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A3α肽聚糖增强灭活嗜水气单胞菌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 A_(3α)肽聚糖对灭活嗜水气单胞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用添加肽聚糖的饲料投喂注射接 种经甲醛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菌苗的彭泽鲫,测定鲫鱼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溶菌酶活性、抗体 效价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肽聚糖与灭活菌苗联合使用,鱼体表粘液和血清溶菌酶活性、 白细胞吞噬活性、抗体效价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显著提高,表明 A_(3α)肽聚糖可增强灭活菌苗的免疫效 果。  相似文献   

2.
免疫增强剂对河鲫鱼白细胞吞噬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饵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免疫增强剂(0.2%,0.5%,0.8%)连续投喂21d。在0,1,4,7,14,21d检测河鲫鱼(Carassius auratus)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该免疫增强剂可使河鲫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都有明显提高。在停止投喂后7d,血清溶菌酶的活性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白细胞吞噬活性依然显著差异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
在饵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免疫增强剂(0.2%,0.5%,0.8%)连续投喂21d。在0,1,4,7,14,21d检测河鲫鱼(Carassius auratus)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该免疫增强剂可使河鲫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都有明显提高。在停止投喂后7d,血清溶菌酶的活性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组白细胞吞噬活性依然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血液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血液免疫应答的影响.将苏云金芽孢杆菌按1.0×10~(11)、3.0×10~(11)、5.0×10~(11) cfu/kg 3个浓度添加在鱼用全价颗粒饲料中,投喂经嗜水气单胞菌疫苗免疫组(A_0~A_3)和未免疫组(B_0~B_3)黄河鲤,分别于0、15、30、40 d时检测各组黄河鲤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以及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使黄河鲤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添加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浓度越高,血液白细胞活性和溶菌酶活性越强.免疫组与未免疫组白细胞吞噬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而溶菌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在停止投喂后10 d,白细胞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苏云金芽孢杆菌还可提高黄河鲤的凝集抗体效价及攻毒后的存活率,其中,当菌株添加浓度为5.0×10~(11) cfu/kg时,受免疫的黄河鲤免疫保护率最高.即投喂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血液免疫应答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分别含1%(质量分数)的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水提取物的饵料连续28d饲喂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其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可使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有明显提高。投喂药饵后4d,吞噬百分比(PP)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投喂药饵后4d或7d,吞噬指数(IP)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在停投药饵后的10d,PP、IP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极显著差异。同时,投喂这4种中草药后,异育银鲫血清和体表粘液溶菌酶的活性也有明显提高,但体表粘液溶菌酶活性远远高于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投喂药饵7d后,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但在停止投药后10d,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两种多聚糖对彭泽鲫生长影响及免疫促进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在彭泽鲫鱼种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β-葡聚糖、肽聚糖(Peptidoglycan PG),添加量分别为2g/kg、2g/kg、200mg/kg,饲养60d。生长率及成活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仅略有提高。饲养中添加酵母细胞壁、β-葡聚糖、肽聚糖后均提高了血清溶菌酶活性,尤以β-葡聚糖最为显著;酵母细胞壁、肽聚糖均能提高受免彭泽鲫凝集抗体效价,但2种多聚糖对抗体形成动态影响有一定时差。肽聚糖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增强特异性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7.
选用60 g左右健康正常的鲤540尾,随机平均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试验设6种处理,即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甲基盐霉素0(对照组)、10、20、40、80、160 mg/kg。研究了甲基盐霉素对鲤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0 mg/kg甲基盐霉素对鲤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影响不显著,而添加20~160 mg/kg甲基盐霉素对鲤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活性有一个从促进到抑制的转变,剂量越高,这个转变越快,并且随饲喂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8.
饲料Vc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X用维生素C(Vc)含量为0~2500mg/kg的配合饲料连续投喂大菱鲆70d后,测定大菱鲆血液白细胞的总数、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结果表明,饲料中Vc含量增加到250mg/kg,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进一步提高Vc含量,白细胞总数没有显著变化;血清溶菌酶活性在Vc含量为250mg/kg时最高,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添加Vc的各试验组的总补体活性明显地高于对照组,但是添加Vc的各组之间的总补体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别;Vc含量对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将阿维拉霉素按照一定的浓度添加到饲料中,投喂经注射接种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hydrophila)菌苗的鲤,于免疫后的第7 d、14 d、21 d、28 d和35 d检测供试鲤血液中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抗体效价、补体C3含量及免疫保护率(RPS),探讨了阿维拉霉素对受免鲤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阿维拉霉素(4 mg/kg和8 mg/kg),投喂较长时间(≥28 d)会降低受免鲤的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中的溶菌酶活性和抗体效价,减少受免鲤血清中补体C3的含量,减弱鲤抵抗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的能力,每公斤饲料中添加8 mg的阿维拉霉素其免疫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脂肪源、VC和VE以及上述3种复合营养性添加剂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力、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鳀鱼鱼油为脂肪源,添加高剂量的VE能提高大菱鲆血清补体活性,并且提高大菱鲆的溶菌酶活性,但不影响大菱鲆血液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白细胞总数;饲料中VC含量增加到250mg/kg,大菱鲆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而进一步提高饲料中的VC含量时,其白细胞总数没有显著变化;血清溶菌酶活性在VC含量为250mg/kg时最高。饲料中VC含量对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没有影响。在75d的养殖时间内,摄食复合营养性免疫增强剂的大菱鲆,其体重增重率(平均为95·3%)和成活率(99·4%)均明显高于未摄食营养型免疫增强剂的对照组体重增重率(68·0%)和成活率(93·7%)。  相似文献   

