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巨峰”葡萄施氮、磷、钾肥的效应及其对果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灰泥田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增产51.3%、19.5%、26.2%,产投比则分别为14.6,5.6,15.1;适量增施氮、磷、钾肥,配比适宜,可明显提高葡萄可溶性固形物、降低酸度、改善其农艺性状;在本试验肥力条件下,氮,磷,钾肥最佳用量分别为N 230.5kg/hm^2、P2O5 134.1kg/hm^2、K2O 271.3kg/hm^2.三要素最佳比例为1:0.6:1.2。  相似文献   

2.
"巨玫瑰"葡萄在嵊州地区种植表现出坐果性好、果粒大、品质佳、早产丰产稳产等优点,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是替代"巨峰"、"红富士"等传统品种的理想选择。笔者介绍了该品种在嵊州的种植表现、栽培要点,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鄂东南晚稻“3414”试验施肥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浠水县进行晚稻的"3414"试验,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施对晚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晚稻经济性状和产量影响最大,且氮肥对磷钾肥肥效的发挥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产量和经济效益得出,N、P2O5、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69.85 kg/hm^2、36.84 kg/hm^2和80.94 kg/hm^2。  相似文献   

4.
进行葡萄“3414”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纯N225.0kg/hm2,P205180.0kg/hm2.K20270.0kg/hm2,巨峰葡萄的增产幅度较大,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可按此标准指导葡萄生产施肥。  相似文献   

5.
巨峰葡萄的果实品质受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试验表明,对巨峰葡萄采取控制结果量、增施磷钾肥、用黑色地膜覆盖、对骨干枝进行环剥处理等技术措施可有效地改善巨峰葡萄的品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和成熟着色率,并有利于果粒增大和穗形整齐美观.每公顷产量控制在18 750 kg~22 500 kg,可获得最佳品质和产值.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应广东地区及其相近气候地区栽培的优质鲜食葡萄品种,2016年对引进的10个葡萄品种成龄树的物候期、生长和结果习性、果实性状和品质等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对果实性状与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鲜食葡萄品种在薄膜大棚设施栽培条件下,萌芽期为2月中下旬,成熟期主要集中在6~7月;夏黑、巨峰等7个品种生长势最旺,其余3个品种长势中等;8611产量最高,其次是东方之星、阳光玫瑰、温克、红巴拉多、巨峰,产量达5 644.48 kg/hm~2;10个品种果粒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8%~18.47%,其中以夏黑、红巴拉多、阳光玫瑰、玫瑰香含量最高,口感较好。综合而言,夏黑、阳光玫瑰、巨峰综合性状优良,可以在广东地区设施栽培推广;红巴拉多、温克、东方之星品质良好,能调节果实成熟期,可作为搭配品种适当推广;8611、红富士、泽山一号、玫瑰香品质或产量欠佳,不适宜在广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葡萄“3414”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义平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7):121-123,126
通过连续6年对葡萄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生长对氮素最敏感,缺氮时磷、钾的作用被掩盖和抑制;缺磷不利于葡萄的生殖生长和糖分的形成,因磷有助于葡萄对氮、钾的吸收;钾对葡萄果实着色以及果粉、糖、酸等性状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过量施肥不利于葡萄品质的提高,还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适量、合理的施肥才可达到显著增产、增收的效果。在各施肥处理中,处理6的各种性状表现最佳且产量最高,可增收6765元/hm2,其最佳施肥量:在每公顷施商品有机肥2250 kg的基础上,N、P2O5、K2O的最佳追肥量分别为225、180、270 kg/hm2。  相似文献   

8.
在礼县浅山易旱区采用"3414"试验研究了小麦经济性状、产量与氮、磷、钾之间的关系,确定当施氮(N)量260 kg/hm^2、施磷(P2O5)量130 kg/hm^2、施钾(K2O)量50 kg/hm^2时,小麦株高、穗粒数、千粒重最高,折合产量达6 761.11 kg/hm^2,较不施肥增产2 200.00 kg/h...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四川地区巨峰葡萄无核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本实验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分别在初花期和盛花后12 d进行2次处理,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链霉素(SM)对巨峰葡萄无核率和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都能使巨峰葡萄的无核率大幅度提高,GA3和SM混合处理产生的无核效应明显大干单独使用GA3;GA3 50 mg/L、GA3 100 mg/L与SM 100 mg/L、SM200mg/L搭配的2个组合均实现了完全无核化.从无核果实综合性状来看,两次处理的最佳方案为GA3100mg/L+SM 200 mg/L.  相似文献   

