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化性柞蚕品种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贵州省一化性柞蚕品种的产量和主要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柞蚕品种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收蚁结茧率>普通孵化率>二天实用孵化率>千粒茧重>茧层率>茧层量>幼虫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力>克蚁蚕头数>不受精卵率>全龄经过>全茧量.说明,收蚁结茧率、普通孵化率、二天实用孵化率、千粒茧重等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柞蚕经济性状杂种优势与体内消化液淀粉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可用于柞蚕(Antheraea pernyi)杂种优势预测的生理生化指标,利用生物数学方法分析了5龄幼虫的消化液淀粉酶活性与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柞蚕消化液淀粉酶活性表现负向杂种优势,但其与生命力性状(收蚁结茧率)和产量性状(单蛾结茧数、单蛾茧层量、单蛾收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7,0.8092,0.8228,0.8162;而且其杂种优势率与上述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率也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认为消化液淀粉酶活性可作为柞蚕杂种优势预测的一种候选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贵州柞蚕品种101与河南柞蚕品种河33在贵州省的黔北与黔东南放养调查比较,对其产卵数、二日孵化率、普通孵化率、发育整齐度、收蚁结茧率、千粒茧重、茧层率、茧层量、幼虫统一生命率、不受精卵率、全龄经过、全茧量等主要经济形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柞蚕品种河33表现的各性状都接近贵州省主要生产用种101,较适合在贵州放养,建议在必要时可利用该品种作为生产用种进行繁育。  相似文献   

4.
不同柞蚕品种幼虫腹足趾钩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调查4个柞蚕亲本原种、8个杂交种F1代的5龄幼虫腹足趾钩数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柞蚕幼虫腹足趾钩数量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同一品种雌雄间差异不显著。其遗传方式为偏父遗传;杂种F1代表现杂种优势。同时对幼虫腹足趾钩数与若干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做了分析,发现幼虫腹足趾钩数与收蚁结茧率、单蛾结茧数、单蛾茧层量、单蛾收茧量、蛹期生命率等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认为柞蚕幼虫双足趾钩数目可以作为一项生理(形态)指标,在柞蚕育种、杂种优势的利用及杂交组合的选配中用于预测产量及其它生命力性状。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柞蚕 4 个亲本、8 个杂种 F1 代的五龄幼虫消化液蛋白酶活性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消化液蛋白酶活性与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蛹重的相关性差,与蛹期生命率、收蚁结茧率、单蛾结茧数、单蛾茧层量、单蛾收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杂种 F1 代的消化液蛋白酶活性的杂种优势率与其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率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认为 F1 代消化液蛋白酶活性的提高,是其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形成的一个原因.F1 代消化液蛋白酶活性强度,作为一个生化指标,可能用来预测 F1 代的相关性状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为改良二化地区一化性柞蚕品种并取代现有的二化一放品种,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以883中选留千粒茧质量高的蛾区中的较大雌雄个体,对号交留根,历时11年育成了二化地区一化性柞蚕新品种辽8。新品种属青黄蚕血统,一化性,4眠,春养辽8的平均单蛾产卵量、收蚁结茧率、千粒茧质量、克卵收茧量分别比对照高12.39%、20.32%、9.15%和33.11%,孵化率略高于对照种,龄期经过比对照种长2 d,一化率与对照种相当。早秋养辽8的平均单蛾产卵量、孵化率、收蚁结茧率、千粒茧质量、克卵收茧量分别比对照高16.17%、4.77%、21.62%、9.93%和41.53%,龄期经过比对照种长2d21h,一化率与对照种相当。在缫丝试验中,辽8茧丝长比对照883长113.63 m,解舒率比对照高8.33%,解舒丝长比对照长86.48 m,生丝公量比对照高4.08 g,回收率比对照高4.22个百分点,出丝率比对照高1.44个百分点。在新品种繁育试验中,辽8单蛾收茧数3年平均增产19.02%,千粒茧质量比对照高10.83%。综上所述,辽8具有化性稳定、强健性好、高产、稳产等优点,是适合于二化地区放养的一化性柞蚕品种。  相似文献   

7.
贵州13个柞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育种法对贵州13个柞蚕品种采用扩繁试验研究,对其产卵数、二天孵化率、普通孵化率、发育整齐度、收蚁结茧率、千粒茧重、茧层率、茧层量、幼虫统一生命率、不受精卵率、全龄经过、全茧量等主要经济形状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柞蚕125、128品种表现的各性状指标都高于原生产用种101,固有特征、特性等各项成绩均明显优于其品种,且纯度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建议可以利用125、128等品种进行扩繁。而133品种表现的各性状指标以及经济指标略低于101品种,该品种在必要时也可以进行扩繁。  相似文献   

8.
柞蚕消化液蛋白酶活性与经济性状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柞蚕 4 个亲本、8 个杂种 F1 代的五龄幼虫消化液蛋白酶活性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消化液蛋白酶活性与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蛹重的相关性差,与蛹期生命率、收蚁结茧率、单蛾结茧数、单蛾茧层量、单蛾收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杂种 F1 代的消化液蛋白酶活性的杂种优势率与其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率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认为 F1 代消化液蛋白酶活性的提高,是其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形成的一个原因。F1 代消化液蛋白酶活性强度,作为一个生化指标,可能用来预测 F1 代的相关性状的优劣。  相似文献   

9.
柞蚕品种128、130与101的经济性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庆忠  冯世华 《农技服务》2009,26(4):115-116
通过柞蚕品种128、130与101的经济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柞蚕品种128在产卵数、发育整齐度、收蚁结茧率、千克产茧量、蛹活率、全茧量、茧层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品种101,故柞蚕品种128可代替现行品种101进行推广扩繁。  相似文献   

10.
气候条件下(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分别进行了柞蚕裸蛹与柞蚕生物茧发蛾试验,测定了羽化率、单蛾产卵量、绿卵率、百粒卵重及克蛹转化卵粒数.结果表明:柞蚕裸蛹发蛾的百粒卵重比柞蚕生物茧发蛾的高10.59mg(P<0.05),其它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柞蚕生物茧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柞蚕裸蛹代替柞蚕生物茧繁殖松毛虫赤眼蜂,而且可提高繁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