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以来,祁阳县围绕"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巩固脱贫成效"脱贫攻坚三大主体目标,将产业扶贫作为根本之策,通过加大政策扶持、突出产业培育、强化技术培训,不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带动4000余贫困户、1.5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坚持规划引领,确保工作有章可循在科学制订产业扶贫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祁阳县农委牵头组织水利、林业、农机、畜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贫困户的脱贫步伐和巩固脱贫成果,使贫困户不再返贫,结合宁洱县畜牧产业在精准扶贫产业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宁洱县"十三五"畜牧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湖南省西洞庭农场(西洞庭管理区)紧盯到户产业这个核心,兴产业、补短板、强弱项,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管理区制定了《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实施方案》《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落实干部帮扶制度;设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切实加强产业指导;成立产业扶贫专家组,负责全区产业扶贫规划、方案制定,产业扶贫技术难题解答、进村入户巡回指导等。目前已按期高质量完成606户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着力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定位下的产业扶贫项目,用可持续发展政策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产业扶贫进行科学定位,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充分认识产业扶贫这一内生动力,本文以山东德州乐陵市寨头堡乡产业项目为个案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考察,明确现阶段该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产业扶贫视角提出适合当地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多部门产业融合的扶贫模式,为乐陵市精准扶贫和脱贫致富提供实施经验。  相似文献   

5.
“五抓五做”开启产业扶贫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禄丰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建立"五抓五做"产业扶贫新机制,全面开启产业扶贫新模式,全县基本形成"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帮扶"的产业扶贫新格局。党委政府"抓决策、做强服务"为企业与乡镇、贫困户与产业专家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创建县、乡、村、贫困户、企业五级互动机制,根据具体乡镇选企业、企业意愿选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河北省提升产业扶贫质量水平三年行动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实施6大产业扶贫工程,今年重点提高产业扶贫项目覆盖率,加快实现产业就业扶贫项目贫困户全覆盖。意见指出,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发展特色种养、林果、乡村旅游、电商、家庭手工业、公益岗位等产业项目和支持引导就业措施实现增收;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  相似文献   

7.
精准扶贫背景下,在泉塘村开展食用菌产业扶贫实践,采用“政府+科研机构+村干部+示范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高校科技人员指导,村干部带领贫困户有计划地进行平菇及香菇的生产,使得贫困户掌握一门技术,开辟一条增收新途径,取得良好的扶贫成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林州市通过做强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扶贫基地力量、开展专家服务等方式,全市共建成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基地61个,带动全市98%的贫困户增收,流转贫困户、易地搬迁户土地面积665.13 hm^2,实现流转收入798万元。一、主要措施(一)标准生产—订单式扶贫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农产品订单收购协议,按照高于市场价回购产品。如洪河小米产业扶贫基地采取免费供种,统一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服务,与芬草峪村、洪河村等11个村179户贫困户签订无公害谷子保护价收购,对贫困户的收购价格高于一般农户0.4元/kg进行收购,贫困户最大程度地避开了市场风险,通过订单收购、保护价回收的方式,为贫困户建立了稳定的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89-92
产业扶贫政策的实施和完善,对解决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提高贫困户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其为提高贫困户工作技能、达成可持续脱贫状态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产业扶贫所面对和服务的主体是贫困户,贫困户的参与意愿会直接影响到产业扶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进而影响到中国全面脱贫的目标。通过梳理国内研究贫困户产业扶贫参与意愿的文献,从贫困户特征、相关认知和政策环境三个不同角度梳理了影响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意愿的因素,并指出产业扶贫参与意愿研究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江西省兴国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开拓产业扶贫新路径,按照"六个精准"要求,落实"五个一批",创新建立"12345"产业发展模式,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1.构建一套产业体系按照"长短结合、种养互补"的思路,着力构建"321"精准扶贫产业体系。(1)优化产业布局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做好油茶、脐橙、蔬菜、肉牛、种养业等五大农业产业规划,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选准扶贫产业。同时,每个乡镇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建设产业扶  相似文献   

11.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泉塘村开展食用菌产业扶贫实践,采用"政府+科研机构+村干部+示范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高校科技人员指导,村干部带领贫困户有计划地进行平菇及香菇生产,使得贫困户掌握一门技术,开辟一条增收新途径,取得良好的扶贫成效。本文阐述了泉塘村发展食用菌产业扶贫优势,介绍了泉塘村食用菌产业扶贫具体实践,包括前期准备、平菇生产、香菇生产,对扶贫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助力泉塘村脱贫致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产业发展和扶贫有着密切联系,是当前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依靠产业支撑和带动,让贫困户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是实现根本性脱贫的重要路径。各级党委和政府不仅要把贫困人口识别准,更应以扶贫为目的,以产业为基础,解决好关键发展问题,从产业需求侧出发,因地制宜,选择好扶贫产业。本文以张北县藜麦产业为例,简述藜麦产业发展条件,结合张北县藜麦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剖析张北县藜麦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有益于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和建议,以期实现农户增收,贫困户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13.
"1+5"畜牧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是由"政府+龙头企业、金融、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6方构成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新模式。该模式对县内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再集中投向贫困村和贫困户,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做到精准"滴灌"。把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和贫困群众的现有资源资本化、产业化,创新推广股份合作、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利益兜底、二次分红等产业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扶贫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快贫困户的脱贫步伐和巩固脱贫成果,使贫困户不再返贫,结合积石山县产业扶贫现状分析,提出了产业精准扶贫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以及组织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贫困地区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活动,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以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本文通过研究保定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找到保定贫困县在中药材扶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促进中药材扶贫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以期通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6.
正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扶产业才能扶根本、扶长远。近年来,旬阳县以长中短八项产业为重点,以五种主体带动机制为路径,强力落实精准规划、政策奖补、技能培训、配套服务等举措,实现了有条件的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贫困户经营主体带动全覆盖,产业扶贫成效显著。1长短结合兴产业旬阳县总户数15.2万户、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农户10.8万户、农村总人口37.64万人。在册贫  相似文献   

17.
<正>全面建成小康,重点在农民的小康,农民小康的实现,难点是贫困地区农民的小康!让农民摆脱贫困,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关键在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这是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最佳选择。吉林省农业资源丰富,多数贫困地区贫困户收入来源于第一产业,因此,产业扶贫的立足点就在第一产业,如何使农业增产增效,如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如何让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的增值增效落在贫困户上,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在探讨,在实践的重点。结合全省各地实践亮点,总结出以下六种产业扶贫模式,供各地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贫困地区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活动,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以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通过研究保定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到保定贫困县在中药材扶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促进中药材扶贫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通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带动区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9.
正祁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有贫困村75个、贫困人口8.9万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根本之策,不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大力发展优质稻、油茶、水果、蔬菜、茶叶、畜禽养殖等六大主导产业,投入产业发展资金3260万元,新增扶贫产业基地3667公顷,带动4000个贫困户、1.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该县新塘角村是省定贫困村,2017年在天子  相似文献   

20.
正推进产业扶贫,首先要明确其经济属性,必须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找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近日,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吹响了新时期产业扶贫的号角。根据规划,通过产业扶持,要解决一半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可谓是扶贫攻坚的重头戏、主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