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烟草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烟草类胡萝卜素对烟叶品质及可用性有重要的影响。简要介绍了烟草类胡萝卜素的分类、含量及生理作用;综述了烟叶成熟及调制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的变化、降解机理及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物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影响烟草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物含量的因素及类胡萝卜素对降低卷烟焦油中自由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车越  王普  孙卫  戴思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5):3152-3155
类胡萝卜素是菊花中一类重要的呈色物质,高效提取类胡萝卜素对于分离和鉴定色素组成以及研究菊花的呈色机理十分重要。分别采用丙酮、甲醇、无水乙醇、无水乙醚、石油醚、丙酮:石油醚不同体积比(1:1、1:2、1:4、2:1、4:1)10种提取液,提取菊花品种光辉及ReaganOrange舌状花中的的类胡萝卜素,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提取液中类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结果发现,不同提取液中菊花类胡萝卜素的提取量不同;醇类为菊花中类胡萝卜素较适合的提取液。结果还表明,菊花中含氧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花瓣发育过程中 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颜色花瓣不同时期所含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及其与花色的关系,将甘蓝型油菜花瓣发育划分为5个时期,采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对不同颜色油菜花瓣中总类胡萝卜素及其中3种主要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油菜花瓣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与其花瓣颜色变化一致,表明不同时期花瓣颜色变化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密切相关;不同颜色花瓣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黄色花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白花油菜花瓣中类胡萝卜含量最低;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随花瓣发育逐渐减少,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一致,而番茄红素含量变化为先增加后减少;不同颜色花瓣之间,3种类胡萝卜素中差异最大的是番茄红素,其在黄花中含量最高,在白花中含量最少。初步推测,总类胡萝卜素对油菜花瓣颜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番茄红素则是花瓣颜色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亮光和暗光饲养条件下一龄红白品系锦鲤幼鱼皮肤(含鳞片)、肌肉和肝胰脏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分布变化情况,旨在探索光照对锦鲤体内色素含量分布可能产生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在0~30d的养殖过程中,锦鲤体内类胡萝卜素的分布情况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出现显著差异,光照不足会导致锦鲤体内类胡萝卜素总含量的减少。不同光照条件下锦鲤皮肤、肌肉和肝胰脏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显示,在光照不足情况下锦鲤皮肤和肌肉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速率显著快于肝胰脏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速率。锦鲤各组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皮肤肝胰脏肌肉。  相似文献   

5.
柑橘果实着色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胡萝卜素是柑橘果实呈色的主要色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组成决定着柑橘果实的色泽,也影响到柑橘果实的营养价值.目前关于柑橘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根据最新报道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柑橘果实色泽测定的原理,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合成途径及柑橘果实成熟过程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相关基因表达,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光合细菌类胡萝卜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类胡萝卜素在光合细菌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功能以及在色素蛋白复合体中的立体空间结构和功能。详细描述了光合细菌非环状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以及合成途径中重要抑制位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酶基因及分子调控机制。对类胡萝卜素影响生物产氢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对光合细菌类胡萝卜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以K326、云烟85和红花大金元中部烟叶为材料,分析了相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烤烟品种成熟及烘烤过程中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烟叶成熟期和烘烤过程中,不同烤烟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成熟期降解速度均存在很大差异。K326欠熟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很高,但是随着叶片衰老变黄,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幅、快速降低。云烟85和红花大金元欠熟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低于K326,但红花大金元成熟期类胡萝卜素的降解幅度明显小于K326和云烟85。因此,红花大金元适熟和过熟烟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K326和云烟85。烘烤过程中3个烤烟品种烟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但以烘烤温度由25℃升至45℃的变黄期下降幅度最大,并且也呈现K326降解速度最快,红花大金元最慢的变化规律,因此,红花大金元初烤烟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K326和烟85。  相似文献   

8.
我国柑橘资源丰富,在柑橘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皮渣及果肉残余等副产物,其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是提取类胡萝卜素的主要原料。柑橘中的类胡萝卜素除起到呈色作用外,还参与人体的代谢、免疫应答以及激素分泌等生理活动。本文介绍不同品种柑橘中的主要类胡萝卜素种类,对柑橘中主要类胡萝卜素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色与类胡萝卜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颜色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辣椒果实色泽与类胡萝卜素变化的相关性,为选育高辣椒红素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方法测定不同时期辣椒果实的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结果】(1)青果期绿色、成熟期为红色的品种共分离出16种色素;青果期前合成的叶绿素和部分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转色期后下降,青果期后合成的红色、橙色和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幅增加;成熟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和辣椒红素含量高。(2)青果期乳白色、成熟期为红色品种共分离出12种色素,青果期色素含量较低;随着果实发育,青果期前合成的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青果期后合成的黄色、橙色和红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较快;成熟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较低,辣椒红素含量较高。(3)青果期绿色、成熟期为橙色的品种共分离出14种色素;叶绿素逐渐降解,青果期前合成的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幅不大,青果期后合成的黄色和橙色类胡萝卜素含量迅速增加;成熟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较高,没有合成辣椒红素。(4)青果期绿色、成熟期为黄色的品种共分离出9种色素;叶绿素和黄色类胡萝卜素逐渐降解,没有合成新的类胡萝卜素,成熟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低。【结论】在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颜色类型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不同,同一类型不同品种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含量有差异;青果期为绿色、成熟期为红色的品种为选育高辣椒红素的理想材料;不同颜色辣椒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不同。  相似文献   

