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阿拉善荒漠几种主要害虫对草地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善科  保平  杨惠民 《草业科学》2000,17(3):44-46,50
对阿拉善草地几种主要害虫的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发生为害特点进行了研究。阿拉善草原大面积发生的害虫主要有白刺夜蛾、白刺粗角叶甲、巨膜长蝽、柽柳条叶甲和胡杨天幕毛虫,每年发生面积达400万hm^2,严重发生区,造成荒漠植被连片死亡。为有效保护草地生态,研究并提出了对害虫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阿拉善荒漠草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亚洲荒漠区最东部,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现有天然草原2.74亿亩,针对阿拉善草地脆弱生态环境的现状,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通过长期大量的科学试验得出:在阿拉善荒漠草地特定的自然、地理、气候和水资源的制约下,实施禁牧、休牧是恢复和保护这一地区草地生态平衡的唯一途径。将阿拉善地区植被覆盖度在5%、年降水量在80毫米以下的天然草地以及“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的草场地带一律实行禁牧。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对巨膜长蝽进行药剂防治试验,以期为阿拉善荒漠草原害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阿拉善荒漠草地退牧还草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治理不断恶化的草地生态环境,抢救草地资源,内蒙古阿拉善盟从2002年开始,退牧还草112.8万hm2,连续4年对退牧还草项目区的监测结果表明,草地植被覆盖度提高了97%,干草产量提高了134.7%.全盟国民经济、农牧业经济运行良好,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因此,退牧还草是阿拉善荒漠草地生态治理和农牧民致富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5.
禁牧休牧是阿拉善荒漠草地生态环境治理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善荒漠草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亚洲荒漠区最东部,总面积27万km^2,天然草地面积17534700hm^2。针对阿拉善草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通过长期大量的科学试验得出:在阿拉善荒漠草地特定的自然、地理、气候和水资源的制约下,实施禁牧、休牧是恢复和保护这一地区草地生态平衡的唯一途径。将阿拉善地区植被覆盖度在5%、年降水量在80mm以下的天然草地;贺兰山、龙首山;梭梭林分布区;飞播区;三大沙漠内分布的湖泊区及其沙漠周边直径10km地带一律进行禁牧。阿左旗的中、南部;沿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山冲积平原;额济纳河沿岸等一律进行休牧或季节性轮牧,第一次休牧时间不得少于5年。  相似文献   

6.
报导了新疆蒿属荒漠草地优势种叶甲的种类、分布和为害程度,分析了蒿属荒漠草叶甲成灾的原因以及阿尔泰叶甲、脊萤叶甲的咱群消长く态。根据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或40%氧化乐果同防治阿尔泰叶甲,用2.5%敌杀死乳油防治脊萤叶甲,用40%氧化乐果乳油防治乌鲁木叶甲。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温性荒漠草地害虫古毒蛾的初步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对柴达木盆地温性荒漠草地主要害虫古毒蛾(orgyna antiqua)的观察,结果表明,此虫在柴达木盆地1年1代,以卵在茧内越冬,幼虫4-5龄,从幼虫到成虫主要取食荒漠植被的幼叶、嫩枝,主要为害期7月上、中旬。2~3龄期采用虫克、辛硫一甲氰菊酯、敌杀死等进行喷雾杀灭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为破坏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致使阿拉善盟荒漠草地严重退化,特别是草地植被的破坏,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对阿拉善盟17万居民的生产生活构成严重威胁,乃至对西北,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阿拉善盟荒漠草地的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阐述了草地生态建设的意义和对策,对该地区荒漠草地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全面调查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基础上,以植被、土壤、气象、人畜为评价因子,运用数学方法并结合遥感技术,对2003~2005年内蒙古荒漠草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荒漠草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标准及评价方法可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白刺古毒蛾 (OrgyiaantiquaLinnaeus)是柴达木盆地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的草原灌丛害虫。它主要是啃食白刺叶片、叶茎部的嫩茎和嫩皮 ,影响白刺生长发育 ,降低其生物量 ,重则造成部分白刺枝条枯死。据调查全盆地目前危害面积达 2 0× 1 0 4hm2 ,主要分布在乌兰县、德令哈市、都兰县等地。危害区内平均密度 1 4.5头 株 ,最高达 1 1 6头 株 ,白刺古毒蛾的迅速扩散 ,造成了大片白刺枝条干枯死亡 ,严重破坏了柴达木盆地防风固沙植被 ,进而加剧了草地的沙化。本药物筛选试验 ,将选择经济、适用的生物制剂和化学药品 ,确定防治荒漠灌丛草原害虫的最佳剂量和方法 ,为有效控制柴达木地区白刺古毒蛾的扩散和蔓延提供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于惠  吴玉锋  牛莉婷 《草业科学》2021,38(8):1432-1438
及时准确监测草地植被覆盖度,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荒漠草地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监督分类与植被指数直方图相结合的阈值法,分析了6种RGB植被指数对荒漠草地的识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归一化绿红差异指数 (normalized green-red difference index, NGRDI)对草地覆盖度的提取精度最高,其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56%和3.06%。监督分类与可见光植被指数统计直方图相结合的阈值法对荒漠草地植被覆盖度的提取效果较好,可以用于荒漠草地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新疆拥有草地面积5733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4800万hm2,从高山、平原到沙漠都有草地分布,生态条件和草地类型、草地植被多样性突出,形成了草原害虫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的特点,除广泛分布着160余种蝗虫外,同时还混生有叶甲、伪  相似文献   

