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膜覆盖已成为大力发展旱地谷子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技术。文章阐述了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技术的优势,着重介绍了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技术的栽培技术要点,为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技术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可显著提高地温,甘薯是块根作物,采用该项技术可有得于克服无霜期短,早春低温干旱等不利因素,是大幅度提高甘薯产量的有效措施。1覆膜作用保温增温:地膜覆盖甘薯后,土壤能更好的吸收和保存太阳辐射能,减少气化热损失。据测定,...  相似文献   

3.
地下害虫是甘薯等旱地作物主要害虫之一。为筛选高效低毒防治甘薯等旱地作物地下害虫药剂,在遂昌开展了5%紫丹防治甘薯等旱地作物地下害虫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甘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甘薯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效应,在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试验田进行了甘薯栽植前后覆盖透明膜或黑膜处理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地温及甘薯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春甘薯地膜覆盖栽培,以栽后覆透明膜或栽前覆黑膜增产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技术1地膜覆盖的优点在华北地区,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不足,限制了甘薯生产潜力的发挥,而地膜覆盖栽培能改变甘薯整个生育期田间的土壤小气候和甘薯生长发育的环境,使甘薯获得丰产。其主要优点:(1)增温保温(2)加大昼夜温差。(3)调节土壤墒情。(4)改善土壤物理性状。(5)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5种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色优质鲜食甘薯品种普薯32为试材,采用5种不同地膜覆盖处理,以不覆膜为对照,探究不同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以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显著增加甘薯产量,较对照提高3.7%~23.7%.地膜覆盖提高了甘薯大多数种类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其中银色膜和降解黑膜优于其余几种地膜;另外,覆白膜更有利于粗蛋白合成,覆普通黑膜有利于提高甘薯维生素C和粗纤维含量,覆银色膜和降解黑膜则有利于总糖和淀粉的积累.此外,普通黑膜、降解黑膜和白膜促进了β-胡萝卜素的合成.综上,地膜覆盖能够提高甘薯产量和商品率,以银色膜覆盖增产效应最高;而不同覆膜方式对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差异较大.因此,生产中可根据栽培目标而选择不同的覆膜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传统的旱粮作物,甘薯在农业生产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得到广泛种植。经过我们多年的生产试验研究,证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使甘薯的产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对甘薯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针对桂西北地区秋冬季气候干旱,制约秋薯生产发展的问题,进行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其中双垄地膜覆盖栽培抗旱增产效果显著,不同条件下,甘薯产量增加7.4%~16.9%。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旱地地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繁殖方法、施肥整地、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防控、采收加工等内容,以期为旱地地黄地膜覆盖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旱地地膜覆盖大蒜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品种选择及处理、播种、破膜放苗、追肥以及采收蒜薹和大蒜蒜头等内容,以期为旱地地膜覆盖大蒜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甘薯栽培技术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配套精细整地、科学施肥、适期早播等措施的甘薯高产稳产综合栽培技术。一般增产40—50%.并且提前15—20天成熟。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低丘旱地甘薯品质好,味甜,价格高。每50公斤价格50元,亩产2.5吨,价值2500元。现将低丘旱地甘薯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甘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薯地膜覆盖栽培能改善整个田间土壤小气候和甘薯生长发育的环境,加快甘薯的生长发育进程,有利于甘薯的早上市,并能大幅度提高甘薯产量和效益。特以烘烤型甘薯—北京553为对象,从整地施肥、合理密度、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覆膜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旱地玉米少耕穴灌聚肥节水技术应用效果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莉  石文廷  张锐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6):546-548,557
不同地区、不同地形、不同种植模式下进行水肥利用率及增产增收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旱地玉米运用少耕穴灌聚肥节水技术,北部盆地丘陵区的增产增收效果普遍高于南部丘陵区,比常规漫灌地膜覆盖种植、常规漫灌露地种植、旱地地膜覆盖等种植模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增收效果;实施少耕穴灌聚肥节水技术的田块,作物生长期间的土壤含水量比常规地膜覆盖区、常规露地种植区高,肥料利用率比常规地膜覆盖种植区也有所提高。旱地玉米少耕穴灌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介绍天南星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的基础上,总结了旱地天南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茬口安排、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内容,以期为旱地天南星地膜覆盖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旱地甘蔗地膜覆盖高产栽培选用健康、耐瘠、抗旱良种为核心,深耕栽培、科学种植、地膜覆盖、合理用肥、有效防治病虫草害为重点的栽培技术,进一步优化配组各种实用、先进技术,实现旱地甘蔗双高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地膜覆盖栽培对鲜食型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地膜覆盖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甘薯主蔓长、蔓粗、分枝数和单株茎叶鲜重等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可提高地下部分的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鲜重、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薯块干物率,增加纯收益615元,为崇左地区地膜覆盖栽培普薯32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甘薯是我镇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333.3 hm2,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而其中有一半作为旱地栽培.这些旱地甘薯,灌溉条件极差,土壤旱、粘、瘠三大障碍因素十分突出,鲜薯每666.7 m2产量(下同)一直在1750 kg上下徘徊,严重制约了我镇的粮食生产.如何挖掘旱地甘薯增产潜力,摸索旱地甘薯高产途径,成为沿海薯区的主攻课题.1995、1996两年,我镇承担农业部甘薯"丰收计划"项目,进行了旱地甘薯高产栽培试验,开展以甘薯"五改"技术为中心、改土、施肥、节水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5年,试验面积2 hm2,平均鲜薯每666.7 m2产量6158 kg,最高达6336 kg;1996年,试验面积2.13 hm2,由于受到台风暴雨袭击,受淹24 h,部分薯块腐烂,但平均鲜薯每666.7 m2产量仍达5210.2 kg.现将主要栽培技术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东艳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6):112-112,130
甘薯地膜覆盖栽培,可改善整个田间土壤小气候和甘薯生长发育的环境,有利于克服无霜期短,早春低温干旱等不利因素,既能提高甘薯产量,又能提前成熟,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对三门峡市丘陵旱地甘薯立体种植模式进行了探讨,形成了适合三门峡市特点的小麦-甘薯、烟叶+甘薯等4种种植模式,合理利用了自然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