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低温贮藏中生理变化与冷害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 (8℃、 5℃、 2℃ )下 ,桃果大久保和明星贮藏期间生理变化与冷害发生的关系 ,结果进一步验证 :桃属于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 8℃下 ,两品种桃的呼吸强度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 2℃低温明显抑制了桃果的呼吸作用 ,且呼吸高峰比 8℃下分别延缓 6天和 4天出现。 5℃下 ,两品种桃均出现了呼吸作用的异常反应 ,呼吸高峰出现早 ,且峰值高 ,同时果肉组织的细胞膜透性增大 ,这可能与冷害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香蕉原产于热带地区,性喜高温,怕低温。当气温在29-31℃时生长最快,气温在10℃以下生长几乎停止。4-5℃以下叶片则冷害症状出现:3℃时,冷害严重,1℃时香蕉植株死亡。如果香蕉在10月底以后才抽蕾,往往会受到霜冻危害,致使蕉果不饱满,产量低,品质差,群众称之为“雪蕉”。对迟抽蕾香蕉的管理,应采取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3.
香蕉冷害过程叶片抗坏血酸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人工气候室中通过人工降温使香蕉及大蕉受低温胁迫。在气温降压至1℃时香蕉植株出现冷害而大蕉植株仍生长正常。香蕉在冷害过程中,叶片中抗坏血酸含量明显下降。大蕉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片中的抗坏血酸含量一直高于香蕉且降幅很微。香蕉及大蕉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温度从10℃降至4℃时有增强的趋势,继续降温时则下降,但大蕉叶片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整个低温协迫过程均高于香蕉。自然越冬过程田间蕉叶片中抗坏血酸含量及过氧  相似文献   

4.
在广东香蕉产区,每年都有3~5个月的月平均温度低于17℃的低温期,有些年份甚至出现霜冻天气。我省的多数蕉农都习惯以苗期避冷害种植香蕉为主,一般于3月中旬至4月中旬种植,香蕉抽蕾后要经历严寒的冬季才能成熟上市,属跨年度生产,一旦遇上寒潮或霜冻将损失惨重。现将多年来推广香蕉冬植防寒栽培技术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香蕉是抗寒能力较差的树种,对低温条件比较敏感,当气温降至10℃时,香蕉的生理活动受阻:气温降至5℃时,嫩叶和幼果开始受害;气温降至0℃时,植株枯死。气温越低或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植株的受害程度就越严重。做好预防霜冻工作是蕉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在对香蕉的防寒没有特效方法的情况下,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可减轻低温霜冻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青椒属冷敏性果实,贮运中不适宜的低温易引起果实冷害发生。以克新6号青椒为试材,测定了1、5、10℃贮藏温度下青椒果实品质及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下贮藏果实,20d后果面开始出现冷害症状,冷害果细胞膜透性增大,丙二醛积累峰提早出现,果实维生素C和叶绿素损失加快,但低温明显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与1℃处理相比,5℃处理下青椒果实冷害发生更早,程度更严重。10℃下贮藏果实未出现冷害,是克新6号青椒冷藏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7.
<正>香蕉是热带果树,整个生长发育期要求高温多湿,才能生长结果良好。记者了解到,其适温在27℃以上,在冬季21℃以下时生长不良,10-15℃时生长极慢,10℃以下生长完全停止,5℃以下叶片受害变黄、枯死。因此,香蕉冬季的防寒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么才能做好香蕉的防寒工作呢?香蕉忌低温,整个生育期要求高温多湿,当气温降到5℃时,蕉叶枯黄,若持续时间长,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8.
在农作物生长季节,0℃以上低温对作物的危害,称为冷害,又称低温冷害。冷害使作物生理活动受到抑制,严重时某些组织遭到破坏。由于冷害是0℃以上,有时甚至是在接近20℃时发生的,这种温度之所以会危害农作物,是因为不同作物在其发育的不同阶段,生理上要求的适宜温度与能忍受的临界低温大不相同。作物受害时,外观无明显变化,故有"哑巴灾"之称。冷害在春、夏、秋季都可出现,危害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高粱、谷子、豆类、果树、桑树及蔬菜等。一、低温冷害的类型根据低温冷害对作物的危害机制,一般可分为以  相似文献   