10.
张建铭  李伟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29-329,368
研究了夏季副梢管理对巨峰葡萄鲜果产量、鲜果果穗、果粒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桂林市雁山区马蹄高产氮磷钾肥配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摸清雁山区土壤基础养分(氮磷钾)含量,探索马蹄的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配方,2009年在雁山区进行了马蹄“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点土壤的氮含量为低水平,磷、钾含量为中等水平。根据肥料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氮、磷、钾的交互作用最高,其次是氮钾的交互作用,最差的是磷钾的交互作用。根据各处理施肥量和马蹄产量,建立了三元二次及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根据肥料和马蹄的价格,计算出马蹄最高产量的施肥量和最佳经济效益的施肥量。通过比较,在本试验条件下,选择三元二次肥效模型的最佳产量施肥量作为推荐施肥量,即:N 386.02kg/hm2、P2O5146.69kg/hm2、K2O 395.55kg/hm2。  相似文献   

12.
木薯华南5号“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英日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8):1036-1039
2007年在合浦县乌家镇西大村开展了木薯良种华南5号田间“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的整体地力属中低水平,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丰缺程度表现为低N、中P、中K;在该地力条件下,以处理6(纯N165.0kg/ha,P2O5 60.0kg/ha,K2O 120.0kg/ha)的产量最高,为28852.3kg/ha。根据效应模型分析得出N、P、K的互作效应为:N、P和N、K正互作,P、K负互作;单元素对产量的作用效果是N〉P〉K。应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结果,得出该区域种植木薯华南5号的最佳施肥量(纯N141.5kg/ha,P2O5 36.5kg/ha,K2O 124.4kg/ha)和最佳产量(27094.8kg/ha),可用于指导木薯生产。  相似文献   

13.
靖远县沿黄灌区马铃薯"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属中等水平,用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对施肥量和产量的拟合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马铃薯产量有显著影响,产量达40 735.5 kg/hm2时,最大施肥量为N 240.0 kg/hm2、P2O5 99.0 kg/hm2、K2O 99.0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1...  相似文献   

14.
陕西关中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与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陕西关中地区葡萄园土壤的养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连续4年的平衡施肥试验,研究了葡萄养分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及其对葡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区葡萄园分别有100%,97.8%和58.7%的土壤样品有效N、F e和Zn含量处于临界值以下;化肥对葡萄产量的增产率为12.4%~38.0%,各种肥料对葡萄产量贡献率大小的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钾肥对葡萄品质有明显促进作用;氮磷钾平衡施用才能使葡萄产量最高、品质最佳、效益较好;葡萄养分平衡施肥体系为:N 0.18 kg/株,P2O50.15 kg/株,K2O 0.2 kg/株,并增施适量铁、锌微肥。  相似文献   

15.
融安县水稻“3414”肥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分别以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一元线性加平台肥料效应模型拟合函数方程,计算氮、磷、钾最佳施用量。综合不同施肥模型结果分析,建议融安县潴育棕泥田水稻施肥配方为:N10.3kg/667m2、P2O5 3.9kg/667m2、K2O 6.5kg/667m2,N:P2O5:K2O=1:0.38:0.63。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3414”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上肥力的地块进行马铃薯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172.8kg/hm^2,P20s108.0kg/hm^2.K20178.5kg/h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纯N195.0kg/hm^2.P205109.1kg/hm^2、K20181.7kg/hm^2。试验还证明.充足的氮素供应对促进马铃薯前期茎叶的健壮生长有重要作用;适当的钾素养分对块茎膨大有促进作用,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花生“3414”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英日  韩远宏 《广西农学报》2009,24(5):16-18,21
为提高合浦县花生产量,在合浦县开展花生“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应用“3414”试验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建立花生施肥的数学模型:氮肥符合一元二次方程Y=2910+277.5X-18.75X^2,R^2=0.7818;磷肥符合一元二次方程Y=3843:075+246.0375X-40.5938X^2,R^2=0.9897;钾肥符合线性加平台方程Y=3283.75+66.625X(0〈X〈15.3)和Y=4300.5(X≥15.3),R^2=0.88094,得出花生最佳施肥量是每公顷施纯N106.5kg、P20543.5kg、K20229.5kg,最佳产量为4300.5kg/hm^2。  相似文献   

18.
早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作物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N8.60-9.68kg/667m^2,P2O53.47-3.76kg/667m^2,K2O5.48-5.91kg/667m^2,最佳产量410.99-413.42kg/667m^2。根据田闽试验及土壤测试结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建议氮、磷、钾推荐量分别为N9.3kg/667m^2、P2O53.5kg/667m^2、K2O5.6kg/667m^2,或者N9.2kg/667m^2、P2O53.0kg/667m^2、K2O6.0kg/667m^2,或者N9.1kg/667m^2、P2O23.5kg/667m^2、K2O6.1kg/667m^2。  相似文献   

19.
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三元二次方程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为:N:9.78kg/667m2、P2O5:1.55kg/667m2、K2O:5.25kg/667m2,最佳产量538.97kg/667m2。一元二次方程得出:N:9.13kg/667m2,最佳产量551.19kg/667m2;P2O5:2.64kg/667m2,最佳产量552.13kg/667m2;K2O:6.11kg/667m2,最佳产量530.88kg/667m2。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施用量分别为:N:9.5kg/667m2、P2O5:2.5kg/667m2、K2O:6.0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