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火力楠、木荷、油茶3种防火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各季节3种防火树种树枝、树皮、树叶的含水率、燃点、热值、灰分含量、粗脂肪含量、木质素含量、粗纤维含量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以评估不同树种在不同季节的燃烧性。结果表明:各季节3种防火树种树枝、树皮、树叶的含水率、燃点、灰分含量和木质素含量总体为木荷>油茶>火力楠;热值春季为油茶>木荷>火力楠,秋冬两季为火力楠>油茶>木荷;粗脂肪含量各季节均为火力楠>油茶>木荷;粗纤维含量各季节均为油茶>火力楠>木荷。研究结果为3种防火树种的防火效能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防火林带树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防火林带树种筛选的研究是生物防火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该文对浙江省绍兴地区木荷等18个常绿阔叶树种树叶的7个抗火性能相关指标(包括含水率、发热量、粗脂肪含量、苯-乙醇抽提物含量、燃点、粗灰分含量、叶燃烧速度)进行了测定和模糊聚类分析,认为木荷、杜英、红楠、金叶含笑和女贞等5个树种的抗火能力较强,可在浙江省绍兴地区适宜作为生物防火林带的首选树种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常绿阔叶树种是森林的主要植物种类,具有含水率高的特点。选择石栎Lithocarpus glaper、拟赤杨Alniphyllum tortunei、冬青Ilex chinensis、樟树Cinnamomum philippinense、木荷Schima superba、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山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甜槠Castanopsis eyrei、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油茶Camellia oleifera 10种常绿阔叶树种,采集不同树种的树叶、树枝和树皮,烘干粉碎后在室内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以不同树种器官的含水率、热值、燃点、木质素、粗纤维、粗灰分、粗脂肪7个指标作为评价因素,对10个树种的抗火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火性强的是冬青;抗火性较强的有3种,由强到弱依次是油茶、山杜英、拟赤杨;抗火性一般的有2种,由强到弱依次是苦槠、石栎;抗火性较弱的有4种,由强到弱依次是木荷、樟树、甜槠、罗浮栲。研究结果能为防火树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地区防火树种的选择研究(英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筛选中国西南地区的防火树种用于营造防火林带或混交林 ,可以有效地预防大面积森林火灾的发生 .通过实验 ,比较分析了西南山区 12个树种的树叶、树枝和树皮的燃烧性 ,结果表明∶(1)各树种均以叶的抗火性能最差 ,阔叶树种比针叶树种的抗火性能强 ;(2 )热值、含水量、燃点和灰分含量是影响叶的抗火能力的主要指标 .木质素含量和苯 乙醇抽取物与总发热量有线性相关关系 ;(3)由多目标决策方法对 12种树的抗火性能综合排序 ,木荷、红椎、杨梅的抗火性强 ,刨花楠、水老排、火力楠、油茶和木莲的抗火性中等 ,稠木、观光木的抗火能力较弱 ,杉木、马尾松的抗火能力弱  相似文献   

5.
灰色关联分析在树种抗火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益和 《防护林科技》2007,(5):21-22,5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选择与抗火性能有关的含水率、粗脂肪含量、燃烧热值、燃烧速度、粗灰分含量、SiO2含量、点着温度、叶挥发油含量为评价因素,对毛栲、竹柏、苦楮、格氏栲、杨梅、闽粤栲、青冈栎、木荷、樟树、马尾松、杉木等11个树种的抗火性能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抗火性能最强的是木荷,其次是毛栲,最差的是马尾松和樟树。  相似文献   

6.
