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山植树、缓坡种果、坡下养猪、猪粪肥田、沼气照明、水面浮鸭、水中养鱼、田地种粮、循环配套、综合治理。”在湖北省京山县采访,青山绿水间展现在^们眼前的是一幅生态农业林茂粮丰的画卷。十几年的生态农业建设,已为这个县带来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灵川县把农村能源建设纳入政府行为,作为生态农业,造福群众,建设小康文明村的实事来抓,走山区以省柴灶为主,城郊以液化气为主,平原大力发展沼气的能源建设路子,农村能源建设有较大突破。1997年,建成沼气池3100座,完成省柴灶6500户,相当于前3年的8倍,合格率达100%。全县一年可节省木材13万立方米。前几年,灵川农村能源建设进展缓慢,由于群众思想观念没有更新,技术服务跟不上,沼气建设不配套,所建叱D多座沼气池大多报废停用。1997年,在恭城召开全区生态农业现场会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乡成立了农村能源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3.
海南热带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资源优势和制约因素为依据,因地制宜,设计出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热带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以发展沼气为纽带、多层次开发利用生物质,建设热带特色生态农业;热作、水果加工废液综合开发治理;“养殖—沼肥—热果”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建设;节、开、改综合建设等四项技术工程,还分析了海南热带生态农业发展的前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的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生态农村发展模式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以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为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农业及其产品逐渐成为都市人群的消费选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路。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也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为此,本刊记者最近采访了著名生态农业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校务处处长吴文良教授。  相似文献   

5.
东台市生态农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东台市生态农业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东台市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生态农业试点县的机遇,以植树种草为先导,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生态农业,成效显著。1999年7月在喀喇沁旗召开的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东北片验收会议上,这个旗实施的生态农业试点成果顺利通过验收,以总分数列第二名,跨入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中评出的10个先进生态农业旗县行列。 喀喇沁旗地处燕山山脉东段,是传统的农业旗县,多年来由于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全旗经济的发展,被国家列为“八七”扶贫攻坚重点旗之一。为了改变这种落后局面,从1994年起…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林业》2005,(9):26-28
建国以来,鄂尔多斯沙质荒漠化的治理,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农田、牧场、交通等方面的治理上摸索出了比较成功的技术,诸如,流沙的固定技术,防护林体系建立技术,水、草、林、粮、机、种、养、加、产、供、销之配套库伦建设技术,封育保护、培育改良、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建立饲草、饲料、人工草场技术,飞播治沙技术,节水技术,沙地混农林业复合经营技术,坝系生态农业小流域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1997年,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农业,在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林业厅的直接领导下,经农村能源系统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忆旧岁,好年头,硕果累累。1.各级党政领导进一步重视能源生态农业建设。自治区党委和政府1997年10月在恭城县召开全区生态农业现场会议以来,各地、市、县党政领导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一步重视能源生态农业建设,特别是桂林地区、南宁地区、贺州地区、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南宁市以及相当部分县市的主要党政领导亲自抓点,在点上召开现场会,贯彻落实恭城会议精神.并结合本…  相似文献   

9.
太湖地区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剖析高树铭,张育勇昆山市盛家庄是太湖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个生态农业村的典型。盛家庄村位于昆山市以东的兵希镇,北与兵希集镇毗邻。1991年9月被确定为江苏省生态农业综合建设试点之一,在省、市农业环保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由昆山市农技推...  相似文献   

10.
王蓬 《河北林果研究》2011,26(3):304-307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探索较优的生态农业模式是当前我国生态农业主要研究方向。本研究对冀北山区果园现状、脆弱性、建园模式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对果园建设提出了期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滩地生态农业几种开发模式的调查和效益分析,指出,开发滩地资源,建设生态农业,不仅激活了存量土地资源,而且是条件类似的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全省河流中下游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浅谈遂昌县生态公益林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遂昌县生态公益林建设情况及社会现状,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面临的6大问题.提出了应积极提升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法律(规)地位,在农业开发上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和建立良好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本文根据龙江县的自然地理概况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的情况,论述了龙江县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科学规划及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4.
喀什地区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农业作为高效现代农业,在喀什地区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和基础。同时存在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等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因素。为此,必须采取加大设施农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发展特色外向型精品设施农业,充分发挥“反季节”作用,强化科技服务,研发经济实用型设施材料,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确保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日本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和我国现在一样面临着农村问题,但日本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得很好。因此,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在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少农民、解放农业、解决农村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上游低中山常绿阔叶林区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恢复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长江上游中低常绿阔叶林区森林的生态功能,认为该区的森林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农业生态屏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生态作用;提出了七个恢复对策;(1)改良“杂木林”观念,确立常绿阔叶林的不可替代地位;(2)建立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3)积极进行现有人工林的改造;(4)搞好农林结构调整。促进退耕还林;(5)突出流域单元的恢复重建的示范作用;(6)加强科学研究;(7)加强教育,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17.
榆林风沙滩地区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是国民经济成长和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对于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具有深远的意义。榆林风沙区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有一定的优质和潜力,在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提出的对策是:(1)制订优化的综合配套技术;(2)积极发展水地,建设基本农田;(3)优化品种结构,定排适宜销对路效益高的品种;(4)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5)走农庄式的多产业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18.
云南中缅边境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一条绿色安全带,因地质地貌和气象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为活动容易造成环境恶化、生物资源缺乏,引起地区贫困。只有两国政府友好合作,创建有效的管理体制,建立法规化的环境成本补偿机制,加强生态建设,使生产布局和种植结构合理,以独创品牌和新的农业形式、经营方式、结构组合等科技手段,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并开发旅游资源,达到可持续经营,造福两国边境人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首都周围绿化工程为例,论述了林业的生态环境建设主体地位确立的客观性,指出主体地位确立的物质基础在于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主体地位确立的条件在于诸多矛盾的正确处理。从而从理论上分析确立了林业的生态环境建设主体地位。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把首都周围绿化工程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提出了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根据低山丘陵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实行农、林、果、牧等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良性的生态农业结构,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是开发低山丘陵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