量较低,需在下一年度进一步继续研究其适宜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低海拔冬春种植、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优的松花菜品种,以省外引进的6个松花菜新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生育进程、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惠松65品种早熟性好,产量高,株幅小,可适当密植,适合在西双版纳周边地区作为冬春种植的主栽品种推广种植;惠松90、台松85、台松90、台松100品种相对逊色,可在西双版纳周边地区适当种植,以丰富市场品种;台松80品种产量较低,不宜在在西双版纳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盐碱地治理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目前以种植水稻改良治理盐碱地的研究不多。本文以陕西省定边县王滩子村盐碱地项目为试验区,种植2个水稻品种,分别加施腐植酸与不加施腐植酸两种处理方式对比其耐盐碱性及适应性。通过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盐碱地加施腐植酸处理后水稻产量明显提升,在耐盐碱能力和适应性表现强弱方面,水稻品种宁粳28号均强于隆优619。种植水稻可作为治理盐碱地的植物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