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不合理的灌溉制度滴灌流量低,使用者常常会看不到灌水过程。如果灌溉时间太长,则会产生深层渗漏浪费;如果灌溉时间太短,根系又将发生水分胁迫。了解灌溉系统的灌水强度、植物需水量和土壤田间持水量,根据植物水分需要进行灌溉。灌溉周期和灌溉量要根据气候和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而调整,不能始终采用同一灌溉制度。2.采用错误的滴头滴头通常分为2种型号,压力补偿式和非压力补偿式。压力补偿式虽然贵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用技术》2009,(10):28-28
错误1:不合理的灌溉制度。滴灌流量低,使用者常常会看不到灌水过程,如果灌溉时间太长,则有会产生深层渗漏浪费;如果灌溉时间太短,根系又将发生水分胁迫。了解灌溉系统的灌水强度、植物需水量和土壤田间持水量,就能更好地根据植物需要进行灌溉。同时要铭记,灌溉周期和灌溉量要根据气候和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而调整,不能始终采用同一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2,(17):26-27
一、温室大棚节水灌溉技术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为了有效地调节、控制温室和大棚内的水分环境,温室、大棚采用的灌溉技术必须满足下述基本要求:1.保证温室和大棚内种植植物的生长需水要求,遵循灌溉制度,按计划灌水定额实施灌水。  相似文献   

4.
天津滨海地区洋白蜡与金银木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天津滨海地区园林树木耗水量大的问题,该研究以该地区常见的园林树木为材料进行了灌溉制度方面的研究.该实验是把水分作为单因子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中子水分仪作为土壤水分测量工具,研究了5—10月洋白蜡和金银木在天津滨海地区特殊土壤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及其植物形态指标,并制定了相应的灌溉制度,包括灌水饱和点、灌水补偿点、计划湿润深度、灌水定额、灌溉周期和灌溉定额,其中洋白蜡灌溉定额525mm、灌溉次数7次;金银木灌溉定额350mm、灌溉次数10次.  相似文献   

5.
灌溉是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灌溉,即用水浇地。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其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本文介绍了一种坡地雨水收集就地自流灌溉装置。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田间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变化及棉花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根据不同灌溉定额和不同灌水次数设计了12个处理,在灌水前1 d利用中子土壤水分仪测定宽、窄行的10、20、40、60、80和100 cm深度处中子数,灌水间隔1 d后重复此过程,然后将中子数转换为土壤含水率,同时将不同处理条件下棉花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率进行对比.[结果]灌水次数为16次,不同灌溉定额处理下,10 cm深度处灌水前后宽窄行土壤含水率变化不明显.灌水次数为10次,灌溉定额为4 500、5 100 m3/hm2时,棉花生长区域土壤水分出现了深层渗漏,而其它处理条件下,均未出现深层渗漏.灌溉定额为3 900 m3/hm2,灌水次数为16次的处理产量最高,灌溉定额为4 500 m3/hm2的处理节水效率达到11.8;,在灌水次数为16、13次时,减产幅度仅为5.5;和3.1;.灌溉定额为3 900 m3/hm2的2、10处理水分生产率较高,均在1.6 kg/m3以上.[结论]灌溉定额越大,灌水次数越少,灌水后宽窄行含水率增大趋势越明显,越容易出现深层渗漏.灌溉定额越大,产量并不是越高,其灌溉水分生产率也不是很好,而中等灌溉定额的产量较高,灌溉水分生产率也是最好的.因此,设计灌溉制度时,应尽量选择中等灌溉定额和灌水次数,同时达到提高产量和节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牧草灌溉制度是指牧草在一定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条件下,为保证饲草料种植地土壤水分的适时供给并获得稳产高产所确定的灌溉定额、灌水定额、灌水次数和灌水时间。合理的灌溉制度既能满足牧草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又能与饲草料栽培技术措施相结合,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的状况,为牧草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滴灌条件下砂壤土枣林的水分入渗及再分布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水分在砂壤土中入渗和再分布的规律特征,为枣树的合理灌溉及有效节水提供依据。以各径级枣树根系在沙壤土中的分布为依据,运用Decagon公司生产的ECH20土壤水分传感器与48通道的自动数据采集器动态测量其合理的布置,得到灌水期及灌水结束后水分分布的特征值。根据被采集数据的特征值对水分的运移距离、运移时间、运移速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比较,了解土壤水分运移及含水率的变化,绘出灌水结束及水分再分布湿润体模型。结果表明,(1)在灌水初期,不同滴头流量的水分运移距离,运移速率水平方向均大于垂直方向;(2)水分再分布湿润体大于灌水结束时湿润体,而在相同位置灌水结束时湿润体含水率大于再分布湿润体含水率;(3)砂壤土中水分特征值及湿润体分布范围为枣树的灌溉制度提供依据,达到节水目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2006,(10):5-5
1.注意把握灌水时间冬季温室浇水一般要选晴天,不宜在阴雪天;一天之中应选择在上午,一般不宜在傍晚。否则会造成棚内湿度过大,易引发病害。浇水也不宜选择在中午,以免高温浇水影响根系的生理机能。2.注意控制灌水水温冬季温室灌水宜用地下井水直接灌概,灌溉的水温最好不低于2~3℃,切忌直接使用河水、水库水和池塘中的冷水灌溉。冬季蔬菜定值宜用20~30℃的温水。3.注意掌握灌水水量温室蔬菜水分严重不足时会导致植株萎蔫和叶片焦枯,水分过多时因土壤缺氧易引起根系窒息腐烂,地上部分茎叶发黄甚至死亡。冬季温室灌水温度低,放风量小,水分消…  相似文献   

