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夏秋是苗木生长最旺的季节,也是苗木需要精心管理阶段,一般苗木生长前期生长量大,苗木生长较茁壮,后期可得优质苗木。反之,前期生长不良,则会造成较多的不合格苗木或后期徒长现象,影响来年造林成活率。因此,抓好苗木的管理,特别是新培育的苗木基地,前期管理极为重要。在培育壮苗过程中应正确掌握以下几点: 1 及时灌溉。苗木速生期,灌溉要采取多量少次的办法。每次灌溉要灌透、灌匀,注意防止冲刷幼苗,伤害苗茎、苗根。在苗木生长后期,除特别干旱外,一般不需灌溉。  相似文献   

2.
一、苗木采购 市场上销售的苗木有两种:裸根苗和带土球苗。选购裸根苗时首先要看苗木根系是否新鲜和发达;其次看植株高度、粗度、节间长度,不宜选择节间太长的徒长苗;再者看芽体是否饱满结实;带土球苗要选择土球稍大且不散的苗木为宜;看土球周围根系是否发达,植株高度、粗度、节间长度及有无病虫害。在选好新购苗木的基础上,加强苗木运输过程中根系的保护,缩短运输时间,注意苗木的保湿,尽量做到当天运输当天栽种。  相似文献   

3.
干旱荒漠区樟子松幼苗生长规律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樟子松种子播种后,随着幼苗的出土,主根即以较快的速度下扎,2个月后幼苗根系已深入到10 cm以下的土层,抵抗力相对增强。樟子松播种苗和移植换床苗生长表现为第一、第二年生长缓慢,第三年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迅速增加,进入速生期。苗木抚育管理中,春、夏季樟子松生长高峰期需水需肥量大,应及时灌溉和施肥,秋季苗木生长变缓,应适当控水控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幼苗越冬管理中的方法为土地冻结前灌溉、覆沙、覆土,笠年春季一般到4月中旬气温稳定时除去覆土。  相似文献   

4.
园林苗木容器栽培中的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绿化事业蒸蒸日上 ,园林苗木的容器栽培势在必行。学习和引进国外园林苗木容器栽培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对于我国发展容器苗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灌溉和水分管理一直被认为是园林植物材料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对提高植物的质量和观赏价值意义重大。分析了国内外园林苗木容器栽培中的灌溉和水分管理技术研究状况 ,提出了在我国容器苗产业发展中实施节水灌溉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起苗:分秋季起苗假植和春季起苗直接造林。 秋季起苗应在苗木落叶后、入冬前进行,有利于根系伤口愈合和防止冬季冻害。起苗后及时进行假植,第2年春季造林。春季起苗在萌芽前进行,可减少假植工序且成活率较高。为了保证苗木足够的水分和便于起苗,出圃前3-5天应浇1次透水。起苗时要注意尽量少伤根系,不伤害枣苗枝皮,剪去苗木部分二次枝,以便于包装运输。剔除等外苗、未接活的砧木苗和品种不纯的苗木。  相似文献   

6.
从容器苗苗圃的水源、水质要求出发,介绍了灌溉功能区域划分及灌溉设计苗木繁殖区灌溉设计要求,并提出了苗圃中的给水管道设计、灌溉泵站设计及灌溉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1灌溉夏季虽是雨水较多的季节,但往往会出现先干后汛或先阴后干等不稳定天气。因此,应在干旱阶段及时灌溉苗木。苗木速生期的灌溉要采取多量少次的方法,每次要灌透灌匀,注意防止冲刷幼苗。在苗木生长后期,除遇到特别干旱天气外,一般不需灌溉。如苗圃受到洪涝灾害,要及时疏通沟渠,排除渍水和污泥杂物,及时整理好苗木和苗土,做到明水直流、暗水直落。待苗木恢复生机后再进行松土、除草,以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发育。所有沟渠配套体系,必须在雨季到来之前提前开挖好,以便及时排水降渍,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选择冬枣苗很关键,首先要看苗木品质是否纯正,纯正的冬枣苗上部干枝没有针棘,树液流动期的苗干上部呈紫色或紫绿色。一般应选择两年生的成品苗(即砧木生长一年,嫁接后又生长一年),一级苗茎直径在1厘米左右,苗高1米以上。根系要完整,毛系根要发达,水分保持较好,栽种要及时,长途运输要包装保水分。目前苗木市场较混乱,在此提醒大家种植前应认真考察苗木品质,多了解冬枣栽培管理常识,识别真假苗木,注重供苗单位的信誉和售后服务,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冬枣选苗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绿化苗木的培育,关键是要选好圃地、精耕细作、及时灌溉、中耕除草、科学施肥、合理轮作及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苗木培育过程的土壤水分自动灌溉参数,实现育苗按需供水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进而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苗木质量。因此设计出一套可视可控的智能灌溉系统,应用于1a生油茶苗的水分管理研究。通过测定不同供水条件下油茶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验证基于云平台智能灌溉系统在苗木水分管理上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灌溉阀值设置为30%时,有利于油茶苗高、地径的生长,显著促进了光合色素的合成,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4.04μmol.m-2.s-1,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下降,丙二醛含量达到最低19.18μmol.g-1,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对于1a生油茶苗来说,采用智能灌溉系统对油茶苗进行精准水分管理时,为使油茶苗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佳,1a生油茶苗的灌溉阀值应设置为30%。  相似文献   

