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小麦蚜虫的综合防治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会存 《农技服务》2010,27(6):722-722
小麦蚜虫是河南省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蚜虫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为保护小麦生产安全,针对该虫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总结了该虫的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进行GF-2877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GF-2877是防治小麦蚜虫的较好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持续在14天左右,可作为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登记使用。其使用量以20克/亩为宜,施药适期应在麦蚜发生始盛期,对水30公斤。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小麦蚜虫作为危害小麦生长的常发性害虫,是阻碍小麦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主要分析小麦蚜虫的发生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科学的建议及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防治小麦蚜虫的有效药剂,进行了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是防治小麦蚜虫的有效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持续期7 d左右,可作为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登记使用。其使用量以300 m L/hm~2为宜,施药适期为麦蚜发生始盛期,施药时兑水450 kg/hm~2。  相似文献   

5.
小麦蚜虫主要危害小麦茎、叶以及穗部,被害部位出现黄色斑块,最后整株枯萎,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最终造成小麦减产。本文根据实践经验,分析了小麦蚜虫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多年田间调查小麦蚜虫发生规律,分析了小麦蚜虫的危害情况、发生种类和生活习性。明确了小麦蚜虫防治有两个关键措施,一个是拌种防治,一个是小麦开花初期(4月20日前后)施药,以小麦开花初期(4月20日前后)施药为主。施用化学药剂对天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药剂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刘凯 《农技服务》2011,28(3):288+294-288,294
为明确瑞华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和防治适期,进行了瑞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这3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瑞华是防治小麦蚜虫的优良药剂,其防效高,持效期达7d以上,对小麦及小麦蚜虫天敌安全。推荐有效成分使用量为22.5g/hm~2,药液量675L/hm~2。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Leverage 360SCg/L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速效性、持效期,适宜的用药剂量及对小麦安全性,进行了Leverage 360g/L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探索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Leverage 360SC对小麦蚜虫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各处理区虫量极少,直观效果明显,在试验剂量内对小麦安全。在小麦蚜虫发生始盛期,每667m2用Leverage 360g/L悬浮剂商品量9ml(有效成分1.17g)进行茎叶喷雾,对蚜虫有着很好的防效,且持效期长,宜在小麦蚜虫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Leverage 360SCg/L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速效性、持效期,适宜的用药剂量及对小麦安全性,进行了Leverage 360g/L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探索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Leverage 360SC对小麦蚜虫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各处理区虫量极少,直观效果明显,在试验剂量内对小麦安全。在小麦蚜虫发生始盛期,每667m2用Leverage 360g/L悬浮剂商品量9ml(有效成分1.17g)进行茎叶喷雾,对蚜虫有着很好的防效,且持效期长,宜在小麦蚜虫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现将遵化市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小麦病虫害防治1、小麦蚜虫。我市每年4月20日左右始见小麦蚜虫,进入5月份以后雨水较多,利于麦蚜发生,随着气温升高,麦蚜数量上升速度进一步加快。防治适期为5月中下旬。药剂选择:亩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6克兑水30公斤,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进行喷雾可有效防治小麦蚜虫。  相似文献   

11.
对"真巧+好拌"拌种防治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和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10 kg种子用"真巧128 mL+好拌50 mL"拌种,在整个麦蚜发生期无需再施药防治小麦蚜虫,且对小麦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均有一定防效,还可促进小麦植株生长,有效促进小麦分蘖,进而显著促进小麦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景福 《农技服务》2008,25(3):45-45
进行了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的试验。结果表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对小麦蚜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小麦生长安全性好,建议有效成分使用量为225g/hm2。  相似文献   

13.
防治小麦蚜虫的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蚜虫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方面,对阿维菌素、吡虫啉和氧化乐果防治小麦蚜虫进行了药剂筛选.结果表明,无论从防治效果还是无公害角度,低毒、低残留农药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均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氧化乐果防治小麦蚜虫.吡虫啉价格便宜,农民易于接受,是防治小麦等粮食作物害虫的理想推广药剂.吡虫啉较阿维菌素和氧化乐果药效释放缓慢,防治小麦蚜虫时,要适当提早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14.
小麦蚜虫主要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粟缢管蚜等,是小麦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出现了防治效果变差的现象。小麦蚜虫以成蚜和若蚜刺吸小麦叶片,使小麦出现黄枯、生长停滞、分蘖减少、籽粒秕瘦而造成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完善和改良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可有效提高对蚜虫的调查测报效率,并便于指导农民及时进行麦田蚜害防治。对小麦蚜虫的综合防治,是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及生产一线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的成功、有效地治理小麦蚜害的重要措施和成熟经验,对科学除治蚜害,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包括小麦白粉病、小麦全蚀病、小麦锈病、小麦根腐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蚜虫、小麦红蜘蛛、小麦粘虫,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贾然然 《中国农资》2014,(19):20-20
<正>进入5月,北方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是蚜虫发生高峰期和防治关键期。受气温普遍偏高影响,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小麦蚜虫数量直线上升。近日记者针对小麦蚜虫不同种类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前期预防及综合防治等有关问题专访了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董兆克博士。《中国农资》实习记者:我们了解到我国小麦蚜虫有多种,针对北方小麦较普遍而重要的有哪几种?不同种类的蚜虫对小麦为害部位有什么不同?董兆克:小麦蚜虫病是比较常见的小麦虫害。在我国为害麦  相似文献   

17.
小麦蚜虫又名腻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吸取小麦汁液危害小麦,再加上蚜虫排出的蜜露,落在麦叶片上,严重地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小麦蚜在为害的同时,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以往小麦蚜虫集中在河南、山东等冬麦产区,近年在黑龙江春小麦产区有所发生和危害。为此我们开展21%增效马·氰乳油(克虫胜)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的田间试验示范,将为指导田间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小麦白粉病是近年大面积流行的主要病害[1],在防治上以多菌灵、粉锈宁等常规农药为主,防效不甚理想,且病菌对粉锈宁在田间已出现抗药性[2].小麦蚜虫是历年发生在小麦上的一大害虫,目前常用吡虫啉等农药来防治,防效较佳[2].小麦白粉病与小麦蚜虫往往在田间同时大发生,给小麦生产带来很大危害.为此,笔者将常用农药多菌灵、硫磺、吡虫啉进行三元复配,制成60%的麦病啉可湿性粉剂,用于小麦白粉病和小麦蚜虫的防治,并研究了该复配剂的增效作用和大田应用的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丰县小麦蚜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蚜虫是黄淮麦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也一直是危害丰县小麦生产的主要害虫。为摸清小麦蚜虫在该县的发生种类、为害习性、发生程度、发生特点,进行了一系列定点调查和大田普查,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昌平区小麦蚜虫首次被七星瓢虫幼虫有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蚜虫是危害北京市昌平区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据1979-2008年档案材料记载,每年昌平区都要投入大量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挽回产量损失一般约11%。2009年,由于小麦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幼虫的大量、适时的发生,有效地控制了蚜虫为害,30年来首次出现不经过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百株蚜量由几百头到几十头,甚至几头的锐减现象,直至收获,未给小麦产量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