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在冀西山区水浇地条件下,以玉米品种浚单20、邢抗2号、承玉5号、郑单958和泰玉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相同的栽培措施,探讨了不同品种的产量差异以及土壤、植株、籽粒中的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顺序为郑单958>浚单20>泰玉2号>邢抗2号>承玉5号,其中,郑单958与浚单20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显著>承玉5号。参试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以及植株全钾含量顺序均为苗期>大喇叭口期>收获期;可能受大喇叭口期追肥的影响,土壤碱解氮含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苗期>收获期,植株全氮含量顺序为收获期>苗期>大喇叭口期,植株全磷含量顺序为苗期>收获期>大喇叭口期。产量与土壤、植株、籽粒中的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与该区域旱地玉米相比,同一品种的产量差异变化明显,这说明不同玉米品种所适应的种植条件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粒农128是新乡市粒丰农科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2014-2015年对该品种的密度、施肥和灌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宜在黄淮海夏播区及有效积温在2 500 c·d以上的同类地区种植,最佳密度为公顷保苗67 500株,苗期施用复配肥37 kg(含氮为32%),在夏玉米的苗期与大喇叭口期进行适量的补充灌溉都能提高夏玉米产量,以苗期与大喇叭口期各灌水450 m~3/h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夏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对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的夏玉米产量、产量构成、穗部性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穗位叶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光合速率、子粒形成的碳氮来源、收获指数、氮素收获指数及氮肥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总氮量相同的条件下,以播种期施氮结合大喇叭口期和抽丝期二次追施氮效果最好,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其次为大喇叭口期一次追施氮;抽丝期一次追施氮以及前重后轻的施氮方式导致后期叶片缺肥早衰,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影响产量,降低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玉米品种郑单958在广西南宁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玉米品种郑单958在广西南宁种植的生态适应性和综合表现,以充分发挥郑单958的生产潜力,特引进郑单958与当地主栽品种迪卡007、正大619和正大99A12在南宁进行春、夏、秋季及不同密度种植对比试验,调查其全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郑单958全生育期<正大99A12<正大619<迪卡007,夏播生育期...  相似文献   

5.
在水肥一体化技术条件下,玉米产量、经济效益与灌水时期、数量密切相关,当灌水时期、数量与玉米生长的需水规律基本吻合时田间玉米长势就好,产量和经济效益高。根据试验结果,分别在玉米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灌4次水,每次灌水量40~50 m~3,玉米田间长势强,单株经济性状好,产量高,亩纯收益最好。  相似文献   

6.
播期对夏玉米生育期、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郑单958"夏玉米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夏玉米的生育进程、形态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播期间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AI)差异显著,晚期播种的玉米LAI峰值推后。随着播期延迟,收获期相对延迟、生育期缩短,穗长、穗粒数减少,百粒质量下降,产量降低25.4%~30.3%。"郑单958"夏玉米在豫东地区适宜播期为6月5日-6月24日。  相似文献   

7.
谢俊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617-9620
[目的]研究灌水量对河南省夏玉米(Zea mays L.)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探讨不同夏玉米品种对干旱的响应,为河南省夏玉米种植时灌水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以灌水量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供试夏玉米品种分别为浚单20、中科11、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2。[结果]干旱胁迫下,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干物质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下降,且随胁迫的加剧,下降幅度加大。[结论]河南省主推夏玉米品种抗旱性表现为中科11先玉335浚单20≈郑单958浚单22。  相似文献   

8.
豫西夏玉米不同灌水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苗期与大喇叭口期进行了不同灌水方式与灌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年度前期严重干旱情况下,大喇叭口期集中灌水的增产效果最好,灌水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同样灌水量,以大喇叭口期灌水效果较好;同样的灌水量,以集中灌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改进冀中南夏玉米杂交种模式,以该区域玉米主栽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多年产量变化为依据,对2类杂优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中低产年份郑单958产量先玉335,而高产年份则是先玉335产量郑单958;先玉335和郑单958产量与穗行数相关性均较小,与行粒数和千粒重相关性均较大,其中先玉335产量与行粒数相关性最大,而郑单958产量与千粒重相关性最大。两大玉米杂交种模式在冀中南地区均存在改进空间,其中提高郑单958模式的产量潜力,或创新类似模式是当前冀中南区域玉米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玉米各生育期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夏玉米蠡玉1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7个水分处理(全生育期灌水、苗期+拔节期灌水、苗期+抽穗期灌水、苗期+灌浆期灌水、拔节期+抽穗期灌水、拔节期+灌浆期灌水、抽穗期+灌浆期灌水)和3个氮素水平(不施氮肥、低氮(60kg/hm2)、高氮(180 kg/hm2)),研究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夏玉米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与全生育期灌水相比,在平均氮肥(各指标3个氮素处理的平均值)水平下,苗期+灌浆期灌水处理及抽穗期+灌浆期灌水处理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和籽粒产量显著降低,且后者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相比较而言,苗期+拔节期灌水、苗期+抽穗期灌水及拔节期+抽穗期灌水处理玉米产量的下降幅度不大,而灌溉水利用效率却有较大提高。【结论】在试验地区,与全生育期灌水相比,苗期+拔节期灌水、苗期+抽穗期灌水以及拔节期+抽穗期灌水处理有利于维持玉米产量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而施氮也可以显著增加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以高氮全生育期灌水处理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夏玉米播期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郑单958、浚单2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5日左右为郑单958、浚单20的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12.
施氮时期管理是调控玉米产量的关键环节,本试验以辽宁主栽玉米品种辽单575和郑单958为试材,设置3个氮肥时期处理,底肥:拔节期:大喇叭口期=1:1.5:1.5(T1)、底肥:拔节期=1:3(T2)、底肥:大喇叭口=1:3(T3).通过对植株干物质积累、转运、不同粒位籽粒体积、干重积累、含水量变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等方...  相似文献   