10.
龙成梅  杨再波  孙成斌  吴荣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328-2329,2331
[目的]探索超声波辅助提取新鲜贵州九阡李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有机溶剂法提取贵州九阡李中类胡萝卜素,在单因素试验优化九阡李中类胡萝卜素提取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九阡李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条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并计算提取率。[结果]九阡李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石油醚-丙酮(2∶1,V∶V)作为提取剂,超声波提取20 min,料液比(M∶V,g/ml)为1∶10。在该条件下,九阡李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为174.0μg/g。[结论]该研究为其他新鲜果品(尤其是李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类胡萝卜素是园艺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次生代谢物和色素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高价值的天然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因此,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一直是园艺植物的研究热点。类胡萝卜素组分和含量的差异是造成园艺植物色泽和营养成分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解析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是进行定向改良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已明确,大量研究表明代谢通路上基因的启动子和编码区变异是造成类胡萝卜素代谢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变异遗传机制的研究策略、启动子和编码区的变异类型及变异对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的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代谢途径中的某些关键酶丧失活性,番茄中类胡萝卜素的成分发生变化,产生出色彩斑斓的各种突变体,为研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过程和调控机理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基础。研究表明,番茄发育过程中对基因转录水平进行的调控是决定类胡萝卜素构成和含量的主要手段,但转录后调控和产物反馈抑制也不容忽视。随着越来越多的类胡萝卜素基因被分离、鉴定,通过基因修饰可以按照人们的需求生产特定的类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大丽花品种盛花期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内外12个优良大丽花品种为试材,研究其盛花期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大丽花品种盛花期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斯温顿叶片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天数的增加均呈双峰曲线。象牙塔、霍莉、塞尔维亚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双峰曲线。亮剑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双峰曲线。北极星叶绿素a和b均呈单峰曲线,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双峰曲线,其它品种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单峰曲线。不同大丽花品种叶绿素a/b随天数的增加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国内外165种叶用莴苣(包括结球、半结球、散叶莴苣类型)为试材,通过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探索不同类型间叶用莴苣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叶用莴苣间类胡萝卜素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类型中不同品种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比较可知散叶莴苣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结球莴苣类胡萝卜素含量最少。其中G-J110,G-J97,G-J64,G-J27,P-B6,G-S60,G-S73,PS16,P-S23,G-S20,G-S31,P-S22品种中含有较高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为45mg/L以上;而P-S19,G-J58,GJ96,G-J56等品种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都在1mg/L以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时的温湿度条件对烤后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中部叶(第11~12位叶)为试验材料,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进行烘烤,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内标法分别测定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及烟叶类胡萝卜素香气成分。[结果]试验表明,烤后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与β-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含量与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低温(干球温度36~38℃)中湿(相对湿度80%~85%)处理烤后的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各组分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低,叶黄素、新黄质和紫黄质含量最高,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最多,从而影响烟叶的香气品质。[结论]研究可为优质特色烟叶生产烘烤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玺  岳志强 《农学学报》2023,13(11):60-66
文章列举了自然界中常见的类胡萝卜素的种类、结构与颜色,并着眼于类胡萝卜素为主要色素成分的观赏植物,分析了不同观赏植物物种、同一物种不同颜色品种之间花瓣中类胡萝卜素在成分与含量上的差异,讨论了花色差异与类胡萝卜素组分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到一定规律。笔者进一步从基因水平上分析了观赏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及转录因子的上调或下调表达对花色的影响,总结了通过基因工程调控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从而改变观赏植物花色的实际案例,为将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定向地改变植物花色、培育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品种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6个不同甜瓜自交系为试材,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甜瓜果实中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甜瓜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果肉颜色密切相关,随着果实发育时期的延长,自交系156和12B-5-2的果实中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升...  相似文献   

18.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季节牛奶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季节性变化,八、九月份含量较高,约为17.88μg/100ml;三、四月份含量较低,约为10.24μg/100ml。夏季牛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升高与牛摄取青饲料的数量有关。牛奶中类胡萝卜素的总量与奶牛的泌乳量基本呈相反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小麦籽粒中类胡萝卜素是一类重要的营养和健康化学成分。本研究利用7个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按Griffing双列杂交法Ⅱ配制21个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遗传模型、显隐性基因和遗传参数估算等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7个亲本中,生选2号是一个优良的亲本材料,其籽粒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一般配合力较好,可以较快地提高杂交后代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亲本选配时应选择高×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类型。小麦籽粒类胡萝卜素含量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遗传,高值受隐性基因控制且遗传力较低。在小麦营养和健康品质育种中,宜在高代进行严格选择以选育出较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新品系,达到改良和提高我国小麦营养和健康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类胡萝卜素在水产动物上利用的研究成果。讨论了水产动物本身。饲料中类胡萝卜素的种类与浓度、脂肪含量等因素对类胡萝卜素利用的影响,为水产动物增色饵料的生产性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