11.
灰树花多糖对鲫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灰树花多糖(Polysaccharide of Grifola frondosa,PGF)药饵连续投喂鲫鱼35d,通过测定血清凝集抗体效价、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离体白细胞吞噬活性(phagocytic activity)、吞噬细胞杀菌活性(bactericidal activity),研究灰树花多糖对水产动物特别是鲫鱼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以不同剂量(分别为250mg/kg鱼体重、400mg/kg鱼体重、500mg/kg鱼体重、600mg/kg鱼体重、1000mg/kg鱼体重)的灰树花多糖药饵饲喂试验鲫鱼,分别于第0、7、14、2l、28、35d用血凝板法、MTT染色法进行免疫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各添加水平均可增强鲫鱼的免疫功能,其中剂量为400mg/kg、500mg/kg和600mg/kg的吞噬活性及杀菌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剂量为250mg/kg、1000mg/kg时,杀菌活性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00mg/kg组、500mg/kg和600mg/kg组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400mg/kg组、500mg/kg和600mg/kg组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最高为1:256,250mg/kg和1000mg/kg组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最高为1:32。各项指标的峰值出现在第2~3周。  相似文献   

12.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 g/kg、1.0 g/kg、1.5 g/kg、2.0 g/kg、2.5 g/kg的云芝多糖,饲喂(9.0±1.0)g奥尼罗非鱼(rom is niloticus×O.aureus)56 d后,测定罗非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ACH50)活力。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5 g/kg时,试验组罗非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高,饵料系数显著降低;添加量为1.0 g/kg时,血清溶菌酶和ACH50活性达到最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添加量为2.5 g/kg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茯苓多糖对中华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口服茯苓多糖对中华鳖(Trionyxs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共分3个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mg/kg茯苓多糖作为试验组,添加500·0mg/kg酵母细胞壁作为免疫刺激剂对照组,以投喂基础饲料作为空白对照组。连续投喂28d后,测定中华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活力和补体活性。结果表明:在中华鳖饲料中添加茯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能显著提高中华鳖白细胞的吞噬活性(t检验,P<0·05),而2个试验组之间中华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没有显著差异(t检验,P>0·05);2个试验组中华鳖血清中补体C3和C4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呈显著差异(t检验,P<0·05),而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在中华鳖饵料中添加茯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对中华鳖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云芝多糖对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云芝多糖(Coriolus versciclor polysaccharides,CVP)按不同的剂量(0、0.25、0.5、1.0、2.0和4.0 g/kg)添加到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56 d,并在试验的第0、7、14、21、28、35、42和56天取样检测CVP对供试鱼血液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补体C3、C4的含量共5种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25 g/kg的云芝多糖,对银鲫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活性和补体C3、C4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0.5 g/kg、1.0 g/kg的云芝多糖,对5种指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并当添加量为1.0 g/kg时,在14~21d时效果最显著(P<0.05);而添加2.0 g/kg和4.0 g/kg的云芝多糖,5种指标在试验的后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在银鲫饲料中添加0.5~1.0 g/kg的云芝多糖对银鲫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光合细菌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组光合细菌质量浓度分别为2.5、5.0、10.0g/m3,在第1、7、14、21、28天检测鲤鱼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该光合细菌制剂可以提高鲤鱼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血清溶菌酶活力.鲤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随着光合细菌制剂浓度的增加和泼洒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6.
