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淮麦17号"(原名淮阴9467)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本所选育的优质品系"淮阴82057"为母本,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的优质资源"徐州7471"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小麦新品种.2000年11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淮麦17号"(国审麦20000004).  相似文献   

2.
洛旱 2号是洛阳农科所选育的旱地小麦新品系。该品系半冬性、中早熟、多穗型 ;亩成穗 40万 ,穗粒数 35粒 ,千粒重 40g ;株高 70~ 80cm ,叶色深绿 ,长相清秀 ,根系活力强 ;抗旱、抗寒、抗病、抗倒 ,落黄好。该品系白粒、角质 ,容重 80 8g/L ,粗蛋白1 2 .98% ,湿面筋 2 8.0 % ,沉降值 2 2 .3ml,吸水率 60 .9% ,稳定时间 2 .4分钟。一般亩产 350~ 50 0kg ,适宜黄淮麦区旱地种植大旱之年显身手 一水不浇九百九 为您推荐旱地小麦新品系洛旱2号$洛阳市农科所…  相似文献   

3.
淮麦17是江苏淮阴农科所选育的小麦优质品系,2000年11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弱春性,株高85~90 cm,耐湿性和抗旱性好;抗黄矮病、叶枯病,赤霉病轻、中感纹枯病,重感白粉病。在安徽淮北单产一般表现6 912.3~7 577.2 kg/hm2,较豫麦18增产2.32%~9.26%。白皮、角质、蛋白质含量13.2%,湿面筋含量33.3%,干面筋含量12.4%,沉降值38 ml,降落值327 s。该品种适合在淮河流域中晚茬口种植。  相似文献   

4.
1 选育经过玉溪市农科所小麦研究室以中秆、大穗、抗白粉病的自育品系“81— 2”为母本 ,以矮秆、优质、早熟的“8334”为父本 ,进行人工杂交 ,采用系谱法选择 ,到 1 996年种成株系。经系统观察鉴定 ,其中第 1 0 7号株系 (编号 96— 1 0 7)综合了双亲的优点 ,表现矮秆、大穗、  相似文献   

5.
新麦 11号  新麦 1 1号是新乡市农科所以周 882 6为母本 ,新乡3 57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超高产、优质、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系。属弱春性中早熟品系 ,株高 80cm。分蘖力强 ,成穗率高。株紧叶直 ,抗寒、耐旱、抗倒伏。长方大穗、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亩穗数 3 8~ 4 0万 ,穗粒数 3 6~3 8粒 ,千粒重 4 2~ 4 5g。灌浆快 ,落黄好 ,抗干热风。中抗条锈、白粉、叶枯和纹枯病。品质符合国标中筋小麦标准。参加河南省高肥春水组区域试验 2年 ,1 999年度 1 2个点汇总 ,各点均增产 ,平均亩产 51 1 .0kg,比对照豫麦1 8号增产 1 4 .8% ,达…  相似文献   

6.
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徐州2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徐州2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陈荣振,冯国华,夏善保,董继丰,刘世来,王奎荣(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徐州221112)徐州24号是徐州农科所选育的一个半冬性、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在历年产量试验中,比冀5418增产8.0%左右。抗病、抗倒...  相似文献   

7.
濮优 91 75系濮阳农科所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系。该品系属弱春性早熟品种 ,株高 75cm左右 ,株型紧凑 ,叶片小而披 ,长方穗 ,白壳白粒 ,每亩成穗 38~ 40万 ,千粒重 45~ 47g ,硬质 ,容重 81 6g/L ,茎秆弹性好 ,抗倒性强 ,落黄好 ,抗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 ,轻感叶锈病。1 998~ 1 999年两年经中法合营的濮阳大磨坊面粉有限公司化验分析 :粗蛋白 1 4.96% ,湿面筋 32 .9% ,面筋指数 49,沉降值 40 .0ml,吸水率 63.2 % ,稳定时间 9分钟 ,膨松度w2 55,面粉加工品质达到优质面条粉和花样面包粉标准。该品系在我所参加品比试验 3年 ,产量均…  相似文献   