9.
不同温度对西葫芦果实冷害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清  杨娜  刘凤娟  高丽朴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27-4030
通过试验确定西葫芦果实在不同温度下贮藏的安全期,并分析不同冷藏温度下其营养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单纯5、8、10℃低温处理下冷害出现的时间分别为处理后的7、5、6d.但5、8、10℃处理分别冷藏3、4、5d后,再在20℃环境的货架上1d就会表现出冷害;冷害对西葫芦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不大,但会降低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一、加强保温,防寒防冻。冬季气候寒冷,温度较低,还常常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因此搞好防寒保温工作,使蔬菜免受低温危害是冬季大棚蔬菜管理的关键技术。生产上通常采用多重覆盖栽培技术,就是在地面覆盖地膜,增加土壤的热容量;在棚膜上盖草苫,在草苫上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可防止雨水淋湿草苫,有效提高棚内温度。通过这样多重覆盖,大棚内温度可以增加3℃至5℃,具有很好的防寒保温效果。如遇强降温天气,则要采取临时加温措施(在加温时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在温度的控制上应以植株不受冻害为原则,温度不能上升得太高,尤其要适当控制夜温)。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涂膜减轻黄瓜冷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蒙蒙  高丽朴  王清  杨娜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16-2020
试验研究了在3℃环境下、不同浓度的壳聚糖醋酸溶液涂膜处理对黄瓜果实采后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贮藏品质的变化及生理生化指标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采用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有效地延迟黄瓜冷害出现的时间,并能减轻冷害症状、降低果实采后的呼吸强度、延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抑制细胞膜透性的上升、减缓果实内丙二醛的积累、使果实内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中以1.00%浓度的壳聚糖醋酸溶液涂膜处理的改善黄瓜在低温下的贮藏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正>冷害是指在作物生长季节0℃以上低温对作物的损害,又称低温冷害。冷害使作物生理活动受到障碍,严重时某些组织遭到破坏,但由于冷害是在0℃以上,有时甚至是在接近20℃的条件下发生的,作物受害后外观无明显变化。例如在北方夏季,由于玉米长期以来适应了高温的条件,对稍低的温度不能适应,当日平均气温降低至20℃以下时,便影响正常生长。1冷害对玉米的危害1.1冷害指标玉米的日平均气温15~18℃为中等冷害,13~14℃为严  相似文献   

13.
<正>1温度低温对甘薯安全贮藏影响极大。贮藏期中,低于9℃会受到冷害,低于-1.5℃则造成冻害。受冻害的薯块,正常生理活动受到破坏,呼吸作用加剧,贮藏物质减少,组织没有白浆,薯白变色,维管束变黑,用手轻压流出液体。受冻害的薯块,软腐病菌特别容易侵入,带软腐病菌的薯块果胶酶增加,细胞被分解破坏,薯块变软腐烂。在实际贮藏期间,由于窖温高低变化,薯块受冷害所需时间比恒定低温所需的时间长。一般在窖温7℃8℃约  相似文献   

14.
冷害一般是指温度尚未达到冰点,低温引起蔬菜生理失常的表现。蔬菜受冷害的症状主要有:1.叶片下垂。夜温在10℃以下时,蔬菜植株就会出现叶片下垂,叶片周缘起皱纹。低温下发育的叶子缺刻深,叶身长,叶色深,生长缓慢。2.黄化。植株生长缓慢,叶片的颜色普遍变浅、变黄。这种冷害往往是由于植株遭受持续低温、寡照,光合作用变弱,整体缺乏营养所致,因其症状与缺氮有些相似,常被误认为缺肥。  相似文献   

