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宁德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重点绿茶产区,全市茶园面积71.05万亩,占全省的34.7%,茶叶产量4.65万t,占全省的30.7%,其中绿茶占全市的96%,名优绿茶1.24万t,占全市总量的27.07%,是宁德茶叶的主导产品.提高宁德绿茶品质,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档次,是关系宁德茶产业持续发展,企业增效,茶农增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铜仁市茶叶品牌整合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市委、市政府的的高度重视下,贵州铜仁市生态茶产业建设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茶类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名优茶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茶叶总产量突破万吨,茶叶产值实现了8亿多元,茶叶企业238家,茶叶品牌35个。为做大做优做强铜仁市生态茶产业,提升品牌效益,形成茶叶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全市生态茶产业发展,根据铜仁市委、市政府对全市茶叶品牌整合总体要求,特提出铜仁市茶叶品牌整合建议方案。一、茶叶品牌整合的必要性截至目前,全市茶园面积103.35万亩,成为全省第二个百万亩茶叶主产市,无性系茶园面积97.85万亩,占茶园总面  相似文献   

3.
池玉洲 《福建茶叶》2014,36(6):9-11
宁德以清新的自然环境,悠久的产茶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茶树良种,造就了独特的传统支柱产业—茶业.在宁德市的茶产业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茶树良种的选育和推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3年,全市茶园面积96.8万亩,茶叶产量8.09万吨,产业规模居全国茶叶主产区前茅,居福建省之首,茶产业已经成为宁德最具特色的重要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的民生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宁德是我省茶叶的主产区,产茶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全市现有茶园面积76.8万亩,年产干毛茶5.8万吨,茶叶产品总值达25.9亿元(毛茶产值11.31亿元)。全市70%的农户经济收入直接或间接得益于茶叶。涉及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从业人员约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20万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与茶叶息息相关。基于茶叶特殊的自然属性、市场特性和消费特点,茶产业牵涉的面广,产业关联度强,是我市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主导产业,在闽东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宁德市的传统主导产业,茶业经济在宁德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刻分析茶叶加工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茶叶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对深人研究和探索宁德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宁德市茶业的现状宁德市是著名“天山绿茶”的故乡,茶业是宁德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市茶园面积61000亩,产量3000吨,产值3600万元,年提供国家财税600万元,全市茶叶经济效益总量达1亿多元。全市16个乡镇(办事处)、216个村均产茶,种茶农户达35053户,人口151260人,户均茶叶收入1052元,人均收入238元,重点产茶村茶叶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50%左右。建立了以霍重溪沿岸平原地区明前茶基地,宁古钱高山地区天山绿茶基地,有市、乡(镇)、村三级茶场112个,有集中成片高标准茶园15000亩,全市拥有茶叶初制厂89家,精制茶厂39…  相似文献   

7.
宁德地区,是福建省茶业重点产区之一。全区辖于德、福鼎、福安3个市、寿宁等6个县,123个乡镇。县(市)、乡(镇)均产茶。1995年全区茶园面积达70万亩,其中可采56万亩,产茶3.35万吨,总产值8.7亿元,全社会茶叶经济效益总量达10.5亿元,年提供国家税金5000多万元。茶叶对闽东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起着积极作用。如何使闽东茶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为此,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寻找闽东茶叶发展出路,望能为21世纪福建茶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一、闽东茶叶历史地位和作用(一)建国后的茶叶历史回顾建国后,闽东茶叶发展的历史可分为五…  相似文献   

8.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自然条件非常优越,现有茶园面积1.1万h m2,茶叶产量1.32万t,茶叶产值达2.5亿元以上,是全国最大的绿茶、花茶主产区和第二大茶叶主产县市,是农业部全国第一批创建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被誉为"中国茶叶之乡",全市上半区的乡镇主要依靠茶叶为生,全市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占了2/3,达40万,全市现有茶叶加工企业近400家,年加工能力在200t以上的茶叶骨干企业10多家,有400多家茶城、茶庄分布于我国各大中城市,有2万多人的茶叶营销队伍.拥有"坦洋工夫红茶"、"富春"、"莲岳"、"东湖"等知名品牌.茶业在福安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建瓯市是福建省和我国乌龙茶的重点产区。进入 2 1世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建瓯茶叶如何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要求、新市场 ,我市紧密围绕茶叶经济发展这个主题 ,在全市上下组织开展了一场大讨论。通过议茶事、找差距、查原因、比先进和求发展 ,形成广泛共识 ,把茶叶确定为我市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从而又给建瓯茶叶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春天。据调查统计 ,全市1 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有产茶 ,现有茶园面积 6 32 0hm2 ,年产量 7996t,茶叶产值1 55亿元 ,拥有茶叶加工企业 51家 ,年加工茶叶能力 1万t,其中茶叶产值上 1 0 0 0万元规模企…  相似文献   

