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老芒麦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受体植物老芒麦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试验设对照(CK)和4种凋落叶处理,分别将0(CK),25,50,100,150 g巨桉凋落叶与8 kg土壤混合,播种老芒麦.在播种后30,40,50和90 d测定老芒麦株高、生物量和几种抗性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凋落叶在施入土壤90 d...  相似文献   

2.
几种暖季型草坪草对低温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佛山市对低温下台湾草(Zoysia tenuifolia Willd. ex Trin.)、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 (Swartz) Beauv.)、夏威夷草(Paspalum vaginatum Sw.)、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和钝叶草(Stenotaphrum secundatum (Walt.) Kuntze)等6个暖季型草种的生理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田间种植的草坪草材料在受到2004年12月份的寒潮袭击后,假俭草5号未受到伤害,地毯草和兰引3号受到的伤害较严重;台湾草、兰引3号和钝叶草的光合速率大大降低,而夏威夷和假俭草5号的光合速率变化不大;地毯草和兰引3号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大,而其它几种暖季型草坪草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各草种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结果表明,耐寒的假俭草5号在低温下光合速率受抑制较小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积累较多有关,而对低温敏感草种的叶片可溶性糖积累较少。  相似文献   

3.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生长的巨桉对紫花苜蓿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为了了解紫花苜蓿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生长的巨桉化感作用的响应,采用生物检测法研究了生长在不同水分[75%,55%,40%和30%田间持水量(FC)]条件下的巨桉幼树叶片水浸液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生长的巨桉均对紫花苜蓿表现出明显的化感作用。巨桉叶片水浸液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的发芽指数,且随着巨桉生长土壤水分的减少,降低作用增强。生长在较差水分(40%和30%FC)条件下的巨桉,其高浓度叶片水浸液显著抑制紫花苜蓿幼苗生长,但其低浓度叶片水浸液促进种子发芽;而生长在较好水分(75%和55%FC)条件下的巨桉,其低浓度叶片水浸液促进紫花苜蓿幼苗生长,高浓度叶片水浸液提高了种子发芽率。高浓度巨桉叶片水浸液降低了紫花苜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另外,紫花苜蓿对巨桉叶片水浸液处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紫花苜蓿对巨桉化感作用的这些响应特征表明紫花苜蓿可以作为巨桉林下植被优选物种。  相似文献   

4.
硝酸钾对假俭草抗寒性和草绿期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袁学军  刘建秀  张婷婷  郭爱桂 《草地学报》2007,15(4):363-366,370
用硝酸钾(0、2.5、5.0、7.5和10.0 g/L)对盆栽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优良品系E-126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叶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胺酸的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研究其对假俭草抗寒性和绿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硝酸钾处理的假俭草与对照相比,不仅降低了电导率,提高了叶绿素的含量、抑制了叶绿素的分解,而且提高了可溶性糖、脯胺酸的含量,从而提高了抗寒性.其中效果最好的处理为7.5 g/L,可延长假俭草草绿期12~13 d.  相似文献   

5.
氮肥对假俭草抗寒性和青绿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尿素(0、5、10、15和20 g/L)对盆栽假俭草E-126材料进行处理,研究其对假俭草Elemochloa ophiuroides的抗寒性和绿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尿素处理的假俭草与对照相比,不仅降低了电导率,提高了叶绿素的含量、抑制了叶绿素的分解,而且提高了可溶性糖、脯胺酸的含量,从而提高了抗寒性.其中效果最好的处理为10 g/L,可延长假俭草绿期11~12 d.  相似文献   