15.
低温、乙烯逆境下的番茄NR基因表达及相关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低温和乙烯逆境下番茄植株的生长表现和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及乙烯受体蛋白基因NR的表达,研究了NR基因与低温和乙烯的关系。结果显示:低温(5℃)抑制了NR基因的表达,维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并减轻和延缓番茄实生苗因乙烯胁迫所产生的黄化、衰老等症状;外源乙烯增加植株细胞膜透性,处理的时间越长、细胞膜透性增加得越多,但低温可以推迟这一进程;低温和乙烯都可显著增加植株叶片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和气孔导度;在有和无外源乙烯时,低温和乙烯抑制剂Ag^ 均抑制番茄NR基因的表达。因此认为低温抑制了NR基因的表达,降低了植物对乙烯的敏感性,减轻和延缓了因胁迫乙烯的产生而造成的伤害;而抑制NR基因的表达,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NR基因是乙烯和低温胁迫症状的正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早熟防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铃薯早熟栽培的依据及基本要求(一)耐寒特性1、块茎:经锻炼的老熟块茎耐-5~-10℃(短期),0~1℃(长期)下芽眼受损,2℃以上绝大多数品种安全。2、幼苗:-0.5~-0.8℃时受冷害,-2℃受冻害。3、成株:-4℃时整株死亡。4、植株生长:温度底限5~7℃。(二)防寒栽培的基本要求植株不能遭受冷害及冻害;在外界极端低温条件下,设施内最低温度要在2~5℃;块茎膨大期要处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条件下;品种结薯早且集中,具有一定的抗寒性;播种后有充足的光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下黄瓜果实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黄瓜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生化指标的变化,选用瑞青黄瓜在1、8、10和12℃下贮藏12 d,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膜透性在低温胁迫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期间,较低的温度对黄瓜造成严重冷害,POD、CAT和SOD活性明显受到抑制,导致MDA含量增大、膜透性迅速升高。10℃和12℃下贮藏的黄瓜受到低温胁迫的影响远低于1℃、也较低于8℃,8℃可以作为瑞青黄瓜的冷害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18.
1、温室黄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度:黄瓜喜热、怕冷,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2℃,在0-2℃条件下植株即冻死,5-10℃时有遭受冻害的可能.若经低温锻炼,可忍受3℃的低温;10-12℃以下生理活动失调,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生育.光合作用最适宜温度为25-32℃,35℃左右时其同化产量与呼吸消耗处于平衡状态.高于35℃时其呼吸消耗大于光合产量,40-45℃时其细胞内原生质流动停止;50℃温度条件下1小时呼吸作用几乎停止,再高则原生质凝聚,出现日烧;60℃时仅5-6分钟组织被破坏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多数香蕉产区处于南亚热带,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温天气影响香蕉生长。香蕉抗寒力较差,当温度降至5℃时,蕉叶便出现冻害现象,气温降至2.5℃时,蕉叶严重冻害,低温持续越长,受害越严重,当气温降至0℃时,则植株地上部冻死,整片蕉园毁,造成重大损失。同一植株而不同的器官其耐寒力也不一样,花蕾期和幼果发育期受冻较重,叶片、1 m左右高的吸芽比较耐寒。另外,组织培养苗由于组织幼嫩,耐寒力很差。香蕉防寒主要有下列几项技术措施:1选好园地,减轻寒害:地形、地势与寒害关系密切。宜选择地势较高,坐北朝南,南面开阔,冷空气难进易出的地段。闭…  相似文献   

20.
庞汝林 《河北农业》2009,(12):10-10
一、多重覆盖,保温防冻。冬季气候寒冷,温度较低,还常常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因此搞好防寒保温工作,使蔬菜免受低温伤害是冬季大棚蔬菜管理的关键。生产上通常采用多重覆盖栽培技术,就是在地面覆盖地膜,增加土壤的容热量;在棚膜上盖草帘,在草帘上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可防止雨水淋湿草帘,可有效提高室内温度。通过这样多重覆盖,大棚内温度可以增加3℃至5℃,具有很好的防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