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蝴蝶兰花芽分化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讨不同N、P、K配比、高山催花和空调房催花技术对蝴蝶兰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蝴蝶兰进入花芽分化阶段应当逐渐减少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比例。蝴蝶兰花芽分化阶段的施肥以含磷钾肥较高的N、P、K配比(10∶40∶20)、(10∶30∶20)、(10∶30∶40)的速效肥稀释2 000倍喷施,效果最好;蝴蝶兰高山催花的适宜条件是海拔800 m以上,而且兰株需健壮,4片叶以上,双叶距30 cm以上,根系粗壮,无病虫害,才能通过花芽分化;蝴蝶兰的空调房催花的适宜条件是兰株健壮,4片叶以上,双叶距20 cm以上,根系粗壮,无病虫害,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15~18℃,光照强度30 000~35 000 lx,低温处理时间约18 h·d^-1。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上山时期处理对蝴蝶兰不同品种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以及高山处理下蝴蝶兰花梗的发育规律。不同品种在高山催花处理下至花芽分化所需的时期不同,对昼夜温差的反应也不同。蝴蝶兰的花梗在上山处理30~80d内迅速伸长,上山处理40~63d左右花梗长度可达10cm,但品种和不同上山时期处理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影响蝴蝶兰高山催花效果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表明,下列因素条件有利于蝴蝶兰高山催花时花芽分化与萌发:海拔1000-1200m,上山时间于4月26日(调控至国庆节开花)和9月2日(调控至春节开花),光照强度25000Lx,施肥的N:P2O5:K2O为10:30:20,苗龄15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蝴蝶兰开花品质,以蝴蝶兰品种"V31"(Dtps.Tailin Red Angel"V31")为材料,研究花芽分化后期不同肥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开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P2O5∶K2O为10∶30∶20的花多多专用肥、肥料浓度1 500倍、2肥1水的肥水管理模式、光照强度处于15 000~25 000Lx、日温/夜温为26~28℃/16~18℃等条件下蝴蝶兰花苞数最多,花穗最长;施用N∶P2O5∶K2O为20∶20∶20的花多多专用肥,蝴蝶兰花径最大;温度、光照强度对开花进度影响显著,高温、强光条件下,30d可比低温、弱光照条件下多开2~4朵花。  相似文献   

5.
以蝴蝶兰双梗品种甜格格成苗为试材,研究不同低温与肥水处理对蝴蝶兰生长及开花的影响,以期探索出促进蝴蝶兰开花的适宜温度及肥水培育方案,为蝴蝶兰花期促控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促进蝴蝶兰成熟苗花芽分化发育的关键因素是温度,肥水的影响较小。不同低温处理模式对蝴蝶兰甜格格的催花进程及花发育影响差异显著。24℃/18℃处理下蝴蝶兰花芽形成和发育最好;20℃/18℃处理下花芽形成很好但发育不佳,整体开花进程较慢;昼间高温阻碍蝴蝶兰花芽形成,28℃/20℃处理下蝴蝶兰未能形成花芽,植株营养生长良好。最佳低温及肥水处理模式为采用夜温18℃、昼温24℃进行低温处理,同时施用花多多1号肥,在此处理中蝴蝶兰花发育进程快,低温处理20 d开始抽梗,70 d开始现蕾,94 d开花,98 d进入盛花期;花梗发育质量良好,抽梗率为100.00%,双梗率为85.71%,平均花梗长37.27 cm,花梗侧分枝率14.29%,侧分枝长8.95 cm;开花整齐度高,现蕾率达100.00%,开花率61.90%,花蕾数10.10个/株,花朵数2.00个/株。  相似文献   

6.
不同肥料配比对蝴蝶兰花芽分化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催花阶段肥料配比对蝴蝶兰花芽分化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蝴蝶兰花芽分化各阶段的最适肥料配比为,抽梗前一个月:花多多15号N:P:K=9∶45∶15;梗苗期:花多多1号:花多多2号=1∶1。  相似文献   

7.
利用现代智能温室设施,探讨不同温度、光照、肥料对蝴蝶兰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温22~24℃,夜温16~17℃,每天低温处理16h,光照25 000~30 000 lx的条件下,配合施用N∶P∶K配比为9∶45∶15的肥料,蝴蝶兰花芽分化率最高,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催花技术对于蝴蝶兰大规模生产和集中上市十分关键.本文将蝴蝶兰催花阶段划分为花芽分化期、花芽生长初期、花梗旺盛生长期、花苞生长期4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温催花前期、花芽分化期、花梗生长期和开花期催花管理技术要点,以及催花阶段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使开花植株更加健壮,开花的质量和整齐度提升,提高蝴蝶兰成品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展蝴蝶兰商品花催花试验,比较6个品种蝴蝶兰在平顶山地区催花的效果,调查其花芽分化时间、开花时间、双芽率和花芽大小等数据,得出这6个品种催花方面的特性,结合市场对这些特性的要求,为本地区的生产栽培管理者提供品种选择方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蝴蝶兰广西高山催花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调节蝴蝶兰在元旦、春节期间开花,提高其经济效益 ,利用大明山的高海拔气候条件对蝴蝶兰进行催花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大明山海拔 750m和845m,约20000Lux的光照条件下,配合施用NPK配比为10∶35∶20的花肥,蝴蝶兰花芽分化加快,明显比对照提前开花.该研究的实施,为今后广西地区进行高山催花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蝴蝶兰‘绿熊’在催花过程中的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以2年生健康成熟的‘绿熊’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花芽分化期、抽梗期、着苞期和开花期内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催花15~45天(花芽分化期),IAA和GA开始大幅度降低,在45天时达到了花芽分化时期内的最低值;在抽梗期内IAA和GA开始迅速升高并在催花95天时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各时期的IAA和GA含量;催花195~240天(开花期)内两者均降低。ABA和ZR在催花15天(花芽分化期)时开始显著上升;抽梗期内ABA的含量下降,而ZR变化不显著;着苞期和开花期内两者均上升,ABA和ZR催花240天(开花期)时达最高值,分别为催花0天(花芽分化期)时的3.2倍和2.97倍。研究认为,内源激素变化对‘绿熊’的花芽分化花器官发育起着十分显著的调控作用,低浓度的IAA、GA和高水平的ABA、ZR有促进‘绿熊’花芽分化的作用,高浓度的IAA、GA和ZR有利于‘绿熊’花梗的伸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克服夏季蝴蝶兰生产催花降温难度大、效果差、费用高的问题。【方法】以5个品种蝴蝶兰为试验材料,设置植物工厂与传统温室两种催花生产方式,测定蝴蝶兰抽梗时间、抽梗率、花苞数、始花时间,并比较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益。【结果】采用植物工厂催花后转移到温室中生长开花的生产方式,可以缩短蝴蝶兰生长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结论】构建的植物工厂蝴蝶兰催花与生产的技术体系,可广泛应用于未来蝴蝶兰规模化生产中。  相似文献   

