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拖拉机驾驶室的隔振降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50型拖拉机驾驶室振动噪声进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驾驶室振动特点,对原驾驶室隔振装置进行改进设计,建立了由新的隔振装置和驾驶室组成的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以对耳旁噪声影响最大的频率处的降噪量为设计目标,确定了新隔振装置的参数,使驾驶室内噪声降低了12dB(L)和3.3dB(A)。  相似文献   

2.
拖拉机驾驶室内噪声源的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654拖拉机驾驶室噪声源的测试与分析,确定了影响驾驶室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该拖拉机驾驶室内噪声的建议,并进行了模拟降噪试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654拖拉机驾驶室噪声源的测试与分析,确定了影响驾驶室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该拖拉机驾驶室内噪声的建议,并进行了模拟降噪试验。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船式拖拉机驾驶室的低频噪声,对驾驶室壁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建立驾驶室的声振耦合模型,采用基于模态的声振耦合法对驾驶室内部声学环境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声压峰值较高处对应的振动频率,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然后对驾驶室进行板块贡献量分析,得到在较高声压峰值处噪声贡献量较大的板块。最后分析周期性穿孔空气压膜阻尼结构的降噪机理,并将其应用在噪声贡献量较大的板块,结果表明,通过敷设周期性穿孔空气压膜阻尼,驾驶室噪声在声压峰值处分别降低6 dB,11 dB和10 dB,显著降低驾驶室的低频噪声,研究可为船式拖拉机驾驶室降噪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安装驾驶室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降低拖拉机驾驶员耳旁噪声的降噪手段.目前国外安静驾驶室的隔声降噪性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装上这种驾驶室后耳旁噪声可降低11.5~14.5dB(A),但这种驾驶室造价昂贵,在我国很难推广.我国常见的普通简易驾  相似文献   

6.
拖拉机驾驶室内噪声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频谱分析和相干函数理论,建立了识别拖拉机驾驶室内主噪声源的多输入单输出力学模型,利用自编程序计算了常相干函数、重相干函数和偏相干函数,并且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确定了驾驶室内主噪声源和主噪声传递通道。 实验分析表明,驾驶室内主噪声频率是发动机的燃烧基频,主噪声源是由驾驶室板件振动辐射出来的固体声,驾驶室的主激振源是发动机的振动。根据分析结果,对驾驶室采取了降噪措施,使驾驶员的耳旁噪声由96dB(A)降低到90.5dB(A)。  相似文献   

7.
对驾驶室内声场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驾驶室壁面进行吸声降噪处理后耳旁噪声A声级降噪量的理论计算方法,并通过TY354拖拉机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降低噪声和有效地阻止噪声向外(或驾驶室)扩散,是控制和降低拖拉机噪声的主要途径。详细介绍轮式拖拉机驾驶位置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的原理、计算方法及具体措施,为降低轮式拖拉机驾驶位置噪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某款工程机械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建立驾驶室结构有限元模型和声学模型,考虑声腔—结构耦合作用,开展声学特性分析,得到驾驶室声学模态特性,从而判断驾驶室声腔设计是否合理。利用试验数据,对驾驶室进行板块声学贡献度分析,找出关注频率范围内对噪声贡献度较高的板件,从拓扑优化方面对驾驶室关键部件进行优化和降噪处理,并对优化后的驾驶室进行仿真,验证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车身的声学灵敏度是指施加于车身的单位力产生的内部声压,是一种提高车辆NVH特性的很有效的途径。本文以一拖拉机驾驶室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声振耦合模型,计算了该驾驶室模型的声学模态和声振耦合模态。并根据声振耦合特性和声学灵敏度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在悬架接触点处振动激励引起的驾驶员耳旁的噪声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拖拉机整车系统声固耦合噪声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拖拉机驾驶室内部噪声随机响应的声固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驾驶室内部噪声的随机响应,经MTS振台上的道路模拟试验表明,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把此模型和文献1中计算发动机振动引起的室内噪声模型结合在一起,对拖拉机在实际工况下的室内噪声进行了分析计算和试验,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利用上述方法,在拖拉机产品设计阶段就能对其声学性能进行分析和修改,改变了以往要等样机制造出来之后才能对其声学性能进行分析的传统做法,使拖拉机驾驶室的动态择优声学设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拖拉机驾驶室的声固耦合动态择优声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拖拉机驾驶室内部噪声的主要来源。确认了驾驶室内声固耦合噪声是最主要因素。从理论上探讨了进行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动态择优声学设计的可行性和途径,并通过试验对上述理论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给出了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动态择优声学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壁面有吸声材料的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驾驶室内的噪声响应,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对拖拉机空调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模糊PID的转速单闭环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可以对电机转速进行控制调节,从而驱动制冷压缩机工作,降低拖拉机车内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片机和模糊PID的拖拉机空调电机控制系统稳态误差较小,控制精度较高,与理论基础相符合,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无人驾驶拖拉机的路径跟踪控制,提高其智能化水平,以中国·徽拖HT1804F型拖拉机为研究平台,建立拖拉机-路径侧向动力学模型,采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横向偏差和航向偏差的拖拉机路径跟踪联合控制算法,然后基于CarSim与Simulink设计了联合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路径跟踪联合控制算法能够使拖拉机稳定、精确地跟踪目标路径,满足无人驾驶拖拉机路径跟踪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任意分布参数的拖拉机半轴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四阶矩技术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数值计算方法,讨论了具有非正态随机参数的拖拉机半轴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问题,给出了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设计参数的改变对拖拉机半轴的可靠性的影响,为拖拉机半轴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拖拉机内饰件及使用材料的应用现状,并根据对拖拉机内饰材料在环保、舒适性、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要求,结合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不同档次的各种内饰材料,预测了拖拉机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某拖拉机驾驶室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模态和振动特性分析,并通过试验分析了该模型的声振特性;针对模型的试验结果对驾驶室内噪声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神经网络方法在车内噪声信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以往车内噪声有源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次级声源在初级声场采样传声器上的声反馈问题,提出了车内噪声信号识别和预测的神经网络方法。对被试面包车在稳态和非稳态两种工况下的试验研究表明,利用车身悬置点和发动机的振动信号,通过BP神经网络来识别和预测车内驾驶员耳旁噪声是可行的,可以解决次级声源在初级声场采样传声器上的声反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