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从抗生素、磺胺等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以来,致病菌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情况日趋严重,尤其是近几年广谱和超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造成耐药菌株数迅速增加,耐药范围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
<正>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已有50多年的应用历史。但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耐药菌株的产生,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来,导致人类和动物感染耐药菌的问题愈显突出。有些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之严重,以至于针对该病  相似文献   

3.
随着饲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与使用种类不断增加,细菌产生的耐药性的速度不断加快。细菌的耐药谱越来越广且强度高,耐药菌株的日益增加,使有效控制细菌疫病的流行也显得愈来愈困难。抗生素被广泛使用到饲料中去,使一些动物致病的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人类治疗感染性疾病越来越难,且费用也越来越高。目前,抗生素的滥用已成为一个导致疾病和死亡的社会问题,且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由此可知,抗生素在动物生产中的滥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有目共睹的,为了人类生存环境、长远利益和人类健康,必须禁止滥用饲用抗生素。当务之急是依…  相似文献   

4.
兽用抗生素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物滥用抗生素可以导致体内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残留的抗生素和耐药菌株又可经食物链转移给人类,从而危害到人类的健康。本文综述了滥用兽用抗生素对动物和人类的危害并提出控制对策,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的使用和滥用造成了畜禽体内药物残留和耐药菌株产生.因此,开发抗生素的替代物具有重要意义.中草药具有提高生产性能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在动物体内药物残留少,不会产生耐药菌株.文章综述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活性成分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中草药添加剂在畜禽饲料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耐药菌株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滥用或不规范使用抗生素,这种现象在畜禽养殖业尤为严重。基层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知识,认为只要加大剂量、延长疗程使用一定能控制疾病,而全然不考虑药物残留及耐药性的产生,更有甚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完全不管是否对引起疾病的菌株有效,或用于治疗病毒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7,(1)
<正>我国在食用动物生产方面抗生素使用量约占全球抗生素使用量的30%。2013年使用的16.2万吨抗生素中,动物使用52%、人使用48%。在畜牧业生产中长期大量地滥用抗生素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加速了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导致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各种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抗生素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养猪生产中抗生素广泛应用,并在防病促生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抗生素的滥用却导致了抗生素在猪肉产品和环境中的大量残留,产生了多重耐药菌株,严重影响了养猪生产,也威胁到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世界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最重要疾病之一,病原菌感染,尤其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道菌感染是其最主要的病因。目前,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仍然是最常用及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抗生素不合理及大量滥用,导致奶牛乳房炎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且耐药菌株呈不断增多趋势,甚至出现超级耐药菌株,为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文章从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耐药现状、耐药变化规律、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及如何减少耐药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规范临床使用抗生素和进一步提高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喹诺酮类(quinolones,QNs)是一大类具有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结构的人工合成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因具有高效低毒、抗菌谱广、价格低廉、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优点而广泛用于临床诊疗、动物疾病的预防[1]。但近年来,滥用抗生素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动物体内抗生素残留量过高,特别是对食用性动物滥用抗生素后,会引起动物体内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大量繁殖,而且耐药菌株会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进行转  相似文献   

11.
目前,抗生素的滥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其滥用导致许多耐药菌株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对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病原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抗生素使用量惊人,特别是兽用抗生素的滥用极为严重。从细菌的耐药发展史可以看出,一种新的抗生素出现以后,就会有一批耐药菌株相应地出现。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已赶不上耐药茵的繁殖速度。好在我们有中医中药的存在,中药是通过调理自身与自然界的平衡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并非如西药一般通过杀灭微生物而治病,不会耐药。西医固然也有很多优势,但我们作为医者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下面我将着重就中医"扶正祛邪"在行业内的应用优势进行讲述。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畜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抗生素残留于畜产品中危害人类健康,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等危害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国家出台了《食品安全法》禁止在动物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禁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目前,抗生素滥用易导致动物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出现耐药菌株,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并且抗生素会对动物机体带来损害影响动物机体生产性能,降低养殖场户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肉鸡是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高密度养殖模式下,肉鸡免疫力和抗病力有所降低,对肉鸡的健康水平和生产力造成不利影响。传统的养殖模式主要利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但抗生素的超量使用和滥用会导致药物残留及耐药菌株的产生,因此开发合理、有效的替抗产品对肉鸡健康养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是养猪业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但由于兽医用药知识的缺乏而造成的用药误区,使得养猪场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而且使不良反应与耐药菌株逐年增加,从而对猪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另外滥用抗生素产生药物残留也严重危害着老百姓的健康。因此,在我们养猪业必须强调合理科学使用抗生素,保障养猪业安全、健康发展。下面简述一下当前养猪场应用抗生素的几个误区,并就此种现象谈谈抗生素药物应该如何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畜牧业生产中限制抗生素的使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在食用动物生产方面抗生素使用量约占全球抗生素使用量的30%。2013年使用的16.2万吨抗生素中,动物使用52%、人使用48%。由于在畜牧业生产中长期大量的滥用抗生素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加速了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导致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各种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抗生素防治作用大大减弱,甚至无疗效;造成抗生素在畜禽产品中严重残留,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  相似文献   

18.
1抗生素滥用带来的问题 1.1抗生素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耐药性 动物体内的某种抗生素可通过畜产品、水、土壤等传递给人类,导致人体产生大量耐药菌株.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使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等)疗效降低,甚至无效。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牧场环境改良是畜牧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该方案以生物防治为主,兼用微生态技术净化处理畜粪及其污水,降低牧场周围环境中菌株的耐药级别并减少耐药菌株的数量,减少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以及对畜产品的再污染问题。同传统处理技术相比具有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作用下,耐药菌株不断产生。细菌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导致抗生素的疗效大大降低,可移动遗传元件整合子被认为是导致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水平转移的重要原因。整合子对耐药基因的捕获及表达关系到新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播散,研究整合子传递耐药性的影响因素能够合理指导临床用药,进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播散。基于上述原因,文章综述了SOS反应、自然转化、可变区启动子、基因盒长度、重组位点等因素对整合子传递耐药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