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产茶历史已有2000多年,全县现有茶园12.5万亩,产茶5100吨,产值2.1亿元,主产霍山黄芽、瓜片、霍山翠芽、霍山小岘春、霍山菊花茶、桃源银针、炒青绿芽、黄大茶、乌龙茶等品种,而茶叶是该县主要经济支柱之一。现对霍山县茶叶生产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措施,供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是世界第一产茶大国,但茶叶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还相对较低,与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生产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农业部于2009年提出了"标准茶园"概念,并启动了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活动,旨在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全国茶叶优势区域创建一批高标准生产基地,示范带动全国茶叶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升。茶叶是浙江的传统优势农产品,浙江省历来高度重视茶园基础建设,不仅全程参与了农业部标准茶园创建  相似文献   

3.
梁河县发展优势高原特色茶叶产业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期,云南梁河县农业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该县发展优势高原特色茶叶产业情况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茶叶种植历史情况1941年,梁河县大厂青年农民孙朝钦等人到内地参观茶叶种植,带回茶种到回龙寨种植2亩茶园,1945年原大厂设制局局长封伟德再次组织人员从双江引进云南有性系大叶良种勐库种,在大厂回龙寨种植8亩茶园,从此,创建了梁河县境内的第一片茶园,并成了德宏州境内最早的丛栽密植茶园及后来全州茶产业发展的起始母本茶园。当时,封伟德还发表了《梁河设制局为禁绝鸦片种茶林告民众书》,从而揭开了梁河"禁烟种茶"的历史始篇。如今的大厂乡从  相似文献   

4.
松阳县出台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考核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松阳县委、县政府研究通过了《松阳县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考核办法(试行)》,要求全县20个乡镇,近期内现有茶园面积50%以上实施茶叶病虫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其中现代农业综合区、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区内所有茶园100%实行统防统治。同时,凡今后列入项目建设的茶园,必须实施统防统治。实施后,农药残留量100%达到国家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  相似文献   

5.
从2009年开始,在茶庵铺镇松阳坪村茶园开展了以规范操作程序,强化质量安全,改善茶园环境,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农效益为核心内容的标准茶园建设探索与示范.特别是2011年在湖南省农业厅和常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合作协议的指导下,标准茶园进入了快速建设期.本文旨在交流标准茶园建设心得,探讨标准茶园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今年来,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力推动茶产业化进程,实施名优茶振兴工程以及配合现代农业茶叶生产发展项目建设,进行了万亩茶园改造。该项目围绕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安徽天方茶业集团基地建设实施。市、县农发部门和安徽天方茶业集团为了把石台县仙寓镇大山、莲花山,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来,泰顺县委、县政府坚持茶叶生产作为发展绿色农业的重点项目,全面实施茶叶产业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打造品牌、开拓市场、茶叶龙头企业等给予重点扶持,使茶叶产业基础明显增强。截至2011年底,全县茶园总面积达6.8万亩,其中良种茶园面积3.843万亩,茶叶总产量2492吨,产值2.2亿元,特别是自2007年实施茶叶加工机械推广应用项目以来,茶叶加工成  相似文献   

