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光耀 《中国棉花》2010,37(5):30-30
河南邓州市是个植棉大市,辉煌时期年植棉面积超过4万hm2,全市平均皮棉单产超过每公顷1125kg。但由于种种原因,植棉面积一度下降到不足1万公顷,单产也一路下滑到每公顷不足750kg。近年来市场看好,政府又把棉花视为支柱产业,加上杂交棉大面积推广种植,从而使植棉面积和单产都明显回升,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 ,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 (市 )之一 ,常年植棉面积在 2 .68万公顷左右 ,皮棉单产一直在低产水平—— 1 0 50 kg上下徘徊。如1 984~ 1 997年全市 1 4年累计植棉面积39.6万公顷 ,皮棉总产 42万吨 ,平均单产1 0 60 kg,但高产的复兴、杨林尾两乡镇 ,皮棉单产一般在 1 650 kg左右 ,高产年份在1 875kg以上。现根据调查情况结合全市生产现状 ,谈谈该市棉花单产低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1 棉花单产低的原因1 .1 植棉面积少种多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 ,广大棉农的商品观念越来越强 ,他们觉得传统的麦棉两熟栽培…  相似文献   

3.
据山东省德州市棉花协会调查,2006年德州市棉花单产提高,平均出售价格和生产成本下降,棉农收益减少。———单产略有提高。2006年由于受上年度棉花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棉农植棉积极性提高,该市植棉面积扩大到17.5万hm2,比上年增长4.4%。棉农增加了物质投入,加大了棉田管理力度,普遍种植了优良品种和采用地膜覆盖。棉花生长期间,德州地区雨量适中,光照充沛,病虫害较轻,棉花长势好、衣分高、开放早,衣分普遍达到36%~37%,比上年高2个百分点左右。全市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336.5kg,比上年增长0.7%,总产达23.35万t,成为1999年以来的第二个高产年份。…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丰富,是山东省的主要棉区之一,发展潜力很大。但是,该地区棉花单产和山东其它棉区相比是最低的,1998年棉花单产仅为每公顷675kg,严重影响了棉农的植棉效益,挫伤了棉农的植棉热情。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棉花单产,对调动棉农植棉积极...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地区是全国闻名的植棉老区。近年来,随着棉花简化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植棉大县射阳抗虫杂交棉面积达5.7万公顷,占全县植棉面积的96.2%,品种以中棉所29、鲁棉研15号、科棉1号为主,平均每公顷皮棉1635kg,为提高单产、增加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抗虫杂交棉推广应用也成为沿海棉区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栽培技术也因此倍受沿海棉区广大棉农所关注。因此,对射阳县大面积夺取抗虫杂交棉高产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多年实践和探讨。1适宜密度。抗虫杂交棉个体发育优势强、植株高大,宜等行种植。一般…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是全国棉花主产省之一。近几年来 ,全省植棉面积一直稳定在 80万公顷左右 ,总产 75万吨左右。面积和总产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总量居全国第二位。2 0 0 1年 ,全省种植 85 8万公顷 ,总产达82万吨 ,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96 0 kg。在棉花生产过程中 ,坚持“适应市场需求 ,优化种植结构 ,强化质量意识 ,狠抓科技兴棉 ,提高植棉效益 ,确保棉农增收”的指导思想 ,在布局上 ,稳定优质棉产区 ,大力压缩分散区、低产区和夏棉区 ;在技术上 ,狠抓关键措施的落实 ;在抓法上 ,分区域建立大面积棉田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 ,引导农民科技植棉 ;在管理上…  相似文献   

7.
4密度篇在当前的棉花生产中,留苗密度过大是很多棉农的一种通病,由此造成的(难打药、难座桃、病虫多、黑桃多)对棉花高产高效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实例一:在唐山丰南区东田庄,过去种植老品种一般每公顷密度都在6.0万~7.5万株。2006年种植的40多公顷的“国审9418”懒汉棉,同一品种,其中一位棉农每公顷密度9万株以上,每公顷子棉3750kg;其另一位棉农种了3块地,每公顷密度都是6万株左右,地力差的每公顷产量3750kg左右,高产地块的产量达到5250kg。需要说明的是,高密度下能取得不错的产量,归功于两点:一是9418这个品种的成铃性极高、耐密性强;二是…  相似文献   