微生态制剂对银鲫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饲料中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为1×1011/kg,即可显著提高银鲫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投喂微生态制剂后第4天或第7天,PP、PI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而且在停止投喂微生态制剂10d后,试验组的PP和PI仍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投喂微生态制剂后第7天,试验组银鲫溶菌酶的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投喂制剂前及对照组,停止投喂第10天,血清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水温25℃下,给体质量(5.8±1.5)g的半滑舌鳎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300、600、900、1200、1500mg/kg和1800mg/kg黄芪多糖的饲料后,每隔18d检测半滑舌鳎鳃黏液溶菌酶、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以检测半滑舌鳎鳃黏液对黄芪多糖的免疫应答及较佳剂量。90d的免疫结果显示,半滑舌鳎鳃黏液溶菌酶、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先增强后降低;半滑舌鳎鳃黏液酸性磷酸酶活性对低剂量(300~600mg/kg)和中高剂量(1200~1800mg/kg)黄芪多糖的免疫应答,随试验时间延长,分别呈增强及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束时,中低剂量(600~900mg/kg)黄芪多糖组半滑舌鳎鳃黏液溶菌酶、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从成本、高非特异免疫活性的角度看,半滑舌鳎配合饵料中黄芪多糖较佳添加剂量为600mg/kg。  相似文献   

18.
三种免疫添加剂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Vc、酵母多糖和壳聚糖,连续投喂42d,并在试验的第14、28、35和42天取样检测,研究其对草鱼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活性、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补体C3、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共6种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Vc可以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SOD活性、AKP活性、补体C3含量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高,并降低MDA含量。添加酵母多糖可以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AKP活性、补体C3含量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并降低MDA含量,但不能提高SOD活性。添加壳聚糖可以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SOD活性、AKP活性、补体C3含量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但不能降低MDA含量。饲料中添加Vc、酵母多糖和壳聚糖均对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通过甲状腺激素对草鱼免疫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初始体质量为(1.04&#177;0.01)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对象,在探讨内分泌激素—甲状腺激素对草鱼免疫功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壳聚糖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内分泌调控。实验分别制作含甲状腺激素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mg/kg、1mg/kg、5mg/kg、10mg/kg饲料的甲状腺激素)和含壳聚糖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5%、0.50%、0.75%、1.00%的壳聚糖),在循环水族箱中饲养草鱼70d。实验结束后测定试验鱼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T3和T4)含量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甲状腺激素对草鱼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头肾和脾脏溶菌酶活性、头肾NO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两者变化趋势相似。故认为甲状腺激素能够调控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壳聚糖对草鱼血清中甲状腺素含量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吞噬活性、头肾和脾脏溶菌酶活性、头肾NO含量)也有显著影响(P〈0.05),而且在各实验组有较为相似的变化趋势。综合以上结果认为,壳聚糖可以通过内分泌途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实现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控。鉴于0.50%壳聚糖组具有最强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壳聚糖在草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50%。  相似文献   

20.
在草鱼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壳聚糖,连续投喂42 d,研究壳聚糖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壳聚糖可以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SOD活性、AKP活性、补体C3含量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并能降低MDA含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 g/kg的壳聚糖对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最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