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莱姆病(Lyme disease)又被称为莱姆包柔体病,是以蜱为传播媒介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人、犬、猫、马、牛、鹿等多种动物易感。犬莱姆病能够引起犬的皮肤、关节、神经和心脏等多个组织器官的损伤,同时犬作为人类的伴侣,犬莱姆病威胁着犬和人健康,因此值得关注。1莱姆病的病原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lato or lyme borrelia)又称伯氏蜱螺旋体,是莱姆病的病原,属于螺旋体目  相似文献   

2.
海南4个地区犬体表蜱种鉴定及其无形体携带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海南省犬体表蜱虫的种类及其携带无形体的情况,对4个地区犬蜱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进化分析,且基于16S rRNA和gltA基因,通过PCR检测犬蜱携带无形体的情况。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所有蜱类为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基于蜱虫线粒体16S rD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研究中所获得的HN-01和HN-02基因序列处于不同的遗传进化分支,HN-01与已知的来自美国的血红扇头蜱(MH018842)处于同一分支,HN-02与来自泰国(KC170744)的血红扇头蜱处于同一分支,与我国甘肃省、北京市所获得的血红扇头蜱(JF979377、KC203362)序列亲缘关系较远。基于扁平无形体(Anaplasma platys)gltA基因的PCR结果表明,犬蜱携带有扁平无形体,其阳性率为1.1%(6/546)。基于16S rRNA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研究中获得的犬体表蜱未携带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agocytophilum)和牛无形体(Anaplasma bovis)。  相似文献   

3.
<正>犬寄生虫病主要有扁形动物门: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泡状带绦虫、豆状带绦虫、斯氏多头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犬复孔绦虫、线中绦虫、孟氏叠宫绦虫、宽节双叶草绦虫;线形动物门:旋毛型线虫、狐毛尾线虫、粪类圆线虫、犬钩口线虫、犬弓手线虫、犬恶丝虫;节肢动物门:长角血蜱、二棘血蜱、残缘璃眼蜱、血红扇头蜱、微小牛蜱、草原革蜱、犬疥螨、犬耳痒螨、犬蠕形螨、犬虱蝇、犬毛虱、犬栉首蚤、  相似文献   

4.
犬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犬主要表现为出血性黄疸、高热、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坏死和水肿等症状。本病是犬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雄犬发病率高于雌犬,幼犬发病率高于老年犬。笔者对临床发生的病例采取综合诊疗措施,共治疗该病犬27只,治愈24只,死亡3只,治愈率为88.89%。  相似文献   

5.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犬共患传染病。犬的钩端螺旋体病是由犬钩端螺旋体或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所有年龄的犬均易感,公犬和幼犬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临床上以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为主要特征。此病可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进行确诊。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切断传染源,加强免疫预防措施。一旦发现本病应进行及时治疗,但发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传统的诊断方法也难以准确快速的诊断本病。近年来,已有新型诊断和防治方法的报道。本文就钩端螺旋体病进行了总体描述,并综述了各种现有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为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诊治和深入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病是由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犬主要表现为出血性黄疸高热、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坏死、水肿等症状。近年来,犬钩端螺旋体病在宠物临床上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对该病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笔者根据临床诊治体会和相关资料,对犬钩端螺旋体病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了解新疆南疆地区犬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的情况及流行特点,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从新疆南疆采集的160份犬血清进行抗伯氏疏螺旋体IgG抗体检测,比较不同来源及不同性别犬伯氏疏螺旋体抗体阳性率的差异,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伯氏疏螺旋体rrf(5S)~rrl(23S)rRNA间隔区片段进行血清样本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160份被检血清中18份抗伯氏疏螺旋体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1.25%,其中,农村饲养犬的阳性率为21.81%(12/55),城市家养犬的阳性率为5.71%(6/105),差异极显著(P0.01);雄性犬和雌性犬的抗体阳性率依次为11.63%(10/86)和10.81%(8/74),差异不显著(P0.05)。巢式PCR检测到2份阳性样品,测序结果表明犬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属于B.garinii.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正>1蜱的种类及其危害蜱不仅是畜禽的外寄生虫还可以作为其他病原的传播媒介。蜱可以吸食家畜的血液,影响家畜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是立克次氏体、病毒、蠕虫、原虫、螺旋体及细菌类疾病的传播媒介,而且有很多的疾病为人畜共患病。每年因蜱造成的危害巨大,据统计,每年世界上有多达5亿头动物感染蜱以及蜱传病,治疗的费用高达139亿~187亿美元。蜱为蛛形纲寄型目蜱亚目蜱总科,目前已知的蜱的种类有800多种,  相似文献   

9.
<正>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以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和流产为主要症状的人兽共患病。我国是受钩端螺旋体病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最为常见。但是近年来,北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有时也会从家养犬、猫中检测出该病。  相似文献   