10.
根据葡萄不同物候期的需水特征,选择灌水量和灌水周期作为试验因素,开展日光温室葡萄滴灌灌溉制度试验.葡萄年生长周期持续352d,适宜的灌水次数为31次,平均灌水周期为12d,平均灌水定额为200m3/hm2,适宜的灌溉定额为6 200m3/hm2.照此灌溉制度进行灌水管理,葡萄产量可达3.75×104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山西省半干旱区微灌条件下核桃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规律,以制订合理的灌溉制度,以10年生香玲为试材,探讨微灌条件下吕梁山区半干旱区不同灌水量处理的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分析不同灌水量对核桃生长特性、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新梢长度、叶面积、果实纵横径及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各指标增幅降低;灌水定额为120 m~3/hm~2时,水分入渗深度可满足核桃根系耗水需求,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优。全生育期耗水总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萌芽期耗水强度最大,果实膨大期为需水关键期,硬核期为耗水量最大期。综上,半干旱区核桃适宜的灌溉制度为灌水定额120 m~3/hm~2,生育期灌溉5次,其中开花期、硬核期、油脂转化期各灌溉1次,果实膨大期灌溉2次。  相似文献   

12.
为探求适合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小麦节水灌溉制度,以高效利用农田水资源,在小麦各个生育期设计不同的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值,通过大田露地及测坑试验,测定了不同水分处理下的小麦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结果表明:小麦对缺水的敏感性,是开花期大于产量形成期,产量形成期大于营养生长期;小麦水分生产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小麦的产量和灌溉定额成明显的二次抛物线型关系,当灌水量小于某一临界值时,产量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超过临界值之后,产量反而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少。该研究可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小麦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13.
西南喀斯特地区小麦节水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求适合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小麦节水灌溉制度,以高效利用农田水资源,在小麦各个生育期设计不同的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值,通过大田露地及测坑试验,测定了不同水分处理下的小麦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结果表明:小麦对缺水的敏感性,是开花期大于产量形成期,产量形成期大于营养生长期;小麦水分生产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小麦的产量和灌溉定额成明显的二次抛物线型关系,当灌水量小于某一临界值时,产量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超过临界值之后,产量反而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少。该研究可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小麦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洪水河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田间水管理系统中的几个指标。[方法]根据民乐县洪水河灌区益民灌溉试验站最近连续10年的有关资料和部分试验成果,以及在推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田间水管理系统中秋灌储水指标、产量与灌水量、需水强度、需水模系数、根系分布与各阶段土壤水分控制标准几个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洪水河灌区春小麦在4月上旬播种为宜:三叶期由储水供给水分.不必灌水;可在分蘖后期灌水,灌水时间为5月18—22日;头水应根据可供水量的多少来灵活掌握,在一般水文年份灌水定额应控制在980—1050m^2/hm^2;在抽穗期需灌2水,灌水时间一般为6月18—22日,定额为1050-1120m^2/hm^2。抽穗一成熟阶段若水资源紧张,可以不再灌水。[结论]确定出了适宜于洪水河灌区的春小麦节水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5.