10.
1茶叶产业概况潮州茶产业已形成规模,茶树良种率90.2%,至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13.5万亩,产量1吨以上。建成3个万亩茶叶生产基地,两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两个茶叶专业镇、100余个茶叶专业村,3家茶叶生产企业被列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有5家企业11个茶叶产品获广东省和全国名牌产品认证和著名商标。有6家企业  相似文献   

11.
《福建茶叶》2009,32(1):55-55
4月20日,宁德市副市长谢兴旺在全市茶叶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称,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将于今年十一月中旬在宁德市举办,要把宁德的茶叶推向全国、世界,最根本的是保障茶叶的质量安全。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闽东整个茶产业的发展与兴衰。  相似文献   

12.
茶叶已成为漳州市农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因此在我市发展茶产业得天独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市茶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2.48万亩,产量3.68万吨,产值15.7亿元,茶叶产业从业人员20多万人。目前我市拥有省级茶产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8家,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8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7家。发展茶叶现代化生产基地31个,60个茶叶专业村,9个茶叶专业镇,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省日照市现有茶园面积25万亩、茶叶总产量1.5万吨,茶产业总收入25.8亿元,茶叶生产涉及32个乡镇、779个村、20余万茶农,有巨峰镇、后村镇等茶叶生产特色乡镇。"日照绿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11.87亿元。茶叶是日照市重点打造的"八大城市名片"之一,是惠民工程、富民产业,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日照茶业发展中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云南省凤庆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深入茶叶主产区大寺乡、勐佑镇、凤山镇等乡镇,以及滇红、稳隆、峡山等茶叶企业,以实地调研、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乡村干部、茶农、茶叶企业负责人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认真分析了全县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下步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全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凤庆是全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县和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先后被国家列为"全国优质茶叶基地县"、"全国出口  相似文献   

15.
遵义茶树生长环境得天独厚,茶叶栽种历史长,品质高、名品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自提出实施百万亩茶业工程、把茶产业作为后续支柱产业培育以来,全市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大力扶持茶业龙头企业,目前园茶已发展至70万亩,基本形  相似文献   

16.
闽东有机茶生产概况及典型案例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茶叶为闽东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和为数不多的优势农产品之一。目前全市124个乡镇除5个海岛乡镇外均有产茶,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都约占全省总量的1/3,均居全国产茶地市之首;涉茶人员逾120万人,70%农户的经济收入来源于茶叶;产有绿茶  相似文献   

17.
1茶产业历史和现状 古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种茶始于唐,兴于宋,南宋为鼎盛时期。民国25年的《古田县志》载:[实业]茶业。——迩来有名于社会者,只九都乌龙,十七都之水仙而已,惟出产有限,不敷本地销售。”1976年,全县各乡镇都种茶,茶园面积达5万亩左右,茶叶品种达16种,茶叶生产居全省第12位。1980年被省农业厅列为全省茶叶生产基地县。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茶叶在我县是一个支柱产业,几乎每个乡镇都有集体茶场,大的村都有大片茶园,茶业盛极一时。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经济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正一、茶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重庆市茶产业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进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66万亩,茶叶产量3.32万吨,茶叶产值6.55亿元,出口茶叶1.2万吨,实现创汇850万美元。重庆茶叶一、二、三产业的全面起步,强有力地助推重庆茶产业的腾飞和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税、企业增利的显著效果,成为重庆山区农  相似文献   

19.
茶业经济贸易四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茶业经济贸易出现发展趋势和显著变化。主要原因是茶产业地位上升,认识提高,茶叶是有效益的经济作物,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相当多的农民致富还要靠茶叶。在主要茶区,茶叶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茶业结构调整,茶科技茶产业发展,茶叶商品市场化、民营企业发展, 全国茶业经济贸易出现四大变化。1茶叶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当前,茶叶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效益为主,按市场需求调整茶类结构,茶叶生产发生质的变化。一是茶园面积和产量稳定增长。1999年茶园面积113万hm2,2000年…  相似文献   

20.
吴夏明 《茶叶通讯》2005,32(4):48-49
长沙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最盛时期县内仅高桥一带茶行就有48家,高桥茶庄是全国72家著名茶庄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县茶产业发展加快。茶园面积不断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提高,规划建设“百里茶廊”,重点发展9个乡镇茶叶生产。现有茶园0.43万hm^2,其中采摘面积0.24万hm^2,占55.2%。乡、镇、村、民营茶厂24个,加工厂房6.8万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