10.
<正>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即细螺旋体病;又称出血性黄疸,是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犬细螺旋体病是由细螺旋体的犬型和出血黄疸型引起的,其特征为急性发热、黄疸、脱水、呕吐、出血性腹泻、血沉加快、血红蛋白尿、毒血症、出血性素质、严重虚弱和最后死亡。1流行病学钩端螺旋体一般随尿液从病犬或其他患病动物排出,污染周围环境,成为危险的疫源地。本病主要通过皮肤、  相似文献   

11.
蜱类可感染、传播和贮存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对人类健康生活和农牧业生产活动带来极大的危害。1990年以来,福建先后发现3种蜱媒疾病(莱姆病、斑点热立克次体病和环状病毒病),这3种疾病今后可能成为福建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这3种蜱媒疾病在福建省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钩端螺旋体有多种血清型,能感染各种家畜和人,尤其是在低洼温暖地区的猪、牛、犬经常受到钩端螺旋体侵袭,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南方感染率很高,病症多不明显易被忽视,只有感染了致病性强的钩端螺旋体才呈现典型的临床特征。治疗及时病畜容易康复,但可从尿中长时间排菌,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黑龙江省海伦市一厂二矿及星火牧场革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情况,用嵌套PCR方法对伯氏疏螺旋体23S rRNA基因进行扩增。提取的96份样品DNA中,51份为阳性,总检出率为53.13%。其中一厂二矿的31份为阳性,检出率为64.58%。星火牧场中20份为阳性,检出率为41.67%。将部分阳性样本进行序列分析,BLAST比对发现两种基因型。本试验证实了这两个地点革蜱均携带伯氏疏螺旋体,且感染率较高。这两个地区生活或工作的人及家畜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4.
对卫辉市某2.5月龄的以后肢麻痹为特征的藏獒进行临床检查、血液涂片染色镜检、血液常规检测、蜱形态学观察和蜱种鉴定.结果表明:藏獒红细胞内有大量犬巴贝斯虫寄生,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数升高,血红蛋白含量正常,感染蜱为长角血蜱.最终确诊为长角血蜱侵袭致藏獒"蜱麻痹"和巴贝斯虫感染.应用伊维茵素、血虫净等药物进行治疗,3 d后该...  相似文献   

15.
在河南省部分地区30个采样点采集寄生于绵羊、山羊、牛、犬、刺猬体表的蜱355只,扩增其16S rDNA和ITS-2基因序列,根据序列比对结果,结合形态学鉴定,显示共有长角血蜱83份、微小牛蜱16份、褐黄血蜱6份.利用巢式PCR方法扩增蜱体内4种无形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绵羊无形体、边缘无形体和牛无形体)的16S rRN...  相似文献   

16.
牛娟科 《河南农业》2019,(22):55-55
犬巴贝斯虫病是犬通过感染有巴贝斯虫的蜱叮咬吸血引起的血液原虫病,其感染犬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溶血性贫血、发热和脾肿大。郑州市管城区农委动物卫生监督所于2017年10月收治一条棕色泰迪犬,确诊为吉氏巴贝斯虫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摘要:螺旋体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微生物,其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犬为该病易感动物之一。临床上以血便为主要特征。笔者通过在千山区兽医站门诊工作过程中确诊的12例犬螺旋体病的诊断和治疗,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犬巴贝斯虫病是严重危害犬健康的血液寄生虫病,巴贝斯虫通过蜱作为媒介寄生于犬体红细胞,红细胞被虫体分解,从而表现为发热、贫血和出现血红蛋白尿等临床症状,严重感染导致死亡。本文综述犬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治疗等,以期为犬巴贝斯虫病的科学治疗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蜱俗称壁虱、扁虱,是寄生在家畜、鼠类等体表的虫子。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季节,夏天较活跃,冬天基本不活动。蜱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游离动物体后附着在草上,可叮人、吸血。雌虫吸饱血膨胀后形状如同蓖麻籽。蜱叮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蝉传斑疹伤寒、野兔  相似文献   

20.
<正>禽螺旋体病又称禽疏螺旋体病,是一种能感染多种禽类的急性、发热性、败血性、细菌性疾病。引起本病最常见的生物媒介是波斯锐缘蜱。螺旋体为一类外形呈螺旋状的细菌,其主要定殖在大多数哺乳动物和家禽(包括猪、人类和家禽)的大肠中。禽螺旋体病仍是一种重要的疫病,以昆虫为传播媒介,不易控制。1病原、流行与传播引起本病的致病体为鹅疏螺旋体,是一种运动活跃的螺旋体,大小为(0.2~0.3)μm×(8~20)μm,由5~8个松散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