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冬枣果实贮藏期间发生的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进行了概述:侵染性病害有黑斑病、溃疡病、软腐病等;生理性病害为苦痘病、缩果病、酒化褐变和冷害等。冬枣储藏病害的发生可以通过田间综合玉预防、采后处理和控制贮藏环境条件等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不同气体成分对冬枣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冬枣的呼吸生理特点,冬枣气凋贮藏试验采用了4种不同的O2和CO2气体成分.通过比较各种试验处理的贮藏效果,确定了冬枣气调贮藏最佳气体成分为:O2含量为3%,CO2含量为2%。  相似文献   

3.
冬枣贮藏期主要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本文对冬枣贮藏期主要病害种类、危害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冬枣贮藏期主要病害有5种.分别是浆胞病、霉腐病、果柄基腐病、缩果病和枣果酒化;同时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冬枣浆胞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1、气调贮藏可有效地延缓冬枣PPO活性高峰的到来,阻止总酚含量的下降,较好地保持了冬枣细胞膜的完整性,延迟了褐变的发生。2、枣果PPO的最适pH值为7.0。冬枣PPO作用的最适天然底物为没食子酸。3、冬枣在采后贮藏前65天内,乙醇含量逐步增多;65天后乙醇含量又略有下降,但在整个贮藏期间,CA的乙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气调贮藏会提高ADH的活性,尤其是在贮藏后期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从冬枣生态、生物特性出发,就冬枣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果后贮藏等方面介绍了冬枣丰产管理技术,为发展优质商品冬枣生产提供了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6.
冬枣浆胞病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冬枣贮藏期浆胞病病原微生物进行了连续系统的分离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贮藏冬枣浆胞病病原真菌主要为两种,半知菌亚门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 Nees Wallr.)和半知菌亚门无孢菌群根菌索菌(Rhizomorpha Roth.ex Fr.);连续3年均分离到的贮藏冬枣浆胞病病原细菌有4种,对4种病原细菌进行了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DNA片段的扩增,并完成了062281菌株rDNA片段的序列测定,经过同源性分析,将062281号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栓皮栎种子的最佳贮藏处理措施,解决栓皮栎种子贮藏困难和易受病虫危害,导致春播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笔者采用室外沙藏、控温冷藏2种贮藏方式,结合温水浸种、杀虫剂拌种、杀虫剂熏蒸3种不同消毒杀虫处理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贮藏处理措施的种子,出苗率差别较大。冷库贮藏效果优于室外沙藏,杀虫剂熏蒸优于其他消毒杀虫方式。因此,栓皮栎种子的最优贮藏方式是杀虫剂熏蒸后冷库恒温保存。  相似文献   

8.
冬枣树皮疱斑病Phoma persicae是近年在冬枣上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2009~2011年对其开展了室内抑菌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恶唑菌酮.氟硅唑,抑菌率分别为98.7%、96.2%、94.9%、93.6%、92.3%;田间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氟硅唑、中生菌素,防治效果分别为90.2%、87.1%、80.4%、69.1%,可以在防治冬枣树皮疱斑病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晚大新高梨轮纹病病原菌的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梨的贮藏提供参考,以晚大新高梨病果为研究对象,对梨病果轮纹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培养,测定其致病性。结果表明:晚大新高梨在贮藏期间极易出现梨轮纹病害;受损伤的梨果感染梨轮纹病机率较大,未受损伤的梨果感染此病的机率较小。因此梨果采收一定要确保无伤采摘。  相似文献   

10.
冬枣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通过对不同成熟度冬枣进行贮藏保鲜试验.确定了最适宜冬枣贮藏的采收成熟度为初红成熟度。该成熟度冬枣贮藏65d,好果率高达97.8%.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增加10.8%,硬度降低13.2%.Vc含量增加0.2%。可滴定酸仅降低4.5%。  相似文献   

