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掌握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于2005年7月2日—10日,2006年7月22日—29日,2007年4月9日—16日、6月2日—10日和8月24日—31日,主要采用样线法和访问调查法,前后5次对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现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67种。其中:两栖动物23种,隶属于2目8科,占湖南省已知两栖动物65种的35.38%;爬行动物44种,隶属于3目9科,占湖南省已记录96种爬行动物的45.83%。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属于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有51种为东洋界物种,16种为广布种,无古北界物种分布。建议加强资源监测与保护管理,减少保护区内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2.
黄永辉 《林业科技》2011,36(4):49-51
通过2005和2010年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福建雄江黄楮林自然保护区共有爬行动物2目12科72种,它们在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的闽中丘陵平原地理省。该区是闽中丘陵平原省爬行动物物种集中分布区和典型代表区,是保护和研究闽中爬行动物的理想场所;动物物种类别的特性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区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在地...  相似文献   

3.
为了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好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野生动物资源,中南林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于2003年8月对丰溪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考察结果为:丰溪自然保护区现已发现两栖动物21种,隶属1目6科.其动物区系主要由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为主,占整个保护区两栖动物物种总数的82.35%.对两栖动物的区系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保护区内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对湖北省薤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进行了专项调查.分别记录到两栖动物21种,隶属于2目8科;爬行动物31种,隶属于2目9科.对它们的物种组成、地理区系特点和保护等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路线踏查,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区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牛背梁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13种,隶属2目6科11属。区系成分以东洋界区系为主,缺乏古北界区系成分。两栖动物在秦岭主脊南北坡的分布与垂直分布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采用路线调查法对广西花贡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两栖动物17种,隶属11属5科1目;区系组成以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生态类型以陆栖静水型和流水型种类占优势。该保护区与同样地处桂西的澄碧河自然保护区、大王岭自然保护区、龙滩自然保护区、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较大,而与桂东北地区的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和桂林漓江风景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7.
密云县位于我国动物地理区划的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北部与东北交界,动物种类的分布也反映了区系间过渡特征。根据资源调查和救护及观察历史记录,共有野生动物54科197种,其中鸟类最多,32科141种;兽类次之14科34种;爬行动物6科18种;两栖动物最少,只有2科4种。  相似文献   

8.
朝阳市有两栖爬行类动物25种,隶属4目8科,其中两栖动物1目3科5种,种数占辽宁省两栖动物总种数38.5%;爬行动物3目5科20种,种数占辽宁省爬行动物总种数71.4%。动物地理区系位于古北界华北区、东北区和蒙新区的交汇地带,区系间过渡特征明显。朝阳市两栖爬行类动物保护存在管理与技术薄弱环节,资源破坏严重,亟待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9.
江西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哺乳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武功山森林公园野生动物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于2001年7-8月份、2006年12月,对该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野生动物资源野外考察。考察得知:武功山森林公园现已记录哺乳动物45种,隶属8目18科。其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66.67%,而古北界种类占13.33%,广布种占20%。整个动物区系表现为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物种及东洋界华中区物种为主、南北成分混杂的区系特征。公园内14种兽类为CITES公约保护野生动物,其中水獭、云豹、金猫、金钱豹、苏门羚属CITES公约Ⅰ级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等4种属CITES公约Ⅱ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腹鼬等5种属CITES公约Ⅲ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0.
11.
2011年3月~2012年6月,经多次野外调查及访查,共记录到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74种。其中,两栖类34种,隶属于2目7科;爬行类40种,隶属于3目13科。两栖爬行动物中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2种;Ⅱ级重点保护4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65种;云南特有种8种;西双版纳特有种4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丰富,其多样性指数(D)分别为5.305 2和6.745 3。爬行类的DG-F高于两栖类,表明爬行类科属间多样性更高。据此,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征、保护措施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本研究于2011年3~10月对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两栖爬行动物共52种,隶属于3目13科.其中两栖纲1目4科14种,爬行纲2目9科38种.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属于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达41种(占总物种数的78.85%).调查发现1种广东省两栖类动物新记录——长肢林蛙,发现外来入侵物种红耳龟、牛蛙和孟加拉巨蜥.并就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97年7月~8月,对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物资源综合考察.结果表明该区有两栖动物2目8科12属31种.除3种古北界种类外,其余28种均为东洋种,占总种类的90.32%;东洋种中有13种主要分布于华中区,有11种为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鲵和虎纹蛙2种;尾斑瘰螈和中国瘰螈在湖南省主要分布于都庞岭山系;数量优势种有棘侧蛙、华南湍蛙、崇安湍蛙、花臭蛙、泽陆蛙、黑斑侧褶蛙、饰纹姬蛙等;香农-维纳多样性系数为1.3123,均匀度系数为0.9068.最后,对区系特征、资源状况和生态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对三明市罗卜岩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表明 ,本区有两栖爬行动物 39种 ,区系分析表明 :其种类区系分属于南中国型、东洋型和季风型 ,两栖类动物种的分布型以南中国型最多 ,其次为东洋型 ;爬行动物中属于东洋型的成份最多 ,其次为南中国型。与龙栖山的区系比较表明 :在区系成分上由于两地处于同一区域和气候带具有共同的区系特性外 ,在垂直分布上存在着种类数量和种类组成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福建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和统计表明 ,福建天然湿地面积 79 8万hm2 ,分为近海和海岸湿地类、河流湿地类、湖泊湿地类、沼泽和沼泽草甸湿地类等 4类 18种类型 ,主要有漳江口、九龙江口、泉州湾、厦门大屿岛、兴化湾、福清湾、闽江口、环三都澳、沙埕湾、屏南鸳鸯溪等 10处重要湿地。全省湿地野生动物有鸟类 178种 ,哺乳动物 2 5种 ,爬行类 110种 ,两栖类 4 6种 ,鱼类 815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水鸟有 2 9种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的 2 8中。虾蟹类 91种 ,头足类 4 7种 ,贝类 345种。提出拟扩建和新建福建湿地自然保护区 38处 ,总面积 5 90 0 6 8hm2 。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景洪电站蓄水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于2010年3月、10月、11月和12月对澜沧江流域景洪电站大坝至思茅港海拔800 m以下区域内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有两栖爬行类51种,其中两栖类有22种,隶属于2目6科,爬行动物有29种,隶属于2目10科.对它们的物种组成、地理区系特征和保护等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四川省西部甘孜凉山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文献资料,该地区现已知两栖爬行动物共121种。其中,两栖动物57种,隶属于2目10科18属;爬行动物64种,隶属于2目9科32属。该地区物种组成较为丰富,区系组成以东洋种为主,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