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有通风、光照、饲养密度等。因此,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鸡效益,使蛋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1舍内环境控制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  相似文献   

2.
影响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有通风、光照、饲养密度等。因此,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鸡效益,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  相似文献   

3.
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 1舍内环境控制 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喂、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  相似文献   

4.
影响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必须搞好环境控制,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等。通风不论鸡舍大小,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在鸡舍的底部应设置地窗、中部设大窗、房顶设带帽的排气圆筒。夏季全部开放,冬…  相似文献   

5.
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喂、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通风 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生产中应在鸡舍的底部设置地窗、中部设大窗、房顶设带帽的排气圆筒。夏季全部开放,冬季可关闭中部大窗,仅留地窗和房顶的排气圆筒。也可在中部设排…  相似文献   

6.
提高养鸡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尽量延长产蛋高峰期。蛋鸡进入产蛋高峰期后,为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延长鸡产蛋高峰期的关键环节。1 通风与光照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尤为重要。生产中应在鸡舍的底?..  相似文献   

7.
生产绿色商品肉鸡,必须考虑在充分发挥肉鸡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鸡肉品质。影响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品质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有品种、通风、光照等因素。因此,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鸡效益。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肉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外环境控制主要包括场址布局与鸡舍构造、废弃物处理等: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雏鸡的选择、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等环节。  相似文献   

8.
生产绿色商品肉鸡,必须考虑在充分发挥肉鸡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鸡肉品质。影响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品质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有品种、通风、光照等因素。因此,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鸡效益,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肉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外环境控制主要包括场址布局与鸡舍构造、废弃物处理等;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雏鸡的选择、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等环节。  相似文献   

9.
冬季蛋鸡舍的环境调控包括鸡舍内和鸡舍外。本文主要论述鸡舍内环境控制技术包括:不同鸡舍通风技术、消毒技术、及时清粪、饲料及益生菌的应用等方面,控制舍内环境,保持舍内卫生,科学饲养,以期做好冬季蛋鸡舍的环境调控。  相似文献   

10.
生产绿色商品肉鸡的环境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绿色商品肉鸡,必须考虑在充分发挥肉鸡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鸡肉品质。影响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品质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有品种、通风、光照等因素。因此,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鸡效益,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肉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外环境控制主要包括场址布局与鸡舍构造、废弃物处理等;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雏鸡的选择、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等环节。1舍外环境控制1.1场址布局与鸡舍构造鸡场场址以地势高燥、容易排水的平坦或稍有向…  相似文献   

11.
蛋鸡持续高产,能够增加产蛋量,提高养鸡经济效益.但要保证蛋鸡持续高产,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适宜的产蛋环境: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湿度,保证舍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保持合理密度,切忌密度过大.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新鲜足量的饲料.另外,还要保持环境安静.  相似文献   

12.
延长鸡的产蛋高峰期是提高养鸡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蛋鸡开产后,产蛋率逐渐上升,约在25—44周龄处在产蛋高峰期。这期间除要供应充足的蛋白饲料、适当控制能量饲料及进行科学合理的补钙外,为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延长鸡产蛋高峰期、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1通风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生产中应在鸡…  相似文献   

13.
1舍内环境控制 1.1通风 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高饲养密度的鸡舍,通风不好,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生产中应在鸡舍的底部设置地窗、中部设大窗、房顶设带帽的排气圆筒。夏季全部开放,冬季可关闭中部大窗,仅留地窗和房顶的排气圆筒,也可在中部设排气扇,以便快速排除舍内污浊的空气。但不可把舍内温度降得太低,以免增加饲料消耗或引发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4.
环境对畜禽生产力的贡献率可达30%~40%。对规模化现代化鸡舍来说,鸡舍为全封闭鸡舍,舍内采用自动控温系统,在诸多环境因素中,环境温度、光照、空气质量和通风、饲养密度、公母比是影响产蛋鸡的重要方面。1.温度产蛋鸡对室内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节省饲料的角度看,蛋鸡舍的温度以2~25℃为宜,20℃的环境温度最为适宜,产蛋最佳。  相似文献   

15.
半开放式蛋鸡舍具有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差,寒冷季节舍内换气困难,不能有效实施机械通风等缺陷,针对这类鸡舍的设计缺陷,本文中对鸡舍外围护结构、通风换气系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鸡舍的保温隔热性能和不同季节鸡舍的通风换气,对改善蛋鸡饲养环境,提高蛋鸡生产性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延长鸡的产蛋高峰期是提高养鸡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蛋鸡开产后,产蛋率逐渐上升,约在25~44周龄处在产蛋高峰期。这期间要供应充足的蛋白饲料,适当控制能量饲料及进行科学合理的补钙,为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延长鸡产蛋高峰期,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1.通风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通风不好,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产生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产蛋并可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生产中应在鸡舍…  相似文献   

17.
1 舍内环境控制 1.1 通风 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高饲养密度的鸡舍,通风不好.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生产中应在鸡舍的底部设置地窗、中部设大窗、房顶设带帽的排气圆筒.  相似文献   

18.
生产绿色商品肉鸡,必须考虑在充分发挥肉鸡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鸡肉品质。肉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外环境控制主要包括场址布局与鸡舍构造、废弃物处理等;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雏鸡的选择、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等环节。  相似文献   

19.
全环控蛋鸡舍的环境控制技术一直是技术瓶颈,舍内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光照等因素,良好的舍内环境是蛋鸡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研究全环控鸡舍环境综合控制技术,优化环境控制方案对于现代蛋鸡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舍内空气质量、光照、生物安全3个方面总结和归纳全环控蛋鸡舍舍内环境的控制方案,以期为蛋鸡生产者和蛋鸡场规划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产绿色商品肉鸡,必须考虑在充分发挥肉鸡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鸡肉品质。影响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品质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有品种、通风、光照等因素。因此,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鸡效益,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肉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