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致病菌,严重危害着人和动物的健康。为研究大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分别测定不同浓度及不同温度处理过的大蒜汁对该菌的抑菌圈大小,结果表明大蒜汁的抑菌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大蒜汁的抑菌效果逐渐减弱,并在常温下(20℃处理过)大蒜汁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生活中常见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试验菌,提取丝瓜(Luffa cylindrica)汁作为抑菌物质,考察不同浓度的丝瓜汁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当丝瓜汁浓度为0.01 g/mL、温度为25~35℃时为部分抑菌,温度为45℃时为完全抑菌;浓度低于0.001 g/mL、温度为25~45℃时完全不抑菌.  相似文献   

3.
小根蒜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了小根蒜的抑菌谱、最低抑菌浓度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小根蒜汁对所有供试细菌及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较低;121℃湿热处理25 min后,小根蒜汁的抑菌效应下降不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比较了小根蒜不同部位的抑菌效果,结果发现:抑菌活性物质在鳞茎及蒜苗中均有分布,鳞茎的抑菌活性高于蒜苗。  相似文献   

4.
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利用琼脂糖孔穴扩散法,检测了巯基乙醇对家蝇幼虫血淋巴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巯基乙醇本身对3种指示菌具有抑菌活性,其非抑菌浓度为至少稀释10<'6>倍;当巯基乙醇稀释106倍时,可有效保护不高于1:5浓度的家蝇幼虫血淋巴悬液不被氧化,且与对照相比不影响血淋巴的抑菌活性;当巯基乙醇稀释少于10<'6>时,血淋巴的抑菌活性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蒜在四角蛤蜊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防病效果及应用方法。[方法]采用指数梯度设置法,研究了不同大蒜汁浓度(0、2、4、8、16、32 mg/L)对四角蛤蜊早期生长发育及停用大蒜汁后稚贝的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结果]D型幼虫的孵化率随大蒜汁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高点出现在8 mg/L处(P0.05);浮游期间,幼虫的存活率随大蒜汁浓度的增加呈"S"型变化,以2 mg/L为最适浓度(P0.05)。随着大蒜汁浓度的增加,幼虫的变态率降低、变态延迟、变态规格小型化。长期连续投喂大蒜汁抑制了幼虫及稚贝的生长与存活。停用大蒜汁后72 h,各处理组稚贝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停用后第15天和第25天,各处理组存活率均大于85%(P0.05),但2 mg/L组和4 mg/L组均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对生长优势(P0.05)。[结论]该研究为四角蛤蜊早期抗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分离自腐败淡水鱼的优势腐败菌作为抑菌试验指示菌,在体外抑菌试验基础上筛选抑菌效果优良的保鲜剂和调味料配方,进一步以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指标评估鱼块保鲜效果。结果显示,以p H值为4的醋酸溶液配制0.05%尼泊金丁酯,对所有受试腐败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5%大蒜汁和黄酒也具有一定抑菌作用。以黄酒为基料制备0.05%尼泊金丁酯和5%大蒜汁,并用醋酸将p H值调节为4,浸渍后的白鱼鱼块具有明显保鲜效果,置于25℃加速腐败条件下36 h后,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分别为5.40 lg CFU/g、34.97 mg/100 g,未经保鲜处理的对照高达7.99 lg CFU/g、76.61 mg/100 g。  相似文献   

7.
对大蒜、生姜提取液复配,以苯甲酸钠为对照,测定对指示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复配提取液的抑菌效果优于苯甲酸钠;耐热性测定表明复配提取液的抑菌成分对高温不稳定;并通过对果蔬保鲜进一步观察,用复配提取液浸泡后可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8.
利用NDJ-79型旋转式粘度计测定了大蒜汁和生姜汁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澄清大蒜汁、生姜汁均属牛顿流体。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在不同温度下汁液的粘度与浓度和在不同浓度下温度与粘度关系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逐渐逼近法求得浓度、温度对粘度综合影响的数学模型,从而为预测一定条件下的汁液粘度和有关食品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几种天然香辛料抑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选用丁香、桂皮、茴香、生姜、大蒜、辣椒6种天然香辛料,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以生鲜猪肉为试验材料,对其抑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丁香、桂皮、大蒜、辣椒的抑菌性相对较好,其混合使用的最佳搭配为丁香3.6g/100mL、桂皮3.6g/100mL、大蒜汁80mL/100mL、辣椒2.4g/100mL,且可使鲜猪肉的杂菌总数由数量级10^6降到10^4。  相似文献   

10.
花生播种前进行拌种剂处理对于提高出苗率和产量构成十分重要。选用4种不同的拌种剂即蓖麻油、大蒜汁、辛硫磷、雄黄处理花生种子,并测定花生的出苗率、农艺性状、产量构成等指标。结果表明,蓖麻油、大蒜汁、辛硫磷3种拌种剂能提高花生的出苗率,雄黄降低花生的出苗率,出苗率最高的是大蒜汁,除了雄黄会增加株高和侧枝长外,其他3种拌种剂都降低了花生的株高和侧枝长;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差异不大,单株果重最高的是大蒜汁,最少的是蓖麻油,百果重差异不显著,百仁重最高的是大蒜汁,最低的是辛硫磷;对于产量,最高的是大蒜汁,其次是蓖麻油,最低的是雄黄;大蒜汁和蓖麻油的效果差异不大,都主要是通过提高花生出苗率而提高产量,但在实际生产中,大蒜汁成本较高,制作也比较麻烦,蓖麻油来源广泛,是一种天然植物油,也是一种低毒无残留、综合性状良好的拌种剂。  相似文献   