8.
2004年,由于棉花市场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植棉效益大幅度降低,棉农的植棉积极性被挫伤。2005年滨州市棉花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3.3万余公顷,降幅在20%以上。植棉效益尤其是与棉粮的对比效益、棉花生产的定位、发展方向以及所要采取的对策等已成为各级领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棉农极为关注的问题。2004年12月份,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植棉效益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1调查的基本情况1.1纯作棉田效益调查。纯作棉田效益调查了6个县区,13个乡镇,39个村,370户,棉农4581人,2004年植棉面积为304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子棉2818.5 kg,每公顷售…  相似文献   

9.
2002年宿迁市引进示范种植科棉1号0.7hm2,平均每公顷产子棉5139kg;2003年和2004年泗洪县大面积推广,2004年种植1466.7hm2,平均单产子棉4461kg,较当地大面积种植的苏棉9号增收子棉1153.5kg,其中34.7hm2高产示范方单产子棉5823kg,表现出明显增产优势。为了进一步挖掘科棉1号高产潜力,提高本地棉花生产水平,现根据近几年来的试验、示范及大面积生产调查,对科棉1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作如下探讨。1高产优质产量结构根据科棉1号生育特性,结合本市生产情况,确定的皮棉产量指标为每公顷1875~2250kg。据实践,其产量结构为:每公顷有效铃数90万~105万个,…  相似文献   

10.
南通耕地面积约47万hm2,土壤肥沃疏松,适宜种植棉花。全市棉花面积最大的1955年,达到了27.1万hm2,约占到耕地面积的58%。“九五”期间随着纺织行业压缩与农业结构调整,棉花面积不断调减。到“十五”,全市年平均植棉面积只有3.6万hm2,但每公顷皮棉产量却上升到了一个新水平,达到1245kg,其中2004年全市平均皮棉单产创历史新高,达1327.5kg。纵观本市棉业发展历程,棉花曾是本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曾为本市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由于棉花市场“动荡不安”,加上农业结构和国家相关政策调整,棉农植棉积极性下降,棉花产业难以稳步发展。1…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 ,德州市棉花单产在每公顷 1 2 0 0~ 1 2 75 kg徘徊不前 ,据多年的观察与调查 ,认为棉花生产中存在的技术性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常规品种增产潜力小德州是个产棉大市 ,常年植棉面积在 1 5万~ 2 0万公顷之间 ,单产水平连续几年均在1 2 0 0~ 1 2 75 kg,种植品种几乎年年更新 ,但更新的品种均是同期不同单位育成的产量水平相当的常规种 ,增产潜力不大。2不合理的栽培技术影响了产量与品质地膜覆盖作为一个提温、保水、保苗促早熟的栽培技术措施已在棉花生产中普遍应用 ,种植密度、田间管理措施配套化。生产上出现了 :播种期提…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天门市棉花收获面积3.88万hm2,每公顷产皮棉1356.8kg,总产5.27万t、产值7.5亿元,主体品级2.5级左右,全市棉农售棉人均收入增加160元。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门植棉单产、总产、品质、效益最好的一年。1面积恢复性扩增全市今年棉花收获面积3.88万hm2,是1998年以来植棉面积最大的一年。其中果、菜地改棉田750hm2,杂粮改棉田430hm2,水改棉田470hm2。2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一是农民不惜高价选购良种。大部分棉农3月初就备足了种子。全市F1代种植面积3.05万hm2,占78.70%,较上年52.08%提高26.62个百分点。二是棉田施用优质化肥面积扩大。全市…  相似文献   

13.
哈密是新疆东部地区主要产棉区之一。近年来狠抓棉花生产关键技术措施,植棉水平提高,棉花产量稳中有升。2005年哈密植棉8666hm2,每公顷产子棉4450kg。2006年植棉面积扩大为1.07万hm2,每公顷产子棉5325kg。由于产量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棉农人均纯收入近2500元。实践证明,只有落实关键栽培技术,才能确保棉花稳产高产。1整地1.1秋翻施肥。根据气候特点,在上冻之前进行深秋翻,深度30cm。深翻前每公顷施有机肥15t、掺入磷肥105kg、钾肥60kg、氮肥60kg。1.2整地。3月初,用机力整地。选用平地器加磨进行平整,消除地表裂缝,破坏土壤毛细管以减少土…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提高棉花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棉花生产情况陕西省植棉历史悠久 ,棉花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2 0世纪 5 0~ 70年代植棉面积 2 6.7万公顷左右 ,每公顷产量 30 0~ 375 kg,总产 1 0万吨左右 ,进入 80年代初期 ,进行了水地向旱地、西部向东部、低产向高产地区“三个集中”的第一次调整 ,到 80年代末 ,棉花面积调减到 8万公顷左右 ,单产75 0 kg左右。进入 90年代 ,又进行了棉田向最佳生态适宜区的第二次调整 ,棉田面积下降到 6.7万公顷以下。到 2 0 0 0年 ,全省棉田只有 3万公顷 ,单产上升到 90 0 kg。进入新世纪以来 ,适宜棉区棉田面积随着市场的变化虽有起伏 ,但基本…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中棉所合作 ,在新疆库尔勒市包头湖农场引进示范种植中棉所 41面积 366.7hm2 ,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 95 0kg,霜前花率 90 %以上 ,受到植棉户的普遍欢迎。 2 0 0 3年又扩繁了 1 2 2 3.3hm2 ,平均单产2 0 2 5 kg,其中有 36hm2 单产达到 2 70 0 kg以上 ,有 1 2 hm2单产超过 30 0 0 kg。同时 ,在巴州尉犁县、库尔勒市等其它地方也进行了种植试验 ,农民一致反映好。 2 0 0 4年该品种在巴州和阿克苏、喀什等地区扩大种植 ,表现突出 ,受到巴州乃至南疆农业部门及棉农的欢迎。1种植表现该品种全生育期 1 45天左右 ,打…  相似文献   