13.
前期适度控氮利于夏玉米丰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郑单958为材料,在7.95万株/公顷密度下研究了前期控氮对玉米产量、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喇叭口期施氮120千克/公顷的条件下,前期按30~60千克/公顷进行适度控氮。产量可达到10108.5~10170.0千克/公顷,氮肥利用率为32.78%~33.35%。前期适当控氮保证玉米苗期对氮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不同控释肥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不同控释肥料对夏玉米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的8种控释肥中,CRFD能显著提高夏玉米郑单958的产量,与施入相同养分用量的尿素处理相比,增产15.95%,而且其他性状表现优良;其次为CRFB、CRFC和CRFH。这4种肥料能够满足夏玉米郑单958的养分需要,作为基肥施用,省工省时,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鲁西南地区夏玉米适宜播期及收获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夏玉米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和收获期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该品种的生育期持续时间缩短,单位面积穗数无明显变化,穗粒数呈减少趋势;千粒重和产量在不同收获期的表现趋势不同。在同一播期下,千粒重和产量均随着收获时间的推迟呈显著递增趋势。鲁西南地区郑单958的最佳播期为6月10日,适宜收获期为9月底至10月初。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分期追施氮肥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在正阳县开展了不同玉米品种分期追施氮肥并与补灌措施相结合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不同玉米品种间对水分的利用与产量均有明显的差别。在驻马店区域内常规耕种的条件下,建议推广种植蠡玉系列品种、济单7号和郑单958等玉米品种;在分期追施氮肥条件下,追施12 kg时以蠡玉37、先单158和郑单958表现最好,追施18 kg时则以先单158、郑单958和蠡玉37最好,追施24 kg时则以蠡玉37、郑单958和丰聊008最好。灌水利用效率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播种时期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并同时研究玉米的生育期、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的变化。[方法]以郑单958及登海605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时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时期的推迟,玉米生育期推迟;玉米籽粒产量及千粒重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7日播期处理;玉米穗粒数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14日播期处理;穗数差异不显著。[结论]在黄淮海现有的生态条件下,郑单958玉米及登海605适宜的播种时期为6月7日。  相似文献   

18.
大田试验条件下,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探讨了5种种衣剂对玉米苗期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毒死蜱.烯唑醇种衣剂+悬浮性伴侣能提高夏玉米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苗期素质,促进生长,同时可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比其他处理增产2.26%~12.74%。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豫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水氮高效利用模式,在干旱和丰水年份设置9个水氮运筹控制比较试验,分析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枯水年份,I2N2处理,即在小麦越冬期和拔节期以及夏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灌溉(100 mm)和追肥(150 kg/hm2),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最高;在丰水年份,I1N2处理,即冬小麦在拔节期和夏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灌水(50 mm)和施肥(150 kg/hm2),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最高。本研究针对丰水年份和枯水年份提出的2种冬小麦夏玉米水氮高效利用模式,对于豫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节水减氮、增产增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河北省夏玉米各生长阶段降雨特点及干旱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形态指标的影响,收集3个生态区30年夏玉米生长阶段降雨数据,选取先玉335、极峰2号、郑单958、农单476、巡天969、华农887、先玉1266、邢玉11这8个不同抗旱性的玉米杂交品种为材料,在玉米灌浆期进行抗旱棚干旱处理。结果表明,在夏玉米生长阶段,灌浆期降雨量最少,经干旱胁迫处理后,8个不同抗旱性的玉米杂交品种相比较,郑单958、极峰2号和邢玉11这3个品种产量较高,抗旱性相对较好。本试验为玉米抗旱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抗旱性品种的鉴定和选育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