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赤峰市目前玉米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赤峰市玉米增产的途径,为赤峰市玉米的大面积均衡增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唐山市目前玉米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唐山市玉米生产发展对策,为唐山市玉米的大面积均衡增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针对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提出了"一机两改一保障"为核心的现代玉米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并在科技创新和生产实践中积极落实,为玉米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1"一机两改一保障"核心内容"一机两改一保障"是对一系列具有增产、增效、节本和生态友好效应的玉米生产综合管理技术的高度概括。"一机"指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既是缓解玉米生产过程劳动力缺乏  相似文献   

4.
遵研1号是由遵化农作物品种试验站(遵化市玉米育种研究所)予2001年选育成功的高产、抗病,增产潜力大的春播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6年3月通过河北省审定。  相似文献   

5.
阐述2016年禹城市玉米生长期气候概况和玉米生产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气候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一增四改"、惠农政策及精量播种、良种良法配套等种植管理技术,从而为实现玉米持续稳定增产,保证玉米生产14年连续丰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前山西省复播区市场上销售的玉米品种数量众多,部分品种存在跨区推广现象,对保障夏玉米生产和农民购种造成一定影响。通过进行不同复播玉米品种密度试验,筛选出适宜于当地复播种植的玉米新品种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玉米作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粮食品种。如何有效控制目前玉米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赤峰地区早春干旱、生产稳定性差和年际间产量波动大等问题,如何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玉米产量,是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件大事。文章对赤峰市2011年玉米的种植品种、生长情况、产量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为进一步加快玉米的发展,保持玉米稳定增产,保障农民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涿州市玉米生产面积较大,为有效控制玉米中后期病虫为害,保障玉米生产安全和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示范应用了"一喷多效"技术进行统防统治,达到减轻病虫害为害程度、控制玉米旺长、防止倒伏等多种目的,实现玉米保产增产、高产稳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是应用于玉米生产上的一种新型灌溉技术.它既是节水增效、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也是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部署. 一、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好处 1.玉米膜下滴灌抗灾保产、旱涝保收效果明显,比常规玉米种植可增产20%以上,如遇灾年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推进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入手,结合玉米生产现状阐述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以及玉米生产在黑龙江省的重要作用,提出发展以群体增产为核心的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是调优作物结构、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重点分析了黑龙江垦区"以群体增产为核心、以各农艺措施综合配套为内容、以全程机械化为手段的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剖析了黑龙江省发展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的潜能,提出了加快黑龙江省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进程的行之有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发展建议。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昔阳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旱作农业县,农业生产以种植玉米为主。受自然条件、科技推广应用及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玉米生产年季间产量波动较大。笔者立足于本县实际,深入分析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最大限度地发掘玉米的增产潜力,保障全县粮食稳产、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2.
<正>遵化市地处暖温带北部边缘,属于一年一作积温有余、一年两作积温不足地区,因此,花生、小麦、玉米两年三熟的混栽成为遵化市农业生产主要栽培模式。遵化市现有花生播种面积16.7万亩,但茬口安排困难,重茬现象严重,造成土传病害严重,地下害虫多,严重影响了花生的品质和产量。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针对花生生产中的主要难题提出抗病、抑虫  相似文献   

13.
<正>1玉米生产发展趋势针对目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土壤侵蚀严重、耕作粗放、小型机械反复碾压造成土壤板结,以及玉米主栽品种单一和多乱杂并存,玉米生长过程中施肥不合理等限制玉米高产和稳产的关键技术问题,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土壤培肥为核心,重点开展优良品种群建立,耐密促早高产群体构建,自然降水高效利用技术等,以充分发挥玉米生产的潜力。2玉米生产中主要问题与矛盾目前的玉米栽培技术为玉米的增产、增收提供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玉米需求总量的不断加大以及河南地区玉米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当前河南玉米的增产潜力也逐渐成为了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立足于河南玉米增产潜力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河南玉米的增产潜力现状,分析了影响河南玉米持续增产的影响因素,结合上述内容对于河南玉米生产水平的发展策略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河南玉米的持续增产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其栽培技术对于玉米产量的提高和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加大了科研资金的投入,将滴灌技术与地膜栽培技术进行了结合,研发出了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并在玉米种植之中得到了应用,有效提高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充分满足了玉米生长对于水分、光照以及温度等的要求,促进了玉米的增产。本文就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防早衰促增产一直是玉米生产技术工作的重点,该文回顾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十年来玉米生产防早衰促增产技术进步过程,提出实现玉米增产的想法,为进一步促进玉米生产、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宁夏中宁县的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对粮食总产的贡献最大,高产田与大田产量之间的差距较大,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目前,在中宁县的玉米生产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障碍,严重制约了增产潜力的发挥,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技术的力量能够打破瓶颈,实现玉米的增产。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甘肃乃至全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甘肃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发展玉米生产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许多突出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配套技术、强化措施、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玉米在粮食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为甘肃粮食持续增产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甘肃乃至全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甘肃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发展玉米生产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但也面t陆许多突出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配套技术、强化措施、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玉米在粮食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为甘肃粮食持续增产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玉米的增产贡献我国玉米生产对国家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增产主要来自面积增长,而单产增长较缓慢,今后增长压力和潜力并存。最近23年(1990~2012年),我国玉米生产发展比较快,为全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从1990年到2012年,玉米总产量从9880万吨增加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