生物节水中的补偿效应与根系调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分别介绍了作物对干旱、复水的响应,及水通道蛋白、信号传导在水分调控中的最近研究进展,并从根系方面分析了补偿效应与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关系。干旱对植物的影响一般存在临界期,而植物旱后复水有其自身的补偿有效期,选择在关键期供水往往会取得最好的灌水效果。因此,旱地作物生产中可以通过调节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利用作物自身潜力达到节水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0-2012年肇州县水利科学研究所灌溉试验站多年的试验数据,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对玉米水分生产效率和产量的影响,为制定灌水决策和灌溉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限量灌溉对冬小麦农艺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进行水分控制,研究灌水量、灌水时间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灌水处理的冬小麦农艺性状得到有效改善,其中拔节期灌水能提高冬小麦的穗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孕穗期灌水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灌浆期灌水能增加千粒重,拔节期是限量灌溉的最佳生育期。与对照相比,不同灌水时间和灌水量处理分别增产9.49%~29.64%,并以拔节期灌600m3/hm2水和灌浆期灌300m3/hm2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7.8%~22.7%,并以拔节期灌300m3/hm2+孕穗期灌300m3/hm2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5.7kg/(hm2.mm)。  相似文献   

18.
2015年对淠史杭灌区中稻在浅湿间歇Ⅰ、浅湿间歇Ⅱ、群习灌、不灌水4种不同灌溉制度条件下的需水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不充足的年份,淠史杭灌区中稻种植宜选择浅湿间歇Ⅰ作为本灌区的灌溉制度;在降雨充足,本田生育期不灌水,中稻生长不受水分胁迫影响,即不灌水不影响中稻产量的条件下,宜选择不灌水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9.
交替灌溉作为一种大田作物栽培灌水方式已逐步受到关注。为研究灌水前后水分在垄沟之间的运移及交替灌溉方式适宜的垄高、垄宽等技术参数,试验模拟了交替灌溉不同垄体参数的灌水试验。结果显示,垄背、垄坡、灌水沟和非灌水沟4个观测点同一土壤剖面存在明显的土壤含水量梯度,水分的侧向入渗增强,从而减少了土壤水分发生深层渗漏的几率;交替灌溉方式下,采用15 cm垄高、55 cm垄宽的垄体标准,利于增大地表面积、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同时还可使交替灌溉水得到最优分配,达到高效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节水高产灌溉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新疆干旱绿洲灌溉区冬小麦进行了节水灌溉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供水条件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新疆冬小麦建立优化灌溉制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达到节水增产目的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水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27.8;~91.2;,灌水量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在28.5;~68.0;,降水量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4.2;~8.8;.随着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增加,冬小麦利用土壤水逐渐减少.试验区春季灌二水的最佳组合为:拔节期+扬花期灌水,组合处理产量为6 813 kg/hm2,水分利用效率1.47 kg/m3;春季灌三水的最佳组合为: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灌水,组合处理产量为7 393.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1.40 k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