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22份华北型和华南型黄瓜材料在四川早春大棚栽培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型自交系在幼苗期较适应早春大棚环境,而定植后适应性较差;华北型杂交种在幼苗期不能很好适应大棚内环境,定植后虽然在植物学性状上优势明显,但产量性状方面表现较差;华南型黄瓜中川绿1号优势明显,能很好的适应早春大棚内亚适温弱光环境,其他华南型材料适应性较差.川绿1号可作为四川早春黄瓜大棚生产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2.
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前的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对河南新乡地区早春大棚黄瓜促早成熟高效生产技术进行总结,为河南省早春大棚黄瓜提早供应淡季市场的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吴凡 《蔬菜》2003,(12):38-38
早春温室黄瓜一般于12月底、1月初开始育苗,2月底、3月初在温室内定植。由于早春地温低,黄瓜秧苗切块起坨后直接定植于温室内,根系损伤不易恢复,缓苗时间延长,不利于温室黄瓜的早熟高产,囤苗则是实现温室黄瓜早熟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囤苗可使切块时损伤的根系很快得到恢复,并发生大量新根,还可扩大黄瓜幼苗的营养面积,提高秧苗质量。通过囤苗,把大苗摆放在温度较低处,把小苗摆放在温度较高处,使秧苗生长达到均匀一致,便于定植后统一管理。囤苗还可减少定植时切块起坨的工作量,缩短定植时间。囤苗的方法是:早春温室黄瓜定植前7~10 d,选晴天…  相似文献   

4.
北方高纬地区大棚内温度、光照分布及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瑞福 《蔬菜》2009,(3):31-33
早春大棚黄瓜的栽培面积约占早春大棚总面积的一半左右。用大棚进行黄瓜早熟栽培,可以满足蔬菜淡季消费者的需要。而早春大棚生产的难点就是大棚内温度低,同时由于大棚膜的透明程度和大棚结构不同的影响,棚内不同部位的光照分布也会不同。为了弄清早春大棚内温度和光照分布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季节水培生菜适宜定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蔚  李新旭  雷喜红  祝宁 《蔬菜》2020,(10):57-61
为研究北京地区不同季节水培生菜适宜的定植密度,以生菜"富兰德里"为试材,4月及7月在深液流漂浮板栽培模式下分别设置6个不同定植密度(20、25、30、35、40、45株/m~2),研究其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平均温度为18.5 ℃,定植密度25株/m~2(CK)条件下产量最高,可达4.5 kg/m~2,VC、可溶性糖含量较高;7月平均温度为25.8 ℃,定植密度为30株/m~2时植株长势较强,产量最高,可达4.2 kg/m~2,较对照增产5.0%,且品质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建议春秋季节定植密度为25株/m~2,夏季高温定植密度为30株/m~2,可节省种子及用工成本,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省辣椒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大方皱椒和毕节线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定植方式和不同密度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株定植移栽方式,大方皱椒和毕节线椒667 m2分别种植9 391~11 139穴和7 977~9 831穴时产量最高,667 m2产量可达到194.40~233.37 kg和198.76~259.04 kg,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密度对早春大棚辣椒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濮阳地区早春大棚辣椒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以"濮椒1号"辣椒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株定植方式,每667m2定植2 600株的产量最高,达3 425.3kg,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增加瑞绿6号的制种产量及种子纯度,研究了不同定植密度(每667 m~2分别定植2 000、2 200、2 400、2 600株)和不同定植方法(隔株、隔行、隔垄)对瑞绿6号制种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花菜瑞绿6号制种中,父母本应该严格采用隔株定植;每667 m~2定植2 400~2 600株最为合适,每667 m~2制种产量为25.7~25.9 kg,且种子纯度大于96%。  相似文献   

9.
以引进的"库帕"紫椒为试材,设置大-小行距70cm-40cm及不同株距45cm(双株定植)、35cm(双株定植)、30cm(单株定植)、20cm(单株定植)4个水平,研究西宁地区大棚彩椒不同定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株行距为35cm×70cm-40cm时与其它定植密度之间产量达差异显著水平,采用双株定植的栽培模式彩椒的产量较高,折合667m2栽植6 000~7 000株是最理想的定植密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棚栽培早春茬蔬菜,除通过精细管理能获得较高产量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一个“早”字,因为早春菜上市越早价格越高。根据陕南山区气候情况和早春大棚蔬菜种植经验,定植过早容易受到晚霜或舂寒的危害,而定植过晚又会造成蔬菜晚上市,即使获得高产,也难实现高效。因此,把握好最佳定植时期并加强定植后温湿度的管理,是实现陕南山区早春大棚蔬菜高产高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早春日光温室黄瓜是河南省黄瓜栽培最重要的茬口之一,由于该茬口生长前期受低温弱光影响、结果盛期病虫害发生较重,栽培难度较大。针对早春温室黄瓜品种‘博杰636’等品种的特性,从确定播期、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定植后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总结了河南地区早春日光温室黄瓜的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发辉  夏彦辉  刘永霞 《蔬菜》2012,(11):65-66
通过对冀育1号和冀育2号一代辣椒杂交种进行栽培设施类型、栽培密度、定植时期试验,得出其在河北省以日光温室育苗,早春塑料大棚移栽种植产量最高;以667m^2定植3800株,单株定植为宜;早春塑料大棚以12月下旬播种,翌年3月20日前后定植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早春大棚黄瓜花打顶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春大棚黄瓜“花打顶”是一种由于环境条件不良造成的生理障害,是保护地黄瓜早春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黄瓜苗期或定植初期最易发生。  相似文献   