对华南地区的竹节树(Carallia brachiata)、木荷(Schima superba)和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 × E.grandis)3个树种的枝、叶的含水率、粗灰分、粗脂肪质量分数、石油醚抽提物质量分数、热值、挥发性物质6项抗火防火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节树枝条和叶的含水率在3个树种中最高,叶片挥发物含量最少而枝条不含挥发物,叶片和枝条的粗脂肪含量和热值在3个树种中分别列最高和第二。竹节树与防火树种木荷的综合防火性能接近,远优于易燃树种尾巨桉,可作为优良的抗火树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37种针阔树种抗火性能及其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陈存及  何宗明 《林业科学》1995,31(2):135-143
对福建37个针阔树种鲜叶含水率、粗脂肪、粗灰分、SiO2、挥发油含量和燃烧热、燃点、燃烧速度等10个因子进行测试,并应用A.I.D.方法将37个树种依因子的不同取值范围划分为6个抗火性能等级。其中棕榈、火力楠等4个树种为一级,抗火性能最强;毛栲、木荷等9个树种为二级,抗火性较强;格氏栲、丝栗栲等15个树种为三级;抗火性能最差的六级是马尾松、侧柏等3个树种。研究结果揭示了南方主要针阔树种抗火性规律,  相似文献   

8.
川西地区是森林火灾发生的高风险地区之一。研究川西地区常见灌木物种的燃烧性状,有利于评估不同灌木发生火灾的风险及强度,帮助筛选抗火物种用于生物防火。本研究选取川西地区常见的12个灌木物种,分别测定了灌木枝条的含水率、灰分、燃点、热值;利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不同物种的燃烧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灰分、燃点、热值的差异显著,含水率的差异也较大。通过综合分析性状之间的差异,将灌木抗火性分为三类:较强抗火性、可抗火性、弱抗火性。其中西南木蓝、小叶栒子为较强抗火性灌木;鲜黄小檗、槲树(幼苗)、铁仔、忍冬、小叶蔷薇、散生栒子、滇榛为可抗火性灌木;大白杜鹃、微柔毛花椒、金露梅为弱抗火性灌木。本研究对川西地区常见灌木物种的燃烧性进行测定分析,为当地的火灾预防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昆明地区防火林带设计树种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防火林带树种选择的依据和方法,通过对昆明地区8个乡土树种的抗火性能比较实验,根据含水率、乙醚提取物、燃烧热值、凋落物动态分析、生物学特性等几个方面比较,提出进行防火林带设计时树种选择综合评判的标准。得出旱冬瓜、女贞、木荷、圣诞树抗火性能较强,旱冬瓜、圣诞树在昆明地区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青海地区常见树种的理化性质和燃烧特性的研究,综合评价当地主要造林树种的防火性能,为该地的防火树种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常见10个树种的树叶、树皮、树枝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含水率、燃点、热值)和燃烧试验(燃烧时间、火烧强度),通过因子分析将10个树种的防火性能指标划分为抗燃性因子f_a与燃烧性因子f_b (包含燃烧表征因子f_(b1)和内在燃烧因子f_(b2)) 2个防火因子,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建立了理化性质指标与防火因子之间的联系,通过综合分析,最后对10个树种的防火性能进行了排序。[结果 ](1)燃烧表征因子f_(b2)与树叶含水率、树皮燃点和树枝燃点,抗燃性因子f_a与燃烧表征因子f_(b2)和树叶热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偏相关分析后得出,树叶含水率对燃烧表征因子f_(b2),燃烧表征因子f_(b2)对f_a抗燃性因子有很好的反指作用;(3)分别基于燃烧试验和防火性能综合值的树种防火性能排序相似度为0.64。[结论 ]建立了所测10个树种的综合抗火性评价模型,得出了基于不同权重体系下的防火性能的排序(四翅滨藜山杏黄刺玫柠条紫丁香沙枣沙棘榆叶梅砂地柏青海云杉),该结果对西宁及周边区域的树种栽植时防火性能参考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化树种抗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地森林火灾灾后火烧迹地上被烧木的调查,对该林地上生长的18个乔木园林树种的抗火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研究了树皮、树皮含水率与林木烧伤之间的关系及熏黑高度对树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个城市绿化树种当中,国槐、皂角和柿树表现出较强的抗火性,3个针叶树种龙柏、黑松和雪松抗火性最弱。其他阔叶树种抗火性中等。树皮厚度和树皮含水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树种的抗火性,树皮越厚,含水率越高,树种的抗火性越高。火烧时对树干的熏黑高度低于0.5 m时对树木伤害不大,高于1.5 m时对大部分树种能造成较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蒙古栎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在东北林区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也是营造防风林、水源涵养林的优良树种。以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蒙古栎近熟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含水率、灰分、热值、氧指数4个指标,使用熵权法、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蒙古栎不同部位抗火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抗火性最强的是胸径为38.2 cm的蒙古栎树皮,直径为0.16 cm的小枝抗火性最差。蒙古栎不同部位的抗火性依次为:树皮树叶小枝。树皮的抗火性与胸径呈正向线性相关关系,即蒙古栎的胸径越大,抗火性越好;小枝的直径与抗火性呈现极其显著正向线性相关关系,越细的小枝抗火能力越弱。由于蒙古栎林地表可燃物抗火性较差,地表可燃物一定要及时清理,尤其是细小的枯枝落叶。  相似文献   

13.