6.
袁学军  刘建秀 《草业科学》2007,24(11):82-86
用0、2、4、8和12 g/L NaH2PO4对盆栽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优良品系E-126为材料进行处理,研究其对提高假俭草的抗寒性和绿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NaH2PO4处理与对照相比,不仅降低了假俭草电导率,抑制了叶绿素的分解,而且提高了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从而提高了抗寒性,延长了青绿期,其中以处理8 g/L效果最好,可延长假俭草绿期16~17 d.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暖地型草坪冬季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丁酰肼、多效唑、芸苔素内酯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暖地型草坪草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冬季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对暖地型草坪的保绿效果最佳,在沟叶结缕草、假俭草草坪的适宜浓度为0.25~0.35 g/L;芸苔素内酯效果次之,且对假俭草的效果优于沟叶结缕草;丁酰肼对草坪冬季生长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梁琼  顾洪如  沈益新 《草业科学》2011,28(8):1430-1434
以宁镇丘陵地区的8份野生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为试验材料,系统地观测其生长特性和越冬性,并对其草坪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8份假俭草的生长特性和越冬性均有较大差异。其中以采自浦口老山的假俭草(E10)匍匐茎生长速度、分枝数、绿色期以及越冬性同其他材料相比差异最显著;匍匐茎生长速度最快的是采自南京钟山的假俭草(E11),而叶片质地最好和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是仪征新集的假俭草(E12)。从花器宫色泽来看,采自浦口老山的假俭草(E10)具有黄色茎、白色柱头和黄色花药,而其他7个材料都具有紫红色茎、红色柱头和红色花药。对不同野生假俭草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可为假俭草的育种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浓度比久(B9)(0、1、3、57、g/L)对盆栽假俭草品系E-126进行喷施处理,研究其对假俭草抗寒性和绿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B9处理的假俭草与对照相比,可溶性糖、脯胺酸含量升高,电导率降低,喷施低浓度的B9可以提高假俭草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分解,从而提高其抗寒性。其中效果最好的处理为喷施1 g/L B9,可延长假俭草绿期4-5 d。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的季节对假俭草草坪叶施肥,表现为不同的提高品质的方式春季叶施6 g/m的N使草坪的盖度、密度、均一性增加;夏季叶施0.6 L/m的Fe(EDTA-Fe)使草坪叶片变短变窄变厚,草坪自然降低0.5~0.8 cm,颜色深绿,也使草坪的根系分布范围扩大,增加了假俭草草坪的抗旱性;秋季叶施4 g/mN+0.6 L/mFe使草坪的青绿期延长15 d.  相似文献   

11.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在青藏高原高寒沙化地生态恢复初期,分别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杯腺柳(Salix cupularis)的伴生草种,探究三种高原牧草在杯腺柳不同微位置(冠幅中心、冠幅半径中点和冠幅外缘)下对其凋落叶早期分解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伴生下,各微位置的杯腺柳凋落叶质量损失率均最高(P<0.05),且50%和95%分解时间均最短;垂穗披碱草伴生下,凋落叶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变化更剧烈,且在分解第19个月时,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两种草本伴生(P<0.05);微位置对凋落叶总氮、木质素含量、C/N和木质素/N影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以杯腺柳为先锋种的高寒沙化地中,垂穗披碱草种植在杯腺柳冠幅下可使杯腺柳凋落叶分解更快,更有利于区域沙化地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我国北方半干旱草地进行春季增雪、夏季增雨和施氮处理,通过监测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的光响应曲线,以期探讨降水和氮沉降对半干旱草地叶片碳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增雨(100 mm)分别提高了羊草和大针茅最大光合速率,提高了气孔导度和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温度;但春季增雪(25 mm雪水当量)对以上各指标的影响不显著;施氮(10 g· m-2)显著提高了羊草叶绿素含量,但对以上各指标影响均不显著。本研究表明增水和施氮对关键物种叶片碳交换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叶片光合生理特性以及土壤微环境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川西北高原乡土植物老芒麦的耐旱性,以野生老芒麦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法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分析了苗期老芒麦在干旱胁迫下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特点,为其抗旱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对利用其有效防治川西北高原高寒草地退化、沙化等生态灾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野生老芒麦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增长减缓,根系干重和相对电导率不断上升,相对存活率、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干旱胁迫已对苗期老芒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抑制了生长,并降低了存活率。干旱条件下,为汲取更多水分,老芒麦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根部,同时,降低生长高度和叶面积,以促进水分有效运输和防止水分过度蒸发。经耐旱隶属度分析,供试的8份野生老芒麦材料耐旱性强弱顺序为:14-001>14-165>14-235>14-065>14-251>14-115>14-189>14-021。  相似文献   

14.
巨桉人工林草本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野外6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应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Levins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巨桉人工林草本层13个主要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里白和芒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生态位宽度较大(或较小)的种群,它们所构成的种对间生态位重叠既有较大的,也有较小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程度无相关性。总体上看,巨桉人工林草本层物种间生态位重叠相对较低。从生态响应速率来看,里白发展性最强,可能形成少数种独占巨桉人工林草本层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Chuancao No.2’)为材料,采用砂培法,通过测定幼苗形态、生理特性和端粒酶活性,研究喷施不同浓度(30,75和150 mg·L-1)赤霉素(Gibberellin, GA3)和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 IAA)后对老芒麦幼苗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以期为促进老芒麦生长、提高产量甚至防止早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处理提高了株高、叶长、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150 mg·L-1 GA3和30 mg·L-1IAA处理利于老芒麦植株生长和生物量积累。GA3各处理降低了10~15 d的叶绿素含量和第15 d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显著提高了0~5 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0~15 d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第10 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  相似文献   

