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赵冰 《现代园艺》2013,(21):37-37
<正>甲壳素又名甲壳胺、壳聚糖、几丁质,是自然界中唯一含氨基的均态多糖,学名为[(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分子式为(C8H13NO5)n,是目前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属于直链氨基多糖,也可称做氨基葡萄糖。甲壳素分子化学结构与植物中广泛存在的纤维素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若把组成纤维素的单个分子——葡萄糖分子第2个碳原子上的羟基(-OH)换成乙酰氨基(-NHCOH3)或  相似文献   

2.
甲壳素是一种天然多糖,广泛存在于地球的水陆生态系统中,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其水解产物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壳寡糖在功能食品及生物医药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甲壳素酶是一种能够专一水解甲壳素的酶,在温和条件下可以将甲壳素水解为壳寡糖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甲壳素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细菌、真菌中均有发...  相似文献   

3.
到目前为止,SACCHACHITIN为唯一将真菌应用为生物医学材料的案例。灵芝残渣是一种坚韧的纤维。过去,学者对真菌细胞壁的研究也发现真菌细胞壁主要的组成是多糖(Polysaccharide)和几丁质(Chitin),以及一些类似黑色素(Melanin)的成分。几丁质最早发现在甲壳类之外骨骼,蟹壳几丁质在1992时已发展成为商品化的伤口敷料,对伤口愈合具有优良促进功能。灵芝残渣同样含有几丁质,其以热碱(IN NaOH 90oC)去除残余脂蛋白、核酸、脂肪再以过氧化氢漂白去除黑色素,再做成模膜,是一种滤纸状多孔性白色薄膜。此一薄膜几丁质的含量约在40%~50%,其余为以葡萄糖为主的多糖(50%~60%)的复合体,称之为SACCHACHITIN。经过一连串的细胞试验、动物试验、人体试验证实具有生物兼容性、生物降解性、并无过敏性及抗体反应;同时对急性及慢性皮肤创伤均具有极优良的愈合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在于吸附伤口中由人体免疫细胞所产生过量的金属型基质蛋白水解脢(MMP),以及细菌所产生的蛋白水解脢,避免细菌感染,结束发炎反应,提早进入肉芽组织生长期。此作用也会保护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s,TGF,PDGF和VEGF)不受破坏而加速愈合。SACCHACHITIN的专利已进行技术转移;目前产品以镭射(激光)除斑手术的术后修复面膜,以及化妆品为商品诉求。  相似文献   

4.
灵芝多糖提取及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赤灵芝子实体原粉中分离提纯得到2种均一多糖GLP1-1和GLP2-2,并应用HPLCS、ephadexG-100凝胶层析I、R、UV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2种多糖进行纯度鉴别、组分测定及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多糖GLP1-1是由木糖、D-半乳糖、D-葡萄糖、鼠李糖组成,UV光谱和IR光谱显示GLP1-1和GLP2-2均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并且具有β-吡喃多糖糖基的特征吸收峰;推断GLP1-1和GLP2-2为β-吡喃杂多糖。  相似文献   

5.
豇豆几丁质酶的诱导与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西瓜枯萎病菌的细胞壁碎片及孢子混合液处理‘早熟二号’豇豆幼苗 ,诱导几丁质酶。结果表明 ,以浓度为 0 .2 5mg/mL诱导 4d的效果最好。植株不同部位表现相同诱导活力的试验结果提示 ,西瓜枯萎病菌诱导液对‘早熟二号’豇豆几丁质酶的诱导是系统性的。经热变性 (6 0℃ ,30min)、硫酸铵沉淀 (6 0 %饱和度 ,4℃ )、亲和层析 (以再生的脱乙酰几丁质为层析介质 )纯化程序后 ,豇豆几丁质酶被纯化至均一程度 ,经SDS -PAGE电泳显示单一条带 ;N端氨基酸残基分析结果为EQCGS。  相似文献   