11.
为选用合适的浓度大蒜浸提液进行生物抑菌时,将大蒜浸提液添加到细菌培养基中,配制成不同浓度(0、3%、6%、9%、12%、15%和18%)的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用这些培养基分别培养3种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观察大蒜浸提液对不同细菌的抑菌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大蒜浸提液在培养基中浓度升高,其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并且当大蒜浸提液的浓度超过12%后,细菌的菌落直径和繁殖速率下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凤仙透骨草中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意大利青霉做指示菌,以抑菌圈直径为活性追踪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凤仙透骨草中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φ(乙醇)=96.8%,溶剂倍数10倍,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 h,在此优化条件下抑菌圈直径为36.95 mm。各因素对凤仙透骨草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  相似文献   

13.
苦杏壳木醋液最小抑菌浓度及其抑菌活性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指示菌,由D值计算法得到了对苦杏壳木醋液在不同浓度时的存活曲线及死亡曲线,从而精确求得最小抑菌浓度(MIC):木醋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44%和0.46%,可见木醋液对2种代表性细菌有较显著的抑菌效果;采用滤纸片法,对木醋液抑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苦杏壳木醋液在温度、pH值、紫外光、活性碳吸附及微波加热等不同处理下,抑菌效果基本不变,具有良好的抑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烟草炭疽病是烟草苗期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大蒜、玄参、川明参、半夏等作物茎叶根系提取物、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合对烟草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大蒜、玄参、川明参、半夏的茎叶和根系提取物对烟草炭疽病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提取物浓度增大而增强;大蒜抑菌活性最强,其茎叶和根系抑制率在0.50g/mL时均达到100%,玄参次之,茎叶抑制率在0.25g/mL时最高达58.40%,根系在0.5g/mL时最高(57.20%),川明参和半夏抑制率不高;大蒜鳞茎抑菌活性强于茎叶,玄参茎叶抑菌活性强于根系;川明参茎叶、根系提取物组合增益效应明显;2)大蒜、玄参、川明参、半夏根系分泌物对烟草炭疽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随根系分泌物浓度增大而增强,抑菌强度由大到小为大蒜,玄参,川明参,半夏;3)提取物和根系分泌物组合的抑菌性,玄参、川明参介于提取物组合与根系分泌物之间,半夏略有降低.得出大蒜、玄参、川明参有防控烟草炭疽病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新疆野核桃叶为研究对象,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用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核桃叶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核桃叶抑菌活性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为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70%,液固比15∶1,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h。在此优化条件下,核桃叶提取物抑菌圈直径为1.932cm。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粉碎的香蕉皮和烧成灰烬的香蕉皮水提液进行抑菌性试验,并探讨最佳的抑菌保鲜条件,结果表明:焚烧成灰烬的香蕉皮,在温度30℃条件下使用蒸馏水浸泡2h,水提液浓度为0.026 7 g/mL时抑菌效果最好;粉碎后的香蕉皮在温度30℃条件下使用蒸馏水浸泡4h,其水提液浓度为0.06 g/mL时也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利用香蕉皮制作食品保鲜剂不仅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而且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天然抑菌剂,对野生酸浆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对酸浆根茎叶和宿萼两种不同提取物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酸浆根茎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h、料液比1∶30;酸浆宿萼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30;在最优条件下,活性物质的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蒜对黄瓜枯萎病(Fusarium axysporum(Schl.)f.sp.CucumerinumOwen.)的抑菌效应和防病效果,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中利用大蒜防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匀浆法制备大蒜鳞茎粗提物,通过室内抑菌试验测定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效应,于黄瓜苗期人工接种黄瓜枯萎病菌测试大蒜鳞茎粗提物的防病效果。【结果】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杀效应,随着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抑菌圈扩大,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对孢子萌发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为0.312 5 mg/mL,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抑制率达到100%;对菌丝生长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为0.625 mg/mL,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抑制率达到90%以上。黄瓜苗期接种试验防病效果显著,随着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防病效果增强,质量浓度达到100 mg/mL时,防病效果达65.5%~81.8%。【结论】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有显著的抑菌和防病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物质对红汁乳菇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为红汁乳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汁乳菇菌株SH-3为研究对象,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用摇瓶培养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对红汁乳菇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试验方案,并通过回归分析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红汁乳菇发酵基质的配方。【结果】在试验范围内,以葡萄糖和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和酵母膏为氮源时,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佳;最佳的液体发酵基质配方为:葡萄糖48.30g/L,麦芽糖45.29g/L,蛋白胨4.69g/L,酵母膏4.12g/L,KH2PO41.0g/L,MgSO40.5g/L,水1 000mL(pH=7.0),抑菌圈理论直径为2.01cm。【结论】发酵基质配方影响发酵液的抑菌效果,红汁乳菇发酵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酵母膏,最终确定的最佳基质配方对提高红汁乳菇发酵的经济效益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H、温度环境因素对多粘类芽孢杆菌DN-1抑菌效果的影响以及井冈霉素A降低芽孢消解作用,为提高其生物活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温度、pH条件下多粘类芽孢杆菌DN-1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测定DN-1菌株和井冈霉素A复配对其细胞消解率的影响。[结果]pH在6.0~8.0时DN-1菌株对水稻纹枯病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pH为7.0时抑菌率最佳;温度在15~40℃时该菌对水稻纹枯病菌均能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效果,温度在35℃时抑菌效果最强;在DN-1菌株配成的水悬液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井冈霉素A,都有降低细胞消解速率的作用。[结论]温度和pH对DN-1菌株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的效果均有影响;井冈霉素A可延长含DN-1生物农药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