广西大桂山区防火树种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一大主要自然灾害,采用生物防火可以有效地控制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本文对广西大桂山区的木荷、火力楠、杨梅等10种常绿阔叶树种和杉木、马尾松两种针叶树种的叶、小枝和皮的燃烧性能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各树种均以叶的抗火性能最差,阔叶树种比针叶树种的抗火性能强;(2)热值、含水量、燃点和灰分含量是影响叶的抗火能力的主要指标。木质素含量和苯乙醇抽取物与总发热量有线性相关关系;(3)由多目标决策方法对12种树的抗火性能综合排序得知,木荷、红椎、杨梅的抗火性强,润楠、米老排、火力楠、大桂山荷和木莲的抗火性中等,稠木、观光木的抗火能力较弱,杉木、马尾松的抗火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藤本植物是城市森林的主要植物种类之一,选择薜荔、络石、云南黄馨、中华常春藤和湖北羊蹄甲5种藤本植物进行抗火性试验研究,在春、秋、冬三个季节进行理化性状测试、火烧时间和火烧强度试验.以5种藤本植物的含水率、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木质素、燃烧时间、火烧强度作为评价因子,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抗火性综合评价,得出中华常春藤是抗火性最强的藤本植物.三个季节的抗火性综合排序是:中华常春藤>薜荔>湖北羊蹄甲>络石>云南黄馨.中华常春藤不但可以作为城市绿化植物,也可作为森林防火隔离带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林火干扰严重。研究该区域树种阻火性,可为完善树种阻火性评价方法、筛选适宜的生物防火树种提供依据,并为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省毕节市喀斯特山区的云南杨梅、珍珠荚蒾、小叶女贞、粉叶栒子、椭圆叶越桔、茅栗、杜鹃、火棘、杉木等9种常见树木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11月底(该区防火期为10月至次年5月)采集植株阳面的健康叶片(按树冠上、中、下3个部位进行采集),测定叶片的苯-醇抽提物含量、灰分含量、着火时间和燃烧热值4个理化性质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分析法研究叶片在防火期的阻火性。【结果】珍珠荚蒾和茅栗的抽提物含量分别为云南杨梅的2.12和1.97倍;云南杨梅和珍珠荚蒾的灰分含量最高,而茅栗、椭圆叶越桔和小叶女贞最低;小叶女贞、茅栗和粉叶栒子的着火时间最长,而火棘、杉木和杜鹃最短;燃烧热值最高的是茅栗、椭圆叶越桔和小叶女贞,其次是杉木、粉叶栒子和火棘,最低的是云南杨梅。着火时间对阻火性影响最大,抽提物含量次之,再次是灰分含量,而燃烧热值的权重最小。9种树木叶片的阻火性大小依次为:云南杨梅>椭圆叶越桔>小叶女贞>粉叶栒子>茅栗>珍珠荚蒾>杜鹃>火棘>杉木。【结论】云南杨梅、椭圆叶越桔和小叶女贞的阻火性比较强,适合作为毕节喀斯特区的防火植物。主成分分析定权结合加权TOPSIS法适合对植物的阻火性进行合理评判。  相似文献   

16.
