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正茶业是河南固始县传统优势产业,有着悠久历史和较好的产业基础。"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通过建基地、抓管理、实施良种工程、推广机械化生产,固始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茶园面积迅速扩大,由2010年的10.05万亩扩大到2015年的14.2万亩;茶叶产量大幅增长,由2010年的2300吨增长到2015年的4800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由2010年的2.6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8亿元。与此同时,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打造精品名牌、建  相似文献   

2.
正一、茶产业发展现状茶产业是浙江东阳市六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东阳市茶产业得到稳步发展,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名优茶生产加工成为东阳茶产业发展的亮点。全市现有茶园面积48135亩,比2012年增加690亩,增长1.4%;茶叶总产1326吨,总产值14025万元,比2012年增长6123万元。1.健全良繁体系,提高无性系良种覆盖率建立适合本地生长的木禾种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50  相似文献   

3.
《茶世界》2010,(5)
正一、2009年浙江茶产业发展总结1、生产持续较快发展全省茶园总面积达到273万亩,同比增长4.6%,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茶叶总产量16.74万吨,同比增长3.1%;总产值77.5亿元,同比增长17.7%。  相似文献   

4.
突出品牌特色 做强上杭县优质高山茶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茶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福建上杭县高山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优质高山茶开发已成为上杭县农业发展中的新亮点。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迅速增加全县有茶园面积17500亩,比2000年增加5500亩,增长45.8%(平均年增长6.5%);茶叶总产720吨,总产值约3800万元,比2000年增长4.4倍。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基地建设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近几年来,上杭县重点在步云、古田、蛟洋、太拔等海拔500米以上乡、村发展优质高山茶,形成区域化发展格局,其中步云乡蛟潭村已建成千亩高山茶生产基地,成为远近闻  相似文献   

5.
2011年婺源茶业经济再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婺源茶产业围绕推动名优茶比重,产品附加值和出口创汇实现"三个提升",发展生态标准高效茶业,实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全县茶叶产量9100吨,同比增长10.3%,其中名优茶1400吨,同比增长9.3%;加工贸易量3.1万吨,同比增长19.2%;茶产业系列产值10.2亿元,增长20%。茶叶农业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14.3%,茶叶加工产值5.1亿元,同比增长21.4%,出口创汇2400万美元;茶业三产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24.3%。  相似文献   

6.
茶业是泰宁县传统产业.目前茶园总面积近2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1.36万亩,茶叶年产量570吨、产值5800万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泰宁县2008-2017年茶产业十年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以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泰宁茶业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以来,四川省雅安市实施四大战略助推茶叶产业化发展。一是推动茶叶产业一体化发展。构建雅茶从种植—采收—加工—包装—宣传—销售的产业链条,实现"从茶园到茶杯"。二是实现两大目标。实现茶叶基地大提升,打造名山、雨城和芦山百里茶产业经济带,推进芦山、荥经、天全、宝兴的高山绿色(有机)茶叶种植,到2016年雅安市茶叶面积达到80万亩,力争100万亩,2020年雅安市茶叶总面积超过100万亩。实现茶叶产值大增长,到2016年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20亿元,力争完成150亿元,2020年完成200亿元目标,实现茶农增收6000元以上、茶农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武义是全国重点产茶县,茶产业是武义"富民工程"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在茶叶基地建设、加工厂改造、品牌宣传、有机认证、龙头企业培育等各个环节进行大力扶持,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全县茶园面积12.35万亩,产茶1.75万吨,总产值8.5亿元。茶叶已成为武义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有6万多人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和经营,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武义县茶产业特色鲜明,有多家省市级以上企业为核心经营主体,茶叶产业链完整,具有配套的专业化规模化原料基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程度高。2014年被认定为浙江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2011,(1):21
近日,湖北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厅联合下文,对2010年十堰市武当道茶品牌打造扶持资金570万元。其中,湖北省政府乌龙茶专项扶持300万元,用于武当道茶有机乌龙茶开发,直接扶持武当道茶品牌打造4家核心示范企业;湖北省农业厅从板块资金中安排270万元用于武当道茶品牌打造和基地建设,其中房县武当道茶基地建设60万元,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武当道茶品牌打造210万元。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叶》2011,(1):21-21
近日,湖北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厅联合下文,对2010年十堰市武当道茶品牌打造扶持资金570万元。其中,湖北省政府乌龙茶专项扶持300万元,用于武当道茶有机乌龙茶开发,直接扶持武当道茶品牌打造4家核心示范企业;湖北省农业厅从板块资金中安排270万元用于武当道茶品牌打造和基地建设,其中房县武当道茶基地建设60万元,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武当道茶品牌打造210万元。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省新昌县从2000年出台首个茶产业专项扶持政策,至今已15个年头。新昌茶产业依靠政策引领,实现了持续较快速的增长,名优茶产量、产值从2000年2400吨、1.9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405吨、7.98亿元,分别增加83.5%和311.3%;茶产业链从龙井茶、珠茶生产延伸到了茶机、茶包装、冷藏加工等产业,产值从5亿增加到26亿元,增长420%;市场交易额从4个亿增加到45亿元,增长1025%。新昌茶业也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先后获得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全国茶叶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叶》2014,(9):34-34
正日前从浙江省农业厅有关部门获悉,今年浙江省首次实施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茶产业提升项目,以进一步加快茶产业的发展。首批发展项目确定在新昌、磐安、文成、泰顺、桐庐、淳安、武义、遂昌、缙云、安吉和绍兴市柯桥等11个茶产业重点县(区)实施。项目实施时间为两年,每年安排中央和省级项目扶持资金5000万元,共计1亿元。按照"一次规划、分年实施、两年建成"的原则,一次性做好两年项目规划,分年度建设,当年建设内容,当年完成。对通过评审立项的县,由中央和省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至500万元扶持资金。这样,既加大了对单个项目的资金投入,有利于集中开展建设和进行项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泰顺县委、县政府坚持茶叶生产作为发展绿色农业的重点项目,全面实施茶叶产业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打造品牌、开拓市场、茶叶龙头企业等给予重点扶持,使茶叶产业基础明显增强。截至2011年底,全县茶园总面积达6.8万亩,其中良种茶园面积3.843万亩,茶叶总产量2492吨,产值2.2亿元,特别是自2007年实施茶叶加工机械推广应用项目以来,茶叶加工成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全省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文件明确指出了以下8个方面:第一,计划到2020年,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100万亩以上,全省茶园面积达到280万亩,年产茶叶10万吨以上,培育国家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3~5个,新增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0~15个,打造国内知名品牌3~5个,茶产业发展跨入全国强省行列:第二,调整优化茶产业发展布局,实施板块推进,在汉中建设以优质绿茶和有机出口绿茶为主的生产基地150万亩,在安康建设以紫阳富硒茶为主的优质富硒茶生产基地90万亩,在商洛建设以有机绿茶和红茶为主的生产基地40万亩,在咸阳建设以陕南夏秋茶叶为加工原料的现代茯砖茶生产园区,因地制宜实施茶园观光、茶文化展示等项  相似文献   