16.
青海扁茎早熟禾种群地上生物量积累动态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在青海高寒地区对生长2年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上生物量积累动态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其地上生物量形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扁茎早熟禾茎(S)、叶(L)、穗(E)及地上总生物量(Ba)的积累均符合一元三次“S”型曲线变化,分别可用S∧=21.04-2.12 d+0.10 d2-0.000 62 d3,L∧=2.71+0.55 d+0.031 d2-0.000 22 d3,E∧=3.17-1.27 d+0.070 d2-0.000 51 d3,B∧a=26.92-2.84 d+0.20 d2-0.014 d3表示。青海扁茎早熟禾自返青至5月中旬进行营养生长,其地上分蘖数、叶面积、叶片数在此阶段迅速增加。5月中旬-6月中旬青海扁茎早熟禾生物量进入快速积累时期,茎、叶、穗及地上总生物量平均日增速分别可达6.836,2.611,2.409和11.876 g/(m2·d),同时茎叶比达到最大值(1∶1.61)。青海扁茎早熟禾茎、叶及地上总生物量在7月中旬达最大值,分别为220.3,151.7和406.1 g/m2;穗生物量在6月中旬达最大生物量92.3 g/m2。青海扁茎早熟禾在1个生长季中株高(H)、叶面积(LA)、枝条数(NT)和叶片数(NL)与地上总生物量(Ba)间的关系可用B∧a=-4.44+6.44 H-58.88 LA-0.065 NT+0.029 NL表示,株高对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上生物量积累直接效应最大,叶面积、枝条数和叶片数通过影响株高间接影响地上生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研究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对于预测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揭示营养元素循环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野外凋落物网袋分解法,设置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不同混合比例的叶凋落物处理,在分解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后取出测定凋落物剩余量及碳氮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单独紫花苜蓿凋落物的分解和碳、氮释放量均高于无芒雀麦凋落物单独分解,混合凋落物剩余率介于两种单一凋落物分解剩余率之间;混合凋落物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凋落物比例为1:3的组合表现为显著的协同效应,其他组合为加和效应;凋落物剩余率及碳氮元素的剩余率与其初始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初始碳氮比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疆山地草原生态系统,凋落物混合分解效应与其组合比例密切相关,在豆禾凋落物适宜比例下混合凋落物分解可产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呼伦贝尔5种不同草地类型(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大针茅草原、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各类菌群数量分布在5种草地中均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但不同菌群数量及区系组成在各草地类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细菌数量在5种草地中依次为:羊草>贝加尔针茅>克氏针茅>线叶菊>大针茅,真菌数量依次为:线叶菊>克氏针茅>羊草>贝加尔针茅>大针茅,放线菌数量依次为:克氏针茅>羊草>线叶菊>贝加尔针茅>大针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在不同草地类型间差异显著(P<0.05),线叶菊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显著高于其他草地类型(P<0.05),其中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较低。研究还表明,各草地类型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均表现为表层土壤(0~10cm)酶活性大于下层土壤(10~20cm)酶活性,不同草地类型间土壤酶活性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线叶菊草原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贝加尔针茅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土壤脲酶活性以克氏针茅草原最高,且与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差异显著;而土壤磷酸酶活性则为羊草草原显著高于其他样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状之间均存在相关性,从回归分析得出的2个方程可知,土壤微生物量碳随着土壤含水量、细菌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氮则随着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容重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赵娜  徐庆国  苏鹏  梁东鸣  唐瑶 《草地学报》2020,28(2):375-382
本研究以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 )、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结缕草(Zoysia japonica)、‘天堂草419’(Cynodon dactylon ‘Tiffgreen 419’)和普通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等5种暖季型草坪草种的7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在25℃(CK)和15℃,10℃,5℃3个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7个品种在低温胁迫下坪用性状指标不同程度下降,随胁迫温度的降低,草坪草叶片中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上升,叶绿素含量快速减少;海滨雀稗在5℃低温胁迫3 d枯黄,沟叶结缕草在5 d枯黄。综合7种暖季型草坪草品种的生长表现与生理指标,其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普通狗牙根 > ‘天堂草419’ > 中国假俭草 >‘兰引三号’结缕草 > 中华结缕草 > 沟叶结缕草 > 海滨雀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