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深感这枚奖章分量之重,因为我是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来获此荣誉的。”中国总理温家宝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手中接过“农民”奖章后感慨地说。  相似文献   

2.
三农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眼下,个别农民在购买肥料时不但不考虑品牌,也不管是什么土质,更不管是什么作物,  相似文献   

4.
马瑛 《甘肃农业》2005,(11):15-1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政策措施。2004年,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新的成就.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成为全年经济发展最耀眼的亮点。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得益于中央采取的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激发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仍是弱质产业.农村仍是落后区域。  相似文献   

5.
顾福林 《新农村》2005,(1):31-31
“农函大”是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的有效载体。近年来,绍兴县柯桥镇成校配合县科协、基层政府、村委会利用“农函大”这一阵地,对农民进行种植、养殖业等技能和新科技知识的培训,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花木栽培、大棚蔬菜、淡水养殖、禽畜饲养等是我们常办的专业。随着城乡的统筹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的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论“三农”问题的本质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本质就是农民太多,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抓住“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这一主线;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打破我国现有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僵化的农村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04,(5):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发出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第一次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文件的中心内容,这无疑是党中央,国务院送给亿万农民的一份新春厚礼。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的主体是农民,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收入。想让农民增加收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减少农民,中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要实现这一点,惟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才能最终完成。为了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减少中国农民的数量,加快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速度,积极地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做好3个方面的准备:一是城市需要充分的软、硬件准备;二是中国农村教育和农民素质技能的准备;三是政策保障体系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农业厅已正式开通了“12316三农热线”,全省各地农民群众只要拨打(020)12316,就可以对省内农资打假方面的问题进行投诉和举报。这是我省“12316三农热线”首期开启的服务内容,随着人员配备和设备手段的逐步完善,以及市、县农业部门“12316三农热线”的陆续开通。  相似文献   

10.
自去年郏县被省确定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后.就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解决“三农”问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积极稳妥地推行试点工作。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便民、利民、为民”这条主线.通过调理补助比例、缩短补助时间严格监督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等措施.真正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件好事办到了农民的心坎上,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实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中共十八大以后,习近平进一步思考了中国当前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新战略。习近平的“三农”思想,有效地解决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三农”问题,这对于推进中国“三农”事业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乃至全局性的变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3个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近些年来,“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及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解决"三农"问题并非朝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颖琦 《现代农业》2004,(10):36-37
“民以食为天”。农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对于一个有近8亿农民的发展中大国,强调农业的极端重要性无论如何也不过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主题。十六大后新一届“两会”期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把“三农”问题称之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赋予许多新意的表述,如此关切,可见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会在迷茫中徘徊。  相似文献   

14.
对于如何破解“三农”难题,目前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不少学者寄厚望于实现另一个“三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而且,有的文章还深入地探讨了这“三化”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层层递进关系,读后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让人得到许多启迪。笔者认为,只有在注重上述“三化”的基础上,一视同仁地做到充分认识、切实正视并全力实现本文所述的另一个“三化”。才能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比较完整的答案”。因为本文所述的另一个“三化”——农业现代化、农村信息化和农民知识化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一样,在破解“三农”问题中也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三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春天,有一个最强的声音响彻中国大地,那就是“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农民增收是头等大事。2月8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正式公布,中共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专门发布“三农”问题的文件,是1987年以后的第一次,就农民增收发文件,是新中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三农人生中,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粮食极度短缺的特殊灾难,目睹过“以粮为纲、全面砍光”的被动局面,参与过推行大包干、粮食大丰收的激情岁月,面临过农产品“多了少、少了多”的尴尬状态,也见证过粮食生产“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的黄金时期。这些经历,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加”,“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这是对过去5年“三农”工作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我们看到,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强农惠农制度和政策。这些制度和政策含金量高、覆盖面广、操作性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我省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就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用“三化”来化农业、化农村、化农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这是省委集中各方面的智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从我国国情出发,勾画了“三农”现代化的蓝图: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并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三农”现代化的实现途径。这对当前我们认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去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与实践进行认真总结和对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科学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农业发展银行是国家政策性银行。是国家实施农业产业政策、实施对农业支持与保护的信贷工具,它与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有着密切的必然联系。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可以说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三农”利益的保护者。这也是学习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和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