15.
正宜昌市夷陵区地处鄂西南,位于长江中上游,是湖北省重点产茶县(区)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茶产业是夷陵区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是西部山区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自"十一五"全区实施"桔都茶乡"建设以来,全区茶产业发展成效突出。2007年至201 1年间,全区基本形成了宜大路百里茶叶走廊和以"宜大"线、"雾下"线、"赵沙"线为"三线",以低山区、半高山区、高山区为"三级"的"三线三级"特色产茶区域,种植规模从15.79万亩扩大到20.4万亩,平均每年发展1.15万亩;产量由7018吨增加到1.27万吨,增长80.96%;茶叶产值从2.1亿元提升至4.68亿元,翻了一番多。为了响应夷陵区"建标准园,创万元田"高效农业号召,  相似文献   

16.
武义县是浙江省重点产茶县之一,2001年被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现有茶园面积11万亩,产量7100吨,产值2.28亿元,其中有机茶规模化基地2.1万亩,年产量850吨,年产值6000万元。近年来实施“规模化基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运作”的有机茶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及茶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2003年武义县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茶叶加工厂改造先进县,武阳春雨茶荣获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2005年获得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浙江省十大旅游名茶茶文化休闲观光基地,武阳春雨茶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推荐“放心茶”品牌。  相似文献   

17.
<正>一、松桃茶产业基本概况松桃属黔东武陵山区,位于武陵主峰梵净山东麓,土壤肥沃,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是茶树得天独厚的生长区。自2007年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2007)6号文件以来,松桃县即把发展茶叶产业列为全县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首,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扶持政策,全县茶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县已有茶园面积20余万亩,其中:成园面积10.8万亩,投产茶园8.5万亩,无性系良种率达99.9%。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7.8万亩,有机茶认证面积200亩。全县有茶叶生产企业28家,专业合  相似文献   

18.
正一、率先突破目标到"十三五"末,陕西省平利县茶产业基地总规模达到25万亩(其中绿茶20万亩,绞股蓝标准化示范园5万亩),培育有机茶产业园4万亩(其中绿茶2万亩,绞股蓝标准化示范园2万亩),茶产业总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其中绿茶6500吨、绞股蓝3500吨),实现农业产值20亿元(其中茶叶产值13亿元,绞股蓝产值7亿元)。1.有机茶园建设有机茶园建设要充分发挥平利县森林覆盖率高,具有开发生产有机茶的自然优势,进一步配套完善有机茶的硬、  相似文献   

19.
蒲江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唐朝进士、前蜀翰林学士、礼部尚书毛文锡所著《茶谱》记载蒲江出产“早春”、“火前”、“火后”、“黄芽”、“嫩绿”等名茶,还制成火番饼,远销西番(藏族地区)、党项(羌族地区)等地区。境内保存有唐宋时期的茶马古道,石梯上深凹的痕迹,依稀可见当年商贾云集、贩运茶叶的繁忙景象。近年来,蒲江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科技支撑、示范带动和机制创新,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被评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建设示范区”、“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国家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重点产茶县”、“四川省茶产业强县”和“成都市茶产业牵头县”,并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绿茶之乡”荣誉称号。蒲江位于川西80万亩茶叶基地的核心区域,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0万亩,其中无公害、绿色、有机、GAP认证面积12万亩,2011年产茶量1.2万吨,茶叶产值8.5亿元。  相似文献   

20.
林康 《中国茶叶》2010,32(10):4-5
近年来,松阳县围绕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和"中国绿茶集散地"的目标,深入实施"科技兴茶、龙头兴茶、市场兴茶、品牌兴茶、文化兴茶"战略,大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使茶产业成为繁荣一方经济和富裕一方百姓的农业支柱产业。数据显示,2009年,松阳全县有茶园面积10.9万亩,茶叶总产量8460吨、总产值4.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3%、32.2%;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4.2万吨、交易额1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0%、85.1%。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茶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