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福建省10种类型陆源入海排污口的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把排污口的特征污染物作为海域水环境评价的主要参评参数,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有利于管理者了解排污口排海污染物对邻近海域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进行监督和管理,避免盲目性。  相似文献   

2.
杨琳 《福建水产》2010,(2):50-54
根据2005年6月与9月福建省9个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监测数据,在比较单因子评价法、综合评价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基础上,考虑最大权重因子提出了权重修正内梅罗污染指数法。通过对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判断出该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为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海洋环境动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池养鱼类生长的过程中,有三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水环境、饲料营养和病害防治。人们往往对于后者给予高度重视,而对前者不甚关注。水环境是池塘养殖管理中第一位的限制因子,也是最难于预测和管理的因素,池塘中鱼类的死亡、疾病发生、生长不良、饲料效率差及其它一些类似问题大多与水环境质量有关。以下简要介绍1种较突出的水环境制约因子。1.低溶氧综合症低溶氧综合症起源于水体缺氧,但它是指因水体溶氧量的降低,随之而产生的游离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PH值降低、亚硝酸根离子的增加和各种其它因子与低溶氧相互作用的综合情况。在…  相似文献   

4.
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大范围暴发,导致无锡市居民饮水全面告急,发生严重水危机,引发全球关注。事件发生后,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动参与,全力以赴,积极发挥渔业自身的生物治理优势,为太湖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做出重要贡献。在努力保护水环境的同时,太湖渔业管理机构还积极引导渔民进行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太湖水环境养护修复,促进太湖综合治理不断深化,几年下来,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已多采用池塘集约化的养殖模式.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投饵量的增加,加之药物使用不规范,水体管理技术相对滞后,结果导致水环境不断恶化,鱼病的暴发愈演愈烈.尤其是在水源受限时,养殖水环境的好坏成为了制约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这些问题面前,如何维护好水环境,选择改水剂进行调水改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造成疾病的并发、混合感染,加大了用于疾病防治的药物投入,使管理成本上升,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大量药物的使用,往往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水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这种管理和生产模式与现代生态渔业和无公害水产生产严重违背。如何在水产养殖水质管理中避免或少用对环境有危害的药物,是水产界应该加强研究和推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对虾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水环境具有较大的变化,特别是水质的恶化,常常导致对虾的食欲骤减、蜕皮周期延长、行动呆滞、生长减缓、易于感染疾病,甚至死亡等现象发生,因此重视水环境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据省海洋与渔业局通报,2008年全省13个主要海湾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普遍存在的富营养化现象未得到有效缓解,其中厦门湾白海豚自然保护区、闽江口自然保护区等水环境质量仍然不容乐观。据通报,2008年全省13个主要海湾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13个海湾普遍存在的富营养化现象未得到有效缓解。与2007年相比,2008年沙埕港、祸清湾、兴化湾和深沪湾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而闽江口、泉州湾和东山湾水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退化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恢复受损的水生态系统,促进良性的生态演替,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湿地水环境生态恢复技术已成为当前各国关注的焦点。湿地水环境恢复主要有生态拦截技术、湿地植物净化技术、水生动物净化技术、基于水环境处理的人工浮岛技术和人工湿地净化技术等。在这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湿地植物对污染物的耐受性和多种生态恢复模式的整合将成为今后湿地恢复研究的焦点;同时应该深入研究湿地水环境恢复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探讨其内在的规律和机理,并建设典型湿地水环境恢复示范工程;建立湿地水环境生态恢复技术标准和规范,完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体系,为该技术在我国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青海高原水库湿地的基本状况。针对水库湿地区域水土流失、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调配、土著生物种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体污染、湿地管理缺失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五大体系(组织管理及保护监督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工程体系、科技和监测评价体系和投资保障体系)以加强水库湿地保护,加强三大管理(水资源、水环境和生态保护管理)以改善和维护水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盐碱池塘优势微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温度(20℃,25℃,30℃)和光照强度(2000 lx,4000 lx,6000 lx)组合条件下两种微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结果显示,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均能使水环境pH上升。