13.
景泰绿洲边缘荒漠草地土壤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合理利用荒漠草地资源,对景泰绿洲边缘荒漠草地植被及土壤养分(0~150 cm土层)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景泰荒漠绿洲边缘荒漠草地可分为砾质荒漠草地、砂质荒漠草地和盐渍化荒漠草地亚类。砾质荒漠草地亚类植物生长条件差,表现为土层薄、结构差、养分含量低、水分少;主要植物群落类型有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群落、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 var.群落、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群落、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群落、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群落和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群落,植被盖度一般小于30%。砂质荒漠草地亚类以沙土为主,土壤水分差,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都低于砾质草地亚类的养分含量;主要植物群落有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群落和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甘蒙锦鸡儿;植被盖度介于17.5%~32.6%,产草量低。盐渍化荒漠草地亚类土层深厚,土壤水分含量和盐分含量高;主要植物群落类型有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群落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植被盖度高达55%,一般为30%~45%,草层高度可达48.8 cm;此类草地由于避风低暖,产草量高,多为家畜冬春放牧地和割草地。  相似文献   

14.
于惠  吴玉锋  牛莉婷 《草业科学》2022,38(8):1432-1438
及时准确监测草地植被覆盖度,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荒漠草地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监督分类与植被指数直方图相结合的阈值法,分析了6种RGB植被指数对荒漠草地的识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归一化绿红差异指数(normalized green-red difference index,NGRDI)对草地覆盖度的提取精度最高,其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56%和3.06%.监督分类与可见光植被指数统计直方图相结合的阈值法对荒漠草地植被覆盖度的提取效果较好,可以用于荒漠草地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相似文献   

15.
植被盖度是反映植被基本情况的客观指标和重要参数.本研究在对比8种常用的可见光植被指数计算草地盖度精度的基础上,发现这些植被指数对荒漠草地的植被盖度估测效果较差,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荒漠草地植被盖度估测的荒漠植被指数(DVI),并评价了不同植被指数对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盖度估测效果,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阈值取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以祁连山保护区5个主要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草地类型植被及土壤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应用冗余分析(RDA)分析了微量元素对植被特征的解释关系.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草地植被总盖度依次为高寒草甸>温性草原>高寒草原>温性荒漠>高寒荒漠,草层高度依次为温性荒漠>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地上生物量依次为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句>温性荒漠>高寒荒漠;禾本科、豆科和杂类草生物量及比例因草地类型而异;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温性荒漠和高寒荒漠土壤Mg含量降低,Mn、Zn、Fe、Cu和Mo含量升高,而高寒草甸、温性草原和高寒草原的土壤Mg、Mn和Z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Fe、Cu和Mo含量降低;3)不同类型草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因草地类型而异.RDA分析发现,影响草地植被特征重要性依次为Mg>Zn>Cu>Mn,且Mg对植被特征的影响达显著水平.综上所述,土壤微量元素Mg、Zn、Cu和Mn与草地植被关系密切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草地植被状况,尤其土壤Mg含量.  相似文献   

17.
西藏草原毛虫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草原毛虫是西藏草地的主要害虫,它对草地的危害是毁灭性的,导致牧草缺乏,生态环境恶化。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防治方法,采取合理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草原毛虫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8.
近年,国家高度重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天然草场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但草原利用不合理,过量放牧,超载放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加重,在此背景下给草原鼠害的发生流行提供条件。草原鼠害是危害草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害虫,一旦发生流行,不但会降低草原的载蓄量,使得优质牧草的显著下降,且还会造成草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进一步加重人、畜、草地之间的矛盾,影响草地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该文主要论述内蒙古亚克石市草原除害的防治现状,并提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璐  丁建丽 《草业学报》2015,24(5):4-11
利用1990-2011年Landsat数据,结合了4个气象站点的年降水量、年均温数据,基于垂直地带性特征和荒漠植被指数对艾比湖保护区的遥感图像进行了专家知识决策树分类。研究了典型绿洲-荒漠交错带的荒漠草地等地物近20年的面积变化、NDVI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20年间植被类型的NDVI值大致呈山前荒漠>荒漠草原>盐生草甸>草本沼泽>荒漠的规律。2)近20年降水量与温度都呈上升趋势,植被NDVI和气温主体呈不显著负相关,与降水主体呈显著正相关。3)研究区在保护区建立前,荒漠植被退化十分严重,荒漠植被面积大量减小,大多向不可用地类转化,保护区建立后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可见政府的政策导向对荒漠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阿拉善荒漠几种主要害鼠的生态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阿拉善荒漠草场几种主要害鼠的生态特征,分布及其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害鼠4月份开始活动频繁、危害多种沙生灌木,严重发生区洞群地面覆盖率高达46%,是造成草场退化,水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年4-5月份是害鼠的防治适期,采用投放灭鼠毒饵、烟雾炮熏蒸和生态防治均可取得良好灭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