13.
蝴蝶兰商品化大规模栽培非常成功,在花卉市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为了在国内生产环境下生产出更高品质的蝴蝶兰商品花,本文从品种、温度、光照、水分、气体、肥料等方面对蝴蝶兰成花品质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解决营养生长、昼夜温差等因素对成花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蝴蝶兰工厂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影响蝴蝶兰花梗芽增殖率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蝴蝶兰花梗芽增殖率的因素。[方法]在蝴蝶兰花芽产生期分别采集2、3、4、5和6 cm的花梗芽为试材,并把材料设成1/4、1/2、3/4的节段,研究花梗芽采摘时间、培养基配方和暗培养对蝴蝶兰花梗芽增殖率的影响。[结果]5~6 cm的花梗芽和3~4 cm的花梗芽在分化腋芽数量上有所差异,但在总增殖率上没有明显差异。暗培养能更好诱导不定芽的产生,但对1/4和1/2节段的花梗芽影响较大。从节位来看,3/4的花梗芽诱导效果最好。筛选培养基的正交试验发现,KC l及KT能有效提高增殖率,NAA对花梗芽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试验筛选的培养基1/2 MS+KC l 1.0 g/L+BA 5.0 mg/L+NAA 0.6 mg/L+KT 1.0 mg/L可使蝴蝶兰花梗芽的增殖率达到8.5个,是试验初始增殖率的3~4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肥料对蝴蝶兰小苗生长的影响,为培育壮苗、提高蝴蝶兰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蝴蝶兰品种“V31”(台林红天使)小苗为试材,对比研究N∶P2O5∶K2O分别为30∶10∶10(高氮)、9∶45∶15(高磷)、20∶20∶20(等量)的花多多专用肥对蝴蝶兰小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比肥料对蝴蝶兰小苗生长影响显著,施用N∶P2O5∶K2O为9∶45∶15的蝴蝶兰小苗出根最快,45 d即可全部出根;施用N∶P2O5∶K2O为20∶20∶20的蝴蝶兰小苗新增叶片数最多,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用N∶P2O5∶K2O为30∶10∶10的蝴蝶兰小苗叶冠幅最大,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移栽后45 d内用高磷肥处理,而后在根系生长良好基础上以高氮肥和N∶P2O5∶K2O为20∶20∶20肥料交替施用最有利于蝴蝶兰小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配比对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及开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该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N、P、K不同用量配比对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和开花品质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K肥对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影响最大,不同水平之间对花芽数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N肥次之;P肥最小. 3要素对开花品质有不同影响, N肥对假鳞茎大小、花芽的发育及开花品质影响最大,其中对每枝小花数、花序长度的影响差异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不同开花性状之间,P肥对小花数影响较大;而K肥对花径的影响作用较大. 最佳的N、P、K组合为N3P2K3,即N∶P2O5∶K2O=24∶1∶26.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Thunb.)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分别研究了质量浓度为0(对照),100,300,500和1000 mg/kg赤霉素对金银花花期、单株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金银花叶片完全展开且花芽分化前喷施100~1 000 mg/kg赤霉素,可以使金银花的始花期提前4~6 d,盛花期提前8~10 d,从而使金银花的采收期提前;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使金银花单株产量提高了3.6~9.0 g,千蕾重提高1.73~5.45 g,花蕾长度增加0.49~1.39 cm,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提高6.4~13.0 g/kg。其中300~1 000 mg/kg赤霉素处理明显提高了金银花的品质和产量。故在金银花成花调控过程中,赤霉素的最佳质量浓度为300~1 000 mg/kg。  相似文献   

18.
风信子促成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通  罗竹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90-14891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冬季风信子的促成栽培技术。[方法]以简伯斯品种为材料进行了风信子的促成栽培试验。[结果]在试验的5个栽培环境下风信子均能生根。先在黑暗以及7~9℃的环境中进行生根,然后在芽3cm长时转移到室外栽培并逐渐增加光照的风信子虽然发芽较迟,但能够正常生长及开花。在7~9℃的低温及黑暗环境中生根栽培一段时间,可使根系强壮,还能保证风信子种球得到足够的冷处理时间,使种球在后期能够正常长叶及开花。而在自然环境下栽培的植株虽然发芽较早,但植株矮小、夹箭,开花率很低,花序因不能正常开花而很快枯萎。[结论]该研究为风信子的栽培与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