8.
1 选育经过玉溪市农科所小麦研究室以中秆、大穗、抗白粉病的自育品系“81-2”为母本,以矮秆、优质、早熟的“8334”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采用系谱法选择,到1996年种成株系。经系统观察鉴定,其中第107号株系(编号96-107)综合了双亲的优点,表现矮秆、大穗、抗三锈和白粉病,穗层整齐,熟期适中。经室内考种鉴定,其籽粒大而饱满,硬质,白粒,符合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穗发芽发生频繁,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现实,选育并推广抗穗发芽小麦品种至关重要.为给长江中下游地区选育及推广抗穗发芽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整穗发芽法,对长江中下游安徽地区的39份小麦推广品种和31份选育品系及1份对照进行了穗发芽抗性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长江中下游推广的品种(品系)整体穗...  相似文献   

10.
温麦4号是温县农科所继育成豫麦25号(温2540)之后,又选育成功的一个小麦新品系。该品系于1988年选自“混温2540”大田出现的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1993年同时参加河南省和黄淮南片小麦高肥冬水组区试,表现优异,比豫麦2号、豫麦25号早熟、粒大、病轻、秆低、抗倒、高产,是一个很有希望能大面积推广利用的小麦新品系。  相似文献   

11.
淮阴9628为江苏省淮阴农科所1990年以豫麦13号为母本,鲁麦1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代连续单株选择而成的高产、稳产、半冬性小麦新品系。1特征特性该品系半冬性,抗寒性好。幼苗茁壮,分蘖力强,成穗较多。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剑叶挺,株高85cm,抗倒性...  相似文献   

12.
节水丰产稳产型冬小麦新品系──滨州4002毕淑玲,李凤云(滨州地区农科所256615)滨州4002系滨州地区农科所以中国农科院的原冬94和山西省小麦所的临旱256杂交选育而成。在选育过程中,以节水、丰产、稳产、抗盐碱为重点,对不同株系后代材料进行严格...  相似文献   

13.
南麦302(南30-2)是四川省南充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2002年用矮秆大穗品系16-1为母本,早熟、抗性好的攀早抗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2012年12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选育过程 在该品种选育过程中,对F1~F4代植株高度加大选择压力,同时兼顾抗性(条锈病、白粉病)等质量性状的选择,对F5代以后的高代则在大穗、分蘖成穗率、落黄性、丰产性等数量性状上进行选择,2007年稳定出圃大穗、矮秆、抗倒伏、落黄好、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产量高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14.
徐州 2 6号小麦由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 ,为半冬性偏春性品种 ,在苏、皖北部及豫东地区适期播种 ,表现冬前分蘖快 ,成穗多 ,易形成壮秆多穗 ,成熟早 ,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小麦 2~ 3个百分点 ,达国家一级标准 ,在苏、皖北部及豫东地区可望成为主体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新麦9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麦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用百泉3047-3作母本、内乡82C6作父本杂交,采取夏繁加代和改良集团选择法,历时6年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大穗兼多穗型、多抗、优质、中熟超高产小麦新品系.1997年5月通过新乡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11月在第五届中国杨陵农业科技博览会上获金奖.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新品系中梁91250是天水市农科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通过多亲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系.平均株高107.0 cm,穗长7.5~10.5 cm,千粒重42.8 g,容重 813.0 g/L,籽粒含粗蛋白14.5%(干基)、湿面筋32.6%、赖氨酸0.43%(干基),属丰产中筋专用优良品系.抗寒、抗旱性强,稳产性好,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在天水市2 a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4 968.15 kg/hm2,较对照品种咸农4号增产8.13%.适宜天水市及周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徐州23号是徐州农科所1981年用偏春性、大穗大粒小麦品种徐州21号的原系号7654-2-1-1-1材料为母本,以半冬性、多穗、中早熟小麦品种郑州761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温室加代和连续多年单株选择,于1987年育成的.原系号是81161-1-12-2-2,编号为徐州8785.1988年开始参加本所品系鉴定圃试验,199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徐州23号.该品种于1981年夏杂交,获杂交种子  相似文献   

18.
泰山288是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以鲁麦18号为母本,8913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系.2000年入选国家黄淮北片高水组小麦预备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 偃师8410是偃师县农科所选育出的一个高产、稳产、优质、早熟新品系。组合为山前麦/偃师四号。该品系属弱春性大穗大粒型。幼苗匍匐、叶色浅绿,分叶力中等,成穗率较高。生长势前弱后强,株高80厘米左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长圆形,白色角质,千粒重45~50克。该品系抗土传花叶病、赤霉病,抗倒伏,抗干热风,抗青干、抗叶  相似文献   

20.
用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杂交,选育出几个优质面包小麦品种和品系,并选育出几个重穗型小麦品系;用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选育出重穗型小麦品系。证明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杂交,及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是可选育出超亲类型的。并对远缘杂交的品种选育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