8.
针对安徽省霍山县茶叶生产现状,分析了霍山县茶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幼龄茶园与改造茶园的修剪、生产茶园的修剪及机采茶园的改造等方面提出了霍山茶园修剪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9.
2001年4月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省农业厅1997年就开始组织实施无公害茶叶生产项目,三明列入全省10个示范点之一,通过七、八年的实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本该与无公害茶园建设协调并进的生态茶园建设在近些年来则出现了令人担忧态势。本文在回顾三明市无公害茶园建设历程的同时,对茶园生态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剖析,旨在进一步深化茶叶安全生产,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近日,霍山茶叶的两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这两项科技成果分别是:霍山雨佳有机茶有限公司申报的"高寒山区幼龄茶园免揭膜栽培管理技术"和霍山抱儿钟秀茶业有限公司申报的"霍山黄芽闷黄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叶》2014,(10):31-31
近日,浙江松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浙江省首个茶叶机械化采制地方标准——《松阳香茶机械化采制技术规程》。该标准规定了松阳香茶机械化采制茶园种植、茶园管理、机采茶园的修剪、机械采摘、机械加工和机械安全等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一、茶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国家"八·五"规划期间,贵州松桃县委、政府把茶叶列入全县的经济支柱产业,抓住省政府利用日本"黑字还流"贷款在松桃建立贵州省绿茶出口基地的机遇,在1990~1991年迅速连片开发新茶园4000亩,利用国家坡改梯项目在1992~1994年又再新建茶园4000亩,至1994年底,全县共新建茶园8000亩,加上原有茶园面积5200余亩,全县共建成茶园总面积1.32万亩。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意见》[2007]6号文件,明确松桃首先列为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茶叶标准化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群 《茶叶》2000,26(1):42-45
本文着重对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五十年来特别是《标准化法》颁布实施十周年来在组织研制、培训、宣贯和实施各类茶叶的标准、管理办法和技术规程等方面所开展的浙江省茶叶标准化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简要回顾,同时对21世纪浙江省的茶叶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李文娟  邱新慧 《福建茶叶》2016,(11):222-223
BBC纪录片《茶叶之路》探访了英国国民饮料茶叶背后的故事,还原了茶园、茶厂、港口的真实场景。该纪录片也以"茶叶为体,英语为用"的形式向世界传播了英语。片中暗含了对"英语是一种语言"、"英语是一种文化"以及"英语是一种工具"的英语相关理念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茶叶科学技术》2008,(4):59-59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  相似文献   

16.
我国茶叶标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定焕 《茶叶》1992,18(2):13-17
1931年颁布的《出口茶叶标准》是我国第一部茶叶标准。新中国成立后,制订了茶叶标准,规定了红茶、绿茶、乌龙茶、及花茶的出口检验标准。同时制订毛茶收购标准样、精制茶验收标准样、茶叶贸易样和出口检验最低标准样。1981年颁布了《茶叶卫生标准分析方法》,此后,还先后制订《茶叶理化检验方法》系列标准13项,7种紧压茶标准等。最后对当前我国茶叶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抓工作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茶叶科学技术》2008,(3):25-25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  相似文献   

18.
汪春园 《中国茶叶》1993,15(5):28-29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属江北茶区,是安徽省的重点产茶县和名优茶主要产区之一。该县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所产的岳西翠兰、岳西翠春、兰花茶和石佛炒青等名优绿茶,品质超群,闻名遐迩,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茶园基础薄弱和粗放经营,制约了茶园单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现在岳西县已将以名优茶开发为龙头的茶叶产业列为全县发展山区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了充分发挥茶叶质量上的优势,尽快改变茶园低产低效的状况,必须在改造低产茶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因地制宜地建设起多种类型的高产优质高效茶园,使茶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9.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自然条件非常优越,现有茶园面积1.1万h m2,茶叶产量1.32万t,茶叶产值达2.5亿元以上,是全国最大的绿茶、花茶主产区和第二大茶叶主产县市,是农业部全国第一批创建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被誉为"中国茶叶之乡",全市上半区的乡镇主要依靠茶叶为生,全市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占了2/3,达40万,全市现有茶叶加工企业近400家,年加工能力在200t以上的茶叶骨干企业10多家,有400多家茶城、茶庄分布于我国各大中城市,有2万多人的茶叶营销队伍.拥有"坦洋工夫红茶"、"富春"、"莲岳"、"东湖"等知名品牌.茶业在福安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新发展会员     
《茶世界》2011,(10)
安徽省霍山县茶叶产业协会霍山县茶业产业协会成立于1999年,拥有会员300余人。是由县茶叶科技工作者、茶叶经营者、茶叶加工企业、包装企业、种茶大户等自愿组织起来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能代表生产和经销各方利益的群众性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