以金岗库林场4种主要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影响树种抗火性的3项理化性指标(绝对含水率、热值、灰分含量)和5项生物生态学特性指标(树冠结构、萌芽力、自然整枝、环境适应性、物候特征)进行分析,对4种树种的抗火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树种中,抗火性强弱排序依次是山杨>白桦>油松>华北落叶松。其中,抗火性强的树种为山杨,抗火性一般的树种为白桦,抗火性差的树种为油松和华北落叶松。通过对金岗库林场4种树种的抗火性进行研究,能够有效对金岗库林场及相似林分区域的护林防火和造林抗火树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森林火灾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从森林的可燃物调查人手,发现改造森林的结构,可以利用森林进行绿色防火.绿色防火有三大优势:防火效能显著;经济效益好;生态和社会效益好.利用森林进行防火,就是要把纯针叶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提高林分的抗火性.  相似文献   

18.
丰顺县木荷防火林带抗火效能及其营造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木荷的的抗火性、耐火性、难燃性,萌芽力强,恢复生机快,生长快、寿命长等特点。分析了木荷防火林带可以阻隔地表火和林冠火的蔓延,提高森林自身抗御火灾的能力,起到森林防火的作用。阐述了木荷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包括地带的处理,树种的选择、栽种,林带的抚育等,及其改善林地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大兴安岭典型乔灌树种及其地表死可燃物热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森林可燃物的热解特性,了解林火发生的难易程度及潜在火行为特征,促进合理选择防火树种和构建生物防火林带。【方法】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林区森林可燃物为对象,进行热重分析得出其热解过程,以筛选抗火性能良好的树种。运用热重分析法,在升温速率为30℃·min-1、通氧速率为20 m L·min-1的条件下,对5种典型乔木(白桦、黑桦、兴安落叶松、蒙古栎、山杨)的3个部位(树干、树皮、树枝)及其林内地表死可燃物分3个亚层(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已分解层)和3种典型灌木(平榛、二色胡枝子、兴安杜鹃)的枝条研究热失重行为。使用TG-DTG曲线分析样品的热解过程,利用Coats-Redfem积分法对样品的快速热解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采用热解特性指数P对样品的热解特性进行全面评价;通过活化能、着火温度与热解特性指数的综合分析,评价各样品的抗火性。【结果】空气条件下的森林可燃物的热解过程分为脱水阶段、快速热解阶段、炭化阶段。通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Coats-Redfem积分法求出样品在快速热解阶段时的活化能(E)、频率因子(A)和相关系数R。结合热稳定性、着火温度与热解特性指数的综合分析可知,5种乔木的抗火性依次为:兴安落叶松白桦黑桦山杨蒙古栎; 3种灌木的抗火性依次为:平榛二色胡枝子兴安杜鹃; 5种乔木地表死可燃物的抗火性排序依次为:兴安落叶松黑桦、白桦山杨、蒙古栎。【结论】在所选植物种类中,兴安落叶松与平榛的抗火性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防火树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兴安岭8个阔叶树种的燃烧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海清  鞠琳 《林业科学》2008,44(5):90-95
利用锥形量热仪对黑龙江省8个常见阔叶树种白桦、黄菠萝、山杨、胡桃楸、大青杨、蒙古栎、青楷槭、水曲柳的燃烧性能的系统的测定,通过对树皮和枯落叶的试样在燃烧时热释放和烟释放等燃烧参数的对比分析,评价8个树种的抗火性.结果表明:白桦树皮和枯落叶在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产生速率和比消光面积均比其他树种高,火发生指数低,说明白桦的阻火性能差;青楷槭在各项燃烧指标中,峰值都较低或最低.释烟、释热都比较缓慢,火发生指数大,阻火性能较强,说明青楷槭可以作为阻火优先筛选树种;其他树种介于白桦和青楷槭之间;蒙古栎由于树皮耐火而枯落叶易燃,表现出明显的耐火树种特征,但不宜作为防火树种.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指标选择不同所致,因此亟需建立一个指标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