在本实验范围内,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能使水环境pH显著上升至9.50以上,在温度25℃、光照强度2000 lx条件下,藻密度达最大值1.1×10~7 cells/m L,水环境pH也达到峰值10.83;小球藻生长亦能使水环境pH的上升,并随温度升高、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在温度30℃、光照强度6000 lx条件下,藻密度达最大值8.1×10~6 cells/m L,水环境pH也达到峰值7.73。通过ANCOVA分析,水环境pH和藻细胞密度呈正相线性相关,铜绿微囊藻水环境pH和藻细胞密度相关系数R~2=0.904,小球藻水环境pH和藻细胞密度相关系数R~2=0.903。与小球藻相比,同等藻密度的铜绿微囊藻更易使水环境pH显著上升(P0.01),是池塘养殖水体pH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控制藻相方式进行水环境调控,从而防止池塘pH偏高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渔业活动对水环境的危害,使渔业经济受到制约,但渔业经济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以衡水湖为例,寻求湖泊渔业经济与水环境关系平衡,探索促进水环境改善前提下发展渔业经济的可行性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血红蛋白含量和肌肉蛋白含量为指标,以碱度为1.47 mmol/L的曝气自来水作为对照,研究了碱度为4、7、10、15和20 mmol/L的几种水环境对异育银鲫健康养殖的适宜性.结果表明:4 mmol/L的水环境碱度能提高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但差异不显著(JP>0.05),7 mmol/L的水环境碱度对血红蛋白含量也无显著影响(P>0.05),10、15和20 mmol/L的水环境碱度能显著降低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P<0.05);4、7和10 mmol/L的水环境碱度对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15和20 mmol/L的水环境碱度则会使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这说明,4 mmol/L左右的水环境碱度适宜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而7 mmol/L以上的水环境碱度不利于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14.
以山东武城城市水环境与城市景观规划为例,探讨城市水环境与城市景观建设的规划策略和设计方法。武 城城市水系统规划充分考虑城市用地性质和城市景观,形成河、湖、城一体的水系统布置格局。城市滨水空间整 合对于形成高品质城市用地空间和高品质城市生态景观具有重要意义;水环境、景观规划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是体 现城市特质的有效手段,尊重水环境自然过程的规划设计是形成城市自然生态景观的有效方法。 关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日本对虾病害暴发严重,养殖密度的增大带来的水环境问题受到关注。微生物制剂与药物相比,安全性更高,无毒副作用,成本更低,而且环保,能维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笔者通过对问题高位池水环境的研究,发现微生物制剂在日本对虾高位养殖池水环境的调控和治理上有着明显的作用和优势,尤其是多年来一直困扰养殖户的氨氮、亚硝酸盐问题,微生物制剂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理调控作用,而且还能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太湖流域蓝藻有提前暴发趋势!为有效改善太湖流域水体的质量,近日,浙江省政府出台文件,提出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从水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和农业污染源控制等5个方面提早部署防御蓝藻暴发,改善水环境质量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水环境退化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恢复受损的水生态系统,促进良性的生态演替,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湿地水环境生态恢复技术已成为当前各国关注的焦点。湿地水环境恢复主要有生态拦截技术、湿地植物净化技术、水生动物净化技术、基于水环境处理的人工浮岛技术和人工湿地净化技术等。在这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湿地植物对污染物的耐受...  相似文献   

18.
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压力-状态-响应”指标框架体系出发,针对秦皇岛市水环境生态系统的现状特点,建立了秦皇岛市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得到水环境综合安全度。水环境安全评价结果表明,秦皇岛市水环境的安伞度相对较低,为0.388;在各子系统中,水环境子系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影响秦皇岛市水环境安全的脆弱系统,其中恩格尔系数、化肥施用负荷、人均水资源量、地下水开采系数、生态用水占径流量的百分比、水资源利用率、河流污染百分比等因素是秦皇岛市水环境安全的敏感因子。  相似文献   

19.
外来水生生物入侵对我国渔业水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官余  于孝东  姚维志 《水利渔业》2006,26(3):62-64,112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生物难题,我国的水环境中的生物现状也不容乐观。陈述了我国渔业水域中的入侵生物种,阐述了入侵种对社会和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危害,以此呼吁加强渔业水域中生物入侵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20.
养殖水环境中氮的循环与平衡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养殖水环境中,由于人为的介入和影响。使得水体中氮的各种形态转化和循环过程中发生了改变。笔者详细地介绍了养殖水环境中氮的各种存在形态,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和循环过程,同时总结了前人研究和提出的各种养殖水环境中氮的物质平衡模型,为优化水产养殖和保护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