11.
采用5种栽种密度对香港四照花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的株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整体上看,随栽种密度的增加,株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均呈减小的趋势。从苗木整体质量上看,栽种密度越大,苗木存活率、Ⅰ级苗率、合格苗率越低(但降低量相对较小),合格苗株数越大。在需要提高经济效益的情况下,选择196株/m2的栽植密度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测定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营养杯苗移植成活率、苗高、地径,分析生根粉溶液浓度、苗床土壤类型、灌溉频率、苗床土羊粪含量和覆膜深度等对苗木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利于神东矿区文冠果营养杯移植苗成活和生长的最佳组合为生根粉溶液浓度1 200mg/kg、苗床土为弃耕农田表土、每隔10d灌溉1次、苗床土羊粪含量40%、苗床表面覆膜.  相似文献   

13.
铁力木苗木分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铁力木容器苗苗木的分级标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铁力木苗木的3级分级标准,即 Ⅰ级苗 树高≥19.4 cm,地径≥0.25 cm、Ⅱ级苗 19.4 cm>树高≥12.3 cm,0.25 cm>地径≥0.16 cm、Ⅲ级苗 树高<12.3 cm,地径<0.16 cm。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1期杨斌等铁力木苗木分级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用两种基质栽培狭叶四照花一年生幼苗,结果表明苗木的株高、地径生长及生物量有明显差异,且持续表现在二年生、三年生的苗木生长上.两种处理的苗木其苗高和地径以及生物量在当年差异最大,以后差距逐渐缩小.圃地苗的一年生和三年生苗木生物总量远高于沙床苗.一年生苗的茎生物量在营养器官中所占比例最低,而三年生苗茎的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园林绿化苗木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传统林业逐步向现代林业转变,商品林的经营理念开始多元化、市场化,商品大苗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根据商品林发展要求和油松生物学特性,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降低苗木培育成本,缩短苗木培育周期,加快苗木市场运行,最大程度地实现山地油松苗木的绿色经济效益,笔者对山地油松商品大苗的培育和移栽技术进行了探索和研讨,  相似文献   

16.
优质大豆新品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优质蛋白大豆中黄13和高油大豆中作983的品种来源、抗性、丰产性、籽粒品质及该品种特征特性等。并提出其在天津地区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中黄13需足墒适时播种,夏播6月15日以前播种,适度密植,667m^2留苗可在1.7—1.8万株,根据土壤肥力调节,肥地宜稀,瘦地宜密,及时灌溉。中作983需足墒适时播种,夏播6月22日以前播种,充分发挥品种分技能力强特性,667m^2留苗可在1.2—1.5万株,及时灌溉。  相似文献   

17.
厚朴播种育苗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厚朴苗木留苗密度与地径,苗高,根系生叶面积等苗木主要生长因子的相关关系,认为厚朴播种育苗的最佳留苗密度为25.7%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北京农业》1997,(3):24-24
根系修剪对苹果苗木成活率的影响苗木从苗圃起苗到定植点栽植,就会使苗木根系或多或少的受到损害。为了获得更高的成活率,人们千方百计的设法保护根系,常常不作何修剪而及时的定植,但定植后的成活率往往不尽人意。本文采用了根系修剪的辅助措施。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更...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新技术》2006,(10):F0004-F0004
建立精品果树示范园、采穗园、母本园共20公顷;1000多个新优品种,四季有果,可观果选购大批量接穗芽。繁苗基地53.3公顷,可观果看苗,定购果苗,挂牌嫁接出售,现场起苗,自产自销,品种纯正,合同公证,办理分品种挂牌保鲜邮购;并办理苗木进出口业务。  相似文献   

20.
葡萄控根容器大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优质丰产葡萄成苗,本文以控根容器为培育容器,以玉米秸秆和珍珠岩为基质原料,结合葡萄苗木培育过程中的施肥、灌溉及冬季管理等技术措施,具体阐述了葡萄容器苗木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培育优质葡萄大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