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优1479是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引用全丰A与自育恢复系R1479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贵州省审定。在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进行了2年的高产制种技术研究,平均产量达3.82 t/hm2,高产田块产量达4.68 t/hm2。介绍其特征特性及主要高产制种技术,以指导全优1479制种。  相似文献   

2.
天优128是以自选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恢复系广恢128杂交育成的感温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稻米品质优和对稻瘟病抗性强等特性,2008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粤北晚造或一季中籼稻以及粤北以外早、晚造种植。介绍了天优128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与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种子因其本身遗传特异性,对杂交水稻大田生产所产生的影响显著。1998年,全市发生松江苍桥、奉贤胡桥等市级“三高粮田”示范方因种植不合格杂交粳稻“闵优128”而造成较大面积 产的种子质量事故,给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因而提高杂交粳稻制种质量已成为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和制种企业工作重点,也是影响我市杂交粳稻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介绍全优1479的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从播种、育秧、移栽、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全优1479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杂交大豆不育系制种产量,以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LCMS34A为母本,其同型保持系JLCMS34B为父本,于2011年和2012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洮南试验站进行制种试验。试验设3个密度(10,15,20万株/hm~2)和3个底肥施氮量(64,128,192 kg/hm~2),研究了9个处理对不育系结实率、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育系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密度10万株/hm~2的结实率最高,密度15万株/hm~2的制种产量最高,并且随着密度增加结实率逐渐降低。2011年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结实率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以10万株/hm~2种植密度配合64 kg/hm~2底肥施氮量的结实率最高,为67.28%;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制种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配合128 kg/hm~2底肥施氮量,最高制种产量达到1 395.72 kg/hm~2;底肥施氮量对不育系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互作差异性也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沙县高砂镇于2009~2011年引进全优3301作中稻试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抗倒伏性强、抗病性较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该文总结全优3301作中稻种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全优1093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全丰A×福恢1093杂交配制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3年上杭县庐丰农技站引进品种展示,2014年进行早稻示范种植,文章主要介绍了全优1093在上杭县庐丰乡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黄永亮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72-72,82
全优3301属中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水稻研究所用全丰A×闽恢3301配组育成的,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1003)。该文介绍了杂交水稻新品种全优3301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施州水稻主栽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变化规律。[方法]于2011~2015年采用病圃田间自然诱发方法对恩施州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开展稻瘟病抗性监测鉴定,并对有2a以上叶瘟和穗瘟数据的30个品种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抗性最好的为谷优92和全优128,在监测年份其综合指数均≤2.0;抗性较好的有全优2689、川谷优202等7个品种,其综合指数在2.1~4.0;抗性较差的有深优9752、骏优172等6个品种,其穗瘟发病率个别年份达到高感级别;抗性最差的是川丰6号、科优21等4个品种,在监测年份出现了1a以上穗瘟损失率高感级别。福优325和全优2689这2个品种的穗瘟发病率在近5a间呈现出较有规律的波动。[结论]试验结果为恩施州水稻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制种产量的高低已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制种企业为增加制种产量,积极寻找提升制种产量的途径,如选择制种基地、增加制种投入、加强栽培管理等,却忽视了制约制种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问题,即玉米制种花期不协调。花期不协调能造成玉米制种减产甚至绝收,给制种企业和制种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分析了杂交玉米制种花期不协调的原因,并  相似文献   

11.
玉米制种的质量及产量对制种单位及制种户来说至关重要。而制种花期能否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也是决定制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玉米制种过程中花期不遇或相遇不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调控措施,为玉米制种花期相遇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巍山县玉米杂交制种经验,从制种组织管理、规范制种技术、提高制种产量、确保制种质量等方面阐述了玉米杂交制种技术,以供广大玉米制种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杂交棉在制种过程中往往因母本去雄不彻底或漏去雄形成自交铃而导致制种纯度不高,寻找快速准确的纯度检测方法是杂交棉种子生产和经营急需解决的问题。试验以棉花杂交种兴杂2号及其亲本为材料,选用77对异源四倍体棉花SSR引物,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双亲间的多态性产物,并对兴杂2号种子的纯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CP55、CP128、CP483、CP478等4对引物在兴杂2号双亲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可以准确地鉴别出兴杂2号及其亲本间的差异,为棉花杂交种兴杂2号的纯度鉴定提供了一个准确、稳定、快捷、实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姚县低热河谷地带的自然条件,研究冬季玉米制种栽培技术获得成功。该技术解决了夏季玉米制种与玉米生产争地的矛盾,又避开了夏季制种的限制因素,还容易满足制种区域内的隔离条件,确保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对大姚县亩产500kg玉米种子冬季制种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一套能获得较高产量的玉米制种技术,现予介绍供参考。1选择制种基地1.1热量是杂交玉米制种取得高产的首  相似文献   

15.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域内注册的近百家种子企业中,注册资金在500万~1000万元的就有25家,其中有2家是国家级制种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已成为新疆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最大的西甜瓜制种基地和加工番茄制种基地。玉米制种、西甜瓜制种、蔬菜制种平均60%外销。  相似文献   

16.
中种868生育期128 d,需≥10℃积温2 700℃,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多抗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辽宁省等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以4.2万~4.5万株/hm2为宜;制种时,母本与1/2父本同期播种,另外1/2父本在父母本出芽以后播种,种植比例1:4.  相似文献   

17.
闽西北地区杂交水稻制种若干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近几年来闽西北地区水稻制种存在的制种基地点多,面广;制种组合杂,乱,全;抽穗扬花期选择不当。;制种产量处于低较水平;种子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合理安排制种基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杂交早稻新组合全优1093,分蘖力强,作晚稻栽培比一般晚稻组合早熟3~5 d,2014年在邵武市作烟后稻栽培,能避免该市9月下旬(一般在9月25日)寒流影响,且各种经济性状比作早稻栽培更佳,适合特殊年份作烟后稻栽培。该文介绍全优1093在邵武市作烟后稻种植的表现,并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黄瓜制种生产中,由于环境条件、制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制种户及同一品种不同年份之间的制种产量差异很大。改进制种技术、提高制种产量是目前农业科研及种子生产部门急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研究,现将提高黄瓜制种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杨新才 《北京农业》2011,(23):10-11
<正>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域内注册的近百家种子企业中,注册资金在500万~1000万元的就有25家,其中有2家是国家级制种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已成为新疆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最大的西甜瓜制种基地和加工番茄制种基地。玉米制种、西甜瓜制种、蔬菜制种平均60%外销。当地培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