6.
用常规试验方法研究7种微量元素Mn2 、Ca2 、Mg2 、Cu2 、Zn2 、Fe2 、Mo6 对木霉菌T23生长量以及β-1,3-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的影响.结果表明:Mn2 、Ca2 、Mg2 、Cu2 、Zn2 、Fe2 对木霉菌T23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均有促进作用;Cu2 、Ca2 、Mn2 、Zn2 、Fe2 、Mo6 对木霉菌T23产生β-1,3-葡聚糖酶有激活作用,但Mg2 对其产生β-1,3-葡聚糖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发现Mg2 、Cu2 对木霉菌T23产纤维素酶有促进作用,其他微量元素对木霉菌T23产生纤维素酶有抑制作用;Zn2 对其产生几丁质酶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Mln2 、Ca2 抑制其产生几丁质酶.由此可见,微量元素通过促进木霉菌T23的生长、产孢及提高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其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7.
园艺作物器官脱落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器官脱落是植物以一种可控方式将其某一器官与母体分离的进程,是多种变化协同作用的结果,而起直接作用的是一些关键酶的作用.现综述在植物器官脱落过程中相关酶一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等酶在脱落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认识脱落过程及实现对脱落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系统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复配苯噻酮菌株对溃疡病病菌生长的影响,对其拮抗因子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活性进行分析,进而进行了其离体果控病试验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有益微生物地衣芽孢杆菌复配苯噻酮对脐橙溃疡病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可造成溃疡病菌菌丝中空、扭曲、破损,地衣芽孢杆菌复配苯噻酮菌株可以分泌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抑制病菌生长,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布地衣芽孢杆菌复配苯噻酮对脐橙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番茄间作香草植物驱避白粉虱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草具有特殊的气味及抗菌物质,可以用来防控作物病虫害,且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防控害虫的香草植物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诱集植物,二是驱避植物.驱避植物对于虫害的防控作用研究较少.本试验利用具有良好经济价值的香草植物与主栽作物番茄间作,探讨香草植物对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的驱避作用,以期为防治番茄白粉虱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香菇提取液的生物功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目前对香菇提取液的抑瘤作用 ,抗人体、动物病毒感染 ,抗植物病毒感染方面介绍如下。1 抑瘤作用香菇子实体和菌丝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生长的物质 ,对这些物质的研究已很深入。香菇所含多糖其结构多样 ,有由单一单糖基组成的多糖如葡聚糖、甘露聚糖等 ,也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糖基组成的多糖 ,如葡糖半乳聚糖等。其中抑瘤活性较强的是香菇多糖。它是以 β ( 1→ 3) -D -葡萄糖基构成主链 ,在 0 - 6原子具分支的葡聚糖大分子 ,分子量范围 3× 10 5~ 7× 10 5道尔顿 ,水溶性 ,具有三股螺旋的空间结构。除香菇多糖外 ,Fujii等从香菇…  相似文献   

11.
陈珣  肇莹  肖军 《北方园艺》2021,(21):117-122
以10个蛹虫草品种为试材,进行虫草生齿梗孢菌和蛹虫草菌拮抗作用的测定,并对2种菌丝接触位置菌丝进行显微镜观察,同时测定接种虫草生齿梗孢前后的不同蛹虫草品种抗病相关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以期为蛹虫草白毛病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野生蛹虫草品种01(4)-4F1、D01-1对白毛病具有较好抗性.  相似文献   

12.
吡丙醚属苯醚类杀虫剂,是一种保幼激素类型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具有强烈的杀卵活性。同时具有内吸作用,可以影响隐藏在叶片背面的幼虫。对昆虫的抑制作用表现在抑制幼虫蜕皮和成虫繁殖,抑制胚胎发育及卵的孵化和活力,从而有效地控制虫害并达到防治目的。为了明确吡丙醚控制蔬菜害虫的效果,形成有效的使用技术,我们进行了吡丙醚及其复配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小菜蛾和菜青虫的试验,供生产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β-葡聚糖酶降解茯苓多糖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资源丰富且多糖含量高的茯苓为原料,以茯苓多糖的提取得率为指标,通过酶促降解的单因子试验、正交实验及验证试验,研究了β-葡聚糖酶对茯苓多糖的降解效应,优化筛选了β-葡聚糖酶降解茯苓多糖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5℃、时间90 min、pH 5.5、酶浓度6.5%是β-葡聚糖酶降解茯苓多糖的最优技术参数,在该参数条件下,应用β-葡聚糖酶提取茯苓多糖的得率为13.31%,对茯苓多糖的高值化利用具有较好的参考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赛丹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的一种有机硫杀虫剂,其有效成分为硫丹,剂型为35%乳油,农药登记证号为PD223-97,对防治果树小型害虫有特效。1产品特性1)杀虫谱广。可防治刺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害虫和潜叶(卷叶)性害虫,对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上的蚜虫、介壳虫、潜叶蛾、卷叶蛾、梨木虱、网蝽、叶蝉等害虫都具有极好的防治效果。2)具有胃毒、触杀和熏蒸作用。在气温较高时喷药,能充分发挥其熏蒸作用,提高药效。3)渗透性好。能渗入植物表皮和穿透害虫蜡质保护层,对体外分泌蜡质保护膜的害虫如介壳虫、梨木虱和一些蚜虫,潜叶性害虫如金纹…  相似文献   