11.
选择生物质气化制低碳混合醇作为开发对象,在实验室完成了3 mL级低碳混合醇合成催化剂的筛选工作和寿命考察,进行了催化剂的放大制备;并将选定的催化剂应用于300 mL单管低碳醇合成装置,考察反应温度和循环比等对催化剂的CO转化率、总醇合成收率和C2+醇选择性的影响,对低碳醇合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试验在压力5 MPa、温度280℃和进塔气流量3 000 L/h(空速10 000 h-1)条件下,CO转化率达30%,总醇和C2+醇选择性分别为50%和35%,总醇时空产率达0.215 kg/(kg.h)(相对于催化剂)。这为千吨级低碳醇合成中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型DNQ胶的工艺流程为:甲醛和尿素摩尔比1.001.30,二次尿素投入,投入比U1=65%、U2=35%,聚乙烯醇2.5%,酸性阶段pH=4.2~4.5,控制温度90℃~92℃,放料前加入甲醛吸收剂(MS),调pH=7.5~8.0。DNQ胶固体含量55%~60%,粘度35~60 S(T4),贮存期2~3个月,游离甲醛含量<0.3 mg·L-1,达到国家标准(E0<0.5 mg·L-1)。使用新型DNQ胶生产的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乐东拟单性木兰种源和家系种子苗木培育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乐东拟单性木兰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和珍贵用材树种。2006年10月,收集湖南长沙12个和江西7个优良单株(家系)种子进行苗木培育试验。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种子千粒重在84.75~187.10g之间,平均千粒重为132.1g,湘10最重。始发天数在18~87d之间,平均始发天数为27d,以湘11最长,赣1、赣3和赣6最短。场圃发芽率在43.6%~75.6%之间,平均场圃发芽率为56.16%,湘2最高,赣5最低,最高家系比最低家系的场圃发芽率高73.4%。出苗期在84~136d之间,平均出苗期为113d,湘11最长,湘8最短,最长家系出苗期比最短的多52d。苗木保存率在69.23%~93.60%之间,平均保存率86.22%,湘7最高,赣4和赣6最低;湘种源家系保存率86%,赣种源家系保存率74.29%。苗高生长家系间及重复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苗木高14.5cm,高生长在10.8~19.5cm之间,以湘7最高,达19.5cm,其次是湘9和湘4,赣种源家系平均苗高为11.2cm,湘种源家系平均苗高比赣种源高36.6%。千粒重与苗高、发芽率及保存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优质抗裂金丝小枣新品种‘沧金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金1号’由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选育。果实圆形,个大,纵横径平均为2.61 cm×2.58 cm,成熟果实紫红色,平均单果重8.3 g,最大单果重12.7 g,制干率60%,鲜果含可溶性固形物32.08%,Vc451 mg/100 g,干枣含糖量73.5%;味甘甜微酸,品质上等,可食率97%,肉厚核小,制干率60%,适于鲜食和制干。株行距3 m×5m,嫁接后连续3 a开甲,株产鲜枣20.5 kg,产量13.84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0%;连续4 a开甲,株产鲜枣21.5 kg,产量14.51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3%;连续5 a开甲,株产鲜枣23.5 kg,产量15.86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2%;耐瘠薄,抗盐碱,抗病能力强,抗裂果,裂果率低于3%;2010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钙果新品种在兰州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钙果在兰州的生长表现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成活率农大钙果3号为80%,农大钙果4号为85%;栽植1年后,平均株高农大钙果3号为59 cm,最高为71 cm,农大钙果4号为47 cm,最高为58cm;株丛面积农大钙果3号为0.18 m2,农大钙果4号为0.20 m2;农大钙果4号果实单果质量8.76 g,果实中...  相似文献   

16.
杂种落叶松家系苗期高生长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林口县青山林场落叶松杂种苗与各优良种源苗(2年生)进行变异分析的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存在丰富变异,变异系数在26.8%~46.9%之间,平均为32.8%;各种源间苗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青山种源杂种苗高生长最快,为49.21cm,小北湖优良种源苗高生长最慢,为22.6cm,青山种源高生长比小北湖种源高生长快117.7%;23个落叶松各家系间苗高差异极显著,生长最快的黑龙江青山Q6号家系(58.04cm)比生长最慢的小北湖家系(22.6cm)快156.8%.各家系内苗高存在丰富变异,变异系数在17.5%~46.9%之间,平均为26.3%.种源内家系间苗高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探讨辽宁省鞍山市地产南果梨红果皮中花青素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南果梨红果皮中花青素提取量为技术指标,考察各工艺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南果梨红果皮中花青素提取的优选条件,为0.1%HCl甲醇溶液(pH=4.O)以1:4的料液比在50℃下浸提两次共计240min,提取量可达40mg/g。结论:检测数据可靠,提取方法简单合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黄檗种子园无性系花序伸长生长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雌、雄花序分别在6月10日和6月8日停止伸长生长,雌无性系间花序长度差异在6月3日达到显著水平并于次日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无性系间雄花序的长度差异开始发育时就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间雌花序伸长生长的同步性高于雄花序;雌无性系花序长度平均为9.41 cm,其中M9号无性系花序最长,为10.62 cm,雄无性系花序平均长度为9.83 cm,其中F4号无性系花序最长,为12.47 cm。树冠不同方向上着生的花序长度差异分别在5月29日和5月30日达到显著性水平;着生在树冠南侧的雌、雄无性系花序均最长,分别为10.88 cm和11.36 cm。  相似文献   

19.
杉木人工林不同采伐方式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礼光 《防护林科技》2004,(6):22-23,76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杉木人工林不同采伐方式的生态、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效益方面,皆伐最高,70%择伐次之,50%择伐第三,30%择伐最小;生态效益方面,70%择伐最高,皆伐最小;社会效益方面,50%择伐最高,皆伐最小。综合效益以70%强度择伐最大,50%择伐其次,皆伐第三,30%择伐最小。建议杉木林主伐采用强度为70%择伐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20.
赛黑桦(Betula schmidtii),又称辽东桦,散孔材;木质厚重、坚硬,传统上用来制作车轴、木锤、擀面杖、算盘珠等(戚继忠等,2009;Akcehob et al.,2006),主要生长在我国东北东部与朝鲜接壤地区,与该地区相邻的朝鲜南部和俄罗斯南部海滨一带(锡霍特山脉南端)亦有分布,成年立木高约20m,树干直径约70cm,寿命约300~350年(Nechaeva,1972;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