16.
山东德州地区是全国、全省的主要棉产区之一 ,棉花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 1 999年该市植棉5.6万公顷 ,平均公顷产皮棉 1 1 40 kg,总产 6.4万吨 ,单产创 1 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实现棉花总收入 6.4亿元 ,仅此一项 ,每个棉农人均实现棉花收入 60 0元 ,全市农民人均棉花收入 1 36元。根据棉花市场趋于好转的新形势 ,德州市提出了 2 0 0 0年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继续调减粮田 ,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使棉花生产有一个恢复增长的调整目标 ,要求在棉花生产工作中实现“三个转移”,即由过去调减棉田面积转移到适当扩大棉田面积 ,提高单产 ,增加…  相似文献   

17.
黄振武 《中国棉花》2004,31(12):28-29
1棉花产业现状1 .1植棉面积稳定。安徽省淮北市地处黄淮海棉花优势产区 ,雨水适中 ,光热充足 ,土地平坦 ,肥力基础较好 ,全市常年棉花种植面积 6万~ 1 0万公顷 ,总产 2万吨上下。1 .2棉花单产高 ,生产成本低。本市棉花单产较高 ,2 0 0 1年全市平均公顷皮棉产量达 1 2 0 0kg,比黄河流域棉区平均高1 87.5 kg,比长江流域棉区平均高 45 kg,比全国平均单产高90 kg,居全国中上等水平。种植棉花灌溉 (灌溉次数比新疆及黄河流域棉区少 )及治虫 (治虫次数比长江流域棉区少 )成本较低 ,棉花生产总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 .3原棉品质主要指标比较协调…  相似文献   

18.
威县是河北省植棉大县,常年植棉面积在4.67万公顷左右。为了有效提高棉田生产效益,近几年来积极发展棉田立体间作,2006年试验、示范了棉花—辣椒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在不影响棉花产量的同时,每公顷收辣椒4.5万kg,增纯效益3万元以上,且投入少、病虫危害轻、易管理,是  相似文献   

19.
在2006年全省高品质棉科棉3号植棉能手大奖赛中,经专家评定,全省10名植棉状元种植的科棉3号公顷总铃数均达120万个。特别是东台市溱东镇草舍村棉农朱俊杰,2005年大灾之年种植科棉3号公顷总桃达132万个,2006年平均达120.9万个。科棉3号公顷产皮棉2250kg高产棉田,密度2.6万~3.0万株,总果节量300万个。株高100~120cm,株铃数40个以上。1适期播种,培育壮苗里下河及沿海地区营养钵育苗在3月底至4月上旬,徐淮地区宜在4月上旬抢晴天播种,地膜覆盖。湿钵干子播种,在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并拣去破子、嫩子,每钵1粒,浇足底水,齐苗后及时晒床降湿,…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舞钢市棉花生产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单产长期徘徊在每公顷90 0 kg左右,严重影响棉花生产的发展。为了增加棉花科技含量,提高棉花单产和植棉经济效益,实现高产高效,增加棉农收入,调动棉农植棉积极性,推动全市棉花持续、稳定发展。从1 998年开始在全市开展了棉花一优双高综合开发,总结出了一系列适合本市的配套技术。1搞好播前准备,为棉花优质高产打下基础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是获得棉花优质高产的基础。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给棉花根系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因此,要求棉农大田以深耕2 6cm为宜,并耙透、耙匀、耙平。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