15.
吡丙醚及其复配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防治试验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吡丙醚属苯醚类杀虫剂,是一种保幼激素类型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具有强烈的杀卵活性。同时具有内吸作用,可以影响隐藏在叶片背面的幼虫。对昆虫的抑制作用表现在抑制幼虫蜕皮和成虫繁殖,抑制胚胎发育及卵的孵化和活力,从而有效地控制虫害并达到防治目的。为了明确吡丙醚控制蔬菜害虫的效果,形成有效的使用技术。我们进行了吡丙醚及其复配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小菜蛾和菜青虫的试验,供生产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防治冬枣病虫害的生物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防治食叶害虫的生物农药防治尺蠖、毒蛾类、毛虫、黄刺蛾、樗蚕等刺蛾类,可采用以下药剂:1.1昆虫生长调节剂(仿生农药)灭幼脲系列杀虫剂是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其杀虫作用机理是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灭幼脲类主要是胃毒剂,  相似文献   

17.
孙天骅  李佳  王涛  牛宁  徐继忠 《园艺学报》2018,45(3):409-420
从‘鸡冠’与‘富士’苹果的杂交后代中选择对轮纹病抗病的材料1-1-24和感病材料1-2-34的叶片为试材,在叶片正面主脉两侧各针刺一处,分别接种长有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f. sp. piricola)菌丝和蘸有无菌蒸馏水的PDA培养基饼。通过对接菌前和接菌后24 h的叶片总蛋白进行2-DE分离筛选和质谱检测鉴定,共获得27个差异蛋白,其中9个为胁迫应答蛋白,1个与防御反应相关,17个参与叶绿体光合作用、细胞代谢、核糖体、羧酸等相关合成或未知反应。对β–1,3–葡聚糖酶、酸性内切几丁质酶和AP15基因进行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β–1,3–葡聚糖酶和酸性内切几丁质酶是苹果叶片应答轮纹病胁迫的关键蛋白,抗病和感病的苹果叶片在接菌前关键蛋白含量的显著差异可能是导致抗病性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以蛹虫草新鲜子实体为原料进行酶解提取多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分别最利于多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提取。而正交试验结果显示,碱性蛋白酶对虫草多糖提取影响最大(R=3.86),这可能是由于复合酶的相互作用引起的。采用经优化的复合酶配方水解获得多糖提取率为18.41%,酶解液中可溶性固形物浓度为4.26%。蛹虫草酶解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百草枯致使氧化系统受损的情况下,1 mg/mL浓度下秀丽线虫最长寿命比对照组长了4 d,为明确蛹虫草酶解产物的开发利用方向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灵芝(Ganoderma lingzhi)中异源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itreoscilla hemoglobin,VHb)基因,采用一氧化碳差异波谱分析的方法检测转基因菌株的生物活性,并对野生型菌株和工程菌株进行发酵,通过荧光定量PCR对灵芝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上的葡萄糖磷酸变位酶(α-phosphoglucomutase,PGM)、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ridinediphosphate 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UGP)和β-1,3-葡聚糖合酶(β-1,3-glucan synthase,GLS)3个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vgb)在灵芝中能够成功表达,并且具有生物活性;工程菌株中胞外多糖的最高产量达0.83g/L,比野生型菌株提高了88.6%;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工程菌株中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上PGM、UGP和GL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1.52、1.55和3.85。异源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是提高灵芝胞外多糖产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对辣椒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具有不同抗性的辣椒近等基因系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抗性品系接菌后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PAL、POD活性的变化情况,研究了上述4种叶片防御酶活性与辣椒对疫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能诱导辣椒叶片中上述4种防御酶的活性增强,但4种酶在积累速度和幅度上抗病品系和感病品系有显著的差异。接菌后高抗品系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PAL、POD活性达到峰值时酶活变化率分别是164.4%、99.1%、173.7%、107.6%;而感病品系的酶活变化率分别是91.8%、48.1%、93.1%、64.0%,与感病品系相比,高抗品系的4种酶活性不仅升高的速度快、幅度大,且高活性维持时间长,中抗品系的4种酶活性介于二者之间。在抗病品系中,β?1,3-葡聚糖酶的酶活变化率是几丁质酶的1.66倍,PAL的酶活变化率是POD的1.61倍。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观察了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粗酶液对辣椒疫霉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囊形成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β?1,3-葡聚糖酶粗酶液抑制作用明显,而几丁质酶粗酶液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