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在铲刀连接座凹球面的感应淬火装置中采取屏蔽环措施,有效地避免了凹球面在感应淬火时出现的尖角效应问题;通过在装置中设置可调水平方向间距的回转组件,有效地解决了凹球面在绕其有效感应弧面回转时出现的球面水平感应间距难以控制的问题;通过在装置中设置可调竖直方向间距的旋转驱动组件,不仅解决了凹球面感应淬火时所需的低速回转问题,而且解决了凹球面与淬火感应器有效感应弧面之间存在的竖直感应间距难以控制的问题,继而进一步确保了淬火质量的控制。该淬火装置结构新颖,操作方法简单,省时省力高效,并易于实施,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两种不同淬火冷却介质的对比试验,发现28SiMnB板簧材料因其B的含量为0.001%~0.004%可显著提高材料的淬透性;同时碳含量低,淬火时马氏作比客较小,因而可采用较高冷却速度的淬火介质,即PAG类水溶性淬火液(冷速可调)。利用这一特性,生产中可根据钢种的不同代化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3.
<正>我厂生产的150拖拉机前桥转向节,有两个直径不同的轴径需感应淬火,原工艺采用两种感应器,生产一批零件中间,需更换感应器,每一零件要在淬火机床装卡两次才能完成工艺过程.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改进工艺为用一种感应器、零件一次装卡就可完成工艺过程.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还有明显的经济效益.1 生产试验条件1.1 零件名称和技术要求零件名称:150拖拉机前桥转向节(如图1),材料为40Cr钢.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传统淬火工艺及介质对厚件轴承钢淬火硬度低下的原因,提出采用碳酸氢钠替代硝酸盐淬火介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产品质量的问题,填补了国内同行业该项工艺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王松  吴琳 《拖拉机》1993,(5):33-37
介绍一种国产的以水溶性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淬火介质,代号为YTC-1,用于我公司100系列柴油机45钢曲轴的感应加热淬火。在控制淬火变形、保证表面硬度和消除淬火裂纹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替代德国进口的Osmaniler水溶性淬火介质,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车轴热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将温度调整到轴体材料最优的淬火温度。温度的调整需要进行相关的试验来确定,同时要依据淬火水槽负荷能力对装炉量进行调整,淬火冷却的介质和搅拌方法都要依据20Mn2材料的特点进行选择。通过以上的措施能够将半挂车车轴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将半挂车车轴热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国产的以水溶性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淬火介质,代号为YTC-1,用于我公司100系列柴油机45钢曲轴的感应加热淬火。在控制淬火变形、保证表面硬度和消除淬火裂纹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替代德国进口的Osmaniler水溶性淬火介质,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型号拖拉机在装配试车时,发生驱动轮轴齿条断裂和键槽开裂掉块现象,我们从产品结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方面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驱动轮轴的齿条、键槽壁部位为感应淬火疑难部位,由于结构的不合理,感应淬火时易在感应淬火疑难部位产生淬火裂纹。通过感应淬火工艺调整和改进,避免了感应淬火裂纹的产生,并使驱动轮轴感应淬火硬化层深符合技术要求,满足了用户对驱动轮轴的正常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生产中,有时会出现淬火后硬度不足情况,这是热处理淬火过程中常见的缺陷。“硬度不足”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为整个工件硬度值低,另一种表现为局部硬度不够或出现软点。当出现硬度不足的现象时,要用硬度试验或金相分析等方法分析是哪种“硬度不足”,然后从原材料、加热工艺、冷却介质、冷却方法以及回火温度等方面找原因,从而找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在零件加工工艺的制订过程中,因冷却加工没能合理的衔接而造成无法满足零件技术要求的现象屡见不鲜,通过分析以下零件加工实例,意在能够重视冷热加工衔接的作用,并以此来解决实际中遇见的热处理问题。1解决缸套变形问题零件见图1,材质为20GrMnTi,技术要求:渗碳淬火.内孔硬度HRC55~60,渗层1.0~丑.3mm。该件渗碳后淬火由于内孔大,工件长,如果用高频加热淬火内扎加热难度大,淬火的均匀性及硬度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按一般工艺加工到尺寸后,外圆涂防渗剂进行在以下问题:修碳,存由于该件1大目准薄(10mm).内孔呈椭圆形变形…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对发动机性能及发动机冷却液传热量的影响,为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动机匹配的整机的冷却系统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大豆分离蛋白(SPI)经超声复合碱处理后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进行复合形成复合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超声复合碱处理及EGCG改性的SPI结构及构象进行解析,以粒径、Zeta电位、浊度及乳化特性为指标,分析该复合体系中SPI构象改变与功能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超声复合碱处理使SPI的粒径减小、溶液电位绝对值增加、乳化性显著提高。超声复合碱处理的SPI与EGCG复合后,SPI的Zeta电位绝对值进一步显著增加,其粒径明显减小,乳化特性显著提高。光谱分析显示,超声复合碱处理以及EGCG可以改变SPI的二级结构,使蛋白链解折叠,并且改变蛋白芳香族氨基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使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通过荧光淬灭光谱分析发现,EGCG对SPI的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SPI与EGCG之间形成了结合位点数近似于1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13.