14.
姚书霞 《中国果菜》2011,(10):17-18
冬季利用大棚生产西芹和中国芹,质地细嫩,纤维少,品质好,深受市场欢迎,供应期正值元旦、春节,产值也高;同时也是早春大棚定植番茄、黄瓜等果菜的好茬口。1、选用良种大棚冬芹菜应选择耐寒性强、品质好、产量高、抽薹晚的品种。如:开封玻璃脆、实心芹、津南实芹1号、  相似文献   

15.
草莓品种宁玉大棚促成栽培定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莓品种宁玉为试材,研究在大棚内促成栽培时,不同定植时间和种苗质量下的植株生长情况、物候期、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差异,以确定宁玉在大棚内促成栽培适宜的定植时间和种苗质量。结果表明,宁玉草莓进行大棚促成栽培宜早定植,在8月底定植植株生长势强,前期产量和总产量较高;定植种苗选择根颈粗0.7 cm左右的中等苗较好。  相似文献   

16.
正黄瓜是杭州地区早春大棚栽培的主要经济作物,适时早播、早定植是提早上市、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但黄瓜属于喜温性蔬菜,抗寒性差,而杭州早春经常出现的低温、寡日照、阴雨高湿天气加大了育苗管理难度,这里我们将详细解答菜农咨询较多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早春黄瓜强化密植栽培技术,是通过加行高矮秧密植栽培,增加密度,提高单、总产的一种新型黄瓜栽培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不仅合理利用温度光照、水和肥料等资源,而且充分利用黄瓜生长前期的空间,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又增加经济效益。 1. 培育壮苗 早春黄瓜育苗苗令45~50天,育苗时间应在2月上旬左右播种。3月下旬定植,播种后应加强苗床管理,温度控制白天应保持25~30℃,夜间20~25℃,出苗后适当降温。主行黄瓜采用嫁接苗,三叶一心开始进行秧苗锻炼。为防病可在苗床上喷75%代森锌500倍液一次。 2. 适时定植 适时定植是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津绿2号黄瓜是天津市绿丰公司推出的杂交一代黄瓜新品种,具有早熟、抗病、丰产、耐低温等特点。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早熟性好,第一雌花着生在第3~5节,从播种到采收50~55天。抗病性强,高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瓜条深绿色,瓜长30厘米左右,棒状,刺瘤明显,瓜把短,瓜条顺直,品质优。丰产潜力大,一般667平方米产量7500千克以上。适合三北、华东和华中地区早春塑料大棚栽培。1 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是黄瓜丰产丰收的关键,壮苗标准是: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均衡;叶色深绿、叶片肥厚;茎粗节短,分布均匀;幼苗定植前达到二叶一心;苗高15厘米左右;无病虫害。  相似文献   

19.
早春栽培黄瓜,晚秋栽培辣椒,本栽培模式可适当地提前和拖后蔬菜产品上市的时间,市场价好、产量高,相比露地常规栽培可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1.早春黄瓜栽培1.1品种选择选用耐低温、根瓜节位低、瓜码密、瓜条生长迅速、单性结实率高且早熟、丰产抗病的品种。如蔬春、新泰密刺等。1.2育苗早春黄瓜阳畦育苗,播种期可选在2月底3月初。将催芽露白的种子直播于10cm×10cm营养钵内,营养土配制:7份大田  相似文献   

20.
以黄瓜穴盘苗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内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方对黄瓜穴盘苗生长及定植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传统育苗基质内添加营养源有利于培育黄瓜壮苗,应用基础基质(草炭∶珍珠岩=2∶1)+缓释肥(20-9-11)30 g/盘(处理3)、基础基质+鸡粪10%+草木灰5%(处理5)的营养基质培育黄瓜穴盘苗,其生长、定植后产量与浇灌等量营养液处理无显著差异,且管理方便,与空白基质处理相比,幼苗的形态指标、生物量积累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定植后黄瓜前期产量均显著提高,可在黄瓜工厂化穴盘育苗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