冷却系统的性能对于保证发动机在适宜温度下稳定运转、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及燃油经济性至关重要。本研究首先基于牵引车发动机的实际参数进行冷却系统的理论计算计,确定其散热量、通风量及水流量;然后,基于此对冷却系统各模块参数进行选型,从而确定冷却系统的匹配方案;最后验证了冷却系统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冷却系统匹配设计能够满足发动机的冷却需求,可为同类型的冷却系统匹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干旱胁迫与草莓幼苗荧光图像参数的关系,设计了草莓幼苗叶绿素荧光图像采集系统,研究利用460 nm波长LED光源主动激发不同胁迫组分下的草莓幼苗,采集从激发开始到稳态阶段的荧光图像.提出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阈值分割及图像去背景方法进行图像预处理,并根据每幅图像的像素均值绘制荧光淬灭曲线,分析荧光衰减比率、动态荧光指数与胁迫天数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离体叶片的荧光淬灭曲线衰减变化较大,荧光衰减比率与干旱胁迫时间高度相关,决定系数R2=0.98;活体草莓幼苗荧光衰减比率在干旱胁迫7 d内相比对照组存在较明显变化,荧光淬灭曲线550 s处的动态荧光指数与干旱胁迫天数存在较高相关性(决定系数R2=0.84),可以作为模型分析草莓幼苗干旱状况;经过数字处理的荧光图像可以直观地分析叶片荧光二维分布、进行不同胁迫天数之间的荧光比对,结合图像的叶绿素荧光分析相较传统的荧光检测手段更加经济直观,可以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监测手段来实现干旱胁迫预警.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机技术的发展,空调已成为大中功率拖拉机的标准配置。因拖拉机工作环境恶劣,用户要求驾驶室内空调系统能提供适宜的出风温度、制冷性能、室内空气流速及新风风量等,从这四方面并结合前窗除霜性能,运用CFD技术完成对新型驾驶室空调系统的优化匹配设计。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序能力指数的零件选配优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基于工序能力指数的零件选配优化模型,通过提高工序能力来相应地提高选配精度,从而使选配工序趋向柔性化,降低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和装配质量。在降低选配工序成本的基础上,通过Markov链随机状态的过程描述了选配公差等指标,构建了选配精度、公差和工序能力指数间的工序能力指数最大及选配工序成本最小化的多目标约束模型,并使用序列无约束最优化技术SUMT对基于动态随机多目标规划的选配约束非线性模型进行优化求解,最后通过实例对该模型的有效性给予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四冲程电喷摩托车发动机最优喷油量匹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摩托车发动机电喷系统匹配需要,采用层次分析方法解决了发动机各性能指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了一套摩托车发动机最优喷油量匹配标定试验方法。基于自主开发的摩托车电喷系统建立了试验台架,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获取了电喷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喷油脉谱图。在线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最优喷油脉谱图电喷摩托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排放性能、经济性能皆优于传统油器式发动机,验证了所提出的最优喷油量匹配标定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激光热应力法的薄膜蠕变性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脉冲激光在薄膜表面进行局部加载,对薄膜在受热区域、冷热接合部及与基体连接界面产生的热应力、热应变及应力松弛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薄膜的蠕变机制和非弹性变形的热力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薄膜受高温及冷却退火作用都会产生应力松弛;冷却退火还会形成拉应力,薄膜裂纹由拉应力过大引起,薄膜的蠕变性能是薄膜断裂前的热力学行为,由应力的性质和大小决定,用激光热应力法可以实现对薄膜性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